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馬鹿池文化產業怎麼樣

馬鹿池文化產業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7-05 17:53:38

① 劍閣歷史文化有哪些

地理人文概況

劍閣古稱劍門,地當秦蜀要沖,因諸葛亮在劍門關凌空鑿石修建飛梁閣道而得名,素有「蜀北屏障、兩川咽喉」之稱,自東漢以來,歷為縣、郡、州治地,建縣已有1700多年,蜀道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積淀厚重,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540米,年平均氣溫16℃、降雨量1000毫米、日照時間1500小時,無霜期達270天,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51%,是全國四大柏木林區之一;劍門關森林公園是首批國家森林公園;境內長達151公里的翠雲長廊建於先秦,堪與古羅馬大道相媲美。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砂、煤、石灰石、地熱等30多種。京昆高速、寶成鐵路、西成高鐵穿境而過,距廣元機場僅20公里,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縣轄57個鄉鎮,549個行政村,人口68萬(農業人口60萬),面積3204平方公里,是廣元市面積最大、人口第二、經濟總量第三的縣。縣政府駐地於2003年9月28日由普安鎮遷址下寺鎮,縣城規劃區面積1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平方公里,現常住人口3萬餘人。

一 、 建縣沿革

第一節歷史演變

夏商時,今劍閣縣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後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葭萌、德陽、閬中四縣管轄。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梓潼、白水、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①,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當德縣為蜀漢領地。蜀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②,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為「成漢」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南齊建元初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境內僑置南安郡、縣,領桓道、中陶2僑置縣。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縣(治今武連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縣。
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白水、華陽及樂安、桓道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郡,領武功(武都、下辨縣更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略陽、安定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南新巴郡。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③、南安名普安,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南安郡縣更名)、永歸縣(白水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武功更名)④;潼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鄉群英村)。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始州領普安、永歸、黃安、安壽、武連、胡原(開皇七年更名臨津)、陰平(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縣小溪壩陰平村)7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還名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東川節度。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為劍州⑥,「取劍閣為名也」。至此,劍州之名始見於世。天寶元年(742年)改劍州為普安郡。乾元元年復名劍州,領普安、黃安(唐末更名普成)、武連、梓潼、陰平、臨津(遷治今白龍鎮),永歸、劍門8縣。
隋唐時,於劍門關設軍事建置,立關令並置大劍鎮(治地劍門場),小劍戍(今下寺大倉壩)。
五代時,前蜀、後唐、後蜀,劍州為其領地,轄縣未變,屬昭武軍節度。
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劍州普安軍,屬西川路,仍領原縣。乾德五年,省永歸縣隸屬劍門縣。開寶六年(973年)屬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川峽路,咸平四年(1001年)後,屬利州路。景德二年(1005年),劍門縣隸屬於劍門關都監。景德三年,劍門關直隸京師,以東京兵出戍。劍州只領6縣。熙寧五年(1072年),關、縣析而為二,皆還隸劍州,並省臨津縣為鎮入普安縣。元符中,劍門關下隸於劍門縣,「敕縣令通管關事」。宋紹興四年(1134年)後,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幾經分合,劍州均屬利州東路。隆興二年(1164年),因「藩邸」升劍州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1190年)再升為隆慶府。寶祐三年(1255年)蒙軍攻蜀,隆慶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劍門鎮朱家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慶府為劍州,普成、劍門2縣並入普安,陰平縣因戰亂荒廢。泰定中(1324年至1328年),省武連縣入梓潼縣,劍州領普安、梓潼2縣,屬四川行中書省廣元路。元末,劍州為明玉珍夏國轄地,領縣未變。
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普安縣入劍州。九年省州。十三年(1380年)復置劍州,領梓潼、江油(治今江油縣武都鎮)2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今閬中)。洪武三十一年,廢劍門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立劍門關,置百戶戍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縣劃屬龍州。明末,劍州為張獻忠大西政權領地。
清順治三年(1646年),劍州領梓潼1縣,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縣劃屬棉州,劍州始無領縣,遂成「單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劍州直隸四川省軍政府,下轄劍門、武連2分州。民國2年始將劍州改為劍閣縣,下置劍門、武連2分縣;民國三年,廢劍門、武連分縣,劍閣縣劃屬四川省嘉陵道。民國七年至二十三年,四川「防區」時期,劍閣縣先後為靖國軍呂超、靖川軍劉存厚、川北邊防軍王鴻恩、第二十九軍川西北屯殖軍田頌堯的防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4月(民國24年4月),劍閣屬中國工農紅軍川陝革命根據地,建有普安(治縣城)、赤化(治今鶴齡鎮)、金仙(治今金仙場)3個縣蘇維埃政權。
民國二十四年夏,國民政府統一「川政」後,劍閣為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暨保安司令部治地。轄劍閣、昭化、廣元、蒼溪、閬中、江油、彰明、平武、北川9縣。民國三十一年,增轄青川、旺蒼共11縣,至民國38年(1949年)為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49年12月18日劍閣解放,仍為縣建置。1950年屬川北行政公署劍閣專員公署。1953年,改屬綿陽專員公署。1985年5月,劍閣縣劃屬廣元市。

