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能告訴我目前我國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村共有幾批了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目錄
共有四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Ⅰ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Ⅱ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Ⅲ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Ⅳ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由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的,能較完整地反映一些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鎮。通常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一起公布。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公布,共10個鎮;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共34個鎮;第三批2007年6月9日公布,共41個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評選依據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2003年10月8日發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評選辦法》進行。
根據各地評選推薦,截止2007年5月,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先後公布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85座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72座。
[編輯本段]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Ⅰ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單
1、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
2、江蘇省崑山市周庄鎮
3、江蘇省吳江市同里鎮
4、江蘇省蘇州市角直鎮
5、浙江省嘉善縣西塘鎮
6、浙江省桐鄉市烏 鎮
7、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
8、重慶市合川縣淶灘鎮
9、重慶市石柱縣西沱鎮
10、重慶市潼南縣雙江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單
1、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爨底下村
2、山西省臨縣磧口鎮西灣村
3、浙江省武義縣俞源鄉俞源村
4、浙江省武義縣武陽鎮郭洞村
5、安徽省黟縣西遞鎮西遞村
6、安徽省黟縣宏村鎮宏村
7、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
8、福建省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
9、湖南省岳陽縣張谷英鎮張谷英村
10、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
11、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
12、陝西省韓城市西庄鎮黨家村
[編輯本段]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Ⅱ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單
1、河北省蔚縣暖泉鎮
2、山西省臨縣磧口鎮
3、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
4、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
5、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
6、江蘇省太倉市沙溪鎮
7、江蘇省姜堰市溱潼鎮
8、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
9、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
10、浙江省紹興縣安昌鎮
11、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
12、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鎮
14、江西省浮梁縣瑤里鎮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
16、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
17、湖北省監利縣周老嘴鎮
18、湖北省紅安縣七里坪鎮
19、湖南省龍山縣里耶鎮
20、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
21、廣東省吳川市吳陽鎮
22、廣西靈川縣大圩鎮
23、重慶市渝北區龍興鎮
24、重慶市江津市中山鎮
25、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26、四川省邛崍市平樂鎮
27、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
28、四川省閬中市老觀鎮
29、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庄鎮
30、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青岩鎮
31、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
32、雲南省祿豐縣黑井鎮
33、甘肅省宕昌縣哈達鋪鎮
34、新疆鄯善縣魯克沁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單
1、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靈水村
2、河北省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
3、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
4、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
5、山西省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
6、內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美岱召村
7、安徽省歙縣徽城鎮漁梁村
8、安徽省旌德縣白地鎮江村
9、福建省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
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鄉下梅村
11、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村
12、江西省婺源縣沱川鄉理坑村
13、山東省章丘市官莊鄉朱家峪村
14、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堂街鎮臨灃寨(村)
15、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大余灣村
16、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
17、廣東省開平市塘口鎮自力村
18、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碧江村
19、四川省丹巴縣梭坡鄉莫洛村
2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迤沙拉村
