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水城是哪裡

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水城是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29 20:52:13

⑴ 貴州水城屬於哪裡

水城縣位於貴州省西部,與雲南省接壤,屬六盤水市管轄。全縣總面積3584平方公里,轄33個鄉(鎮)。

⑵ 水城威尼斯簡介

威尼斯(義大利文Venezia)是義大利東北部的城市,市區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海邊的小島和鄰近一處半島。威尼斯有很多運河,有水鄉的美譽。威尼斯中心舊市區街道狹窄,是行人徒步區,禁止汽車進入,是歐洲最大的無汽車地區。2003年人口274000人。
歷史
威尼斯的成立可回溯到568年。當時,義大利北部遭受倫巴底人(Lombards)的侵略,許多難民逃到威尼斯島避難。在8世紀中,威尼斯人抵抗貝賓三世(Pepin III)的帝國擴展,而附屬於拜占庭帝國。過後,威尼斯逐漸發展強大。當拜占庭帝國沒落之時,威尼斯的自治權漸增,最後取得獨立,成立威尼斯共和國(9世紀至18世紀),由威尼斯公爵(Doge)統治。威尼斯共和國在當時擁有強大的海上軍事勢力,是十字軍東征的重要基地之一。除此之外,威尼斯也是文藝復興時代重要的商業(尤其是香料貿易)與藝術中心
1797年5月12日,威尼斯被法國的拿破崙侵佔,失去了幾百年來的自治權。稍後,拿破崙在1797年10月12日依干波佛米奧條約(Treaty of Campo Formio)把威尼斯交於奧地利。奧地利當局在1789年1月18日正式接管威尼斯。1805年,拿破崙與奧地利簽署伯勒斯堡條約(Treaty of Pressburg),從奧地利人手中取回威尼斯,並把其納入自己的義大利王國內。1814年,隨著拿破崙的戰敗,威尼斯又再次歸奧地利統治。1866 年,威尼斯成為現代義大利的一部分。
1966年11月4日,大潮湧入潟鹵古城,聖馬可廣場陷入水深1.2米以下,大水造成5000多人無家可歸,並摧毀無數的藝術作品。且當年淹水次數高達100多次。
交通
19世紀之時,一條鐵路長堤把威尼斯主島西北部與義大利半島連接起來,為威尼斯帶來一座本身的火車站。20世紀時,又加建了公路長堤和停車場。威尼斯主島西北部因而成為使用鐵路和道路通往威尼斯的入口處。然而,威尼斯市內禁止車輛進入。
威尼斯市內道路狹窄,運河交錯。步行外,水上交通是主要的代步方法。其中,「剛朵拉」(gondola)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傳統的水上代步小船。但現今威尼斯人通常會使用較為經濟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內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島。
威尼斯的國際機場,馬可波羅國際機場,建在威尼斯對岸的義大利半島大陸上。
旅遊景點
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著名的旅遊景點包括: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公爵府(Palazzo Ducale)
里奧多橋(Ponte di Rialto)
著名人物
馬可波羅(1254-1324),旅行家
提香(1477-1576),畫家
安多尼奧·韋瓦第(1678-1741),音樂家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提起水城威尼斯,不禁令人想起莎翁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和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這座舉世聞名的小城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米蘭以東 160英里,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然而,絢爛如琉璃、脆弱如蟬翼的威尼斯卻在全世界人的目光中以驚人的速度不斷下沉。為了挽救城市不被海水淹沒,科學家們提出了兩種搶救方法:修建防洪水閘和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
***不斷下沉的「海上明珠」 威尼斯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是由威尼斯瀉湖中央的117座島嶼組成的,瀉湖最終流入亞得里亞海。威尼斯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52年,當時,人們為了躲避匈奴王阿拉提的入侵而來到瀉湖的島嶼上。從此以後,水——這道天然的屏障,保護他們世代在島上安全地繁衍生息。
水曾是威尼斯的保護神,現在卻成了威尼斯最大的敵人。大陸板塊漂移、地球變暖海平面上升、人們大量開采地下水等諸多因素使得整個城市在過去的百年內下沉了23厘米。專家們預計,這種下沉速度還在不斷加劇,再下沉23厘米只需要短短50年時間。現在,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聖馬可廣場只高於警戒水位30厘米。每年冬天,這里都要遭受大約60次洪水侵襲,洪災發生率是100年前的6倍。
***防洪水閘與海水注入地下
為了阻止這座華美古老的城市徹底沉入水中,威尼斯人在2003年啟動了代號為「摩西」的修建防洪水閘的計劃。他們將在瀉湖入口處修建79座浮動水閘。當水位正常時,300噸重的水閘內充滿水,靜止在水底。一旦水位超過警戒線1米,就向水閘內注入空氣,水被排出,水閘跟著上浮。整個工程預計2011 年完工。但是,就阻止威尼斯下沉來說,單靠這項措施遠遠不夠。
為此,來自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科學家甘博拉蒂又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石油工業中常使用的技術,把海水注入地下,抬高整座威尼斯城。據《泰晤士報》7月23日報道,甘博拉蒂預計此項工程將在未來十年內每年向地下注入1800萬立方米海水,從而將整座城市抬高大約30厘米。
根據甘博拉蒂的計劃,海水將被注入瀉湖以下600-800米的砂石層,將這一層增厚40-50米。由於砂石層上下都有不易滲水的粘土層保護,所以海水只會橫向流失,這也是為什麼甘博拉蒂堅持要連續注水10年之久。
目前,這一計劃已經獲得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威尼斯當局將在下周撥專款進行此項計劃的可行性研究。一位參與討論的工程師表示,如果這個計劃可行,那麼「它將在未來的數年裡大大減緩海平面上升給威尼斯城帶來的沖擊」。

