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回族有什麼傳統文化
回族服飾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現象,回族服飾文化是一個歷史悠久、絢爛多彩、積淀豐厚的寶庫。回族服飾的發展變化及多種形態,潛移默化地受到時代、地域以及周邊兄弟民族習慣等影響,但在根本上或者說整體上,是受到伊斯蘭文化對回回民族形成的深厚影響。人類服裝史權威、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布蘭奇·佩尼曾深有感慨的表示:「對服裝歷史的研究,可以說,等於從事一項探險活動,它涉及的領域很廣,而且饒著有興趣。」由於回族服飾是半隨著發展的節奏,就可以幫助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回族歷史發展的主脈。回族服飾的研究沒有局限在衣飾、頭飾等直觀服飾的層面上,而是拓展視野,把回族的鞋飾、佩飾、婚禮與喪葬服飾、舞台表演服飾及學生樣服都收納到考察范圍之內,從而豐富了回族服飾文化的研究內容。各民族服飾這所以千姿百態,除了受到地域環境的影響和社會變革的牽動,還由於各民族具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文化、科學技術 回族人民在文化、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很大,對祖國的文化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元代,回回不僅帶來了西亞的天文學、醫學、建築學、音樂等方面的科學文化成就,而且在學習和傳播漢族科學文化技術方面也十分突出。中國的重大發明如造紙術、指南針、火葯等都是經回回商人的介紹傳播到歐洲大陸的。回族天文學家扎馬魯丁於至元四年(1267年)向元世祖忽必烈撰進《萬年歷》,頒行全國,並在北京建立觀象台,製造渾天儀、敘緯儀、平偉儀、地球儀、方位儀、天球儀和觀象儀等七種天文儀器,在中國天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明代在欽天監里仍設有「回回歷」專科。回回人亦黑迭兒丁是元代著名的建築學家,他是元大都(北京)宮殿和宮城的設計者和工程組織者,為以後北京故宮以及整個北京的城市建築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代回族航海家鄭和,7次率領龐大的船隊遠航,先後到過亞非37個國家和地區。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哥倫布的遠航早半個世紀。航行中繪制的《鄭和航海圖》,是早期海洋地理學的珍貴地圖。 醫學 回回醫學也相當著名。回回醫術在外科和葯物使用上都有顯著療效。其醫葯也有自己的體系,回回醫學家收集改訂名醫葯方,著有《瑞竹堂經驗方》5卷,「以惠斯世」,流傳至今。 文學、哲學、音樂、書畫 在文學、哲學、音樂、書畫方面,回族也有許多創造。元代著名回回詩人、詞人,著有《雁門集》、《薩文錫逸詩》、《西湖十景詞》等詩、詞集,在當時十分有名。元代學者贍思不僅通經學、文史,還鑽研天文、地理、水利、算學等,被當時稱為網路式的學者。李贄是明代著名的回族大哲學家、思想家。他在哲學上認為世間都是實在的,宇宙以物質性的陰陽二氣為基礎·經過無數變化,生出萬物來,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在社會倫理道德上,他公開向封建倫理挑戰,批評男尊女卑思想,反對道家宣揚的「偽道統」。在文學上還提出「童心說」理論,主張創作抒發己見,反對復古摹擬。李贄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代大家。 回回的音樂,在元代十分流行。回回樂與西夏樂、中國樂一起,構成了元代宮廷音樂。在發展中,回迴音樂成為中國音樂的一部分。元代著名曲作家馬九皋,是當時著名散曲家八人之一,與關漢卿齊名。回族畫家也不少,著名的有元代高克恭,清代改琦。他們的存世作品被視為稀世珍寶。 「花兒」是甘肅、青海等地流傳的民歌,過去當地回民常用「花兒」控訴黑暗、憧憬未來傾訴愛情,現在「花兒」增加了新內容,更為回民所喜聞樂唱
Ⅱ 回族的起源到底是哪裡
回族的起源與形成。回族的族源比較復雜。就構成的成份來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
