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前岐紅色文化館叫什麼

前岐紅色文化館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7-07 14:29:34

㈠ 徵文《紅色古道大連嶺》 範文

紅色文化大挖掘」之《紅色古道大連嶺》有關資料:
浪川鄉是我縣革命老區鄉之一,紅色文化比較豐富且有她的特色,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紅色古道大連嶺,二是浙西井岡獅古山。大連嶺是連接浙皖兩省的著名古道,它又是留下紅軍足跡、灑下紅軍烈士鮮血的古道。1934年9月24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途徑大連嶺,紅七軍團在離大連嶺五六里路的送駕嶺上與國民黨陸軍第四十九師和補充第一旅進行了一場阻擊戰,留下了一段光輝的歷史和動人的故事。而獅古山是我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地方組織級別最高(相當於地專級)的一塊游擊根據地——中共下浙皖特別委員會(簡稱下浙皖特委)所在地,領導著淳(安)、遂(安)、歙(縣)3縣黨的工作和武裝斗爭,所以我們形象地稱它是「浙西井岡」獅古山。
通過把紅色文化與山水資源、古民居建築、飲食文化及人文歷史融合在一起,給青山綠水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讓遊客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中盡享古色古香的文化,既體驗到當年紅軍的戰斗生活,又飽覽大自然風光。這樣,同樣是走一次古道,不僅鍛煉了身體、飽覽了風光,而且受到了教育、增長了知識,真正達到「洗心洗肺洗腦洗眼」的多重功效。生命是一種體驗,幸福是一種感覺。為此,我在五次攀登大連嶺古道後,寫了首大連嶺體驗詩,就以它作序的結尾:
大連嶺
一嶺雄跨六十里,古道逶迤如天梯;
嘯天龍上嘯長天,半日浮生沐四季。
遙想紅軍施小計,白匪暈向己打己;
當年鏖戰彈洞處,今成遊人朝聖地。

浪川鄉概況
浪川鄉位於淳安縣西南部,距千島湖鎮53公里。東與姜家鎮毗鄰,南與汾口鎮接壤,西與安徽省交界,北與姜家郭村相連,千汾公路穿鄉而過。浪川屬低山丘陵的半山區,海拔300米~500米之間,中部平展,海拔在130米以下。浪川鍵粗境內有排溪發源於大連嶺,自此向南貫穿全境,全鄉地域面積105.1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總人口20026人,2010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7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61元。該鄉曾先後榮獲浙江省教育強鄉、浙江省生態鄉、浙江省體育強鄉、浙江省科普示範鄉、杭州市衛生(強)鄉等榮譽,並連續四年榮獲淳安縣工作業績目標考核優秀,連續二年榮獲淳安縣工作業績目標考核農業生態型第一名。
浪川歷史文化悠久。清雍正六年(1728),浪川為振鷺鄉和秉義鄉一部分,民國時屬新安鄉,解放初期為浪川鄉。1958年浪川、雙源兩鄉合並組建為浪川公社,1984年分別改稱浪川鄉、雙源鄉,1992年浪川、雙源二鄉合並為浪川鄉。境內有被命名為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距今750餘年歷史的明清徽派古村落——芹川。該村以小橋流水古民居為主要特色,擁有古樸的古民居建築群和優美的自然景觀,至今仍保存有進德廊橋、際雲石拱橋、賑災恩賜碑、光裕堂、敦睦堂、敬義堂、七家學堂、上策廳、昭靈廟,具笏軒、連理古樟等260餘幢傳統建築,另有銀峰聳秀、芹澗澄清、象山吐霧、獅石停雲、玉屏獻翠、金印騰輝、餐霞滴漏、沙護鳴鍾等「八景」伴村。在2002年的旅遊資源普查中被評為國家一級旅遊資源,目前已編制完成芹川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正由千島湖旅遊集團公司推進實施。除芹川外,浪川的鮑家、洪家、楊家等村還有獨具遂安風格的祠堂及牌坊、芳梧司馬弟等歷史文化遺產和浪川蠶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浪川紅色資源豐富。該鄉是浙西著名的老區鄉,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留有重要的一筆。1934年9月24日,為掩護尋淮洲率領的紅七團主力部隊安全翻越大連嶺,在浪川境內距離連嶺腳2公里之遙的送駕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與圍追紅軍的國民黨陸軍第四十九師和補充第一旅共5個團展開阻擊戰,並巧妙採取佯攻手段,導演白匪軍笑亮胡自己打自己的好戲,護送部隊實現安全轉移,史稱「送駕嶺之戰」。之後,借著先遣隊留下的革命火種和地處深山、兩省交界的有利地形,1935年12月,根據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關英的指示,獨立師政治部主任劉中林率浙皖邊區武工隊,以獅古山為中心,在淳(安)、遂(安)、歙(縣)邊區開展武裝斗爭。1936年6月,根據中共皖浙贛省委的決碰攔定,中共下浙皖特委正式成立,浪川的獅古山村又成為了中共下浙皖特委機關所在地,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浙西井岡」革命斗爭史。

