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化苦旅》講的是什麼
《文化苦旅》主要講了余秋雨游覽文化古跡的經歷及感受。
寫作這本書首先是因為受了一位青春不老、童心難泯的美國老教授的激發。這位教授雖然年老但卻冒險般地游歷了中國西南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使作者萌發重新認識祖國大地的願景,並產生對中華文化的思索與追尋。
其次,應該是作者對自己,對社會的一種慰藉。作者渴望在旅途中解放自己的心靈並對中國文化做出貢獻。所以,余秋雨在不惑之年,毅然辭去官職走出書齋,開始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獲得了全國金鑰匙圖書二等獎,上海市優秀圖書一等獎,上海市第二屆文學藝術成果獎,台灣最佳讀書獎。在大陸,一印再印,在台灣,一年內就重印11次,使台灣出現了「到緣光咖啡屋聽巴赫、談余秋雨」的社會時尚。在新加坡等華人地區同樣也出現了爭讀余秋雨的熱潮。
❷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主要講什麼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書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國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覽過程為線索,思想非常深刻,語言也極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其中對人性的拷問也極為深刻。整本書向讀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以及書中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該書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本書為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專集。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飛揚、思維敏捷、知識豐厚、見解獨到而備受萬千讀者喜愛。他的歷史散文更是別具一格,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善於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將讀者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啟迪哲思,引發情致,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史學意義上的文化價值。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散文寫成美文不易,寫出點歷史文化意味更難。余秋雨的歷史散文,也許可以讓人二者兼得[1]。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獲得首獎,全書的主題是憑借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選入人教版中學教材)《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發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2]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里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干凈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終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盡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隕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❸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領悟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我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心得領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余秋雨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朴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著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著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泄的具體出口。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復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裡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
這樣復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背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噪,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