就遷入我國的時間來看主要有兩個時期:早期的是從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間,從海上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商,最後留居在廣州、泉州、楊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後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紀中葉被蒙古族先後征服的蔥嶺以西、黑海以東中亞和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人、波斯人外,還有其他一些民族。
這些征服的民族,由於各種原因隨蒙古軍從陸上經過新疆來到中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被蒙古族征調過來的「西域親軍」中的「回回軍」。
這些在不同時期、經不同線路到中國來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民,經過與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特別是與漢族一百多年的溶合演變,到明代時終於形成了一個獨立民族,因「回回軍」而得名回族。
2.回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回族目前的分布除主要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外,還有甘肅臨夏、新疆昌吉兩個回族自治州和甘肅張家川,青海化隆、門源、大通、民和,新疆焉耆,河北大廠、孟村等八個回族自治縣,貴州威寧、雲南巍山和尋甸等3個回族彝族自治縣。
此外在河南、 山東、安徽、湖北等省還有以民族鄉和與漢族雜居等形式的零星分布。
總之大分散、小集中,是回族最基本的分布特點。分散范圍之廣,分布地區之多,都是其他民族所不能相比的。回族這種分布局面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的。
其一,是本族先民遷入的時間和路線不相同。從海上來的分布在東南沿海各主要城市,從陸路來的主要在西北及內地一些城市。
其二,是本族先民的職業成份復雜,遷入中國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包括軍士、工匠、商人學者、貴族、掌教和普通的老百姓。由於職業和生活的需要,對於居住地的環境要求也就不同,因而開始就分散在許多地方,奠定了大分散的分布特點。例如,軍士主要駐防在河西走廊與寧夏、河南、山東、河北及雲南等地。
後來這些分駐各地的軍士,除了小部分過著兵農合一的生活,被稱為「屯戍」人戶外,大部分隨地入社,成了普通農民,他們或聚居,或雜居。商人、工匠等又多分居在各個城市和交通要道上。貴族和學者多住在各級政治中心城市。
其三,是宗教信仰的凝聚作用。回族雖然從一開始就居住分散但卻沒有被同化或融合,反而始終保持一個獨立民族的特點,使大分散中的小集中能夠存在下來,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伊斯蘭教的信仰成為回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質的一個基本條件。
分居各地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建築清真寺院,並圍寺而居,在多民族的環境中,自成格局,儼然是一個個小的阿拉伯世界。
其四,是特殊的社會政治地位。由於隨蒙古軍東來的許多回回人對元朝的開國及其軍事、政治、經濟都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回回中的上層人物直接參與了元朝的政事,被朝廷作為「色目人」,給予高於漢人一等的社會地位,享受特殊待遇。
這也成了促成回族民族自我意識形成的一個因素,使得回族不管在什麼地方都能保持著本民族的獨立性。
Ⅲ 神奇的回族文化
回族服飾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回族聚居區中,回族群眾依然保持著中亞人的傳統穿衣打扮。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回族特點的穆斯林服飾——男子多帶小白帽,女子帶各種花色的頭巾。男子多留有大鬍子!