⑶ 「水城」缺水!義大利威尼斯遭遇罕見「乾涸」,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義大利著名的景點、世界文化遺產水城威尼斯可以說是不可復制的奇跡。它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但自2018年1月31日出現了百年不遇的超級藍血月之後,水城威尼如同遭到了詛咒一般,遭遇了最大劫難,或者是洪災,或者是澇災。威尼斯先是在2019年先經歷了50年難遇的洪災,淹沒了水城威尼斯居民的很多住宅,給旅遊業帶來很大損失。而到了2021年2月份的時候,水城威尼斯開始逐步變得乾涸起來,風姿優雅的貢多拉船被迫擱淺在岸邊,泥濘不堪。現在水城威尼斯的平均水位居然到了海平面以下0.35米。很多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水城居然能缺了水,這到底是什麼造成的?

但我認為水城威尼斯最大的挑戰並不是乾涸,這段時間乾涸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未來的30年威尼斯水城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被海水淹沒,現在威尼斯已經以每年1~2毫米的時候都在往下沉。專家經過觀測得出結論,未來30年威尼斯地區的雨水量會暴增,會加速威尼斯的沉沒。這是威尼斯政府乃至義大利政府所急需面臨的困難,所以他們2018年啟動了摩西計劃,要在威尼斯瀉湖上建立各種堤壩阻擋海潮,多多少少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吧,希望上天能夠保佑這座浪漫的水上城市平安。

⑷ 義大利的納塞河畔是一個水城,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的塞納河畔,義大利的威尼斯這是兩個地方,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義大利沒有納塞河,倒是有個波河!

⑸ 威尼斯資料

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主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有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80條水道、378座橋梁聯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花邊、刺綉等著稱。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鍾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里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里,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期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350座橋相連。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

這里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義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

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卻被一百多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初來乍到很快便會迷失在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運河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沿著這條號稱「威尼斯最長的街道」,可以飽覽威尼斯的精華而不用擔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棟宮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於14至16世紀,有拜占庭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築地基都淹沒在水中,看起來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藝術長廊。平日里大運河真的像一條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樣,各式船隻往來穿梭其上,最別致的當然還是貢多拉。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威尼斯及其瀉湖

英文全稱:Venice and its Lagoon

英文簡稱:Venice

編號:546-004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始建於5世紀、由118個小島構成的威尼斯,10世紀成為當時最主要的航運樞紐。總體上來說,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築傑作。

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義大利文:venezia) 四周環海,位於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濱的威納托省(Veneto)。從地圖上看,威尼斯彷彿一顆鑲嵌在美妙長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亞得里亞海的波濤中熠熠生輝。

【威尼斯的歷史和地理】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這個面積只有不到7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這個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後,這里已經發展成為義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國」、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16世紀始,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威尼斯逐漸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從於拿破崙的統治,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從此滅亡。1849年反奧地利的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區和義大利才實現統一,從此成為義大利的一個地區。

【威尼斯的交通】

西北角有一條四公里長的長堤與大陸相通,它不但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藝術古城。威尼斯及其瀉湖,由118個島嶼組成。素有「水都」、「水城」、「橋城」或「百島之城」的美稱,是義大利威尼斯省的省會(另一資料:威內託大區的首府),也是義大利北部的主要港口。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城內歷史古跡比比皆是,是一座風景如畫而又古韻十足的歷史名城。威尼斯全市有117條大小河道(另一資料:177條大小運河)相通,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鳳凰歌劇院】

