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好和提升社區文化品牌建設
一、讓文化品牌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新風尚
文化品牌是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定鼎門社區文化品牌的創立作為社區標志性形象,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社區堅持走品牌化建設之路,經過挖掘、提煉、開發、整合,把定鼎門社區文化資源打造成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在提升社區知名度的同時,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一)社區文化品牌重在建設。社區文化的建設以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為主題。因此,要把推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和社區文化建設「居民化」放在第一位,脫離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而盲目發展社區文化是沒有生命力的。按照社區不同的地域特點,人口結構、地理位置推出相應的文化品牌,開展和家庭文化、校園文化、科技文化、青少年教育、老年文化等相結合文化活動,把社區居民充分吸引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
(二)社區文化品牌重在參與。社區文化是全體社區成員在實踐活動中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一種公共文化。凡是為社區文化建設獻力獻策的社區居民,都應該享受到社區文化帶來的精神愉悅。生活中,社區成員積極參與社區文化的建設與維護並在所得的文化成果中受益。特別是洛龍區現在屬於城市區,要更好地利用進城農民工和外來務工人員等文化生活缺乏,卻又急需文化生活的群眾,要通過社區文化品牌,將轄區內的老年人、青年人、本社區、異鄉人揉合起來,形成一個具有多方位、多元素的文化俱樂部。
(三)社區文化品牌以人為本。群眾文化隊伍可持續發展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因人制宜的根據群眾意願開展活動。在社區文化平等中面對生活在社區中的全部個體,無論你擅長戲曲還是愛好攝影,在社區文化建設中都應一視同仁、公平對待。社區是以人為本,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人員素質,使文藝人才有用武之地,更好地促進群眾文化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讓社區文化品牌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新路徑
(一)完善陣地建設,提升文化服務力。定鼎門社區根據群眾學習的願望開展「零點學堂」就是「零起點、零費用、零區域」。「零起點」是指不管你懂不懂音樂,會不會唱歌,只要感興趣都可以參加;「零費用」是指參加聲樂學習的居民實行零收費,老師也是由社區志願者擔任,當然也是零報酬;「零區域」是指通過近四年的發展和宣傳,目前學員已經超出了社區的范疇,其他社區,辦事處,甚至臨近城區的居民也慕名參加。零點學堂活動開展四年來,共培訓居民7000餘人次,先後組建了社區舞蹈隊、模特隊、太極隊、書畫班等文體隊伍,並多次參加洛陽市社區鄰里節、網路春晚演出,收到群眾的好評。
此外,按照社區文化建設的工作要求,積極指導各類文體團隊和文藝骨幹,建立了文藝人才庫,制定和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為繁榮社區群眾文化夯實基礎。
(二)豐富活動載體,擴大文化影響力。各社區以組織開展各類節慶文化活動為契機,充分整合利用學校、空判檔共建單位等文化資源,使社區文化活動更具有新意和廣泛性,吸引更多人群參與其中。在當前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中,涌現了很多積極分子,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具有相當專業的藝體水平,他們不但積極參與活動,而沖配且承擔了培訓與組織的任務,起到了很好的領頭作用。通過他們的參與與努力,很多社區群眾文化活動顯著提高了水平,出現了一些專業化與品牌化的項目。像社區組織了夕陽紅老年藝術團體、戲曲票友等,他們自創節目,自編自導自演,不但在社區中活動,還走出社區,展示了社區群眾文化活動風采。此外,還通過與居民的共娛共樂,使社區文化品牌更深入人心。
三、讓社區文化品牌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新發展
塑造社區文化品牌是對群眾文化發展的要求,也是對群眾文化隊伍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群眾文化活動向群眾提供了精神文化享受,通過「一社一品」以更清晰的角色、更經常的頻率、更持久的影響力讓群眾參與到精神文明建設中。
(一)強化品牌意識社區文化是公益性文化,政府是社區文化的建設主體。社區文化作為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強化品牌意識。群眾文化品牌是一種價值認同、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應親切具有吸引力。我們做為基層文化者,首先要具斗亂有強烈的品牌意識,要善於挖掘本地資源,來培育品牌、扶持品牌、打造品牌。只有有了較強的品牌意識,才會積極創建具有相當規模並有廣泛影響力的群眾文化活動。
(二)強化隊伍建設培育和建立一支具有社區特色、素質較好、文化業務知識較為全面的文化隊伍,是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進一步發展社區文化的迫切要求。社區文化建設不能光依靠自己的人員,應採取多種形式充實力量,如建立社區文化人才儲備,吸收社區所屬單位的文藝愛好者及離退休人員積極參與,壯大業余文化人才隊伍。與社區文化志願者聯系,以自願、義務的方式服務社區文化活動。吸收相關專業大學生投身社區工作,建立一支適應城市社區文化建設需要的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社區文化工作者隊伍,增強社區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進社區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繁榮。
(三)強化創新意識社區文化品牌建設作為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社區文化建設目前來說沒有固定的模式,在建設過程中,要結合本社區實際敢於創新,不斷探索社區文化建設新路子,讓社區文化得到社區成員的普遍認同和廣泛參與,使社區文化活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們可以實行「群眾文化群眾自己辦」為載體,充分發揮社區文化資源的優勢,立足社區,面向群眾,努力探索,走出一條發展繁榮社區文化的新路子,讓群眾在「文化共享」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參與」上各顯其能。
社區文化是現代和諧社區建設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群眾性品牌文化的基礎。只有真正讓群眾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享受,才能提升社區文化品質,讓社區文化品牌成為社區居民家門口的精神文明。
㈡ 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發言材料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制度設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明確提出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2014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國務院就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分別作出了明確部署。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加大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力度,創新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內容與方式,覆蓋城鄉的文化設施網路基本建成。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總體水平仍然較低,與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在新的形勢下,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繁榮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著重要意義。
記者:為什麼《意見》要提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缺一不可。政府的作用是保基本、促公平;市場的作用是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豐富供給,提高效能;社會的作用是激發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意見》提出,要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加強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內容。完善公益性演出補貼制度。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公共文化領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要培育和規範文化類社會組織。加強對文化類行業協會、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的引導、扶持和管理,促進規范有序發展。要大力推進文化志願服務,構建參與廣泛、內容多樣、形式豐富、機制健全的文化志願服務體系。