回族服飾概述
回族服飾的主要標志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用白色製作的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棱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不少已婚婦女平時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帶沿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用白漂布製成的,一種是用白線或黑色絲線織成的,往往還織成秀美的幾何圖案。服裝方面,回族老漢愛穿白色襯衫,外套黑坎肩(老鄉稱「馬夾」)。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並有扎褲褪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蘭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山區回族婦女愛穿銹花鞋,並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
回族服飾歷史
回族把服飾通常稱為「衣著」、「穿戴」。
我國唐朝的杜環在唐和大食的一場戰役中,戰敗被俘,把他自己在其地的所見所聞作了記錄,其中談到大食的服飾:「(大食)一名亞俱羅,其大食王號暮門,都此處。其士女瑰偉長大,衣裳鮮潔,容止閑麗。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系銀帶,佩銀刀」。這些大食人有不少後來到中國經商,把這種服飾上的習俗自然也帶到了中國。《新唐書》第一次記載了伊斯蘭教教民的形象、服飾和宗教活動。據稱:「大食本波斯之地,男子鼻高,面黑而髯,女子白皙,出門障面,日五拜天神,系銀帶,佩銀刀……」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阿拉伯、波斯等地來中國的穆斯林,特別是穆斯林婦女的服飾打扮,還是很有特色的。
宋代朱或在《萍洲可談》中載:「廣州蕃坊,蕃人衣裳與華異……」唐宋時期,有大量的阿拉伯、波斯來的穆斯林商人,一般都被稱為「蕃客」,這是回族的先民。這就看出,當時回族先民的服飾與漢族不同,是有自己特點的。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中則記載得更明確:「宋時蕃商巨富,服飾皆珍珠羅綺,器用皆金銀器皿。」可見他們當時穿的是有花紋的絲織品,佩戴戒指,使用金銀器具等。
回族男子頭纏「戴斯達爾」、戴白帽的習俗,也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宋代周輝《清波別志》說:「層檀,南海旁國也。貴人以好越布纏頭。人之言語如大食。」元代,回族人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都比較高,回族人的服飾習俗和其他習俗一樣,都是自由的,沒有任何限制,有著漢族服裝的,有穿阿拉伯、波斯等地樣式的,有自製的白帽、巾袍和鞋等,開始向民族服裝發展。但是,到了明代,回族人的服飾習俗就開始受到限制。回回民族不是依據信仰習俗和祖先的服裝樣式,結合在中國居住發展的實際來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想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而是受到了統治階級的強迫命令和限制。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採取禁止「胡服」的政策,讓回族人民著漢裝,這樣,回回民族開始形成的服飾習俗就不能很快得到發展,也不能受到尊重。到了清代,統治階級對回族人民更存偏見。雍正初年,山東巡撫陳世宮和署理安徽按察司魯國華等地方大員向清廷上疏,對回民的服飾、信仰等橫加指責、干涉,妄加罪名,說回民「平日早晚皆戴白帽,設立禮拜……」因此,他建議:「請令回民遵奉正朔,服制,一應禮拜等寺,盡行禁革。……戴白帽者以違制律定擬。」
Ⅳ 回族文化是什麼
你簡單七個字的問題,回答起來卻是涵蓋面很廣的,簡單說來,回族人由於其伊斯蘭信仰的緣故,回族文化也是深深根植與伊斯蘭文化當中,有著顯著的伊斯蘭文化特色,比如回族文化中的節日文化,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回族人慶祝這兩個節日的方式就和其他穆斯林國家的方式很相似,此外婚喪嫁娶等等文化習俗中都可以找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當然,在華夏大地上1400多年來和各民族的融合,回族文化也受到漢族等民族的影響,比如服飾方面,回族平時並不會像阿拉伯人一樣穿大袍子,男士戴頭巾等,反而和漢族服飾並沒有區別。只能簡單給你這樣說說了
Ⅳ 回族的文化習俗
回族是一個非常好客而熱情的民族,有著"持家從儉,待客要豐"的優良傳統,重視待客禮節。當家裡來了客人,主人立即起身相迎讓座,獻上香茶。當南主人與客人愉快交談時,女主人則到廚房准備豐盛飯菜款待客人。就餐前,要先洗手。入席,謙讓年長者如坐上席。上飯菜之前,主人首先要上蓋碗茶。倒茶水時要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揭開,然後盛水加蓋,雙手捧遞。這樣做,一方面表示這盅茶不是別人喝過的余茶,另一方面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客人要起立,雙手接茶盅。進餐時,上席長者先動筷子,其他人才能進食。席間,不說污言穢語,不挑剔食物,不要向碗里吹氣,也不要用筷子在碗亂攪動,要小口進食。飲水時,不連接吞咽,不能對著杯盞喘氣飲吮,要一口一口地慢飲。當客人道別時,回族總是滿臉笑容,並一再挽留,一直將客人送出自家大門。 在回族村寨,當別人請你作客時,要答應他,不能隨便謝絕。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應邀,要講清原因,表示謝意。
