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紅山文化玉佩有哪些特徵

紅山文化玉佩有哪些特徵

發布時間:2023-07-16 21:08:37

1. 紅山文化玉器 紅山文化玉器鑒定要點

紅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約5000至6000年,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紅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數為動物造型的裝飾品,構成這一文化的顯著特徵。下面就看看紅山文化玉器鑒定要點是什麼吧!

紅山文化玉器

紅山文化因首次發現於赤峰紅山後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流域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 左右 ,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紅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遼河流域相碰撞而產生的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

紅山文化的彩陶多為泥質,以紅陶黑彩見常,花紋十分豐富,造型生動朴實。玉器製作為磨製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並向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到目前為止,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豬首龍,周身捲曲,吻部高昂,毛發飄舉,極富動感,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國出土時代最早的龍形玉器,被譽為「天下第一龍」。因赤峰境內多有龍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稱為龍的故鄉,紅山文化的先民應為龍的傳人。

紅山文化玉器鑒定

結合各地考古報告和出土的實物對比顯示,紅山文化玉器主要從玉料、雕工、器形、紋飾、沁色和用途六個方面來鑒別。

1、玉料:紅山文化玉器一般採用遼寧岫岩軟玉,礦物成分主要為粗細不均結晶狀透閃石,玉料偏青或偏淺黃色,也有黃色的,一般硬度在6~6.5,比重2.9~3.1。一般為蠟狀光澤,也有一些呈玻璃光澤。由於粗結晶岫玉的質地較軟,內部結晶體構造很粗大,所以很容易染色、上沁。一般看到的市場上的很多仿紅山文化的玉料都被上過色,但是看起來比較自然,皆原因於此。

2、雕工:紅山文化玉器的雕工一般都比較簡單,沒有太多的紋飾,一般簡單的透雕比較多,多採用打窪工(就是俗稱的瓦溝紋),線拉工也很少,紋飾一般都是用瑪瑙或石英工具加水和解玉砂磨製而成,所以紅山文化玉器一般邊緣都是有尖薄刃狀之感。

紅山文化玉器的鑽孔一般分單面鑽孔、雙面鑽孔和傾斜對鑽三種方式,每種鑽孔方式中都可以看到古人的打孔痕跡。單面鑽孔一般孔洞呈喇叭狀;雙面鑽孔一般呈腰鼓狀或稱蜂腰狀,孔洞呈兩邊大中間小的不規則模式;傾斜對鑽是在器物一面上斜向對鑽兩個相通的孔,因似牛鼻孔而稱之為「牛鼻穿」,方便用於縫綴飾物。以上所有孔洞的邊壁上都可看見螺旋打磨痕跡,古樸自然。而現在仿古者功利心強,沒有古人那種用半年甚至幾年的時間來磨製一件玉器的毅力,一般現代電動工具痕跡比較明顯,古味盡失。

3、器形:紅山文化玉器一般形制都比較小,器體扁而薄,邊緣多成斜坡尖刃狀(玉豬龍、C型龍除外),大型器物幾乎不見,更無陳設器,現在市面上隨處可見的那些紅山文化大型人頭獸身、粗重厚大的擺件都是現代人所主觀臆造的。

紅山文化玉器還有正反之分,一般正面多為瓦溝紋打磨而出各類造型,大多邊緣磨成扁而薄的刃狀,背部一般有穿孔,而且是平背素麵,沒有任何紋飾打磨的痕跡。如勾雲形器、玉龜等等,它們的形狀都是這樣的。而現在市場上很多紅山文化玉器的造型,都是雙面工且無正反之分,可想而知,這些必假無疑。

4、紋飾:紅山文化的玉器紋飾都比較簡單,常用的紋飾就是簡單的瓦溝紋或陰刻線,一般用減地陽起的方式表達。勾雲形佩和玉臂飾等器形多用瓦溝紋,而且所呈稜角一般都為奇數而並非偶數; 其他 的則是在表現眼部和背部上使用減地陽起的方法進行雕刻。現在市場上一些紅山文化玉器要麼在表面雕刻上文字,要麼在不同器物上胡亂臆造紋飾,跟實際常理不相符合。廣大收藏愛好者切莫圖造型紋飾新穎之快,受他人之騙。

