① 什麼是文化文化與社會有怎樣的關系文化就是社會關系的外在形式或者社會關系只是文化的一部分
1、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於政治和經濟.文化有古今、地域、民族、階級之分,也有先進、落後與腐朽之別.不同性質的文化對政治、經濟的影響不同.先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而落後、腐朽的文化則阻礙社會的發展.不同民族文化對該民族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2、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在當今時代條件下具有新的特點,即三者相互滲透、相互交融.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推動下,出現了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的趨勢.所謂經濟文化化,是指在現代經濟中,文化的、信息等因素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文化經濟化是指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科技、教育、人才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文化產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3、文化是人創造的,反過來又影響人、熏陶人、塑造人.
文化對人的影響既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也源於人們參與的各種文化活動.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之中,都在不知不覺中受文化的影響.人的社會化過程實質就是不斷接受文化影響,由生物人變成文化人的過程.先輩的引導和教誨,社會的褒揚和懲戒,無不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傳播一種文化觀念.我們接受各種教育、參與這樣那樣的文化活動,都是在接受教化.文化的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化人,教育人、熏陶人、塑造人.
4、一個人小到飲食起居、待人接物,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無不是一定文化影響的結果.文化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人是文化的產物.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歷史上普遍恆久的特徵.經濟學家斯蒂芬·瑪格林斷言:「文化多樣性可能是人類這一物種繼續生存下去的關鍵.」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方面,相應於不同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條件,文化的起源和演化不可能是同一的;另一方面,人類需要結構的差異性和慾望理想的豐富性,也只能由文化的多樣性來表達和滿足.
幾千年來,希臘文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伯來文化、非洲文化,以及阿拉伯伊斯蘭等文化,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世界文化,為人類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各自獨特的貢獻,對人類社會的歷史和現實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正是各個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發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交融,才使文化在各個歷史時期呈現出色彩繽紛的多樣性.
5、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1)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基本內涵.
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首先要認同、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同時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2)尊重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
第一,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就要認同、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因為本民族文化不僅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而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感情的載體、民族特徵的直接表現、民族凝聚力之所在.中華傳統文化在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基礎.繁榮世界文化是滿足人類不同精神需要和實現人類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而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於這個民族,而且屬於整個世界.每一個民族都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尊重文化多樣性,既有利於通過發展本民族的文化來發展和繁榮世界文化,也有利於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3)尊重文化多樣性就要求在各國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在國際文化事務中,國家不論強弱、社會不論貧富、種族不論膚色,各國文化一律平等.應當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樣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各國文化應當本著尊重差異、理解個性以及和睦相處的精神,進行平等對話,開展交流和合作.
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世界各國人民才能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尊重、共同發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能更加豐富多彩、絢麗迷人,才能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
② 什麼是 文化
人類社會的文化一般包括兩大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前者具象可見,後者抽象感觀型。
物質文化一般通過衣食住行等物質表達出來,包括建築物、服飾時尚、餐飲習慣、交通工具等,從這類物質可以基本判斷出一個地方及區域的物質文化與發展狀態。當然,物質文化包括了歷史、現狀以及未來展示。所以,一個地方如果是具備了厚重歷史性但又同時躍身成為國際大都市的,通常不會少了這三部分的物質文化展現,過去、現今和將來。
精神文化則比較玄,懂的人一說大概都明白,不懂的人怎麼說還是覺得虛無縹緲難以理解。精神文化如果特指人自身認知事物能力的差異與特點,那麼一群類似的人聚在一起,便成了這群人的文化特質。如「這群人很文藝」、「這群人商業味很濃」、「這群人很high tech(科技感)」、「這群人很政治」、「這群人很潮」等,都是特指人群的氣味與特質,也就是人群的文化氣息類型。
事實上不管是什麼類型的群體,在社會上與環境都是相輔相成的,人能改變環境、環境也能影響人群的類型,俗語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人的文化類型往往與其生活、學習和工作的環境及群體密切相關並互相影響,這也是為何很多父母都希望兒女上好一點的學校、入好一點的工作單位工作的原因,畢竟人是會互相影響並慢慢成為「一群人」的。