威尼斯有毀於火中又重生的鳳凰歌劇院、徐志摩筆下憂傷的嘆息橋、偉大的文藝復興和拜占庭式建築、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之一——聖馬可廣場、有美得令人窒息的迴廊……大師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這兒拍攝。這兒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重鎮,產生過歷史上最重要的畫派之一:威尼斯畫派;德國音樂大師理查德•瓦格納在這里與世長辭……這個城市昔日的光榮與夢想通過保存異常完好的建築延續到今天,她獨特的氣氛令遊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來過的威尼斯遊客都念念不舍,樂而忘返。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橋構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風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還要狹窄,兩條船不能並開,只能單行。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層大多為居民的船庫。連接街道兩岸的是各種各樣的石橋或木橋。它們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威尼斯的橋梁和水街縱橫交錯,四面貫通,人們以舟代車,以橋代路,陸地、水面,遊人熙攘,鴿子與海鷗齊飛,形成了這個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眾多座橋梁中,以火車站為通往市中心的利亞德橋(Rialto)最為有名,又名商業橋,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築成,是威尼斯的象徵。大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兩頭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樁支撐,橋上中部建有廳閣,橫跨在大運河上。大大小小的船隻從太陽型的橋洞中穿梭,里亞托橋建(Rialto)於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橋,後改為吊橋。在1444年的一次慶典中,因不堪重負,大橋折斷。1580~1592年,改建為現在的石橋。橋頂有一浮亭,橋兩側是20多首飾商店和賣紀念品的小攤。威尼斯城內古跡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另外,還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鍾樓、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宮殿,都隔河相臨,十分別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築風格各異,房屋的門窗、走廊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花紋。夜間泛舟威尼斯,獨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義大利威尼斯,來感受她的美麗、溫馨和浪漫。