回族的飲食禁忌頗多,主要有:進入清真寺忌抽煙。忌食豬肉以及凡有犬齒且獵食其他動物的猛獸,忌食自死動物,忌食動物的血液。禁止飲酒。在語言上,對食用的畜禽忌說"肥",而說"壯";忌說"殺",而說"宰";忌說"肉",而說"菜",如"牛菜""羊菜"。相互之間不用禁忌物來比喻。
蘊涵於回族民居文化現象上的一些禁忌和禮儀,為我們揭示了雲南回族精神世界的底蘊。在許多回族家庭中尤其是老年人居住的房間里,是絕對看不到任何有人或動物的圖畫、雕塑的。回族建房是絕對不看陰陽、風水的,他們至多選擇一下民居的朝向:如喜好坐北朝南、背陰朝陽,喜好平坦、寬敞、乾燥,忌低窪潮濕和易遭山洪水流沖刷處。民居大門一般禁忌向西開,但也不是絕對的,在某種情況下(受到地形的限制),也可以變通。回族民居內部的布局分配體現"以西為貴",西房通常為老年人居住,西牆是老年人在家禮拜時面對的地方。當老年人做禮拜的時候,切忌旁人從正在禮拜的老人面前走過。
2、節日與祭祀活動中的禮儀及禁忌:回族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三大節日。
開齋節,在伊斯冀湯��亂蝗鍘=倘站旁攣��攏�庹�?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新月,則再封齋1日,共為30日,第二天為開齋節。
古爾邦節,時間為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聖紀節,時間是伊斯蘭教歷的三月十二日。
Ⅵ 你知道回族傳統文化有哪些嗎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是以伊斯蘭教歷計算的。伊斯蘭教歷,以月亮盈虧為准,全年為12個月,平年345天,閏年355天,30年中共有1個閏年,不置閏月,與公歷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歷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節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個月
回族人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煙、喝酒;禁用食物開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或洗衣服。
中國的回族居住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回族在中國分布最廣,也是最富有民族特徵的少數民族。以漢語為常用語,但是穆斯林之間有著傳承下來的一些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的譯音詞彙。
全族信仰伊斯蘭教。信教的都是穆斯林。
Ⅶ 中阿之軸的景觀介紹
中阿之軸,長2100米,寬90米,概算投資1.8億,目前核心部分已基本完工,主要劃分為中阿友好標志景觀區、中阿文化交融景觀區、中國回族文化景觀區三個區域,建設中阿友好紀念碑、景觀水系、大型雕塑群、園林建築等,實現軸文化、軸視覺、軸景觀和諧共融,彰顯中阿文化和園林景觀,體現中阿文化和諧交融。
在中阿之軸東側緊鄰萬壽路,可以看到一尊矗立在3米高台上的‚中華鼎‛,主體已完成,‚中華鼎高9.9米,建在離地面3米的高台上。『鼎』象徵中華民族的誠信、力量,採取了長城、斗拱等元素,體現了中國建築文化。 建立在‚中華鼎‛雕塑兩側有八組石制圖騰柱, 柱高9米,有天、地、龍等8個主題,是中國西部傳統民族文化的象徵,融合中華5000年文化:游牧文化、農耕文化、教派、各少數民族等內容,將32個面用象形的圖案、符號、詩歌等形式雕刻呈現出來。 圖騰柱往西,是中國古代特色建築‚祥和樓‛,‚祥和樓‛的主要寓意是吉祥、和平,將中國古建築里樓、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展示出來,凸顯中國文化元素。 ‚春‛字型雕塑寓意春意盎然、吉祥如意;‚回‛字型雕塑,展現回族風情,體現回族文化。 月牙廣場,它代表著新月,是伊斯蘭教的標志,通過新月標志能拉近中國回族和阿拉伯穆斯林的友好關系,月牙的正反面也都有花草、幾何圖形、阿文書法等元素的融入,結合中國人對宗教、生活的期盼,在2個月牙的4面定位了4個主題:愛國、團結、和平、和諧,更好地凸顯了阿文書法濃郁的景觀效果。 矗立在月牙兩邊是伊斯蘭休閑涼亭,高27米、寬20米,共有8個門,拱形門造型通過大小、東西、南北的組合,寓意著世界伊斯蘭的和作、團結、並表示向四面八方的開放,突顯了伊斯蘭文化特色。 商幣主題雕塑, 中國與阿拉伯最早的交往就是靠貿易交往,著名的絲綢之路也是貿易通道,象徵貿易的中國古錢幣通過建築造型雕塑形式表現出來,表現出貿易是中阿最早的交往主要形式。另外,雕塑面的拱形門也寓意著早期的中國與阿拉伯兩大帝國面向世界四方的開放與發展。 月牙西面的雕塑是開放的穆斯林,形似阿拉伯國家建築的穹頂從中錯開,為中國打開了大門,用這樣的方式來體現伊斯蘭民族是開放、包容的民族。 中阿友好紀念碑,碑頂形似火炬,寓意中阿火熱交流,在景觀大道上,22個阿盟國家的旗桿也將成為亮點,工匠會在旗桿底座雕刻標注各國家名稱,讓本地人了解相關文化,增進中阿情感、文化交流。中阿之軸的輔助景觀也將會成為亮點,20組不同的文物景觀小品按1:10的比例放大,將天文儀、伊斯蘭盤、景泰藍瓷器、等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雕塑點綴在綠化池中。
Ⅷ 回族傳統文化意義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其先民主要是13世紀蒙古人3次西征後大批東遷的「回回」人,以及遠在唐宋時期僑居中國東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並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族等生活習俗,逐漸形成了回回民族。