第二節縣域變遷

一、漢德縣境域
東漢末至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漢德縣境域東北接漢壽縣,西臨梓潼縣,東南界巴郡閬中縣,西北連陰平郡、廣武縣。大體為今廣元市中區西南部的三郎、黃沙、馬鹿一帶和縣境龍泉、漢陽、劍門、下寺、江口及鶴齡、白龍、開封、柳溝部分地區。
二、南安郡及武都郡境域
南朝宋大明中,南安郡轄域為:南安縣大致為今龍泉區及西廟、抄手鄉、龍源鎮等地帶;白水縣為今鶴齡區及店子、木馬、柏埡等地;華陽縣為今元山區和梓潼縣仁和、大興等地;梓潼縣為今梓潼城關、馬迎、大安、石牛與魏城接界。武都郡轄域為:武功縣為今武連、柳溝、開封、東寶、雲集等地;茂陵縣為今梓潼演武、上亭、建興、復興等地。
三、始州、劍州、隆慶府境域
西魏時,始州境域有所擴大,除原轄域外,巴西郡胡原縣劃入安都郡,轄今香沉、羊嶺、錦屏、公興、白龍等地。至此,東南接隆州(閬中),西南臨新州(三台),西臨潼州(綿陽),西北界龍州(平武),東北枕利州(廣元)晉壽郡。
隋開皇時,陰平縣劃入始州(普安郡)。至唐,轄域西北擴至今江油縣重華、馬角、雁門、梓潼縣復興、雙板等地。改稱劍州後,境內分置普安、武連、陰平、梓潼、黃安、臨津、永歸、劍門等縣。
兩宋時期,劍州、隆慶府境域與前相同。元代,劍州縣數並少,境域變動不大。
四、明、清時劍州境域
明洪武十三年至嘉靖四十四年,劍州轄江油、梓潼2縣,境域再次擴大。嘉靖四十五年江油復入龍州,清雍正五年,梓潼縣劃屬綿州。至此,劍州境域縮小,並穩定下來。州境東與昭化、蒼溪縣接壤,南同閬中、南部、鹽亭縣交界,西與梓潼、江油為鄰,北和平武、昭化縣毗連。
五、劍閣縣境域
民國時,劍閣縣境域與清末相同。其間,民國25年至33年,由十四區專員公署調查調整劍閣同江油、梓潼、鹽亭、南部、昭化等鄰縣互插的「飛地」,陰平壩以小潼水為界,河西劃入江油縣,河東劃歸劍閣縣;巾子山、趕場埡、三河壩從江油劃入劍閣;郭家山、金城廟等地由南部縣劃入劍閣縣,徐家埡劃屬南部縣;土皇觀等地劃入鹽亭縣;七回水、陰平、尹家寺等地未變動,調整「飛地」的面積不大。劍閣縣的疆界東接昭化、蒼溪縣,南鄰閬中、南部、鹽亭縣,西接梓潼、江油縣,北傍青川、昭化縣。幅員面積為3457.1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劍閣縣境域變動很大。1952年8月,下寺、三郎、馬鹿、拐棗、沙壩、福星等鄉劃入原昭化縣,昭化縣的鴦溪、府君、石城、化林等鄉劃歸劍閣;1953年6月,仁和、寶石、二洞、大興、文興、觀龍等鄉劃入梓潼縣;1954年7月,江油縣東寶、五福等鄉劃入劍閣;12月,馬迎鄉劃入梓潼縣;1955年11月,再將建新鄉劃歸梓潼,黑土鄉劃屬鹽亭縣;1977年4月,縣屬鶴齡鄉水池、雙豐兩個大隊劃入蒼溪縣;1980年將王河鄉先鋒大隊劃給梓潼縣。至此,劍閣境域面積大為縮小。1981年後,縣境域方穩定下來,東鄰蒼溪縣,南接閬中、南部縣,西連梓潼、江油縣,北界廣元市中區,幅員面積3090.1平方公里。