5、沁色:紅山文化區域內經考古發掘的墓葬只有石棺墓和土坑墓兩種。石棺墓一般在遼寧朝陽市境內較多發現,土坑墓多出現在內蒙古赤峰一帶。由於石棺墓是用大量石板結合粘土夯實而成,一般保存性較好,不易滲入砂土也不易受沁;土坑墓處在氣候環境比較乾燥,戈壁化、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一般土壤成分嚴重缺水,沙土化比較嚴重,玉器有不同程度受沁。因此,紅山文化玉器大多保存得比較完好,只有極少數玉器出現雞骨白現象,大多玉質還呈原色,蠟狀光澤。現在很多收藏家以為年代越久遠,玉器越受沁嚴重,這恰恰給了許多仿古者可乘之機,大肆偽造。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很多所謂的紅山文化玉器不是染得發黑就是發紅,為了表現出玉質,還把玉器拋光得很亮,但是紅山文化是沒有呈玻璃光澤的玉器,至今沒有發現過這樣的實例,廣大玉器愛好者們千萬要注意。

6、用途:考古發掘報告顯示,紅山文化的玉器都出自於墓葬,所謂小墓出小件,大墓出大件。而有代表性的玉器(如玉豬龍、勾雲形玉佩、玉箍形器等)大多都出自於紅山文化的大型墓葬。據研究,這些墓的主人應為原始社會首領或者部落巫師,在原始社會這兩者有可能為一個人,而從他們墓里發現的大量穿孔玉器,則是縫綴在衣物上的。

編輯總結:關於紅山文化玉器、紅山文化玉器鑒定要點的相關信息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給我留言哦,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2. 紅山文化玉器的玉器鑒定

紅山文化玉器使用的材質較多的是遼寧岫岩縣細玉溝透閃石類的玉材,材料質地細密,硬度較高,色澤均勻。玉的顏色有蒼綠、青綠、青黃、黃色,也有玲瓏剔透的碧玉和純白色玉。
辨別玉材的時代可靠性,是鑒別古玉的重要一環。玉質的基本顏色也發生變化,一方面是色素離子對玉器所處環境條件產生不同反應;另一方面內在因素在外部條件下促成變化,基本顏色的變化也是年代的特徵。 紋飾是一個時代思想觀念、審美意識和信仰的產物。如能掌握各個時代的紋飾特點,便能比較准確地認定其年代。紅山玉器表面多光素無紋,除玉龍額部或顎底有斜方形網紋和表現獸頭眼部、牙齒的細陰線紋外,一個常見特點是壓地線浮雕、凸弦紋、淺浮雕或稱打窪,即在平面玉佩或圓雕玉器上磨出平整勻稱的凹槽形紋飾,也稱瓦溝紋。有些壓地淺浮雕若隱若現,眼視不甚清晰,手摸感覺明顯,凸弦紋在多數紅山玉器都會見到。
器物雕琢工藝,是工藝技巧及藝術表現力等等因素的總和,最能反映時代特徵。
紅山玉器的工藝,主要是各部位的過渡自然,表面光澤細膩,少有磨痕,除個別小型佩件大多無玻璃光。不論動物或器物,一般都有穿孔,多系對鑽而成,也有從一面鑽進的馬蹄形孔,孔壁呈粗螺旋狀,有的孔中部交接處出現錯位稜台,也有的是對面蹭磨而成光澤無螺旋紋的孔,交接的薄層上鑽一小孔。扁平器物在工藝上多兩面加工,內外邊緣成刃狀,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沁色是古玉器的年代標志,也是判斷真偽的重要依據。在外部侵蝕條件下生成的沁色,表面常伴有侵蝕的共生物質,同時出現在玉器上。紅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色較少,較輕,常見的有霧狀白色水沁、黃褐色土沁、紅色沁、黑色沁,少數有綠色銅沁。紅色類血沁和綠色銅沁,多出現在黑色或黃白色皮殼之下。
舊色與光澤。古玉在地下多年,表面都有後天生成的自然舊色和包漿。真古玉的包漿較厚,且分布均勻自然,還有一種發自內部的光澤。這種反射光是自然的、一致的,是統一光澤,且有油性,不同於拋光後出現的表面玻璃光。即使腐蝕較為嚴重的某一局部光澤,仍會顯出它的一致性。高古玉光澤發自內部,所謂精光內蘊,而不是表面浮光。
紅山文化玉器一般表面無玻璃光,表面光澤與玉的硬度及解玉砂顆粒的精細相關。一般地說,玉質硬度高光澤強,磨砂痕輕,玉質軟、石性重者光澤差;解玉砂顆粒勻細光澤強。剛出土的紅山玉器表面都有一層柔和的老玉特有光澤,不同於現代的油蠟拋光技術。