漢語為回族的共同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在邊疆民族地區,回族人民還經常使用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在內地,回族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主要與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大都分布於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達。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體現在頭飾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無沿小圓帽。婦女多戴蓋頭,特別是在西北地區:少女及新婚婦戴綠色的,中年婦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
回族人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過程中曾起過重要作用。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有的兼營牧業、手工業。回族還擅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
清真寺又稱「禮拜寺」,阿位伯語稱作「麥斯吉德」(義大利拜安拉的場所)。清真寺基本上建在回族聚居區,體現了回族人「圍寺而居」的特點。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舉行禮拜和宗教活動的場所,有的還負有傳播宗教知識、培養宗教職業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著重要位置,亦是回族建築藝術的代表。
在回族聚居區寧夏,盛產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發菜,人們依其顏色分別稱為紅、黃、藍、白、黑。這馳名中外的「五寶」是回族人民重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
「花兒」又稱「少年」,是流傳在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區的一種民歌,實際上是一種高腔山歌。在「花兒」對唱中,男方稱女方為「花兒」,女方稱男方為「少年」,這種對人的昵稱逐漸成為回族山歌的名稱,亦統稱為「花兒」。
古爾邦節和開齋節是回族的兩大主要節日。「古爾邦」,阿拉伯語為「犧牲」、「獻牲」之意,並稱「宰牲節」和「獻牲節」。開齋節也叫爾德節。「爾德」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音譯,也是回族隆重的節日。
Ⅸ 回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民俗習慣有哪些
回族,有人口約10586087人(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新疆、青海、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蘇、雲南、河南、山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吸收了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生活習俗,服飾特別。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在內地,回族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主要與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大都分布於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達。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有的兼營牧業、手工業。回族還擅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喜愛摔牛的運動,滄州、臨夏、周口地區的回族善於練武。
全民主要的生活方式為伊斯蘭,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生活,習俗固守回族傳統,遵循教規,講究衛生,回族人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 回族服飾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回族特點的穆斯林服飾——男子多帶小白帽,女子帶各種花色的頭巾。
(1)服飾習慣: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體現在頭飾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無沿小圓帽。婦女多戴蓋頭,特別是在西北地區:少女及新婚婦戴綠色的,中年婦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節日或遇有紅白喜事時,喜戴白色小帽,婦女則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後面披垂於肩頭。