21、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鎮雲山屯村
22、雲南省會澤縣娜姑鎮白霧村
23、陝西省米脂縣楊家溝鎮楊家溝村
24、新疆鄯善縣吐峪溝鄉麻扎村
[編輯本段]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Ⅲ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單
1. 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
2. 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3. 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4. 黑龍江省海林市橫道河子鎮
5.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
6. 江蘇省高淳縣淳溪鎮
7. 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
8. 江蘇省東台市安豐鎮
9.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浦鎮
10. 浙江省寧海縣前童鎮
11. 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
12.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鎮
13. 安徽省肥西縣三河鎮
14.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
15. 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區上清鎮
16. 河南省社旗縣賒店鎮
17. 湖北省洪湖市瞿家灣鎮
18. 湖北省監利縣程集鎮
19. 湖北省鄖西縣上津鎮
20. 廣東省開平市赤坎鎮
21. 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鎮
22. 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
23. 廣西壯族自治區昭平縣黃姚鎮
24. 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興坪鎮
25. 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
26. 重慶市北碚區金刀峽鎮
27. 重慶市江津市塘河鎮
28. 重慶市綦江縣東溪鎮
29. 四川省雙流縣黃龍溪鎮
30. 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仙市鎮
31. 四川省合江縣堯壩鎮
32. 四川省古藺縣太平鎮
33. 貴州省黃平縣舊州鎮
34. 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
35. 雲南省劍川縣沙溪鎮
36. 雲南省騰沖縣和順鎮
37. 西藏自治區乃東縣昌珠鎮
38. 甘肅省榆中縣青城鎮
39. 甘肅省永登縣連城鎮
40. 甘肅省古浪縣大靖鎮
4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城縣惠遠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單
1. 北京市門頭溝區龍泉鎮琉璃渠村
2. 河北省井陘縣於家鄉於家村
3. 河北省清苑縣冉庄鎮冉庄村
4. 河北省邢台縣路羅鎮英談村
5. 山西省平遙縣岳壁鄉梁村
6. 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
7. 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
8. 山西省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
9.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拐區五當召鎮五當召村
10.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陸巷村
11.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西山鎮明月灣村
12. 浙江省桐廬縣江南鎮深澳村
13. 浙江省永康市前倉鎮厚吳村
14.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唐模村
15. 安徽省歙縣鄭村鎮棠樾村
16. 安徽省黟縣宏村鎮屏山村
17. 福建省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
18. 福建省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
19. 福建省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
20. 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鎮賈家村
21. 江西省吉水縣金灘鎮燕坊村
22. 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汪口村
23. 山東省榮成市寧津街道辦事處東楮島村
24. 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壩鎮滾龍壩村
25. 湖南省江永縣夏層鋪鎮上甘棠村
26. 湖南省會同縣高椅鄉高椅村
27.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干岩頭村
28.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
29. 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塘尾村
30. 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
31. 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佛子鎮大蘆村
32.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玉州區城北街道辦事處高山村
33. 貴州省錦屏縣隆里鄉隆里村
34. 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肇興寨村
35. 雲南省雲龍縣諾鄧鎮諾鄧村
36. 青海省同仁縣年都乎鄉郭麻日村
[編輯本段]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Ⅳ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1.北京市密雲縣古北口鎮
2.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
3.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大社鎮
4.河北省井陘縣天長鎮
5.山西省澤州縣大陽鎮
6.內蒙古自治區喀喇沁旗王爺府鎮
7.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多倫淖爾鎮
8.遼寧省海城市牛庄鎮
9.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葉赫鎮
10.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鎮
11.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鎮
12.上海市南匯區新場鎮
13.上海市嘉定區嘉定鎮
14.江蘇省崑山市錦溪鎮
15.江蘇省江都市邵伯鎮
16.江蘇省海門市余東鎮
17.江蘇省常熟市沙家浜鎮
18.浙江省仙居縣皤灘鎮
19.浙江省永嘉縣岩頭鎮
20.浙江省富陽市龍門鎮
21.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
22.安徽省歙縣許村鎮
23.安徽省休寧縣萬安鎮
24.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
25.福建省永泰縣嵩口鎮
26.江西省橫峰縣葛源鎮
27.山東省桓台縣新城鎮
28.河南省開封縣朱仙鎮
29.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
30.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