⑹ 威尼斯水城是怎樣形成的

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進展,上海起著權威的榜樣作用,外圍的蘇州、無錫、常州、杭州、寧波、紹興、溫州等城市,很快都陷入鋼筋水泥森林之中,建築風格大同小異、「水泥匣子」彼此雷同。杭州作為南宋首都的歷史遺跡,不斷遭受侵蝕消失,剩下的一顆縮小了的明珠~西湖,從1999到2003連續五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都沒有通過。西湖湖水又被國家環保部門評為2002年度全國城市內湖水質劣五類(武漢東湖和濟南大明湖也同屬劣五類)[1 ]。於是這些城市周邊還沒有受到鋼筋水泥入侵的水鄉小鎮~烏鎮、西塘、周庄、同里等紛紛成了江南水鄉風光的旅遊新景點,吸引了國內外各地的遊客,慕名前來游覽,領略難得一見的水鄉風光。
遊客們坐進小船,沒有馬達的轟鳴聲,只憑船夫劃槳或搖櫓,在並不寬暢的河道水面上,徐徐前進,悠哉游哉。兩岸都是江南特有的黒瓦靑磚木屋樓房,前店,後作坊,人居樓上,各家門前的行道,有遮陽避雨的廊棚,保留好的,綿延數里之長,以西塘最為典型,江南雨天多,可以無傘行走。
為了吸引遊客,各家門前再掛上一串串紅燈籠,供應些農家小吃、工藝品之類,播放些江南絲竹,偶或有船娘唱點民歌,船夫導游講點當地民俗民風故事,什麼楊乃武和小白菜,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類,遊客們沉醉在遙遠的、卻又身臨其境的浪漫歷史現實里,飽餐了江南水鄉的風味快餐,讓人們回去以後,每一想起,還回味無窮!
這種浪漫的情調和感受,對我而言,實在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勾引不起同樣的心情。因為我對水鄉太熟悉了,不愉快的印象充滿了腦海。如果一定要講美好的水鄉景色,只有兒童時期才值得回味,只有歷史記載才令人心嚮往之。
我所說的不愉快印象,主要是指河水的污染,在我成年以後,所坐過的水鄉船,河道是以污染的居多,而且越後越甚。回憶兒童時期每年清明掃墓,父親帶領哥哥和我,從家門口坐上小船,轉入主河道出水城門,一到了城外水域,水鄉的風光迎面而來,河水蒸發出的水氣,夾雜著油菜花香,吸入肺腑,令人感到莫可言狀的愉快。把手插進水裡撫摸,有一種難以形容的親切和溫柔感。那時的溫州沒有自來水,城裡的水井有限,城裡人的飲食用水是由專門的水船劃進城裡,停在「埠頭」,再由挑水夫一家一家挨戶送水,倒入水缸的。而這水船的水,即取自城外開闊處會昌湖的湖水,會昌湖水來自西南山區三條清澈的溪水匯合而成,可見那時湖水的潔凈,竟然可以作飲食用水,實非現在所能想像。
成年以後,因為工作的關系,時常有機會坐河船下鄉,那已經是1950~70 年代了,情況大變,坐在紹興城的河道里,河水是黒黒的,撲面而來的風,夾帶著發臭的水氣,令人窒息,只能忍著快點劃出城外水域,到東湖一帶,才恢復了水鄉風光。而這時的溫州,由於城裡的河道污濁不堪,只好填平,改河為路,而留下來的河道因工業發展過快,缺乏治理,仍然是又臟又黒。
說起蘇州和紹興,都是春秋時吳越兩國的國都古水城,吳越兩國都「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兩國都有舟師(即水軍),史書上說「越王能江海並舉以攻吳」,越的大翼船,闊一丈六,長十二丈,一艘大翼能容水軍各兵種九十一人,這是今人難以想像的情景。[2 ]據統計,春秋時期的諸侯國都城約有一百四十餘座,保留至今的僅剩六座:曲阜、洛陽、開封、太原、蘇州和紹興,城址仍舊位於當時原址的只有蘇州和紹興,恰恰是中國兩座最古老的水城。[3]
浙南的溫州則是東晉時才興建的水城,這三座水城自從進入20世紀、特別是後半頁以來,都經歷了急速的變化,撫今憶昔,不禁有滄海桑田的感慨。
蘇州古城周圍盡是水網,水陸大約各半、海拔不到5米,故城建的設計必然要水陸兼顧。古姑蘇城有八座水陸城門,城裡水道和街巷匹配。改革開放以來,市區急速擴大,部分主要街道的拓寬,破壞了水城的舊貎,由於及時吸取教訓,緊急煞車,將城市發展格局規劃為「古城居中,東園西區」,即中間的老城區盡量保留舊貎,不再整容。城東為工業園區,城西為高新技術開發區。這個古城居中的措施,保留了大部分水道和古典園林景觀,使得蘇州在1997年申請古典園林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杭州則連續五年沒有通過。紹興和溫州是在水城消失之後才開始發展新區,更已無法挽回了。
蘇州最主要的山塘街,歷史上的居民多臨水而居,家家前門臨街,後門臨河,有踏步與水相接,便於居民的生活和交通。這種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水巷景觀,配以跨水的小橋、臨水的建築、行走的小船,構成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城民居風景畫!早在唐朝詩人中已為我們描述了當時的風光。如白居易離開杭州就任蘇州刺史期間,有《登閶門閑望》詩,生動地描繪了蘇州水城的雄偉氣魄,並認為超過了杭州:「閶門四望郁蒼蒼,始覺州雄土俗強。十萬夫家供課稅,五千子弟守封疆。闔閭城碧鋪秋草,烏雀橋紅帶夕陽。處處樓前飄管吹,家家門外泊舟航。雲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宮水放光。曽賞錢塘嫌茂苑,今來未敢苦誇張。」[4]白居易又有《正月三日閑行》詩,描述蘇州水城風光:「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盪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5 ] (黃鸝,坊名;烏鵲,河名。)又如杜荀鶴《送人游吳》詩雲:「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6 ] 蘇州這種水城風光,歷明清時期,基本如此,快速的改變起自二十世紀下半頁,一直至今。
紹興同樣是有2500百年歷史的水城,它的環境與蘇州大不相同,古代的會稽坐南面北,北面是開闊扇形的水網平原,南面背靠會稽山,有山林資源之利,兼防禦安全,卻限制了南向發展。所以紹興水城的風光雖然同蘇州溫州一樣美好,城區的規模卻一直比蘇州、溫州為小。
以前的紹興水城,河網如織,街坊多依河分布,民居傍水而建。清·康熙《紹興府志》載:「郡城中河道錯若繪畫,自通衢至委巷無不有水環之。」清光緒年間,紹興城內仍有河道二十九條,一河一街,街隨河走,橋連街路,「古城小橋多,人家盡枕河」,形成了紹興水城的獨特景觀。臨河的住宅多為一層或二層的穿架磚木房屋,分布在水道兩側,河道中小船穿梭其間。 臨河人家大抵前街後河,前門開店營業,後門河埠進貨,不依賴陸運。民居臨河一側,都有石級河埠,便於登舟和洗濯衣物。炎熱的夏天,居民們坐在自家後門口,隔岸乘涼閑聊天,別有一番水城生活風光。18世紀末法國傳教士格羅賽到過紹興,曽把紹興比作東方威尼斯。[7]