余秋雨最有名的著作當是《文化苦旅》,用足跡來丈量中國的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余秋雨扮演了一個傑出的「導游家」,它指引著各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裡銜接著歷史,連帶著現代,希翼著未來,將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塗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將一張張經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松,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指向歷史後的未來。這是余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游記似的散文,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發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從中國諸多旅遊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跡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殘陽廢壘,西風古道,在他的筆下都變得雍容大氣且富於智慧,彷彿成了歷史的濃縮與見證,在世紀輪回中散發著不滅的穿透力。篇篇語言精美氣勢恢弘的作品,就象一位無聲的導游,在歷史的交匯點我循著他的足跡推開了一座座神聖殿堂的大門。
道士塔——是他抒發恨意的地方。因為千年百年的磨難,他不甘心這被淪落的文化一再地被人踐踏,想不到最後的一絲的呼喊竟是由自己升起的。他不想破壞歷史的變遷,文化的進步,可對那些掩藏恥辱的土地,他倍感惋惜。在他的筆下,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而王道士則是這出悲劇中錯步的小丑。用一位經歷這悲劇的學者的心看,他明白了,那裡,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因恨而愛的情感愈演愈烈,致使我也變得學會了嘆息與感慨,明白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心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為民族,為國家,為自己而恨……
翻過屈辱的一頁《莫高窟》,靜靜矗立,神秘又安詳。余秋雨那頗具感染力的文字讓我彷彿身臨其境。不是在讀而是用心在欣賞品析。窟中牆壁上那精美絕倫的壁畫讓我驚嘆。色彩絢麗、暢快柔美的線條匯聚了五代的紛爭隋唐的興衰以及宋室的淪亡。我不得不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藝所折服。正如作者所言:"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隨著書頁的往下翻轉,我的視野更開闊了,思維也變的靈動跳躍,充滿了幻想力。《陽關雪》的凄美、《柳侯祠》的靜謐、《白蓮洞》的幽邃、《都江堰》的雄偉,我就象一片空靈的雲,沿著秋雨的足跡飄過一座座名山大川。就象在欣賞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徜徉在人文景觀與歷史長河的氛圍中,情景交融,實乃「此時無聲勝有聲」,每讀一篇就有新的領悟。就好象在感覺余秋雨對文字的挖掘。他的描寫,他的感受,他的想像,甚至是他的訴說,種種的這些全都超越了文字本身的韻律。好似在唱一首歌,不是民曲,不是流行曲,亦不是田園山川的旋律,是能讓人敞開心扉開懷吟唱的人生之韻,天地之樂。我默默地在心中重復這些文字,試圖想完美地記憶,可讓自己更自信些。但是,這些直白白的文字下彷彿蘊藏著另一種深不可測的意境,是什麼呢?我不禁細琢。最後終於找到了答案。我明白了什麼是其中的「苦」,和它真正所要傾訴的情結。
余秋雨的文章常常給人一種歷史的沉重,一種文化的觀念,一種對過去的留戀,一種對未來的憂患。面對文化,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總有一些使人無奈,總有一種遺憾讓人兩難。
然而,許多現代人已逐漸冷漠、麻木於這種文化的遺憾。並不是所有的現代人都認識了中華文化的悲劇,因而作者在自序中說:「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當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也只是一種奢望。」
但是,有些文化,即使被人們看到,並且呼籲、挽救,又能以什麼方式留存呢?歷史的泥濘不能阻礙現代的車輪,中華文化的確太龐大,在歷史與現代的碰撞中,不是歷史的破碎,就是現代的停滯。這也是現代人面對中華文化的兩難。
縱觀《文化苦旅》全書,並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和華麗的詞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以及一則則通俗的故事。余先生也很少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述,往往是筆鋒一轉,人為地構造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嘆,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國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它為每一名讀者解讀了歷史的蒼涼和大漠黃河文明的盛衰,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者發自內心的感悟,從而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去思索人生、思索未來。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書,「書」既透露出文化,而每一個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你自己不曾記得年少時的輕浮,中年的坎坷,老年的怡然自得,而也許哪一本書中就有你的影子,讓你似曾相識,讓你重新拾起殘缺的記憶。活著的人記住歷史,可歷史只記住那些推動歷史發展的人,我們不是偉人,但我們至少可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記住我們,寫好人生這本書,算是對他們有個交代吧!