31.湖北省咸寧市汀泗橋鎮
32.湖北省陽新縣龍港鎮
33.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鎮
34.湖南省望城縣靖港鎮
35.湖南省永順縣芙蓉鎮
36.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
37.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秋長鎮
38.廣東省普寧市洪陽鎮
39.海南省澹州市中和鎮
40.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
41.海南省定安縣定城鎮
42.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
43.重慶市巴南區豐盛鎮
44.重慶市銅梁縣安居鎮
45.重慶市永川區松溉鎮
46.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恩陽鎮
47.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
48.四川省大邑縣新場鎮
49.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
50.四川省合江縣福寶鎮
51.四川省資中縣羅泉鎮
52.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舊州鎮
53.貴州省平壩縣天龍鎮
54.雲南省孟連縣娜允鎮
55.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鎮
56.陝西省銅川市印台區陳爐鎮
57.甘肅省秦安縣隴城鎮
58.甘肅省臨潭縣新城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1.河北省涉縣偏城鎮偏城村
2.河北省蔚縣湧泉庄鄉北方城村
3.山西省汾西縣僧念鎮師家溝村
4.山西省臨縣磧口鎮李家山村
5.山西省靈石縣夏門鎮夏門村
6.山西省沁水縣嘉峰鎮竇庄村
7.山西省陽城縣潤城鎮上庄村
8.浙江省龍游縣石佛鄉三門源村
9.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
10.安徽省涇縣桃花潭鎮查濟村
11.安徽省黟縣碧陽鎮南屏村
12.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鎮廉村
13.福建省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
14.福建省清流縣賴坊鄉賴坊村
15.江西省安義縣石鼻鎮羅田村
16.江西省浮梁縣江村鄉嚴台村
17.江西省贛縣白鷺鄉白鷺村
18.江西省吉安市富田鎮陂下村
19.江西省婺源縣思口鎮延村
20.江西省宜豐縣天寶鄉天寶村
21.山東省即墨市豐城鎮雄崖所村
22.河南省郟縣李口鄉張店村
23.湖北省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
24.廣東省恩平市聖堂鎮歇馬村
25.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南崗古排村
26.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
27.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秀水村
28.四川省漢川縣雁門鄉蘿卜寨村
29.貴州省赤水市丙安鄉丙安村
30.貴州省從江縣往洞鄉增沖村
31.貴州省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馬頭村
32.貴州省石阡縣國榮鄉樓上村 (樓上古寨)
33.雲南省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
34.雲南省巍山縣永建鎮東蓮花村
35.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香山鄉南長灘村
3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回城鄉阿勒屯村
『貳』 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分別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西安、延安、遵義、昆明、大理、拉薩。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出了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這些城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
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因為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跡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為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它們的留存,為人們回顧中國歷史打開了一個窗口。
1982年2月,為了保護那些曾經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跡免受破壞,「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從行政區劃看,歷史文化名城並非一定是「市」,也可能是「縣」或「區」。
截至2021年3月12日,國務院已將137座城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對這些城市的文化遺跡進行了重點保護。
『叄』 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城市
第一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於1982年02月08日公布,分別是:北京、杭州、開封、遵義、承德、紹興、荊州、昆明、大同、泉州、長沙、大理、南京、景德鎮、廣州、拉薩、蘇州、曲阜、桂林、西安、揚州、洛陽、成都、延安。
同年出台的《文物保護法》明確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並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紀念意義的城市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標志著歷史文化名城制度的設立。
(3)國家歷史文化由什麼宣布的擴展閱讀:
「歷史文化名城」這一名稱,也經歷了眾多專家的考量。羅哲文當時作為國家文物局的代表,參與評定。羅老認為,中國城市裡的遺產都屬於文物遺產,並且歷史悠久,久負盛名,大多都與文化有關,因此要在「歷史城市」這一名稱中,加入「文化」二字。
隨著城市化進程,城市用地蔓延到古城范圍之外。由於歷史文化名城與周邊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僅僅保護老城區或者成片的老街區是不足的,因而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也隨城市用地的擴展同步擴大,涵蓋了行政管轄區域內廣泛的遺產資源。
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框架下,城市外圍的歷史村鎮、傳統村落、工業遺產、線性文化遺產等遺產類型也得到了有效保護。
『肆』 2009年我國有什麼文化大事(初三的作業!!!)
《通用規范漢字表》公開徵求意見
一張收有8300個漢字的《通用規范漢字表》,歷經8年的修補和完善,終於亮相台前接受民眾的檢驗。省語委辦表示,會後將會對這些有益的建議進行認真整理和總結,及時向國家語委上報。
本網8月25日訊(記者金姝)一張收有8300個漢字的《通用規范漢字表》,歷經8年的修補和完善,終於亮相台前接受民眾的檢驗。日前,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起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公開徵求意見活動,為我省各界人士積極響應,大家紛紛建言獻策,就字表的科學性、可行性,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在今天由省教育廳、省語委共同舉辦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上,近20位語言文字界專家、學者與民政、公安、信息化等部門代表,圍繞字表制定的實效和可行度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在充分肯定字表制定發布意義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省語委辦表示,會後將會對這些有益的建議進行認真整理和總結,及時向國家語委上報。