紹興古城風貌的破壞主要始於1980年代初,那時紹興古城尚有幾百座台門,遍布全城的街河、小橋、台門和青石板路,那時還保留紹興古水城的特徵。近年來掀起一股拆除舊民居,填河改路的高潮。據報道,慘遭拆除的老字型大小商鋪和古民居,基本上都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在拆除現場可以看到,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這些老建築物毫無抵抗地被夷為平地。消失了的老街四周,正被新起的水泥高樓群所包圍。 一些外國旅遊者面對正在拆除的老房子,因語言不通,他們又是比劃,又是拍照,翻譯說,他們對於拆除這些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感到非常惋惜和不可理解!
紹興人曽說水是紹興城之魂,水是紹興人之靈。這靈魂不得不從城區遷向城外廣闊的水域安身。
近些年來,每年的春季都舉行「中國紹興水城風情旅遊節」,內容包括在城東的東湖舉行開幕式和文藝晚會;在城東南的大禹陵景區,舉行文武百官祭禮大禹陵典禮表演活動;在城西北的柯岩風景區進行鑒湖風情游,包括坐烏篷船、龍舟競渡、看水上社戲、鑒湖競釣…等。[8]紹興的水鄉旅遊資源的確非常豐富,不過所謂「再現東方威尼斯水城風韻」的形容,實際上已經名不符實,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為什麼不幹脆稱「中國紹興水鄉風情旅遊節」呢?道理很簡單,「紹興水城」這個祖傳寶貴遺產的名聲是絕對不好放棄的,這是說不出的苦衷。
對比溫州,建城的歷史要較蘇州、紹興為遲,但建城的規劃目標~水城,則一脈相承,大同小異。記得我還是兒童的時候,溫州城裡的街巷和河道相匹配,大街的河道較闊,小巷則是較狹的小河。河道的那一側是店鋪或民居的後門,也有石級埠頭,可以停船、取水、或洗滌雜物。小巷是一邊路,一邊河,路邊是民居,無店舗,河側是居民家的後門,有石級可以洗滌衣物,可說是蘇州紹興的翻版。每年端午節,各鄉的龍舟,可以劃進城裡,沿著街河游弋,在開闊處表演競賽,這是現在難以想像的事了。
歷史上溫州的建城是由東晉郭璞所設計,郭璞(276一324)是個奇人,詩賦名冠當時,又是古籍經典的考證注釋權威,更是中國古代的堪輿(即風水)大師。郭璞是山西聞喜人,東晉時因避戰亂南下。據明·嘉靖《溫州府志》記載,溫州在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3年)決定修建郡城時,恰巧郭璞客寓溫州,故請他「為卜郡城。」。溫州郡的城建,按風水原理,應建在甌江北岸,坐北朝南,象現今的杭州一樣。郭璞經過實地墈察,對南北兩岸的土壤取樣比較,發現同等容器的土壤,北岸的土輕,南岸的土重,遂決定建在南岸。這是因為北岸土壤是流水沖刷沉積下來的江塗泥而成,基礎不實,承載力不大。而南岸的土壤是山區沖刷沉積的砂礫土,基礎厚實,承載力強,故決定建在南岸。[9]
郭璞當時登上南岸的「西郭山」(今郭公山),「見數峰錯立,狀如北斗,華蓋山鎖鬥口,謂父老曰:若城繞山外,當驟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城於山,則寇不入斗,可長保安逸。因城於山,號斗城。」[10]其中華蓋、松台,海壇,西郭四山是北斗的「斗魁」(北斗的四顆斗星稱魁),積谷,翠微、仁王三山象「斗構」(斗柄三星稱構)。另外的黃土,靈官二山則是輔弼。 他又設計在城內開鑿二十八口水井(現在還存有幾口),象徵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以解決城內人民的用水。郭璞還考慮到如果發生戰爭,城池被包圍,斷了飲水,更在城內開五個水潭,各潭與河通,最後注入甌江。郭璞說是「城內五水配於五行,遇潦不溢」。距離郭璞七百多年後,北宋的方臘聚眾起義,勢不可擋,起義軍三個月內接連攻陷今建德、歙縣、杭州、金華、衢縣、麗水六縣市,但起義軍挾其聲威,圍困溫州四十餘日,始終不能破城,只得撤軍。[11] 到明朝嘉靖年間,倭冦屢屢侵犯我沿海今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各地,攻陷城池無數,嘉靖三十四年(1535)攻入杭州,燒毀雷峰塔。溫州自嘉靖三十一年至四十二年(1552~1563)的十一年中,共六次遭受倭冦侵犯,但都未能攻入城內,只好在鄉間到處搶劫虜掠。除了守城軍民頑強抵抗,郭璞斗城的設計,具有科學的預見性,恐怕也有很大功勞。[12]
郭璞的設計, 構思巧妙,通過北斗、二十八宿和五行等,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兼顧軍事安全,保證人民安居樂業,不愧為人居與生態環境協調的堪輿佳作,對現代城市規劃設想或許仍有借鑒意義。
在郭璞的城建基礎上,經過不斷發展完善,到北宋時的永嘉(即今溫州),已經繁華非常,被稱作小杭州。北宋溫州承議郎楊蟠有詠《永嘉詩》雲:「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幃繞畫樓。是處有花近我笑,何時無月逐人游。西湖賞晏爭標日,多少珠簾不下鉤!」[13](溫州城西的九山湖,又名西湖)詩中的「水如棋局分街陌」便是極好的水城街巷白描。「山似屏幃」指連接溫州城的四座小山。「繞畫樓」指當時民間建築物的富麗奢華。最後兩句「西湖賞晏爭標日,多少珠簾不下鉤。」是描寫龍舟競賽,大家閨秀都傾城而出,爭看競賽的熱鬧景象。
不論蘇州、紹興或溫州,「水如棋局分街陌」猶如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城市居民的生活資源如糧食、魚肉、果蔬、飮用水等,都通過河道從鄉間運送入城,深入各家各戶。反之,城市生產的農村日用商品以及城市消費的廢物垃圾、糞肥等也通過河道運往鄉間,作為有機物質返回農田。傳統小農經濟的這種城鄉物資交流,其實質即是太陽能量的循環充分利用,對城鄉來說,都不構成環境污染。現代城市規劃全不考慮城鄉的能量循環,所謂「抽水馬桶文明」,把極大數量的人糞尿(還有有機垃圾)這些最肥沃的有機肥料全部沖入下水道,變成污染源,便是一例。
不過傳統的水城設計,只能以保持一定的人口規模為前提,如果人口增長太快,城市的規模沒有相應擴大,便會侵佔河道造屋,垃圾廢物不能及時處理送走,造成河道變狹,河水變臟,房屋密度增加,居民區顯得日益擁擠,環境越來越惡化,最後不得不填河改路,失去原先的水城風光。這個退化過程,我是親眼目睹過來的見證人。