「肩頭,媽媽的肩頭,是我家的風雨山脊。」
——題記
翻開藏青色書皮的《文化苦旅》,細細品味,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又有著洞若觀火的透徹,你彷彿能從字里行間看到一位遊子不羈的靈魂。我不禁自問,是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經歷打造了這樣一個文壇的傳奇?直到翻到了最後,看到了那一篇——《為媽媽致悼詞》。我才瞭然於胸。原來,在傳奇人物的背後有這樣一位偉大堅強的母親。有母如斯,兒子怎能不鑄就一片輝煌。
這是余秋雨先生在他母親追悼會上的講話,文章雖不長,但字里行間都溢滿了對母親深深的崇敬與濃濃的思念。
余秋雨坦言自己中學時獲得了全市作文比賽第一名和數學競賽大獎,就要歸功於母親在他七歲時就讓他替代她,來為所有的鄉親寫信、記賬。他堅強人格的形成也是深得母親的遺傳,面對那麼多謠言的一次次圍攻他從不反駁,他曾說「只要見過我媽媽,你們就明白了」。母親給予他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記得有一次我從農場回家,吃驚地看到一張祭祖的桌子居然在自動移動。細看之下才發現媽媽一個人鑽在桌子底下,用肩在馱桌子。家裡的人,有的被關押了,有的被逼死了,有的被流放了,沒有一雙手來幫她一把,她只能這樣。」母親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生死禍福。為了在戰爭歲月支撐起這一個小家庭,母親竟然同意到最貧困的鄉村生活,一切生活細節都回到她完全不熟悉的原始起點。為了給很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的他掙兩元錢,他的母親在那麼冷的天赤著腳去一家小工廠洗鐵皮,渾身上下都被水澆濕了。至今作者還能記得那年她貼著兩元錢幣握著他手掌時的溫熱……我想余秋雨在想到此情此景時,在追憶往昔的艱苦歲月時,必定淚眼婆娑,必定滿臉的不舍。試想,全天下有哪一個有良知的子女願意母親受這般的苦楚。就像全天下的母親一樣,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
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文壇奇人的母親,她就是史鐵生的母親。她隱忍、包容,為了鼓勵雙腿癱瘓的史鐵生活下去,她隱瞞自己的病情,日夜忍受病痛的折磨,直到臨死前最後一刻,心心念念的還是她的孩子,告訴孩子要「好好而活」。
大抵全天下的母親都是如此,為了孩子她們可以傾其所有,如果需要她們以生命為代價,她們也會毫不猶豫,義無反顧。想想自己的母親也是如此,每天清晨,當我還沉浸在夢鄉中的時候,媽媽已經輕手輕腳的起來,為我們洗衣做飯。她清楚我們每個人的喜好,餐桌上總有我和爸爸喜歡的菜,而對於她的喜好我卻知之甚少。我的生日她總能一年不落地記得,次次都是盡心准備,但她的生日總會用一句「生日快樂」輕輕帶過,甚至過去好久,才突然想起。所有的家務好像從來就是她的本職工作,無怨無悔,任勞任怨。而我卻覺得享受她的悉心照顧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世界上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地對你好,除了父母。只有他們的愛無緣無故,有始有終。
我內心產生了絲絲的愧疚,母親欣喜的.看著女兒從蹣跚學步到亭亭玉立,眼神中時刻透露出「吾家有女初長成」的自豪。我卻從未關注母親原來的一頭烏發何時已爬上了縷縷白發?眼角的皺紋何時又深了幾分?挺直的腰背何時已傴僂彎曲?回首往昔,我感覺欠父母的真是太多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一切都還來得及,我暗暗下定決心,今後一定要像你愛我一樣好好愛你、疼你、寵你。
媽媽,女兒已長大,女兒的肩膀已不再稚嫩,今後就讓我成為你的風雨山脊,路過泥濘,路過風,從陰雨一直走到艷陽。
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還是在高中的時候。因為看到其中有兩個字與我的名相近,一直認為是莫大的緣分,所以對它還有些印象,但也只記得這曾經是語文老師強力推薦過的一本讀物,她的初衷是希望我們在課余時間能夠多讀些書,了解一些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遺憾的是當時的我性情極為浮躁,實在很難靜下心,覺得即使看了也是一種浪費,之後不久就把那本書拋在了腦後,不再理會。
時間一晃而過,如今的我已經踏進了大學的門檻。想著買些書打發在大學里的閑暇時光,一進書店,此書便映入眼簾,只是書架上擺放的都已加上「新版」二字,舊跡難尋,而又想著應該是融入了更多的精華,於是立即買下,並且趁著寒假認真看完。
在談我對這本書的感悟之前,我想先說說這本書的作者——余秋雨先生,他是我非常欽佩的作家之一。當然,我並沒有像時下流行的「追星」一樣了解過這位作者的血型、星座、愛好等的細枝末節,只是通過看書中對作者的簡單介紹和個人對書中文字的聯想去了解作者本人,或許這樣也還很膚淺,因此我僅從我個人方面表達對他的崇敬。我欽佩他,不因為他擁有淵博的學識;不因為他擁有響亮的名聲;不因為他擁有顯赫的地位,只因為他有放下這一切的決心;只因為他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只因為他有容納是非的胸懷;只因為他就是他,而不是誰都可以模仿的別人!