四川涼山《彝族輓歌》將申報國家級「非遺」
中新網成都8月27日電(邱天) 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文化、廣電部門近日組織拍攝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片--《彝族輓歌》,如果申報成功將填補該縣沒有國家級非遺的歷史。
「彝族輓歌」是指逝者親屬以吟、唱的方式哭訴失去親人的悲痛之歌,彝語稱「俄」,意為「哭嫁歌」。在寧南縣廣大彝族聚居區,只要有彝族老人去世,「彝族輓歌」就將上演。
2006年,寧南縣成功申報「彝族輓歌」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涼山火把節期間,寧南縣文體局及廣播電視局的工作人員深入到稻穀鄉筍子村完成了申報片的前期拍攝,目前正在積極進行後期製作,預計9月前可將全部申報材料上報國家文化部門接受專家認定。(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朗彈唱
「茶花開了會有凋謝的時候,歡樂的人兒沒有老的時候;樹長得再高也有枯萎的時候,歡樂的日子沒有完的時候。把所有想的這些變成一杯水一杯酒,大家一起喝一起分享快樂……」年約而立的布朗族喃瑪儂儂(布朗語:漂亮的婦女)玉兒和玉甩繞著炭焰旺燃的火塘邊舞邊唱,張弛有度的雙臂上鐲環爍目,緊身的無領短上衣和紅、綠相間的橫紋筒裙將其勻稱的身材包裹得愈顯修長,舞姿愈顯婀娜柔美。
「布朗彈唱是我們布朗族特有的演唱方式,曲調歡快明朗,悅耳動聽。玉兒她們現在表演的是布朗彈唱中的《布朗祝酒歌》。」玉兒所在的打洛鎮曼夕陽村村長岩伍桿一邊用小三弦琴為玉兒倆伴奏,一邊介紹:曼夕陽村歷屬雲南勐海縣,緊鄰緬甸。村民的語言、信仰、生活習俗,包括膚色、著裝等都與緬甸、泰國相近。全村491戶2078人中,有6人被州里評為民間藝人。玉兒、玉甩和他本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玉兒還曾參加州里組織的文藝團體,到北京,甚至是馬來西亞演出過布朗彈唱呢。」作為一村之長,岩伍桿為村子裡能有像玉兒這樣能歌善舞的民間藝人感到自豪。
布朗族的火塘是一個四方形的土框,上面架有鐵三腳架,用於支鍋燒飯做菜。火塘既是做飯菜的,也是迎接客人、取暖的地方,是一家人活動的中心。由於西雙版納屬於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來此采訪的幾天中,天空總是掛著雨絲。玉兒等人演唱的時候,正是大雨滂沱。雖正處盛夏,屋外的陰雨卻讓人頓生寒意;然而,玉兒們的歌聲加上屋內燒得正旺的火塘讓人倍感溫暖。
伴隨著動聽的小三弦琴聲,玉兒和玉甩兩雙手高擎著四支燃燒著的小蠟燭又相繼跳起了表示喜慶祝賀的蠟條舞。
「布朗人非常喜愛歌舞,每逢結婚、遷新居、過年過節或勞動之餘,年輕人都愛載歌載舞,興味盎然。」鄉黨委副書記余智鑫對布朗彈唱介紹得很詳細:布朗山一帶的歌曲分為說、宰、生、綴四調,巴達一帶的歌曲分為說、宰、生、綴、同曼等五調。各類曲調不變,唱時可隨時變換歌詞的內容,能在不同場合表達不同的感情。「而且,布朗人常是歌和舞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跳舞時,伴以象腳鼓、鈸、小三弦等樂器,有圓圈舞、採茶舞、猴舞、癩蛤蟆舞、蠟條舞等。在墨江的布朗人逢年過節或婚娶佳期還都要舉行『跳歌』——又跳舞又唱歌。因步法不同,『跳歌』又有『二則歌』和『三則歌』的區別。跳舞時有樂器伴奏,由一人或數人彈著優美動人的小三弦曲調,舞蹈者隨著音樂的旋律邊舞邊歌,往往通宵不散,難解難分。」
史料顯示,在布朗彈唱中,情歌尤其純情天真,這與布朗族婚姻制度比較自由有關:青年男女在婚前完全是自由戀愛,自由擇偶。每當夜幕徐降,青年們三五成群相約去姑娘家戲謔談愛,或對唱情歌。這類情歌比喻生動,情感真摯。下面即是一首男對女追求時的情歌:「你像『章灌』花一樣漂亮,你像『挪邦花』一樣芬芳。你像萬綠叢中的紅花樹,我深深地把你眷戀。願永遠和你依偎在一起,一刻也不分離。」
布朗族歷史悠久、文化獨特,除了布朗彈唱外,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布朗族的男子還喜練武術,六七十歲的老人在武術場上也照樣可以飛舞騰躍。主要的武術有『景歪』(長刀舞)、『景納』(木棍舞)、『景弟』(拳術舞)等等。」余智鑫說,這些武術往往又與舞蹈糅合為一體,剛健有力,動作迅速,充分體現出布朗人的勇敢。
2008年,「布朗彈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三屆中國東北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組圖)
東北新聞網訊 (記者 錢文勝) 8月28日上午,第三屆中國東北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遼寧工業展覽館開幕。展會以「文化、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著力展現東北地區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文化特色,打造覆蓋東北、服務全國、聯通海外的展示交易平台。
本屆展會產品交易涵蓋電視劇(節目)、版權交易、文教用品、IT動漫、工藝美術、書畫古玩、出版物等10大門類文化產品以及服務項目5萬多種。
2009年
1月2日 國務院正式批復了江蘇省人民政府有關請示,同意將江蘇省南通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通憑借獨特的「中國近代第一城」資源,填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一項空白。至此自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公布後,國務院又陸續增添了12座歷史文化名城,分別是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濮陽、安慶、泰安、海口、金華、績溪、吐魯番、特克斯、無錫、南通。
1月10日至2月10日 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和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展,這是中國美術館建館46年來首次舉辦的工藝美術作品大展。
2月9日 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隆重開幕,活動持續至2月23日結束。整個系列活動由五個部分構成:(1)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2)中國傳統技藝產品銷售訂貨會;(3)中國傳統烹飪和副食加工技藝展演;(4)元宵節民俗踩街活動;(5)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方式保護論壇。
2月17日 由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攜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舉辦的「京杭逸韻——2008『BMW中國文化之旅』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隆重開幕。展覽在2月17日至3月8日期間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通過綜合呈現中國京杭大運河沿線豐富的文化遺產精華,增強全社會對文化遺產的關注以及廣泛參與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意識。
2月 圓明園獸首事件。法國佳士得拍賣行25日在巴黎「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傑珍藏」專場拍賣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兩個獸首分別以一千四百萬歐元的價格被一電話買家買走。3月2日,最後竟拍者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收藏顧問蔡銘超稱:「我不會付款。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站出來,我只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3月 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發現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立體雕刻鳥化石。距今約1.2—1.5萬年、用鹿角雕刻的。「許昌人」是由出土於河南許昌靈井遺址古人類化石而命名的,它的發現填補了中國現代人類起源中的重要一環,是繼北京猿人之後我國古人類研究的又一重大發現。此次發現的鹿角立體雕刻鳥化石可以平穩站立且能讓它轉動,說明當時人類已熟練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