現在的烏鎮、西塘、周庄、同里等之所以還能保留水鄉的風光,恐怕是它們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鄉鎮企業沒有很大發展,還是以傳統的種稻、蠶桑生產為主,環境比較清潔干凈之故。同時,這一帶的水鄉面積甚大,水網密布,水路交通比陸路方便,容納和凈化污水的能力很強也有關系。如若過度的開發旅遊,沒有相應的處理環境污染廢物的措施,恐怕遲早也會步其他鄉鎮污染的後塵。
義大利的威尼斯水城創始於公元五世紀時,遠遲於春秋時的姑蘇和會稽,也遲於公元4世紀時的永嘉,其作為水城的環境條件與東方水城完全不同,為什麼能始終保持水城的面貌至今,這是另有原因。
威尼斯位於義大利亞得利亞海威尼斯灣的西北岸,波河河口外的濱海地帶,是個港口城市,面積6.9平方公里。市區建立在離陸地4公里的瀉湖中,瀉湖是淺水海灣因灣口被泥沙淤積,隔斷了和海灣的聯系,湖中留有118個小島,威尼斯市即建立在這些小島上。由117 條水道貫通其間,市內用400 所橋梁相連,將這些島嶼聯成一個整體。交通以舟代車,也有鐵路和公路與陸地相通。[14]
威尼斯因為臨河瀕海,河道里都是海水,靠抽取地下水供應淡水,結果導致陸沉,不得不從大陸供應淡水,陸沉的問題至今未能解決。江南水鄉的淡水,出門便是,好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實,杭嘉湖、寧紹溫的水網因受污染及汲取地下水過量,也存在地面下沉問題。
威尼斯人由於其地理環境特點,長於航海,早期威尼斯商人便從東方販運絲綢、香料、珠寶等轉銷於西歐各地,中世紀(14~15世紀)時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城市繁榮,威尼斯當時的人口已達20萬,超過了20世紀早期的寧波、紹興和溫州,但威尼斯現在的人口也不過34萬,500百年裡只增加14萬,而寧波市區人口現在已猛增至126萬,溫州131萬,紹興60萬(2001年),這樣的人口壓力,不填河改路又能怎樣解決。
現在的威尼斯因保留了大量精美的中世紀藝術古跡,古老的聖馬可廣場,大教堂等,再加上濱海浴場,是威尼斯旅遊業長盛不衰的原因,而我們的水城也好,其他城市也好,對歷史遺產和遺跡,總認為是過時的糟粕,「破字當頭,立在其中矣」。
月亮西方圓的思想似乎根深蒂固,國內一些城市發展規劃中,凡是涉及水鄉風光的,一定要「言必稱威尼斯」。說「水城、水街、水中烏篷、水上石橋、古纖道等構成了今天紹興獨特的景觀。為此,紹興贏得了「東方威尼斯」的美譽。」[15]。這種標題令人啼笑皆非,法國傳教士格羅賽稱贊紹興,比作東方威尼斯是對的,好比有中國人到威尼斯,稱贊它為「歐洲紹興水城」一樣的道理,威尼斯人總不會自詡為「歐洲紹興水城」吧。試問:威尼斯有紹興的烏篷船、水上石橋、古纖道嗎?有大禹治水故事和大禹陵嗎?有王羲之「曲水流觴」的美談嗎?有陸游游「沈園」的愛情悲劇嗎?有千千萬萬人瞻仰不斷的魯迅故居嗎?為什麼要拿超越威尼斯的歷史和文化內含,遲於越國兩千年的「東方威尼斯」的招牌掛在自己身上,自我陶醉、自我炫耀?
海拔2400米的雲南麗江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似還不夠光榮,還要以東方威尼斯自居[16]。又據報載,蘇寧電器集團准備投資房地產業,欲在長江北岸南京浦口區劃地4530畝,興建大型地產項目「威尼斯水城」;總投資50億元,計劃將在5—6年內全部建成雲。天津也在籌劃開辟一個人造的「威尼斯水城」,除了上引的以外,從網上還可以知道計劃中以建設東方威尼斯為目標的有寧波、蘇州、上海、桂林、廈門、青島、無錫太湖、山東威海、武漢東西湖區…等,至於上述的水鄉同里、周庄、烏鎮等更是理所當然地以東方威尼斯自居。似乎不這樣戴帽子,顯示不出自己的身價!東方威尼斯好像麥當勞和肯德基一樣,到處開張,中國到厎還將涌現多少威尼斯?現在統計還為時過早!
現在,凡是房地產業涉及高級住宅區,或主題公園、衛星城,規劃內都有人工湖、配以河道環繞的臨水樓房,便取名「XX威尼斯」或「威尼斯花園」、「威尼斯娛樂城」!出現這種一窩風的原因很簡單,政府官員掌握土地審批權,銀行握有貸款權,房地產公司懂得中國式公關,炒作樓盤開發和發展旅遊業的美好前景,吸引政府規劃,銀行投資,從中撈取高額非法收益,暗箱操作,彼此相安無事。政府方面,拆舊建新,新樓林立,是考核政績、仕途遷升的重要指標。
這些都是表面的現象,骨子裡中國現在是以弱勢國學習強勢國,受到強勢國居高臨下的影響,自覺不自覺地有一種自卑感,自己的古老水城覺得並不光彩,說成東方的威尼斯,便馬上與人家平起平坐!學習強勢國是應該的,長期的方向。關鍵在腰骨要挺直,而腰骨挺直的前提是尊重自己的文化,深刻了解、愛護自己的文化遺產。自卑感恰恰、偏偏看不起自己的文化遺產,悲劇就在這里。住高級住宅,享受東方威尼斯式的人造優美環境,缺少的不是物質生活享受,急需治療的是精神文化貧血症,精神文化貧血,所以對自己新造的景點,不會運思命名,只能千篇一律地稱威尼斯。
當文化的價值退出人們的心靈後,推土機就上台,肆無忌憚地推倒民居、侵蝕農田、填平河道、摧殘文物和古跡,剩下的就是歡呼經濟效益提升,豪華庸俗、風光綺麗的「東方威尼斯」就這樣到處涌現了。
2003,8,8
參 考 文 獻
[1]新華社消息,《中國2002年度環境狀況公報》中有關「2002年度城市內湖水」部分。
[2]蒙文通遺著《越史叢談》「吳越之舟師與水戰」109~110 頁,人民出版社,1983,北京
[3]袁亞平,江南風情濃 古城文化深———浙江省紹興市建設旅遊大市側記《人民日報》2002,4,23日
[4]唐·白居易「登閶門閑望」,《唐詩匯評》卷中,第2157頁,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杭州
[5]唐·白居易「正月三日閑行」,《唐詩匯評》卷中,第2160頁,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杭州
[6]唐·杜荀鶴「送人游吳」《唐詩匯評》卷下,第2916頁,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杭州
[7]越暢,江南古城看紹興,《紹興日報》2003,6,13
[8]水城風情旅遊節,《紹興日報》2002,4,7
[9]明·嘉靖《溫州府志》卷之一,建置沿革·城池 1964 上海書店 據天一閣藏影印
[10]明·嘉靖《溫州府志》卷之一,建置沿革·城池 1964 上海書店 據天一閣藏影印
[11]明·嘉靖《溫州府志》卷之一,建置沿革·城池 1964 上海書店 據天一閣藏影印
[12]清·光緒八年《永嘉縣志》卷八,武備志,兵制
[13]北宋·楊蟠《後永嘉百詠》,大部已佚。
[14]《中國大網路全書》光碟版1.1版,No.3 《地理學》卷,威尼斯條,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出版
[15]中新社 杭州 二00三年 三月二十六日電
[16]李振湘,東方威尼斯--雲南麗江古城側記, 中廣網,2003-04-14, 08:26:48