3. 怎樣認識和鑒別紅山文化玉器

鑒別玉器的方法,主要看色澤,應牢牢記住濃(濃郁)、陽(鮮明)、俏(色美)、正(純正)、和(柔和)這5大特點。如選中的玉器5點兼具之,即為上品。反之,玉器淡(平淡)、陰(陰暗)、老(色黯)、花(不純)、斜(不協調),則為劣品。此外,購買玉器不要在強燈光下挑選。因為燈光照射會使玉器失去原來本色,還會掩飾瑕疵,以假亂真。選購玉器同時還要學會鑒別真偽,常見的假玉分為膠、玻璃、雲石、電色等幾種。塑膠和雲石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著色玻璃有氣泡;電色假玉則是在劣質玉石上鍍上一層美麗耀目的翠綠色外表,乍看較難識別,但仔細觀察,電色的劣玉往往帶有一些「蜘蛛爪」,即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如果是真的,那就要看是什麼時候的玉了,對玉制出土文物及傳世文物質地、時代、名稱、功能、等級、真偽等進行的考辨、識別和判定。各級博物館和文物收藏單位,對玉器藏品都要進行斷代、辨偽、建檔和定級。考古學界、文博部門鑒別真偽古玉器並確定其年代歸屬,大致通過以下途徑: ①掌握時代風尚和作品風格。選擇考古發掘品作為標准器,有助於解決傳世品斷代。在無發掘品可以對比時,就需長期累積目鑒經驗,掌握玉器各個時代的風格和發展演變脈絡。辨明某種器物產生的上限和被取代的下限,鑒定家鑒定年代時才會胸有成竹。例如商代動物形玉雕,能夠運用寫實和誇張等造型手法,並受到當時特定的意識形態制約,製造出很多傑出的作品,一般商墓出土佩玉多為扁平狀的平浮雕,但發展到婦好墓,出土的是造型比較復雜的圓雕。西周動物形佩玉,多雕出動物的外輪廓,宛如剪影。春秋戰國時期,扁平狀動物佩玉大為減少,代之而興的是成組佩玉。佩玉不但相互連屬,有一定組合,而且講究形象和色澤的對稱。戰國時期佩玉的紋飾日趨繁縟,線條多捲曲相連,與商周前期紋飾迥然不同。到了漢代,使用玉材經過嚴格挑選,質地溫潤,潔白無瑕。另外,封建統治者對傳統的禮器重視程度減低,而以生前擁有的貴重的生活實用品和死後葬玉的多寡,來衡量他們社會地位的尊卑高下。戰國兩漢盛行的谷紋、蒲紋,在漢以後全部消失,到北宋後期仿古之風興起時才重新出現。上述例證說明,隨著時代風尚的變化,玉器製作都留下了時代的烙印。 ②從工藝上著眼。因雕工與工具及工匠的師承習慣有關,最易於無意中透露出時代風格。如:新石器時代玉璧、玉琮,孔為兩面鑽,對接處微有偏移,形成台痕,這時期玉器上的鑽孔,孔外徑大,越往裡邊直徑越小。同時,器表面留下繩鋸加工時在兩邊下垂的弧線痕;商代則為金屬直鋸加工留下的直線痕。紅山文化玉器表面喜用磨薄邊緣,中心打窪的加工手法。商代多用雙鉤隱起的陽線裝飾細部,線條順隨造形的曲度彎轉。西周玉雕形成一面坡的獨特作法。戰國玉器琢玉工具有較大改進,玉器表面磨出玻璃光澤,而且顯得鋒芒畢露。漢玉紋飾中有細如發絲的陰刻線,習稱「游絲刻」,並在玉獸,玉鳥某些部位上飾有細陰刻短平線,這是漢玉中極有時代特徵的製作技巧。宋、遼、金之玉雕中常見一種深層立體鏤雕手法,用此類手法製作的玉器有玉佩、爐鼎等。到了明代,改深層立體鏤雕為上下不同圖案的雙層鏤雕,如玉帶飾。明代雕琢立形器物,對側面、內膛、底足不甚注意。清代則平整規矩,作工考究,一絲不苟。 ③與同時代其他工藝品對比。時代風格貫穿到同時期各個工藝部門,相互之間存在借鑒、交流、吸收、融合的地方很多。商代玉器多有象徵性和裝飾性的圖案,與青銅器工藝基本一致。西周玉器上的鳥紋,往往高冠、喙嘴,長尾上卷,與青銅器上的鳥紋如出一轍。