3月 新中國成立以來龍門石窟第一次大規模窟前遺址考古發掘——東山擂鼓台建築遺址考古發掘日前取得重大收獲,出土文物1700餘件。
3月19日 我國首家回族醫學「湯瓶八診」培訓學院在寧夏醫科大學揭牌,這是目前我國民族醫葯學領域唯一一所傳統的正規理療培訓機構。
3月24日 位於陝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宣布,發現於秦兵馬俑一號坑、通長為兩百八十七厘米的一件戟遺跡已修復成功,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保存最完整的一件戟遺跡。
3月31日 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江蘇無錫闔閭城遺址、安徽蚌埠雙墩一號春秋墓等發現從入圍的25個項目中被評中。「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9屆。自今年起,十大發現評選活動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考古學會協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
4月2日 甘肅發現距今約四千年大型西羌古國文化遺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文物普查組發現一處距今約4000年左右的大型齊家文化遺址。發現完整的齊家文化白灰面房址,在甘肅尚屬首次。齊家文化也稱西羌古國文化,是科學家在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考察時提出的新石器時代末期的文化命名。
4月10日、11日 為期兩天的2009年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無錫論壇在無錫舉行。來自國內外文化遺產保護界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共同研討「文化線路」遺產這一國際新型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絲綢之路、大運河、茶馬古道這三條「文化線路」遺產的保護成為本屆論壇的核心內容。福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五省的泉州、廣州、寧波、揚州、蓬萊五城市初步被納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計劃。論壇還討論通過了《關於文化線路遺產保護的無錫倡議》,開啟了我國文化線路遺產保護的新階段。
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論壇從2006年起常設無錫,今年已是第四屆。無錫論壇每年確定一個國際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課題,進行深入研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前三屆論壇分別通過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無錫建議》、《中國鄉土建築保護——無錫倡議》、《關於保護20世紀遺產無錫建議》。
4月17日 三峽文物「國寶」石寶寨保護工程完工開放。據統計,三峽庫區需要保護的文物點共1087處,其中有700多項地下文物,300多處題刻、古橋梁、古民居、古建築等地面文物,這些文物古跡有1/3要搬遷到185米水位線以上進行保護,1/3留取資料,1/3進行原地保護。這些文物古跡構建了舊、新石器時代長江文化序列,揭示了巴文化的起源、分布以及巴楚、巴蜀之間的關系,勾勒出三峽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軌跡。
4月24日 文化部辦公廳公示了706名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4月25日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清華簡」研究獲重大發現。經過幾個月的整理研究工作,最終確定於去年7月由校友捐贈的清華簡共為2388枚(包括少數殘片),年代測定為公元前305正負30年,即相當於戰國中期偏晚。在這批清華簡中發現多篇前所未見的《尚書》佚篇,還新發現了周武王時的樂詩,彌補了學術史上的空白。
5月8日 38件珍貴文物移交中國文字博物館儀式在河南省安陽市博物館北廣場舉行。這是繼國家文物局將徵集到的首批8件珍貴青銅器移交中國文字博物館後,該館收到的第二批珍貴文物。2006年12月26日,中國文字博物館隆重奠基,2007年11月29日,一期工程正式開工,中國文字博物館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目前陳列布展、文物徵集工作正在進行中。根據總體進度要求,中國文字博物館計劃2009年年底正式開館。
5月11日 位於四川大邑縣安仁鎮的「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館下午2點28分正式開館。這是汶川大地震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地震博物館。
5月12日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際,由馮驥才領導的「緊急保護羌族文化遺產項目」出版了《羌族口頭遺產集成》和《瀕危羌文化》。
5月14日 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推薦名單在中國古籍保護網公示,4485部古籍榜上有名,多種在《中國善本總目》未曾出現過的古籍浮出水面。同時公示的還有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推薦名單,62家申報單位榜上有名,較首批多出9家。其中,拉卜楞寺是特別破格推薦入選的。公示期為7天。
5月18日 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與旅遊」。被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涪陵白鶴梁水文題刻保護工程——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建成開放,這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深水中原址保護古文物的水下博物館。白鶴梁水文題刻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題刻,其文物價值遠遠超過尼羅河中類似的文物。三峽工程全部完工之後,三峽庫區將蓄水到達175米高程,白鶴梁將永遠淹沒在水面30米以下。
6月1日 第二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主題是「多彩民族文化,人類精神家園」。設置了開幕式暨「天府大巡遊」、非遺公園博覽會、國際論壇、閉幕式暨頒獎晚會以及三百餘項配套節會活動。國際論壇以「災難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主題並達成了《成都共識》。另外還設有崇州、郫縣、都江堰、金沙遺址博物館、文殊坊文化保護片區五個分會場。
6月13日 我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活動主題為「保護文化遺產,促進科學發展」。
『伍』 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名單如下:
1、北京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2、承德
承德是河北省省轄市,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西南與南分別挨著北京與天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唐山兩個沿海城市以及張家口市相鄰,北部與內蒙古赤峰、錫林郭勒盟相鄰。是國家甲類開放城市。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