劍閣置縣及縣名考略
「劍閣縣」之名,始見於《晉書》。何時置劍閣縣,歷來有三種說法:一說「桓溫入蜀置」。《晉書·地理志》載:「桓溫入蜀後,┅┅又於晉壽置劍閣縣,屬梁州,後孝武帝分梓潼北界立晉壽郡,┅┅罷劍閣縣」。《輿地廣記》、《輿地紀勝》、《劍閣縣續志》等書引用此說。二說「三國蜀漢置」。其說最早見於宋末祝穆所撰的《方輿勝覽》引顧野王《輿地誌》(已失傳),明代胡三省注《資治通鑒》沿引,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沿用此說。三說「晉置,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清乾隆《大清一統志》、嘉慶《四川通志》、光緒《皇朝輿地通考》、民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持此說。
據查史籍考證,第一種說法較為正確,第二三種說法依據不足。首先,從史籍記載看,宋以前成書較早的《華陽國志》、《太康地誌》、《晉書·地理志》、《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書,均明確記載東晉置劍閣縣,而沒有蜀漢置劍閣縣的說法。《華陽國志》作者常璩是東晉蜀郡江原縣(今四川崇慶縣)人,其活動年代距三國蜀漢時期七十餘年,該書所載的四川地方史實「肇自開辟,終於永和三年」,若劍閣為蜀漢置縣,《華陽國志》必定載入,但查遍此書,無置劍閣縣的記載。西晉有蜀十九年,在這期中的太康年間(280年至289年)成書的《太康地誌》中,也無置劍閣縣的記載。又《三國郡縣表補正》一書中,宜都楊守敬考證:「今考《晉志》有劍閣縣,《常志》(即《華陽國志》)無。《方輿紀要》引《輿地誌》雲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置劍閣縣,《通鑒》胡注蜀分廣漢置梓潼郡劍閣屬焉。疑劍閣縣為蜀立,《常志》豈得不載?《沈志》(即沈約《宋書》)雲:漢壽改曰晉壽,《輿地廣記》雲,晉桓溫平蜀,分晉壽置劍閣縣,殆為近實。」
對《方輿勝覽》稱劍閣縣為「三國蜀漢置」,清人早有異議。乾隆四十七年成書的《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在評介《方輿勝覽》時雲:「該書詳於名勝古跡、詩賦序記,略於建置沿革、疆域道里,唯考訂較差」。考訂較差之作難免有誤。
其次,從歷史事實看,西晉太康元年司馬炎滅吳之後,到東晉永和三年司馬聃派桓溫入蜀滅「成漢」,這六十七年間,有四十八年是李氏「成漢」政權統有蜀地,晉不可能在蜀行使權力。可見,「晉置(劍閣縣),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之說,亦難成立。
再是,從有著資料看,《水經注·漾水》、《華陽國志校注》、《太平寰宇記》等書所載史料均稱,諸葛亮相蜀時,以大劍至小劍戍三十里,連山絕險,有隘束之路,便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以閣道三十里尤險,置尉守之。故《華陽國志》稱「漢德縣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有閣尉」。《輿地紀勝》記述這件事時卻稱:「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是時有劍門縣,縣有閣道至險,乃有閣尉」。《三國郡縣表補正》眉批說:「諸葛武侯相蜀於此立劍門,以大劍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劍門,然則武侯但立劍門耳,未嘗置劍閣縣,《輿地誌》說,果不足據」,當時更未置「劍門縣」。幾相對照,可知《華陽國志》、《太平寰宇記》記載的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閣尉一事,被後人訛傳為立「劍門縣」或「劍閣縣」了。
據此,以《晉書·地理志》的記載接近史實,較為確切。
對於東晉劍閣縣治地,據考,不是在劍門關,而是在「小劍故城」。其城在今下寺鎮大倉壩,古代於此曾設小劍戍,此縣僅置四十八年,後廢,不復置。其後,劍閣境內郡、州、府治地多在普安鎮等地,直至民國2年(1913年)才將劍州改名為劍閣縣,沿用至今。
「劍閣」作為地名,最早見於《三國志·蜀書》:「(姜維)還保劍閣以拒(鍾)會」。為何稱劍閣?《華陽國志》、《輿地廣記》等書說,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尉戍守的棧、閣道,稱為「劍閣道」。《水經注》雲:「小劍戍北,西去大劍三十里,連山絕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劍閣也」。晉張載《劍閣銘》稱:「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何謂劍?指大劍山七十二峰如利劍排列。唐劉儀鳳《劍門關記》說:「其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嶔,如門斯辟,如劍斯植」。皆言其山勢如劍鋒,其隘口如「城門」。何謂閣?《蜀水經》雲:「飛梁架屋謂之閣」。閣道,就是在「橫梁鋪板謂之棧」的棧道上加修了屋的棧道,又叫棧閣道。諸葛亮與其兄諸葛瑾的書信中說:「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諸葛亮文集》卷一)」。古時由秦入蜀,必經小劍至大劍關口這條懸崖夾峙、深澗飛瀑的險道。諸葛武侯依山勢地形將原有棧道擴建成「劍閣道」後,古人常把「劍閣道」簡稱為「劍閣」。不僅「劍閣縣」由此得名,即使「劍州」之名也源於此。《元和郡縣圖志》「劍州」條雲:「唐先天二年改始州為劍州,取劍閣為名也」。
自隋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越牛頭山,經達摩戍(民間稱大木樹),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因此,自唐至清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之名均指劍門關一地。民國2年改劍州為縣後,「劍閣」才專指縣名,沿用至今。

註:①始置漢德縣的時間,今依《後漢書·劉昭注》和《華陽國志》的記載為「建安二十二年」。《資治通鑒》載為「建安十九年」;雍正、同治《劍州志》、《四川郡縣志》載為「章武元年」;《方輿勝覽》、《資治通鑒》胡注、《讀史方輿紀要》、《四川政區沿革與治地今釋》載蜀漢置劍閣縣,均不取。
②《後漢書》唐人李賢注引《華陽國志》雲:「德陽縣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劉琳《華陽國志校注》考證:「德陽縣系漢德縣之誤」,從此說。
③據《周書》「西魏廢帝三年改安州為始州」。「廢帝二年「或」魏宣武帝正始二年改為始州」之說不取。
④《元和郡縣圖志》:「周明帝改武功為武連」;《隋書》等載「西魏改武功縣曰武連」從此說。
⑤《太平寰宇記》:「西魏置潼川郡,移縣於南三十里,改為安壽。置三年廢郡,移縣屬普安郡」。《隋書》梓潼:「舊曰安壽,西魏置潼川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縣改名焉」。從此說。
⑥《舊唐書》、《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蜀水經》、《四川通志》、《讀史方輿紀要》、《劍閣縣續志》均雲:「先天二年改始州為劍州」。而《輿地廣記》雲:「先天元年」,誤。雍正、同治《劍州志》載為「貞觀元年改始州為劍州」,更不確切。