大連嶺簡介
連嶺,又稱大連嶺,位於浙江省淳安縣與安徽省歙縣交界處,距淳安縣城西53.5公里,主峰海拔1395.7米。山嶺呈南北走向,有上20里、橫20里、下20里的「60里連嶺」的說法,故有「江南第一嶺」之稱,主峰高大奇特,地勢尚聳。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此地駐兵,有嘯天龍、躲風石等遺跡。
大連嶺上由石板鋪就的山道,是「休龍古道」的一部分。這條古道,從安徽省休寧縣石門鄉經連嶺至浙江省遂安(今淳安)縣汾口鎮龍山街。故縣志上記載為「休龍古道」。
古道始建於西晉五胡亂華,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大量定居皖南及山越之後。又有相傳,此道辟於元末明初,朱元璋由浙入皖經過此地時,率軍民劈成。此古道,歷來為睦州與徽州旱路商貿往來之要道。
大連嶺,一條富有「愚公移山」神話故事的古道。
說起大連嶺上這條古道,還流傳著很有趣的民間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這連嶺上是沒有路可走的,只有砍柴人走的羊腸小道。據傳,為了使山兩邊的人可以互相往來,睦州有位僧人動起了腦筋,他想:「要是在嶺上開一條路,多好啊!」於是,從那天起,他就開始挖山開路了。就在山這邊的人開始挖山的時候,山那邊徽州也有位和尚同樣在想:「如果有條路可以讓山兩邊的人互相往來,該多好啊!」於是,也動手開路了。這兩人,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都各顧各地開路。他們不怕吃苦,挖山不止。白天挖,黑夜挖;伏天挖,冷天挖。挖呀,挖呀,挖了好幾年,終於把那條路開通了。巧得是兩人開的路正好互相連接。就在他們挖完最後一鋤頭時,不期相遇,感慨之餘,兩人相擁仰天長嘯,兩雙腳竟慢慢地離開了地面,化龍飛上天去了。原來是他們善心苦修已立地成佛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兩個人,就把他們升天的地方取名為「嘯天龍」。因為他們升天時,就像龍一樣騰空而起,故取了這個好名字。
又有一年,乾隆皇帝打連嶺上經過,認為嘯天龍這個稱呼有些造反的意思,就把他們改為「笑天壟」,還傳下聖旨:以後叫嘯天龍的人都要殺頭。但是,天高皇帝遠,哪能管得了這個偏僻的地方?況且,人們還是時刻懷念那兩僧人,等皇帝一走,就又叫成「嘯天龍」了,且一直叫到今天。
大連嶺,一條朱元璋曾從此走過的古道。
大連嶺因又陡又高而遠近聞名。山頂上氣候異常,夏天炎日暴曬,冬天雪覆風襲。所以,山頂連最有生命力的青松也難以生存,爬上山頂看去就像塞北風光。可是,相傳這草木難生的山頂上卻生長著一棵非常美麗的大楓樹,遠看像一把撐開的紅色花傘;近看,它的主幹卻是上粗下細、異常奇特。而它為什麼能活下來,就有一段朱元璋倒栽楓樹的有趣故事。
有一年,朱元璋率領大軍頂著烈日,歷盡艱辛翻到了連嶺山頂。山頂天高地闊,山巒連綿不斷,風光無限。眼望如此江山,朱元璋胸中頓生豪氣,想到人們來往連嶺連乘涼的樹木也沒有,於是從山腳弄來一楓樹枝,對蒼天說:「蒼天有眼,我今天在此栽下一枝,如果我興國願望能實現,體諒天下百姓甘苦,就讓它生長下來。如果我興國無望,那就讓它乾枯了,望蒼天明鑒。」說著,就將樹枝上粗下細倒栽在山頭上。
上天沒有辜負朱元璋的願望,這棵楓樹終於頑強地活下來了,而且枝葉茂盛,雄偉強壯。只是由於朱元璋把樹倒栽,就變成這樹上粗下細的奇特形狀。從此,人們每經過這山頭都會在這顆大楓樹下乘涼、觀光。朱元璋也實現了自己興國的願望。從此,人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這段優美動人的故事也一直流傳至今。
據長者回憶,50年前,這棵楓樹尚存,後來就死掉了。對此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有一農夫上山燒木炭,不慎失火將樹燒死;第二種說法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大煉鋼鐵,樹被砍掉用於煉鋼鐵了。具體原因,無法查證。
大連嶺,一條留下紅軍足跡的紅色古道。
1934年9月24日下午至深夜,為掩護紅七團主力部隊安全翻越大連嶺,紅軍掩護部隊遵循軍團長尋淮洲的戰術意圖,在離連嶺腳2公里之遙的送駕嶺迎戰圍追紅軍的國民黨陸軍第四十九師和補充第一旅共5個團。紅軍巧妙地利用敵補充一旅錯把「浪川鮑家當成雙源鮑家」而遲到的機遇,採取向圍追的敵軍雙方佯攻的手段,導演了一場白匪軍自己打自己的好戲。紅軍掩護部隊則趁著夜色安全轉移,打了漂亮的一仗,創造了敵軍傷亡一百五六十人的戰績,史稱「送駕嶺之戰」。
當天下午至次日早晨,在軍團長尋淮洲、政委樂少華、參謀長粟裕、政治部主任劉英的率領下,紅七軍團5000多名將士,從這里翻過大連嶺,進入安徽境內。
從此,這條古道上又添寫了「紅色文化」,使歷史更顯光彩。這真是:五千將士連嶺過,山中響徹紅軍歌;紅色文化寫古道,歲月越久越紅火。

閱讀全文

與前岐紅色文化館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