㈢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談談材料一中我省是怎樣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
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維護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
㈣ 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在傳播中華文明、豐富百姓文化生活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也產生了一些新問題,應當引起重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韓鳳芹表示,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所需的費用,是由中央財政與地方政府共同分擔的。中央財政每年安排補助資金約50億元,但有些地方上應分擔資金沒有到位,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上打了折扣。
「中央財政將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結合公共文化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情況,更加突出績效導向,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支持機制。」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構建多層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努力將「政府端菜」變為「群眾點菜、政府買單」。來源:人民日報
㈤ 如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
從宏觀來說,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推進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客觀需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都可以也必須通過覆蓋城鄉、建設和活躍在百姓身邊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與服務活動來傳播和弘揚,以文化人,深入人心。
從微觀來說,一切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活動,都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積極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一幅畫,一首歌,一件文物,一段群眾自編自演的積極向上的文藝作品,都會在潛移默化間成為匯聚人民群眾認同、接受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份力量。繼續大力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等開放,豐富與改進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讓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更多更好地發揮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功能,配合融入國民教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凝聚人心、傳播正能量。
㈥ 如何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體系,並推進落實
當前最重要、最迫切、最基礎的工作應當是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准化建設。為此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專項規劃
本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協調、適度超前」原則,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地域特點的公共文化發展專項規劃,以此指導全省各地公共文化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完善制度設計,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體系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一個基本前提,要有一個基本統一的服務標准體系。基本公共服務標准,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所制定的包括服務范圍、服務項目、保障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標准,以及技術和管理等相關規范。建立健全基本服務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
三、堅持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
應把農村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構建完善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堅持城鄉統籌,實行重點突破,優先安排涉及農村的文化建設項目,重點加強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文化服務網路建設支持力度,增加公共文化設施總量,有效解決城鄉、區域公共文化設施布局不平衡問題。在推進城鎮化和美好鄉村建設過程中,要更加註重對傳統文化設施的保護和利用,防止「一拆了之」的錯誤做法。
四、實行以城帶鄉,努力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科學化水平
建立以城帶鄉、城鄉聯動機制,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優化配置、科學整合和綜合利用,形成城鄉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重點是鼓勵城市對農村進行文化幫扶,把支持農村文化建設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標,建立城鄉文化幫扶責任制,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特點、適應農民群眾需要的文化服務方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發揮公益性文化單位的主體作用,鼓勵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面向農村提供網點服務、流動服務,建立流動服務平台。扶持文化企業以連鎖方式加強基層和農村文化網點建設,推廣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構建貫通城鄉的文化產品流通網路。推動電影院線、演出院線向市縣延伸,支持演藝團體深入基層和農村演出。運用現代數字技術、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拓寬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增強服務效果,提高服務品質。
五、拓寬投入渠道,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投入保障機制
優化財政投入結構,變城市偏向型為城鄉共進型財政支出體系。要拓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模式,打破政府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唯一的供給者這個桎梏,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拓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實現公共文化建設資金來源多元化、社會化和市場化。
㈦ 如何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
將該項工作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去,加大投入、科學規劃,不斷提升市民、村民身邊「館、站、室」等的建設管理服務水平。堅持以人為本、方便群眾的原則,堅持「眼睛向下、重心向下」的工作思路,統籌規劃、合理安排,把偏遠地區、欠發達地區、村、社區作為主攻方向,盡快形成比較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更要盤活存量,提高已經建成的文化設施的利用率,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用更多內容豐富、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吸引其參與其中,真正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新一輪振興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