二、行政區域



清代以前政區
劍閣境內基層政權設置,唐代中期始有記載,《元和郡縣圖志》記:「開元間,劍州八縣下設二十五鄉,元和間設八十五鄉」。
宋太平興國前後,劍州7縣,下設74鄉,後合為60鄉。熙寧間,縣下設鄉鎮,劍州6縣設53鄉,17鎮。其中普安縣置9鄉,臨津、永安2鎮;梓潼縣置4鄉,亮山、稷連、龍池、上亭4鎮;陰平縣軒置7鄉,全門、百頃、長坪3鎮;武連縣置5鄉,柳池、長江(開封)2鎮;普成縣置8鄉,豐饒、馬順(馬迎)、長興、茆城、香城(香沉)5鎮;劍門縣置20鄉①,豐盛1鎮和小劍、白綿、巴砍、糧谷、龍聚、托溪6寨。改行保甲制後,按戶編保,改鄉為都保,鎮名仍舊。
明初,劍州編設3里,110戶為一里,里以下10戶為1甲。
清雍正時,劍州下轄普成、劍門、廣義3鄉,每鄉設4甲。同治十一年(1872年)改劃為13保,為普安(治州城)、雲平(治三郎廟)、體仁(治下寺場)、劍義(治劍門關)、廣安(治張王廟)、泰和(治木馬寺)、隆禮(治火燒寺)、講信(治白龍場)、劍安(治金仙場)、廣誠(治開封場)、修睦(治元山場)、明德(治武連場)、普合(治西廟場)。宣統二年,辦理地方自治,劍州自治區劃設1城(城廂治普安)、2鎮(誠睦鎮治元山場,轄廣誠、修睦2保;講信鎮治白龍場,轄講信、劍安2保)、4鄉(禮合鄉治木馬寺,轄隆禮、泰和2保;安仁鄉治劍門關,轄廣安、劍義2保;安平鄉治下寺場,轄體仁、雲平2保;德合鄉治武連場,轄明德、普合2保)。
註:①《元豐九域志》校勘記48條:錢本、盧木均作一十鄉。

民國時劍閣政區
民國2年(1913年),劍州改為劍閣縣。民國3年,廢城、鎮、鄉,縣下改原13保為13團,名稱及區域仍舊。後將劍安團分為一、二團,全縣有14個團。
民國19年,改團為區,將普安分為一、二區,隆禮分為上、下區,共設16個區辦事處。
民國24年秋,將16個區整理合並為6個區署。原普安一、二區為第一區(治普安),明德、廣誠、普合為第二區(治武連),修睦、劍安二區為第三區(治元山),講信、劍安一區、隆禮下區為第四區(治土主廟),泰和、廣安、隆禮上區為第五區(治江口),劍義、體仁、雲平為第六區(治劍門),區下劃設40個聯保,以序號定名,城廂為第1聯保,依區順列,至三郎馬鹿為第40聯保。聯保下共設364保。民國25年6月,調整區劃,縮編聯保,更用新名,全縣設4區,26聯保,255保,2638甲。
民國29年8月,推行新縣制,廢除聯保,設鄉鎮,全縣劃為4區(一區裁署,改設指導區),7鎮、10鄉、141.保、1931甲。
民國30年2月,劍閣整編政區和保甲,裁第三區署為指導區,進行鄉鎮保甲擴編,共設377保、3809甲。民國31年,再裁第四區署為指導區,設1個區署(次年亦撤署改為指導區),3個指導區,全縣置1鎮、25鄉、339保、3232甲。民國34年全縣定鄉鎮編制,普安鎮為甲等鎮,其餘25鄉為乙等鄉,保調整為373保。
民國35年10月,重新調整政區,全縣劃為3個指導區,1鎮,25鄉,369保,3613甲。第一區轄普安鎮、北廟、西廟、柳溝、武連、龍源、白龍、楊村、碑埡9鄉,132保,1303甲;第二區轄元山、仁和、寶石、柘梖、開封、馬迎、演聖、金仙、香沉9鄉,154保,1486甲;第三區轄江口、張王、漢陽、劍門、下寺、三郎、鶴齡、木馬8鄉,83保,827甲。民國36年全縣復調為4個指導區,373保。
民國37年,鄉鎮未變,縮編保甲為207保,2494甲。民國38年,鄉鎮保甲數未變。

蘇維埃政區
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劍閣設3個縣蘇維埃後,廢區保,縣下設置區、鄉、村蘇維埃。共設普安、西廟、北廟、抄手、武連、罐鋪、金仙、元山、店子、石城、木馬、赤化12個區蘇維埃,設西廟一鄉、二鄉、三鄉、四鄉、五鄉、柳溝、毛壩、涼山、義興、武連、北廟、龍源、田井山、田家、白圖、高觀、漢陽、天生橋、劍門、下寺、三郎、馬鹿、元山、演聖、王河、黑土、仁和、寶石、大興、文興、興隆、吼獅、圈龍、香沉、開封、馬迎、觀音寺、高池、赤化、楊村、官店、白龍、江口、張王、紅岩寺、沙壩等46鄉和普安鎮蘇維埃,235個村蘇維埃。 新中國的劍閣政區