簡單而言,人類的精神文化應該是泛指:具備一定的知識與常識,有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對所在區域及社會的政治、經濟、風土人情、發展趨勢有所認知及具備辨別力;能對自身賴以生存及工作的行業或產業有一定的理解及見解;有成熟健全的個人知識體系、價值觀體系;有與人類社會不背道而馳的生存法則;有與大眾共性的一面,也有個人無可替代的個性一面。以上的「文化能力」是通過不斷學習、行走、感受而積累出來的,沒有人一出生就很有文化。所以,多學習、多去感受事物、多見識不同的風土人情,對於人生、對於自身文化沉澱、對於塑造個人思想與魅力都是有益的。有了這些,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了。
③ 文化的含義是什麼
文化,這個詞來源於古拉丁文,,原意是指"耕作"、"教習"和"開化"的意思。在中國最早把"文"和"化"兩個字聯系起來的是《易經》,提出了"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主張,其意思是用儒家的詩書禮樂來教化天下,使社會變得文明而有秩序。而例如,英國的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o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的著作中,第一次把文化作為一個中心概念提出來,並加以系統的表述。他認為:"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里所獲得的一切能力與習慣"。又如,美國的人類學家艾o克勞門和萊o克魯克霍斯認為"文化包括內隱和外顯的行為模式",它是"構成人類群體的出色成就,包括體現於人工製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傳統的的觀點,尤其是價值觀念"。還有美國管理學家斯蒂芬.P.羅賓斯
認為"文化是一種知覺。這種知覺存在於組織中而不是個人中"。總之,人們對文化含義的解釋是多種多樣的。由於人們對文化含義理解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從而也為管理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
一般說來,文化的含義可以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的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及其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禮儀制度和行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文化一般具有民族性,多樣性、相對性、延續性和積淀性等特點。文化是一個系統的概念,其基本的核心是價值觀,並表現在各個不同的個人和不同的組織群體之中。
④ 什麼是文化
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文化,就詞的釋意來說,文就是「記錄,表達和評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的特點是:有歷史,有內容,有故事。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文化包含著八大藝術和第九藝術
其中中國文化烙印著民族與時代的特點,既有傳承又有發展,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新時代的儒學思想。
⑤ 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
您好!什麼是文化?廣義文化指 人類在 社會 歷史發展 過程中所創造的 物質財富和 精神財富的總和。
它包括物質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 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 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 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 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
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 宗教、 信仰、 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 文學藝術、 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 動物, 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 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 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和觀點也在發生著根本改變。對文化的界定也越來越趨於開放性和合理性。
「文化本不屬人類所獨有,我們更應該以更開放和更寬容的態度解讀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所謂具有人文意味的 現象,是與生俱來的。許多生命的言語或行為都有著先天的文化屬性,我們也許以示高貴而只願意稱它為本能。」—— 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狹義指社會的 意識形態 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 泰勒在《 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學說,即文化是 包括知識、信仰、 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 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 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文化是一個民族精華的載體,是一個民族命運前途的最根本的決定性力量,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有什麼樣的民族。文化失去了活力,民族也將面臨滅亡。
文化關乎著一個民族的生存,那麼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是怎樣的一種概念和定義呢?
用老百姓的理解,人讀的書多,人就有文化。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文化是指,人類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在中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詞尚無統一的定義。在近代,給文化一詞下明確定義的,首推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他於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書。他指出:「據人種志學的觀點來看,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倫理道德、法律、風俗和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習慣。」
文化雖無統一的定義,但是從各種對文化的闡述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文化是個抽象的概念,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方法,具有穩定和推動社會發展變革的作用。文化是由人們長期的社會實踐所積累並記載的經驗,由於世界上人類種群分布的地域不同,地理環境差異巨大,因此使不同的人群種群掌握和積累了不同的實踐經驗,在相對隔絕的人類早期階段,不同人群的文化適應不同的民族地域,指導了不同人群的社會發展。當人類文明,特別是物質文明發生巨大飛躍的時候,當地域的局限被沖垮的時候,人們突然發現,我們的地球有著各種各樣多姿多彩的文化。
文化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方法,因此文化也和人類社會一樣,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發展變化的。文化具有穩定性,但是這種穩定是相對的,就猶如太陽,我們稱之為恆星,認為太陽是恆久不變的,可是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的認識拓展了,太陽並不是恆久不變的,作為太陽系的核心星球,太陽也在圍繞著更加深邃的銀河系中心運動。太陽都要運動,人類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豈能是恆定的,豈能是保守的而不發生變化的?