⑺ 水城蘇州的簡介呀

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美譽的蘇州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的長江三角洲平原,東靠上海,南界浙江,西瀕太湖,北臨長江。現轄4區(平江、滄浪、金閶、郊區)6市(常熟、張家港、崑山、吳江、太倉和吳縣市),面積8488平方公里,城區為66萬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571萬。
公元前514年,吳大夫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為吳王建造闔閭大城。四周城牆開有八座陸門,以象天之八風,八座水門,以法地之八卦。古城遺址至今依稀可尋。城內府衙、兵營、庫房、作坊、市場、民居、和娛樂地布置井然。古城面積約為14平方公里,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整體呈長方形雙棋盤式。街道兩旁綠樹成蔭,景色宜人。隋開皇九年,始名蘇州。著名的京杭大運河流經蘇州,給東方威尼斯增添了新的魅力。此名自隋唐沿用至今。蘇州城形成 早、規模大、變遷小,水陸並行,河街相鄰。古城區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外所罕見。故而蘇州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

蘇州是中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歷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在吳縣唯亭鎮北2公里,陽澄湖南岸的草鞋山發掘出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發現陶、石、骨、玉等生活、生產和裝飾用品1100多件。尤其重要的是還出土了中國最早的紡織殘品(葛),表明蘇州一帶是中國紡織的發祥地之一。

蘇州現有69座古典園林,其中網師園、拙政園、留園和環秀山莊最著名。蘇州園林藏而不露,為退避塵囂的場所。它們揉合了道、釋、孔三教的思想,以山石、水流、花木、和建築等基本要素再造了大自然的縮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蘇州園林藝術充分代表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其造詣之高,世無倫比。