1950年1月,劍閣縣基層政區設城關、元山、白龍、劍閣4個區公署,下轄1鎮25鄉。1951年3月,調整行政區劃,全縣分建8區、1鎮、63鄉、470村。5月,新建江石、劍生、柳埡、毛壩、回龍、公興、石板、文筆8鄉共為71個鄉。
1952年,政區調整較大。新建仁和、鶴齡2個區和甘水、鶴鳴、樵店、官店、石岩、姚家6個鄉。政區序列是一區(城關)、二區(武連)、三區(開封)、四區(元山)、五區(仁和)、六區(金仙)、七區(鶴齡)、八區(白龍)、九區(江口)、十區(漢陽),下分設1鎮74鄉。
1953年1月,劃西廟、甘水、柳溝、毛壩、義興等鄉成立十一區(柳溝),區署改稱區公所。6月,新建四合、觀龍、柏埡、涼山等鄉,全縣為11區,1鎮,77鄉。不久,將五區全部劃屬梓潼縣,又為10區,1鎮,71鄉。1954年7月,增加東興、五福2鄉。12月,將馬迎鄉劃屬梓潼。
1955年2月,將西廟、甘水、涼山調入一區,茆溝、毛壩、義興調入二區,有9區,72鄉。10月撤第十區公所,其所屬鄉由縣人民委員會直轄。12月,撤一、二、九區公所,留5個區公所,均以治地命名。鄉鎮調整合並為37鄉1鎮。1957年7月,城關、武連、江口、漢陽四區恢復區委會(黨的基層機構),為9區、1鎮、37鄉,1613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4月,增設城郊鄉,有38鄉。9月,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改鄉為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調整部分公社規模,新建聞溪、姚家、江石、土門、公店、時古、垂泉、涼山、吼獅、樵店、兩河、石板、高觀、小劍等人民公社。劃西廟、涼山、義興、茆溝、垂泉復建柳溝區。12月,又分設柏埡、毛壩、圈龍、水磨、廣坪等人民公社,共57個公社。1962年3月,再分設柳埡、鶴鳴、馬燈3個人民公社。1963年9月,恢復城關等5個區公所。至1965年,全縣為10區、1鎮、60個人民公社,531個生產大隊,3369個生產隊。
1966年11月17日,經省人民委員會、綿陽專署批准,以地名命名的區公所和52個公社改為具有「革命意義」的新名稱:北廟稱五星,姚家稱雙豐,鹽店稱金星,龍源稱新民,田家稱火炬,江石稱戰斗,鶴鳴稱光榮,柳埡稱建國,柳溝稱東方紅,垂泉稱紅太陽,義興稱紅日,毛壩稱紅光,西廟稱紅星,涼山稱紅峰,武連稱五一,馬燈稱紅燈,秀鍾稱星火,開封稱工農,高池稱燈塔,迎水稱前鋒,碗泉稱新華,土門稱東升,元山稱躍進,王河稱曙光,演聖稱光明,時古稱愛國,柘壩稱黎明,公興稱前進,圈龍稱紅旗,香沉稱先鋒,塗山稱東風,吼獅稱向前,金仙稱紅衛,復興稱新建,鶴齡稱赤衛,楊村稱迎新,鴦溪稱長征,水磨稱解放,樵店稱建設,太平稱前衛,白龍稱勝利,店子稱永興,碑埡稱紅埡,石板稱高鋒,兩河稱新生,廣坪稱前途,張王稱上游,木馬稱幸福,高觀稱光輝,柏埡稱光華,漢陽稱永勝,抄手稱新勝。1967年區、公社恢復原來名稱。
1968年5月11日,劍閣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區、公社、大隊均成立革命委員會,生產隊成立革命領導小組。
1981年地名普查時,城關區更名龍泉,城關鎮更名普安鎮,公社更名的有:城郊改劍城,東興改東寶,土門改國光,復興改長嶺,太平改羊嶺,水磨改錦屏,石板改搖鈴,兩河改禾豐,對部分重名的大隊也稱新名。1984年初,劍閣縣基層政區改制,政社分設,恢復鄉鎮建制,生產大隊、生產隊改為居民村、組。6月,撤劍城鄉入普安鎮。1985年1月,元山、開封、白龍、武連、劍門、龍源6鄉改建為鎮。1985年10月,江口、公興、鶴齡、東寶四鄉改建為鎮。至年底,劃為10區、11鎮、49鄉、529村、3474村民組。1989年,新建柳溝、漢陽為鎮,全縣為10區、13鎮、47鄉、529村、3479村民組、20城鎮居民委員會、68居民小組。1991年,廣元市中區的上寺、下寺、普廣3鄉鎮20村132組劃歸劍閣縣管轄,並新建下寺區。至此,全縣為11區、14鎮、49鄉、549村、3611村民組、20城鎮居民委員會、68居民小組。

② 高分提問馬文化.例如的顏色代表什麼意思 站,立,奔,卧代表什麼意思還有一些關於馬的成語.褒義的

所謂站,立,奔,卧各種形態,沒有固定寓意,不過有大家比較公認的,如奔跑為馬到成功,卧馬和立馬常常表示龍馬精神,古代就有玉卧馬。
馬顏色寓意主要和顏色的寓意一樣,紅色動感張揚、黑色神秘內斂、白色高貴吉祥、紫色高貴優雅、灰色樸素沉穩、黃色尊貴驕傲。