(2)分布習慣:回族分布較廣,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寧夏回族偏愛麵食,喜食麵條、面片,還喜食調合飯。甘肅、青海的回族則以小麥、玉米、青稞、馬鈴薯為日常主食。油香、饊子是各地回族喜愛的特殊食品,是節日饋贈親友不可少的。民間特色食品有釀皮、拉麵、大鹵面、肉炒麵、豆腐腦、牛頭雜碎、臊子面等。多數人家常年備有發酵面,供隨時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習慣飲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為主,有的也食用駱駝肉,食用各種有鱗魚類,如北方產的青魚、鰱魚、鰉魚等。鴿子在甘肅地區的回族中被認為是聖鳥,可以飼養,但不輕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徵得伊瑪目(宗教職業者)同意,可作補品食用。回族長於以煎、炒、燴、炸、爆、烤等各種烹調技法,風味迥異的清真菜餚中,既有用發菜、枸杞、牛羊蹄筋、雞鴨海鮮等為主要原料,作工精細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貴品種,也有獨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區的回族民間還喜食腌菜。 回族飲料較講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潔凈的水均不飲用。忌諱在人飲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飲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區回族的蓋碗茶很有名。寧夏回族還飲用八寶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萬盛馬糕點、羊筋菜、金鳳扒雞、翁子湯圓和綠豆皮等。青海省西寧市,回族著名的萬盛馬糕點影響很大。河北石家莊的金鳳扒雞、保定的馬家鹵雞和白運章包子,遼寧沈陽市的馬家燒麥,義縣的伊斯蘭燒餅,陝西的牛羊肉泡饃,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湯圓、綠豆皮、牛肉米粉在當地都很有名氣。盛行於寧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羅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等套菜馳名全國。"五羅"是指五種炒菜同時上齊,"四海"是指四種帶湯汁的菜餚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分別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謚美之詞。
(3)飲食習慣:在飲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豬、狗肉,不吃動物血液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回族很講究飲食衛生,注意淋浴和洗滌。走進農村回族清潔整齊的屋內,往往可看見門後房樑上吊著一個水罐,下面有通下水道的淺坑,這里是人們經常沐浴大凈的地方。平時洗臉、洗手,則用湯瓶,而不用臉盆。湯瓶又名洗壺,它最早從阿拉伯傳入,現在城裡的回族飯館,也常掛著一塊繪有"湯瓶"的清真木牌,有的還在湯帆"F加添"虎圖白"棍或阿文的"清真言",以示這是地道的伊斯蘭文化回族人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煙、喝酒;禁用食物開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裡。回族的日常飲食很注意衛生,凡有條件的地方,飯前、飯後都要用流動的水洗手,多數回族不抽煙,不飲酒,就餐時,長輩要坐正席,晚輩不能同長輩同坐在炕上,須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飯均不得往外舀回族是一個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伊斯蘭教是一個注重衛生、講究衛生並有一定飲食禁忌的宗教,最主要的禁忌源於《古蘭經》的規定,即:死動物(包括因打、摔、觸、勒、電等原因而自死的動物)、流出的血、豬肉和非誦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以及酒。伊斯蘭教之所以禁止信徒吃用這些東西,是出於"重視人的性靈純潔和身體安全"。動物不宰自死或因疾病,或為衰老,或為中毒;血液乃輸送身體需要的各種養分的渠道,往往存在有害物質;豬形態醜陋,不擇飲食,性情懶惰。此三類列為不潔,故不可吃。至於禁食"非誦安拉之名屠宰的"動物,是因當時多神教徒宰殺牲畜時,必誦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名字,伊斯蘭教為了從思想上消除一切形式的多神崇拜,遂禁止食用誦偶像之名而宰的牲畜,要求信徒宰牲時應誦安拉(真主)的名字,以示區別。至於酒,在伊斯蘭教初期僅限制用量,以不醉為限,後因有人酒醉出現貽誤正事、影響團結的行為,遂宣布為禁物,不可飲.伊斯蘭教對飲食的禁忌是每個穆斯林必遵的教規。年深日久,代代相遵,教規的內容逐漸變成信仰該教的各民族成員的飲食習慣。對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來說,這又成為該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世界上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個人和民族都禁食豬肉。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塔塔爾、烏孜別克、柯爾克孜、撒拉、塔吉克和保安等10個少數民族都遵守這一習慣。因而,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個別成員雖然放棄了宗教信仰,但仍然很難改變他們從祖輩上繼承下來的這一生活規范。現在伊斯蘭教的飲食規范已成為全世界10億多穆斯林們的共同生活習慣,具有民族性和國際性。穆斯林所用的"清真食品"的特點就在於無豬肉、豬油、自死動物肉以及不含酒精或其它致醉致毒物。