蘇州是個得天獨厚的地方。得天獨厚不完全是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還在於她的文化積淀的深厚;地理的優勢是得於天,文化的優勢是得於人,天人合一形成了蘇州這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蘇州古城東臨上海,西接太湖,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一顆璀璨的明珠。年平均氣溫在15.7℃,地屬溫帶,有明顯的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徵,屬於平原丘陵區。古城面積14.2平方公里,東西窄,南北寬,呈長方形。城周有內外兩條護城河,四周有水陸城門7座,陸城門1座。雖然古老的城牆大多被毀壞,城門也拆除幾盡,但最古老的盤門水陸城門仍保留完好,護城河及水巷、小巷並行的仍可見到。蘇州城內河道眾多,總長35公里,在這些寬寬窄窄的河面上有各式拱橋、梁橋186座。所以13世紀義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游過蘇州後,稱蘇州為「東方的威尼斯」,從此這個美譽就一直沿用至今。

蘇州古城歷經2500年歷史的洗滌,所體現出來的城市形象相當有個性:房屋都是清一色的白牆和黑灰色的瓦,仿照蘇州古典園林粉牆黛瓦的建築特色。蘇州的園林是蘇州的驕傲,明清時期,蘇州有園林271處,目前存有六十多處。蘇州的園林為什麼多而精呢,這和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蘇州的地理、人文都有關系。蘇州在隋唐時期經濟已經非常發達,僅次於長安,經濟的發達奠定了文化的發展。隨著科舉制度的進一步發展,范仲淹創建了宋代歷史上第一個、又是規模最大的的地方學府——蘇州文廟府學。蘇州真正成了文人薈萃之地。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了科考,不論是衣錦還鄉還是告老退隱,他們在蘇州營造了一個與自然相融、與天地共存的生活空間,他們把文學、書畫以及對生命的理解滲透到園林中。所以,蘇州園林不只是物質的空間,更是古代文化人精神的世界。和蘇州園林密切相關的還有崑曲、評彈、吳歌。崑曲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它以其文雅的吐詞、柔糯的唱腔、舒緩的節奏與蘇州園林貼切的糅為一體;評彈是一門具有戲劇性、文學性和音樂性的綜合性說唱藝術,它不僅唱腔曲調動聽,而且注意文字,能雅俗共賞,深受社會各階層喜愛;吳歌為江南民間歌謠的總稱,以清新委婉的曲調和吳儂軟語的地方特色而名傳遐邇。

另外,蘇州又是「富庶之邦」,物產富饒。蘇州土地肥沃,農耕發達,種植水稻、麥子、油菜、蠶桑、豆類、蔬菜等作物。水稻產量全國領先,米質精良,且有蘇御糯等名品。秀麗多姿的太湖流域物產尤為豐富:洞庭紅桔、枇杷、楊梅、銀杏、茶葉、蒓菜等花果久負盛譽,魚類品種繁多,以銀魚、白蝦、白魚最為有名,被譽為「太湖三白」。另外,蘇州陽澄湖的大閘蟹也因其個大味美馳名中外,素有「蟹王」之稱,章太炎夫人湯國梨有詩贊道:「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所以說蘇州是典型的「魚米之鄉」。栽桑養蠶是又一盛事,「鄉間無曠土,春夏之交,綠蔭彌望」。蘇州地區氣候濕潤、四季分明,蠶繭質量好。曾有「日出萬匹,衣被天下」之譽的蘇州,絲綢產量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強,出口量佔全國三分之一,無論質量和產量在全國都名列前茅,是有名的「絲綢之府」。

隨著蘇州經濟的發展,在蘇州古城的東面和西面又分別擴出了兩個大區域:中新合作的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美國《商業周刊》羅列的世界九大新興工業城市,亞洲地區唯一的一個就是蘇州。蘇州已經成了國際投資的熱點,高新技術集中的區域。只要走出古城,撲面而來的是現代化的氣息以及和國際接軌的城市管理。所以現在的蘇州很大,全市面積8488平方公里,下轄五個縣及市和八個區,總人口有580萬。昨天的小蘇州已經發展為大蘇州,她已成為最具活力的年輕的現代化城市。

總之,蘇州是一部書,是需要細細品味的書。蘇州的一山一水、一橋一塔、一街一巷,都寄寓著美的傳說和人生的哲理,會喚起人們無盡的遐思。雄奇的虎丘,記載著吳越春秋的史實;寒山寺的鍾聲,將《楓橋夜泊》的詩韻傳送萬里;范仲淹動人的故事,會讓人們想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假山假水城中園」的古城和「真山真水園中城」的新區、園區,使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相相映生輝,展示了蘇州美好的明天!

⑻ 下列被稱為「水城」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A.中國的麗江古城B.奧地利的維也納C.伊拉克的巴格

威尼斯是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威尼斯因「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
故選:D.

⑼ 蘇州為什麼號稱「東方威尼斯」

蘇州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並行;建築臨水而造,前巷後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

蘇州以園林見長讓人感嘆園藝的巧奪天工.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代表的古典園林於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蘇州的水色山光,景色怡人,自然環境悅目賞心;蘇州的街巷臨河,「人家盡枕河",水鄉澤國,被譽為東方威尼斯。

閱讀全文

與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水城是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