文化的穩定作用是相對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從歷史上說當華夏文化突破黃河流域的時候,我們的祖先也同樣包容和吸收了很多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對於黃河流域的華夏文化,南方的苗文化,西部的羌文化,以及其他各種非黃河流域的文化都屬於外來文化,我們的祖先在遠古就是開明的,先進的,他們注重自己的文化,同時也吸收借鑒了其他地域人群的經驗和方法,將各種經驗和方法相融合,最終形成了以華夏文化為核心的漢文化,一直影響了中國歷史幾千年。如果當時華夏文化不能吸收其他地域的文化,就無法在其他地域站住腳,就不能有效的包容其他種群和人群,如果那時我們不積極吸收其他種群的文化,僅僅靠黃河流域文化本身,是不可能完全適用黃河流域以外的其他地域的,我們就是保守的,落後的,結果必定是制約自己的發展,最終被其他種族吞並。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里中華文化是領先的,成熟的,我們的歷史文化自成體系,具有較強的自我完善機制,因此到了近代中華民族文化已經走上了巔峰,具有影響其他文化的能力,卻難以被其他文化所影響,都是其他文化向中華文化學習,中華文化卻很少認真的向其他文化學習。
與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相反,一些人類歷史起步比較晚的民族,例如西北歐的民族,由於地理環境比復雜,文化發展起步晚,社會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對經驗的渴望,對方法的需求,對文化的需要比中華民族迫切,民族間的文化融合比我們迅速,惡劣的自然條件迫使地域文化急劇的變化,以適應不穩定的生存條件。為了獲得資源,獲得財富,人們渴望探險,渴望接觸外界。向東方,歐洲人積極尋找中華文明,積極吸收東方文化,包括印度文化,巴比倫文化;向西方,積極探險,尋找新的陸地;向南最早越過地中海,跨過撒哈拉大沙漠殖民非洲。對地域以外其他文明的訪問與探索推動了歐洲文化與經濟的進步,推動了創新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歐洲迎來了人類資本主義大發展的最早時期,這是人類文化融合積累創新的結果,這一結果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資產階級文化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也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發展和變革,從早期的掠奪,屠殺,到殘酷的殖民統治,到帝國主義的相互爭斗,再到當今天資本主義的穩定發展,這其中也是文化在不斷的起變化,文化變化的動力是物質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精神需求。
中華民族由於文化的保守,在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前期,就已經顯出頹勢。中華民族很少了解西方民族的發展變化情況,沒有察覺到與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更沒有意識到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所蘊含的嚴重危險。中華民族已經被西方強國甩在了後面,當西方進入現代文明時期的時候,中國還處於2000年前的文化思想水平。《孫子兵法》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被對手打敗,就得了解對手,而了解一個對手,莫過於了解對手的文化,因為對手的文化,就是對手的理念和方法。100多年的慘痛歷史,一個接一個的不平等條約,一個千瘡百孔積貧積弱的民族,終於一步一步的意識到了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苦果,中華民族再也無法坐守古老的文化了,學習西方,就在這苦澀的文化反思中一步一步的開始了。
簡單的裝束,直白野蠻的生意經,高速兇猛的戰船,高效的步槍,這都是一個先進文明的成果,一個先進文化的積累。
中華民族如果要生存,就必須面對先進文明,先進文化。中華民族如果不滅亡就只能吸收融合先進文化,以夷制夷其實就是對自身文化的深刻疑問,並逐步邁出了中華民族文化向現代文化發展的腳步,洋務運動是這一發展的物質認識,物質的認識推動了精神理念的接觸和研究,當甲午戰爭的烈火燒掉了微薄的希望的時候,中國社會發生了從物質形態,向政治文化層面的轉變,1898年9月28日維新運動的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就義,標志著中國新舊兩種理念,兩種文化的沖突到達了頂峰。晚清政府不但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同樣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吸取先進文化的絆腳石。沒落文化的代表無法逃脫滅亡的命運,中國要發展,要擺脫民族危機,就只有搬掉絆腳石,消滅腐朽的機器,為新文化運動掃除障礙。沒有先進的文化作基礎,就不可能有先進的社會思想,就不可能有強大的民族和國家。五四運動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運動,揭開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序幕,推動了新文化的發展。五四運動造就了兩個具有時代理念的政黨,盡管80多年前的中國社會仍然落後,但是先進的資產階級理念和共產主義理念已經誕生,這就如同一艘巨輪,雖然航行艱難,但是航向已經撥正,先進的理念,先進文化與傳統守舊文化的差異,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人們不再是頑固的了,脫掉了費事的長衫,換上簡單的服裝,扔掉了大刀長矛,換上了步槍線膛炮,人們不再跪拜皇帝,人們開始認識民主和自由,文化的變化奠定了社會變革的基礎,中華民族終於回到了穩定發展的時期。