3、大同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大同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4、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5、蘇州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有「人間悔漏嫌天堂」的美譽。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6、揚州
揚州,江蘇省地級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
7、杭州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
8、紹興
紹興市是浙江省轄地級市,是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
9、泉州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泉、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台灣。
泉州歷史悠久,三國吳永安三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南朝梁天監間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碧手郡治之始。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由此得名。
10、景德鎮
景德鎮市,別名 「瓷都」,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省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景德鎮市處搜灶於皖、浙、贛三省交界處,是浙贛皖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之一。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
11、曲阜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里,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臨鄒城,北望泰山。曲阜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曲阜還坐落著世界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孔子研究院。
12、洛陽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13、開封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下轄地級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開封是中國五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八朝古都。開封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14、荊州
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15、長沙
長沙,湖南省省會,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游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長沙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
16、廣州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從秦朝開始,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
17、桂林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國家對外開放重要的國際旅遊城市、國際性旅遊航運樞紐、全國健康旅遊示範基地、萬年智慧聖地 。桂林屬山地丘陵地區及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風化浸蝕,形成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獨特景觀。
桂林昔稱八桂、桂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桂林因桂樹繁多,桂花成林而得名。桂林是具有萬年歷史的人類智慧聖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的城市。
18、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
公元前四世紀,開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後有7個割據政權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 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
19、遵義
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瀘州市。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
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
20、昆明
昆明,雲南省省會,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相連,西南與玉溪市、東南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西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東與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國家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之一。
昆明享「春城」之美譽,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1、大理
大理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地處雲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餘年。
1982年,大理被中國政府列為第一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為中國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名勝古跡有巍山風景區、太和城遺址等。
22、拉薩
拉薩,簡稱「拉」,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遊河谷平原,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
拉薩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全年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譽。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
23、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長安多次為都城,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
24、延安
延安市,簡稱「延」,古稱膚施、延州,隸屬於陝西省,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 。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延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文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