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畲族文化的藝術
1、音樂
在畲族的傳統文化中,山歌作為畲民最主要的口頭文學佔有重要位置。畲家人稱山歌為「歌」,「歌」自古以來就是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景寧羅源的畲族山歌在曲調上,是以本地為中心,與連江、晉安兩縣區和寧德市西南部地區的曲調融合、形成了閩浙畲族山歌三大麴調之一的「羅連調」。
它的特點在於曲調與唱詞緊密結合,根據各段歌詞起字的讀音音調來確定各段曲調的起音,人們會在演唱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調整歌譜。各段落在演唱過程中,常在同一調式調性(含有游移的角音的五聲音階宮調式)范圍內,做音域與旋律的變化。
基本音列為「do、re、↑mi、sol、la」,旋律的基本進行為「sol、↑mi、re、do」,有較多二、三度級進和四度跳進以及一些八度音的轉換,五度跳進較少,裝飾音多用前倚音。歌曲速度一般較為平穩,風格多質朴清新、娓娓道來。
2、舞蹈
畲族由於大分散沒有形成本民族的經濟市場,也就沒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只有本民族語言,故其生產技能和文化藝術在解放前基本上處於一代接一代地言傳身教狀態。畲族也是一個善歌能舞的民族,歌比舞較普及,舞蹈主要蘊藏在祭祀活動中。
解放後,在漢族文藝工作者的幫助下,整理出了一批歌與舞的曲子,並創作了一批新內容的可上舞台表演的歌舞。
畲族舞蹈在舊社會主要蘊藏在祭祀活動中,故以往有的文藝研究者說畲族沒有舞蹈,其實祭祀中的舞蹈也是民間舞蹈。《學師傳師》可以說是畲族民間流傳了700多年的大型歌舞劇。1987年搞民間舞蹈集成時,浙江省已把《傳師學師》、《做功德》兩部畲族舞蹈載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
3、建築
由於深居山區,交通不便,傳統的畲族建築材料上沒有使用貝灰,而是就地取材,取用黃泥土浸漂,再讓牛多次踩踏練成,再製成土磚,為增強土磚的強度,聰明的畲族同胞在泥中加入稻草作牽引。
這種建築材料可就地取材,大大節省了費用。這樣,用黃泥磚築成的牆體,雖然內外都沒有批檔(用灰漿做成的牆體保護層),只要不直接或長時間受水浸泡,一百年也不會腐爛倒塌,完全可供幾代人使用。
屋頂上蓋的是當地自製的土瓦,可擋雨。只是在鋪設土瓦時,瓦片之間沒有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為陽作瓦槽,以小瓦為陰作瓦瓴,這樣也就能把可能漏雨的縫隙給封閉了,這就是俗稱的「陰陽蓋」。
(1)弘揚畲族文化怎麼描寫擴展閱讀:
畲族文化藝術的保護傳承
福建寧德市獲得地方立法權後制定的首部地方性實體法——《寧德市畲族文化保護條例》,7月1日起正式施行。意畲族文化獲得立法保護,開啟了寧德市畲族文化保護發展的新篇章。
寧德是中國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區,現有畲族人口18.9萬人,約占福建畲族總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國畲族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長期的歷史活動過程中,畲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畲族文化,主要包括畲族語言、服飾、文藝、民間信仰等。
此次施行的該條例,今年5月25日經福建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查批准,共四章二十八條,包括總則、保護措施、法律責任、附則。官方稱,該條例從立法層面加強畲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推進寧德市畲族文化保護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和科學化,進一步促進民族團結與進步。
當地民俗專家稱,獨具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以及民族特色的畲族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隨著經濟的持續和社會交流的不斷擴大,主要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畲族傳統文化受到較大沖擊,畲族的許多傳統習俗和禮儀在逐漸消亡,大量畲族文化的代表性實物和資料難以得到妥善保護,畲族傳統技藝後繼乏人,面臨失傳危險。
該條例規定,設立寧德市畲族文化保護專項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專項資金擬用於畲族文化重大項目保護、瀕臨消失的畲族傳統文化的搶救保護、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的補助、扶助畲族文化產業發展等。
同時,編制包括畲族文物和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的畲族文化保護項目名錄;鼓勵和支持開展「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畲族傳統民俗節慶活動;加快發展畲族文化產業,對畲族文化保護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將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