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鬼文化:日本的鬼文化是怎麼演變而來的
日本民俗研究家馬場晶子將日本的鬼分為五類:
民俗學上的鬼或者祖靈、地靈
山嶽宗教系的鬼,山伏系的鬼,例如日本的天狗
佛教系的鬼,例如夜叉、羅剎
人類的鬼,例如強盜、凶惡之人
因為怨恨或者憤怒而變身成鬼的人,例如《源氏物語》中變成生靈的六條御息所
鬼文化原本來自於中國,「鬼」這個字在漢字中的意思就是死者的魂魄。原本意味著死靈、幽靈的鬼(鬼釋義1)在六世紀左右傳入日本後,和日本固有的「オニ」相結合,形成了現在日本傳統文化的「鬼」。
那麼紮根日本社會深層的「オニ」是什麼呢?根據研究,オニ是指侵犯傳統世界的惡靈(一種異界的存在),包括被社會排除在外的賤民也會被視為鬼。比如日本古代有很多工匠(打造金屬的鍛冶師)住在深山裡,很少與一般民眾接觸,就會逐漸被異化為鬼。日本文化中的鬼經典形象拿著一根金棒就會令人聯想到它們的原型跟金屬冶煉有關。
此外,古代人類對自然認識水平有限,也會將天災、疾病想像為鬼的化身。比如廣為人知的日本三大妖怪之一據歷史學家高橋昌明指出,就是當時在平安京流行的瘟疫的擬人化,酒吞童子面色猩紅、又好飲酒就是代表當時瘟疫染病的一種症狀。
此外,日本傳說器物廢置不用過上百年會變成付喪神,聚在一起進行遊行,也就是「百鬼夜行」。
總之,與中國將祖靈、靈魂視為鬼相比,日本主要是將與自然、器物(超越人知)相關的現象視為鬼。這一オニ與中國的漢字「鬼」相結合造就了日本獨特的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