中國馬文化
我國是世界上養馬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也是馬文化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我國的馬文化有以下特點。
1、馬文化的歷史悠久
自從已有5000年歷史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誕生的那一天開始,馬文化就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的進步和發展並起到了極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從獵馬食肉到把多餘的活馬馴服、飼養再到騎乘、勞作、運輸、戰爭、通訊、科技等運用,表明中國的傳統文化首先應該是馬文化的文化。
2、馬文化涉及的范圍廣泛
凡是人類涉及到的領域如生產、生活、交通、運輸、通訊、軍事、醫療、教育、科研等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都曾與馬和馬文化有聯系。
3、馬文化的地位顯耀
馬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和皇冠,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支撐框架。可以說,沒有馬文化就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今天。
4、馬文化的影響深遠
千百年來中國人的精神寄託、生活、做人、科技進步、社會進程、戰爭勝負、娛樂休閑、藝術欣賞、健康醫療、經濟政策、政治關系等都依附著馬之文化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不僅在過去和現在起作用,隨著中國馬文化的進步和發展,馬文化對人類方方面面的影響將會更深更遠。
5、民間是推動馬文化發展的主體
歷代歷朝的帝王們愛馬、騎馬、好馬的舉動以及各朝代實行的″馬政″起到了積極引導和促進的作用;民間的養馬、馬在各行各業中運用、馬的民俗形成、馬的娛樂享受和馬的藝術展現等成了馬文化發展動力的主體;歷代文人騷客的頌揚和贊嘆對馬文化的提煉和升華起到了推波助闌的作用。
6、馬文化的表現的形式豐富多彩
在目前關於現存動物的文字、語言、文學、藝術、體育、民俗等表現形式中馬的表現形式最多,也最豐富,而且製作工藝和技術達到了頂尖的水平。
7、馬文化的消亡與興起並舉
一部分己經消失(響馬、馬神廟、馬階、部分馬民俗);一部分正准備消失(馬幫、騎兵、馬褂、部分民俗);一部分正在興起(馬健身、馬博奕、馬醫療、馬旅遊)。
8、吉祥象徵是中國馬文化的顯著特徵
馬文化長期以來都是主要以″吉祥″為核心價值,其中包含有祝福、祈禱、激勵、成功等象徵意義,″馬到成功″已成為了人們相互間祝福的代名詞。馬的詞語中出現貶義成份的機率,也是所有現活的象徵動物中最少的。
9、馬文化的研究和傳播甚少
在中國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喜歡馬的人多、從事與馬相關的工作的人多、玩馬(騎馬、養馬、賭馬、買賣馬、創作馬、表演馬)的人多,但把馬當成一種文化來研究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缺乏專門的研究機構和社會組織。投入少、創作少、報道少、媒體平台不完善……這是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馬文化極不相稱的現實。