(4)宗教習慣:習慣在住地修建"禮拜寺",多圍寺而居。禮拜寺漸漸統稱為清真寺。"清真"是"伊斯蘭"在中國的漢文意譯。"清真"一般解釋為"清潔真實"。飲食以米、面為主,吃牛、羊、雞、魚肉等。逢年過節炸"油香"、"饊子"等食品。回民很愛喝茶,招待客人時,還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紅棗等。清真風味小吃享有盛譽。服飾: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襯衫、黑坎肩;婦女戴黑、白或綠色的蓋頭,老年婦女愛穿黑色大襟衫襖,農村婦女喜歡穿色彩鮮艷的服裝。喪葬:普遍實行土葬、快葬。一般早晨死去,中午就要埋葬;晚上死去,第二天早晨就埋葬。要請阿訇主持殯葬,將死者凈身後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屍匣運入墓地。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開齋節是伊斯蘭教重大而隆重的節日,於伊斯蘭教歷的十月一日舉行。在新疆地區,開齋節稱為肉孜節,肉孜是波斯語,意為齋戒。穆斯林每年都要守齋一個月。封齋期間,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齋飯,可以吃飽、喝足;日出後至太陽西下,不準進食、喝水。齋月里,要求穆斯林克制一切私慾。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婦可以不守齋。齋戒期滿後,就是開齋節。這天清晨,穆斯林紛紛聚集在清真寺舉行禮拜,然後開始節日活動。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的傳統節日,於每年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舉行。古爾邦含有犧牲、獻身之意。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它是具有宰牲獻祭特色的節日。回族人民很講衛生:飯前飯後要洗手擦凈;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幾凈,一塵不染;尤其重視水源衛生,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洗衣或洗澡;井都加蓋,取水以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裡。禁忌:忌食豬、狗馬、騾的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或處死的畜禽,不吃動物的血等;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煙、喝酒;在吃饅頭、烙餅、饢時,忌囫圇吃,一定要掰作兩半或更多的小塊吃;禁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等;禁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諱背後誹謗和議論別人的短處。
(5)節日習慣:回族有兩大節日即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來源伊斯蘭教。齋戒為穆斯林"五功"之一。開齋節即是齋戒期滿的日子。一般在回歷的第九個月舉行齋戒、齋戒期滿,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古爾邦節在開齋節後的第70天,回歷的十二月十日舉行。因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大家宰殺牛羊慶祝,聚餐聯歡。
Ⅹ 回族主要分布在什麼地方
回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分布最廣的一個民族,全國大多數的縣、市都有回族居住,但以西北地區、河南、河北、雲南、北京等地為主。
回族又稱「回回」。公元七世紀以來,少數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久居中國;十三世紀以來,一部分亞細亞人、波斯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在與漢、維吾爾、蒙族的長期相處中,形成了回族。回族使用漢語,信奉伊斯蘭教,與漢族經濟文化聯系密切。伊斯蘭教在回族中長期流傳,不但對回族的政治、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還滲入到他們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各個方面,成為回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駝等反芻類的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狗肉,不吃動物的血液和自死物,尤其禁食豬肉,一般不飲酒。
回族群眾,普遍戴白色或黑色無檐小圓帽,亦稱禮拜帽。回族婦女一般戴披肩蓋頭。回族人民「勤苦潔凈不染煙酒」,講究飲食衛生,注意沐浴和洗滌。解放前處於回族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在我國人民的解放斗爭中,回族涌現出了不少先進分子。解放後,成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兩個自治州、三個自治縣,回民充分享受民族平等的權利。
回人有一種「剛」性。當這種性格表現出來的艱苦耐勞、熱情耿直的品德和狹隘守成的特色,與漢族的「溫柔敦厚」、「忠恕仁義」等儒家文化融合後,就變成「剛柔相濟」了。
回族以善於經營著稱,從珠寶玉石到運輸業、皮革製作業、牛羊屠宰加工業,都是他們的傳統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