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陝西秦腔從古流傳至今,它的精髓是什麼
秦腔(Qinqiang Opera), 別稱梆子腔,中國西北地區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古時陝西、甘肅一帶屬秦國,所以稱之為「秦腔」。因為早期秦腔演出時,常用棗木梆子敲擊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後,流傳全國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體系,對各地的劇種產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響,並直接影響了梆子腔成為梆子腔劇種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藝朴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1]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抗日戰爭期間,陝甘寧邊區秦腔藝術工作者,為戲曲表現革命的現實生活,塑造工農兵英雄形象,進行了大膽的探索。1938 年7月成立的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緊密配合革命斗爭,創作排演了大批新秦腔劇目,如《血淚仇》等。彭德懷同志在給《血淚仇》作者馬健翎的信中說:「為廣大貧苦勞動人民、革命戰士熱烈歡迎,為發動群眾組織起來有力的武器。」1944年陝甘寧邊區文教大會還特此授予馬健翎「人民藝術家」稱號,民眾劇團獲得了「特等模範」的獎旗。
新中國成立後,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區陸續在縣級以上建立了專業秦腔劇團,至20世紀80年代初,共達三百多個,其省屬劇團有陝西戲曲研究院秦腔劇團、甘肅省秦腔團、寧夏回族自治區秦劇團、青海省秦劇團(後改為西寧市秦控劇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猛進劇團。此外,各地還建立戲曲學校,為繁榮秦腔藝術積累了大量的人才資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