==================================
馬後炮
一馬當先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人在衣裳馬在鞍;風馬牛不相及
馬到成功;千軍萬馬
按圖索驥;伯樂相馬
【一馬當先】作戰或做事時,不畏艱難,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 【千軍萬馬】形容士兵眾多,聲勢壯大。
• 【天馬行空】喻才思豪放飄逸。
• 【心猿意馬】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
• 【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 【汗馬功勞】喻為征戰奔走的功勞。
• 【老馬識途】喻經驗豐富的人。
• 【兵荒馬亂】形容戰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 【走馬看花】大略觀看事務外象,無暇細究其底蘊。
•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 【招兵買馬】徵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
• 【金戈鐵馬】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力非常強;或喻戰爭。
• 【青梅竹馬】指幼時游戲的伴侶。
• 【指鹿為馬】形容歪曲事實顛倒是非。
• 【秣馬厲兵】磨快武器,喂飽戰馬,准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准備。
• 【馬耳東風】形容一個人對別人所說的話漠不關心,聽過就忘。
• 【馬到成功】用以祝賀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 【馬革里屍】形容軍人英勇地戰死在沙場上。
• 【馬首是瞻】指完全聽從領導人的指揮來行動。
• 【馬齒徒長】只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 【塞翁失馬】(1)比喻人因禍得福。(2)形容禍福無常,不能遽下定論。
• 【駟馬難追】話一說出口,難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語謹慎,要信守諾言。
•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 【聲色犬馬】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 【懸崖勒馬】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
• 【原班人馬】同一批人員。
• 【駑馬十駕】比喻平庸的人只要勤奮,也能有所成就。
• 【六馬仰秣】形容樂聲美妙。
• 【馬不知臉長】比喻人不知道自己的缺點。
• 【單槍匹馬】比喻單獨行動,沒有絲毫助力。
• 【牛驥同皂】比喻賢愚不分。
• 【老驥伏櫪】比喻年紀雖老,仍懷雄心壯志。
• 【黑馬】比喻競賽中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獲勝者。
• 【拍馬屁】比喻諂媚、阿諛、奉承。
成語典故——伯樂相馬
伯樂本來的名字叫孫陽,他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很會辨別馬匹的好壞,是著名的相馬師,所以人們叫他伯樂(天上星宿名稱,傳聞專管天馬)。有一次,伯樂經過虞阪,眼睛一亮,看見一匹千里馬;但是這匹馬卻被人當成劣馬,用來拉車。伯樂覺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淚如雨下。這匹馬彷佛也知道伯樂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連連嘶叫起來。伯樂有一個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會相馬。有一次,他找來了一匹駿馬,告訴秦穆公說這是黃色的雌馬。秦穆公牽來一看,卻是一匹栗色的雄馬,不禁大失所望。事後,穆公對伯樂說:「方九皋連雄馬、雌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麼可能看得出馬的好壞呢?」伯樂不以為然,他認為方九皋看重馬的內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聽了,再牽出馬仔細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人們常把具有賞識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樂,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馬,這就是「伯樂相馬」。 馬勃牛溲:
馬勃,菌類;牛溲,車前草。比喻至賤之物
馬不停蹄: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間歇
馬塵不及:
比喻趕不上,跟不上
馬齒徒增:
《穀梁傳·僖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後因以「馬齒徒增」謙稱自己虛度年華,沒有成就
馬到成功:
形容事情順利,一開始就取得勝利
馬耳東風:
東風吹過馬耳。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或互不相干。語出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之二:「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馬腹逃鞭:
《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後以「馬腹逃鞭」比喻躲脫懲罰
馬革裹屍:
亦作「馬革裹屍」。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謂英勇作戰,死於戰場。於戰場
馬工枚速:
謂漢司馬相如、枚皋二人為文,一工一速
馬角烏頭: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後因以「馬角烏頭」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馬龍車水:
猶言車水馬龍
馬鹿易形:
變易馬鹿的形象。語本《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後以比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馬毛蝟磔:
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後因以「馬毛蝟磔」形容狂風大作,氣候惡劣
馬面牛頭:
猶牛頭馬面
馬牛襟裾:
穿衣服的馬牛。譏人不明道理、不識禮儀
馬牛其風: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雲:『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雲:『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後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馬前潑水:
元雜劇《漁樵記》寫漢朱買臣家貧,賣薪自給,行歌誦書,妻羞之,求去。後買臣拜太守,婦要求復婚,買臣潑水於馬前,令妻收回,以示夫妻不能再合。後因以「馬前潑水」比喻夫妻離異,無法挽回
馬去馬歸:
據《淮南子·人間訓》載,邊塞老翁失馬,人以為禍,結果其馬領胡人駿馬同歸,人皆賀之,而其子卻因騎馬摔傷致殘,鄉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邊塞丁壯戰死者十九,其子卻因腿跛而全。後因以「馬去馬歸」喻世事多變,得失無常
馬如流水:
形容人馬熙攘
馬如游龍:
形容人馬熙熙攘攘的景象。語出《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
馬入華山:
《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後因以「馬入華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馬上得天下: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後因以「馬上得天下」為武功建國之典
馬上房子:
謂當面贊成,背後反對
馬上功成:
猶言馬上得天下
馬上看花:
猶言走馬看花
馬上牆頭:
指男女青年相戀之處
馬首是瞻:
古代作戰時,士兵看主將的馬頭決定進退,比喻服從指揮或樂於追隨別人行動。語本《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杜預註:「言進退從己。」
馬首欲東:
謂東歸;返回。語本《左傳·襄公十四年》:「欒黶曰:『晉國之命,未是有也。余馬首欲東。』乃歸。」楊伯峻註:「秦兵在西,東則歸矣。」
馬瘦毛長:
比喻人窮志短
馬水車龍:
猶言車水馬龍
馬咽車闐:
形容車馬繁多,非常熱鬧
馬仰人翻:
形容混亂或忙亂不堪的樣子
馬中關五:
猶言魯魚亥豕
馬壯人強:
猶言人強馬壯
馬捉老鼠:
比喻瞎忙亂
馬足車塵:
喻四處奔波,生活動盪不定
馬足龍沙:
指馳騁邊疆,揚威域外。龍沙,塞北沙漠地方
寶馬香車:
名貴的良馬,華麗的車子。借指富貴之家出行的排場
北叟失馬:
猶塞翁失馬。喻因禍得福
持戈試馬:
比喻作好准備,躍躍欲試
洗兵牧馬:
洗擦兵器,喂養戰馬。指做好作戰准備
系馬埋輪:
謂敵人進攻時,系住馬,埋車輪於地,以示固守不退。語本《孫子·九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曹操註:「方,縛馬也;埋輪,示不動也。」
瞎馬臨池: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後因以「瞎馬臨池」比喻處境危險而猶暗昧無知
老馬識途: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後因以「老馬識途」比喻對某事富有經驗,能為先導