《文化苦旅》這本書主要由「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組成。在「中國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國文化的一條條天地之線,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串聯起來,帶給我們一場異彩繽紛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著生命威脅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後匯編而成,其中對當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而最後的「人生之旅」尤其發人深思。作者通過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何謂「苦旅」。語言感染,使人深切體味到那些文學巨人們所要面對的心酸而盪然的人生。只是我依舊不知結束本書的那簡短一句「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對過去人生的一次總結,還是對未來人生的一種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要說看完這本書後的第一感覺,我想借用一下黃佐臨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極好,寫了一本好書。可惜的是拿著這本書的我卻稱不上是個好讀者。舉個事實說明:記得兩年前曾看過作者寫的另外一本書《山居筆記》其中同樣也有對山西商人從發展壯大到衰落破敗的描寫,只是當時我還暗自笑話,覺得它就是在交通不便的時代自發形成的作用於通商貿易的隊伍,何必費如此筆墨,竟完全沒有深想!如今再看,著實汗顏。周國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淺談過一個真正的讀者應該具備的特徵。他說了三點:第一,養成了讀書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趣味;第三,有較高的讀書品味,自知以上三點未能有一點達到,因而就只能粗略的說一些書中讓我感想較多之處了。
在第一部分「中國之旅」中作者將中國各個地區相連接,記錄了中國的許多文化遺址,無論是山水如畫的南方還是壯美曠達的西北,都深藏著他那厚重而冗長的腳印,都蘊含著他那對文化孜孜不倦的渴望與追求。值得一談的是,在作者的眾多遺址記錄中讓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兩個人——蘇東坡與王圓籙,他們都曾為中國的文化盡過一份心力。我相信很多人都知曉蘇東坡與黃州赤壁,卻極少人會知道王圓籙,但是如果說起莫高窟我想就應該沒人會感到陌生了。王圓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莫高窟的主人,而他本人卻只是那個時代隨處可以見到的一個中國平民。他的普通越顯他的高貴,作為一個道士的他竟能為以佛教文化為主的莫高窟投入一生的心力!如果說發現莫高窟是他人生的一次機緣巧合,那麼更可以說是他辛勤努力之後的意外收獲。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我對他有無限的贊嘆,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我卻如鯁在喉,張口難言。畢竟,莫高窟「生」於他,「死」於他。莫高窟雖由前人所建,但在近代卻是他第一個發現,沒有占為己有而讓它暴露於陽光之下,是他讓世人知道了莫高窟的存在,但也是他間接讓莫高窟走向了深淵,與天一閣一般進入了難逃的時代浩劫。但認真想想我這種觀點也是自私的,這不能怨他。作者也曾設想過一種可能:攔截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掠奪。可是,即使攔下來,在中國動盪的近代社會里又有何處容得下文化的自由發展,也只是遲一步的浩劫,來得更深,更徹底,最終能存留的也只會是一如往初的嘆惋。所以更加准確的說法是,莫高窟是生於那個時代,死於那個時代,文化浩劫的來臨不是人錯了,而是那個時代本身的錯。作為文科生的我一直以來都並不喜歡學習中國的近代史,但有應該的尊重。正如作者在文中的告誡:歷史就像一件舊傢具,抽掉一個重要環扣就會全盤散架。這應該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吧!蘇東坡也算是歷史上帶有傳奇色彩的一個人物,烏台詩案他被貶黃州,官場上的失意卻成就了他文學上的巔峰,只是我想說的卻是蘇東坡的成熟。作者在文中寫道: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蘇東坡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看到這里之時我並沒有別的想法,只是心底里有一個疑問:我,成熟了嗎?
「世界之旅」向我們展示了那些曾在世界史上風靡一時的古代文明,只是不知是被作者文字的打動還是自己內心情感的提升,看得愈深,愈是心疼。在各大文明輝煌燦爛的一刻「盛極必衰」的契機也好像已經到來,就猶如在天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那樣絢麗,那樣美好,但又太過短暫,留不住永恆。而今,我想說說的是作者在歐洲考察時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危險事件:西班牙北部晝夜頻繁的凄厲警笛,在巴黎與阿姆斯特丹發生的重大失竊,以及在法國圖盧茲這座「最平靜」的城市遇到的大爆炸等。作者以歐洲文明為坐標來尋找中華文明短處的同時也明確說出了歐洲文明自身遇到的麻煩,而對於我們這新一代的年輕人而言在追趕當今時下所謂潮流的過程中也能否拒絕一味抱歆羨和追慕的態度作一些更深入的總體思考?
