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踐行「孝」的傳統美德
1
說起這兩年來的教育流行語排行榜,「核心素養」一定榜上有名。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六大核心素養,首先提出的是人文底蘊,人文底蘊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具體包括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等基本要素。
在小學教育階段,如何進行人文底蘊的培養?雙橋實驗小學從「孝行文化」入手,結合大足石刻文化精華,開展了養成教育探索。
「孝」字最早見於商代卜辭,由「老」與「子」的上下結構會意而成,意思是青年人攙扶著老年人。引申為老少之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說文解字》中有言「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簡而言之,「孝」就是子女尊敬、贍養父母,盡子女的義務。「行」即行動、行為。「孝行文化」,指倡導並踐行以尊敬父母、尊師敬賢、尊長愛幼、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等為社會公德的社會價值觀,以此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的文化理念。
「『孝行文化』養成教育實踐」,即從小學教育實踐的角度,以孝道文化為理念,培養學生尊敬父母、尊師敬賢、尊長愛幼、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等小學階段學生基本的養成素養,從而改進德育的方式與途徑,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
「孝行文化」促進人文底蘊形成的四個做法
做法一:師生同唱孝親敬老歌
學校確定了《跪羊圖》作為孝道教育主題曲,走在校園里,隨便問一位學生和老師,都能唱這首《跪羊圖》,還有不少學生甚至能做《跪羊圖》的手語。
「老師,我唱這首歌都唱哭了,你再教教我吧!」六年級的秦源初次聽到《跪羊圖》時,滿含淚水跑到老師跟前,至此後,她將父母的手機鈴聲全都設置成了這首歌。操場上,三四年級的一些孩子邊唱著這首歌邊做著手語,感人的氣氛帶動了周圍所有的師生聚集過來一起感恩吟唱,純真的歌聲回盪在校園里。
《孝親敬老歌》《小烏鴉愛媽媽》《父親》《母親》《愛的真諦》……學校廣播每天輪流播放這些歌曲,音樂教師把教唱親情歌曲作為教學內容,還將在每年10月份組織孝親敬老歌詠比賽。
做法二:每天聽讀孝親敬老書籍
我們將下午上課前10分鍾定為誦讀經典時間。隨著下午上課鈴聲的響起,所有學生整齊地坐在座位上,拿出學校自編的《弟子規》《三字經》《詩海拾貝》《聲律啟蒙》《詞曲天地》《名句精選》等傳統經典,開始誦讀。
下課後,學校廣播輪流播放《弟子規》《三字經》及傳統古詩詞,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浸潤。學校充分發揮圖書室的作用,要求各班定期到圖書室借閱圖書,班級開展圖書漂流活動,讓學生廣泛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每個班級發放《中國敬老故事精華》讀本,各班教師還從網上搜集了大量親情故事供學生閱讀,《原谷背簍》《張良敬老得兵書》等經典故事早已在學生中流傳開來。「孝親親責莫回言,諸事不順因不孝」,「隔窗望見兒喂兒,想起當年我喂兒,我喂兒來兒餓我,當心你兒餓我兒」等富有教育意義的名言使學生深受啟發。
做法三:「寫、畫、講、議」孝行小故事
學校開展了親情故事徵集活動,動員全體學生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親情故事撰寫成文、製作成漫畫等與大家共同分享,並將感人的親情故事整理成冊,編寫成小讀本供學生閱讀,「六一」兒童節邀請家長到校與孩子共同宣講親情故事。學校將在閱讀名人的親情故事和經典孝道故事的基礎上,致力於從學生中挖掘典型事例作為教育資源,樹立身邊的榜樣,對學生進行教育。此外,通過做一點小事說出對父母的愛。
「我回家會給媽媽捶背!」
「我回家後會煮好飯等媽媽回來!」
「我晚上打來熱水,給媽媽洗腳,用力搓著媽媽腳上的硬繭。我不經意間一抬頭,看見媽媽的眼眶濕潤了,直誇我長大懂事了。」
一問起孩子們回家都做了些什麼,所有的孩子七嘴八舌,滿臉驕傲地搶答。
今年「三八」婦女節,學校在全校發起了孝親敬老「四個一」活動:給父母一句問候或一個擁抱;送父母一張小卡片或一朵絲網花;給父母捶一次背或端一次洗腳水;為父母講一個故事或背一段詩詞。所有的學生不僅認真做了,還告訴老師要一直做下去。
做法四:評選「小孝星」
學校推出了「小孝星」評選活動,每期每班評選出四名小孝星,並在校會上進行了表彰。此項評選活動激勵了學生踐行孝親敬老行動的積極性。2017年,學校還在教師中評選「孝星」,推出一部分師生孝道明星廣泛宣傳,並將孝道教育影響擴展到社會。
「小孝星」之一的四(1)班的王翻同學從八歲開始承擔家務活,為智障母親捶背、洗腳,為殘疾哥哥換衣服、擦身。她說:「雖然我家很貧窮,但我不嫌棄我的家人,我愛我的家。」
孝道教育的開展使孩子們變得更懂事了。不少學生說:「我一天給父母洗一次腳,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我就自己做菜做飯,拌柿子、炒雞蛋,這些菜我都會做。」
孝道教育的開展也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家長們說:「自從學校開展孝道教育以來,以前孩子不會洗衣服,現在自己的衣服也能洗了,也能做飯。我們做家長的很感動。」
孝道教育的開展也深受老師們的喜歡。老師們說:「通過孝道文化的開展,我們對孝道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僅擴充了自己的知識,同時,我們也從這個過程中受到了教育,反過來去思考自己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應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現在對父母親更關心了,會經常抽時間去看望他們,陪他們散步、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