老馬嘶風:
喻人老而猶有雄心
老馬為駒:
御老馬如駒。喻失敬老之禮。《詩·小雅·角弓》:「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後。」鄭玄箋;「比喻幽王見老人反侮慢之,遇之如幼稚,不自顧念後至年老,人之遇己亦將然。」一說比喻年雖老而猶有壯心,不慮後之難及。朱熹集傳:「如老馬憊矣,而反自以為駒,不顧其後,將有不勝任之患也。」故亦以喻不以老邁為嫌
弊車羸馬:
破車瘦馬
避世金馬:
《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沈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後以「避世金馬」、「避世金門」謂身為朝官而逃避世務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兵器藏進武庫,軍馬放入華山。謂天下太平
兵荒馬亂:
形容戰時動盪不安的景象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作戰時兵馬還沒出動,軍用糧草的運輸要先行一步。後泛指行動前須作好准備工作
兵強馬壯:
①士兵、軍馬強壯。指軍隊強大,有戰鬥力。②泛指強壯有力
伯樂相馬:
伯樂觀察、品評馬的優劣。比喻有眼力者鑒別並薦舉人才
策馬飛輿:
謂駕馬車疾行
車塵馬足:
①謂車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車騎。敬稱對方時亦用之
車馳馬驟:
形容車馬賓士迅猛
車殆馬煩:
車危且馬疲。形容旅途睏乏
車煩馬斃:
形容旅途勞頓睏乏
車馬如龍:
謂車馬眾多,繁華熱鬧
車馬盈門:
車馬充滿門庭。形容賓客眾多
車水馬龍:
《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後以「車水馬龍」形容車馬往來不絕,繁華熱鬧的景象
車填馬隘:
謂車馬填塞門庭道路。形容賓客眾多
車轍馬跡:
車馬行過的痕跡
窗間過馬:
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吹牛拍馬:
吹噓奉承
大馬金刀:
①形容豪爽,氣派大。②形容說話直率鋒利,不留情面
代馬望北:
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願老死他鄉
代馬依風:
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願老死他鄉
丹書白馬: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後人稱為「丹書白馬」
單槍匹馬:
亦作「單槍獨馬」。亦作「單槍匹馬」。①形容孤身奮戰。②比喻孤身一人或單獨行動
得馬生災: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後以「得馬生災」謂因福而得禍
得馬失馬:
謂世事多變,得失無常。典出《淮南子·人間訓》
東風射馬耳:
東風吹過馬耳邊。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
斗雞走馬:
斗雞賽馬。古代的賭博游戲
二童一馬: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殷侯既廢,桓公語諸人曰:『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之,故當出我下。』」後用以指少年時代的好友
放馬華陽:
謂不再用兵
放牛歸馬:
語本《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後以「放牛歸馬」比喻不再用兵
飛鷹走馬:
放鷹追捕和騎馬追逐鳥獸。指打獵
非驢非馬:
《漢書·西域傳下·渠犁》:「(龜茲王)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鍾鼓,如漢家儀。外國胡人皆曰:『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也。』」■,即騾,馬驢雜交而生。後用「非驢非馬」形容不倫不類的事物
肥馬輕裘:
語本《論語·雍也》:「赤(公西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謂騎著肥壯的駿馬,穿著輕暖的皮袍。後以「肥馬輕裘」形容生活豪華
風車雨馬:
指神靈的車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風吹馬耳:
比喻對別人的話無動於衷
風馬不接:
猶言風馬牛不相及
風馬牛不相及:
《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孔穎達疏引服虔曰:「牝牡相誘謂之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蓋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說:風,放逸,走失。謂齊楚兩地相離甚遠,馬牛不會走失至對方地界。後用以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風馬雲車:
指神靈的車馬
風檣陣馬:
①乘風的帆船,臨陣的戰馬。形容行進迅速,氣勢雄偉。②比喻文筆遒勁
輕裘肥馬:
《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後以「輕裘肥馬」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
天馬行空:
①神馬賓士於太空。比喻才氣橫逸,不受拘束。②形容脫離羈絆,迅猛前進。③比喻言大而誇,脫離實際
天粟馬角:
天雨粟,馬生角。謂不可能實現的事
服牛乘馬:
役使牛馬駕車
高車駟馬:
指顯貴者所乘的車
高頭大馬:
①體形高大的馬。②比喻人的體形高大
膏車秣馬:
為車上油,給馬喂料。指准備起程。語出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狗馬聲色:
良犬、駿馬、音樂、女色。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谷馬礪兵:
猶言秣馬厲兵
管仲隨馬: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後以「管仲隨馬」謂尊重前人的經驗
光車駿馬:
裝飾華麗的車馬
歸馬放牛:
謂戰爭止息,不再用兵。語出《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穎達疏:「此是戰時牛馬,故放之,示天下不復乘用。」
裹屍馬革:
用馬皮包裹屍體。形容忠勇無畏,戰死沙場。語本《後漢書·馬援傳》:「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裹屍馬革:
用馬皮包裹屍體。形容忠勇無畏,戰死沙場。語本《後漢書·馬援傳》:「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害群之馬:
有害於馬群的壞馬。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寒蟬仗馬:
寒天的蟬和皇帝大朝時所設的儀仗馬。喻指緘口不語之人
汗馬功勞:
①指戰功。②泛指功勞
汗馬之功:
謂戰功
汗馬之勞:
①指征戰的勞苦。亦指戰功。②指用馬運輸的勞累
橫刀躍馬:
猶言橫戈躍馬
橫戈盤馬:
猶橫戈躍馬
橫戈躍馬:
謂手持武器,縱馬馳騁。指在沙場作戰
橫槍躍馬:
猶言橫戈躍馬
呼牛呼馬:
亦作「呼牛作馬」。語本《莊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後以「呼牛呼馬」、「呼牛作馬」指毀譽由人,悉聽自然
諱樹數馬: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建為郎中令,書奏事,事下,建讀之,曰:『誤書!「馬」者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甚惶恐。其為謹慎,雖他皆如是。萬石君少子慶為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慶於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然猶如此。」《漢書·孔光傳》:「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或問光:『溫室省中樹皆何木也?』光嘿不應,更答以它語,其不泄如是。」遂以「諱樹數馬」表居官為人忠誠謹慎
毀車殺馬:
廢棄車馬。喻歸隱意志堅決
見鞍思馬:
看到馬鞍想起馬。比喻觸類相思
金戈鐵馬:
①指戰爭,兵事。②形容威武雄壯的軍旅兵馬。③借指武職、軍人
鳩車竹馬:
鳩車、竹馬為兒童的兩種玩具。借指童年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比喻言而有信
尻輪神馬:
《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成玄英疏:「尻無識而為輪,神有知而作馬,因漸漬而變化,乘輪馬以遨遊,苟隨任以安排,亦於何而不適者也。」謂以尻為車輿而神遊。後以「尻輪神馬」為隨心所欲遨遊自然之典
快馬加鞭:
比喻快上加快
牆頭馬上:
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後遂以「牆頭馬上」為男女愛慕之典實
敲牛宰馬:
謂宰殺牲畜
蛇毛馬角:
蛇生毛,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無實者
歷兵秣馬:
磨利兵器,喂飽馬匹。指作好戰斗准備
歷兵粟馬:
磨快兵器喂飽馬。指准備作戰
立馬蓋橋:
形容火急
立馬追鐙:
極言火速
立馬追駒:
猶立馬追鐙
勵兵秣馬:
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謂磨好刀槍,喂飽戰馬,准備戰斗
礪戈秣馬:
磨戈喂馬。比喻作好戰斗准備
練兵秣馬:
訓練兵士,喂飽戰馬。謂作好戰斗准備
臨崖勒馬:
喻臨危時能及時悔悟回頭
臨崖失馬:
喻臨到危險不能及時回頭
溜須拍馬:
謂諂媚奉承
六馬仰秣:
形容樂聲美妙,馬亦停食傾聽
龍馬精神:
比喻老而彌健的精神

閱讀全文

與馬鹿池文化產業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