談及「人生之旅」我才真正知道「苦」之由來。「苦」並非指旅行之苦,而是苦在創造,苦在人生。作者在本書中所談及的文化代表有些是歷經家庭的苦痛,有些則是歷經社會的苦痛,而作者本人,兩者都有。可能我被此書如此打動的原因就在這吧,有經歷才會有情感,有情感才會有感動。或許此刻會有人不解:文化與人生會有著怎樣的必然聯系?為何作者會選擇在最後從文化過渡到人生來結束本書?我想現在我已經明白了,就姑且自己先做個答案,或許也可以成為其他人思考這個問題的一個提示。文化在發達之後,根子上仍然是生命的痕跡,我在上文中也有所提起。無論是中國的還是世界的,那麼多古跡都是無數高貴的生命在支撐,而只有將「人生之旅」寫入其中才能道出「文化苦旅」的本質吧!只是一個人究竟要承擔多少的人生之重才能扛起文化這份責任?謝晉的哽咽,巴金的憂郁,黃佐臨的沉默,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氣息,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吶喊與彷徨,究竟在他們的身後有著怎樣的無奈?究竟在他們的身後又暗藏著怎樣的光輝?我不敢也不願再說下去,未曾經歷又怎能評價!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似乎對自己沒有什麼期許,只希望自己在這嬉鬧的時代,不說了解,至少明白這人生之「苦」吧!
看完這本書之後回顧作者所寫的全書內容,又對作者多了一份贊嘆。雖然作者是以文化為主線,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文化與生態緊密的結合。尤其喜歡作者所寫的杭州宣言——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我不知道現在中國的生態問題已經引起了多少中國人的關注,是否要等到城市已被垃圾淹沒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華;水中已是重度污染,再不見往日之清澈,再不見魚兒的嬉戲;天空好似烏雲遮蔽,再難有書中的藍天白雲;霧霾已經席捲全國,白天也看不見周圍的人群,我們才會知道我們應該關心些什麼。如果一定是這樣,那麼文化末日也將來臨。不在乎有多少人在振臂呼喊,只在乎有多少人在默默行動。我內心的想法就有如作者的感慨: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們謝恩!正中進步成長。
《文化苦旅》一聽名字就感受到文化之旅的辛苦,隨著余秋雨老先生堅實而沉重的腳步,游歷和探尋了大半個中國和世界,作者余秋雨1946年8月生於浙江餘姚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余先生身居高位,被推舉為中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他卻突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又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行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遺址,正是這萬里之行,才凝聚出一篇篇流傳千古的散文。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那是屬於我們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裡面的古跡使文明經歲月沉澱的珍寶,是我們探尋祖先的文明的橋梁,在游離山水之間去感悟一些人生的真諦,得到心靈與遠古時期的對話,感受歷史的發展更,感嘆先祖的偉大智慧與辛勞。書里不僅有歷史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之人;不僅有空守著古老文化遺產的范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右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秘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艷,還有宇宙的悠遠與深沉。食這樣的文化大餐就是享受一次心靈的洗滌,收獲一路聖潔的花香。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跡,文化的作用則是把古跡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並讓其感染千萬炎黃子孫,這一點余秋雨做到了。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要用心去感悟,也同書一道,漫步這條文化之「苦旅」,也是一次人生之「苦旅」,而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努力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我們還能為祖國做些什麼呢?無疑三尺講台便是我們實施拳腳的主陣地,用我們的方式讓孩子了解歷史,銘記歷史,傳播文明,傳承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激發他們的民族精神,完成好為祖國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這一重大使命,無愧於太陽下面最光輝的事業這一聖神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