今天我們的社會發展比較穩定,不再有腥風血雨的爭斗,文化、經濟、社會都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種和平的環境下,人群、種族、民族的交往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各種文化同時出現,同時登場,我們該怎麼辦呢?是排斥,還是接受,如果接受了,會不會丟掉我們民族自己的文化呢?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文化是不可以排斥的,任何文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文化的穩定是相對的,一個偉大先進的民族文化是發展的變化的,是有足夠空間的,包容吸收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並與自身文化相融合,造就出符合現代理念,適合未來發展的方法,這是我們當代文化的任務。
那我們的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呢?傳統文化對於我們歷史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我們不應該忘記,但是如果傳統文化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就應該重新審視,將有用的精髓傳承下來,再將那些不適應現代與未來的文化放進博物館,放進歷史教科書,留給以後的人們去研究或者借鑒。
文化的差異是受地域環境影響的,一種文化適合一個區域群體,但是不一定就適合所有的區域群體,我們可以參考,可以借鑒,但是不一定要照搬。我們應該去研究,去認識。現代社會,地球猶如一個小村莊,人口的流動性非常大,我們可能生活在自己的家鄉,也可能去到其他地方,或者到其他國家,也會接觸其他民族,其他種群的人們,我們多了解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化,對我們從事交流,人口蔓延和擴展是有意義的。
⑥ 什麼是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
文化,天地萬物(包括人)的信息的產生融匯滲透(的過程)。
1、廣義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和觀點也在發生著根本改變。對文化的界定也越來越趨於開放性和合理性。
「文化本不屬人類所獨有,我們更應該以更開放和更寬容的態度解讀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所謂具有人文意味的現象,是與生俱來的。許多生命的言語或行為都有著先天的文化屬性,我們也許以示高貴而只願意稱它為本能。」
2、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
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學說,即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文化,天地萬物的信息產生融匯滲透。是以精神文明為導向的融匯和滲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導向。
文化(culture)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⑦ 所謂文化到底指的是什麼
比如你考美術,專業分就是你考的畫畫的分數,這個是高考前你去你想進的學校考的分數;不管是報考藝術還是普通高考生考的都是一樣的東西,如果你報的是文科藝術生,那就考語文,文科數學,英語和文科綜合(歷史,地理,政治一張卷子)這些總分叫文化分,如果是報理科藝術生,就考語文,理科數學,英語和理科綜合(物理,生物,化學一張卷子)。
藝術生和普通高考生唯一的區別就是:普通高考生沒有專業分,但是文化分要得高;藝術生要專業分,但是文化分要得低。所以平時成績不是很好但又有一定特長的學生就適合去考藝術生!
手都打酸了!
⑧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但東西方的辭書或網路中卻有一個較為共同的的解釋和理解: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語的縮寫。此語出於易經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謂文,就是指一切現象或形相。天文就是指自然現象,也就是由陰陽、剛柔、正負、雌雄等兩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錯綜復雜、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
所謂人文,就是指自然現象經過人的認識、點化、改造、重組的活動就稱為人文活動。
人文活動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認識的層次,第二個是運用的層次。
於此,我們乃可約述"文化"一辭的主要涵義,即:它是特指一種進級的人文活動其目的在點化人的生活中及一切生活中所涉及的外物,以使之具有無限的道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