春秋時期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獸面紋玉飾,上邊所飾近似竊曲紋,與同墓所出蟠螭紋壺上的竊曲紋雷同。淅川下寺一號墓出土的春秋時代的玉牌飾,周身滿蟠虺紋,與同出的薦鬲器身上的紋飾幾乎沒有差別。漢代游絲刻在同時期線刻畫像石中可以找到相同之處。唐代玉器被人們稱之為形神兼備,雕塑感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是唐代繪畫、雕塑影響所致。這時期玉器造形、紋飾與同時期的金銀器也有密切關系。宋代玉器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本身形體又趨向圖案化,與當時畫院畫風不無關系。元、明、清玉器除了受文人畫影響之外,其中明代的分層鏤雕,又與織錦、雕漆的風格近似。 ④從文獻中求得補證。例如研究漢代從葬玉衣,從其淵源,春秋戰國時代的綴玉面幕,發展到兩漢的金鏤玉衣,銀鏤玉衣,銅鏤玉衣,直至玉衣的消亡,魏文帝禁止「珠襦玉匣」從葬,都找到了文獻依據,從而對玉衣的斷代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漢代的玉具劍、玉剛卯亦見諸文獻,唐代始流行玉帶板,史載唐高祖曾將於闐新進貢的十三銙玉帶賜李靖,因此對上述的玉飾品出現的年代有了界定。遼、金時代「春水玉」、「秋山玉」研究和斷代,都從文獻上得到了確鑿的印證。「春水玉」所指為鶻(海東青)捉鵝(天鵝)圖案的玉器。「秋山玉」所指為山林虎鹿題材的玉器,前者與遼史記載的遼帝行至「春捺缽」「鴨子河濼」進行狩獵活動情景相吻合,後者與遼史記載「秋捺缽」活動相一致。金人依契丹舊制,金史上稱前述題材的玉器為「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和「秋山之飾」。 ⑤微觀細部特徵和變化。老一輩鑒定家在這方面都有許多過人之處,他們對各個玉器品類細部的變化都了如指掌,如對龍紋、螭紋的造形和紋飾,對玉璧、玉劍飾、玉人物形象等都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能夠逐一指出時代變遷的軌跡,再結合其他方面的認識,所做判斷往往十分准確。 ⑥留心甄別仿古做假。這有賴於掌握各時代真器的特徵,認真分析比較,找出疑點。偽器必然在某些方面露出破綻,尤其是後人仿製古玉,是可以鑒別出來的。
g

4. 紅山文化的玉有什麼特點

紅山文化玉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講求神似,大都以熟練的線條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藝,將動物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極具古樸蒼勁之神韻,紅山文化玉器多通體光素無紋,動物形象注重整體的形似和關鍵部位的神似。

知識拓展:
紅山文化(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是我國北方地區 一個較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其基本特徵是彩陶與舊石器並存,具有大量的玉器和祭壇、神廟、積石冢等大型禮制建築。紅山文化玉器種類繁多,從小型裝飾品到大型祭祀禮器,用途廣泛,可謂伸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紅山文化玉器可分為五大類:工具類,如斧、紡瓜、棒等;裝飾類,如環、鐲、管、角形器等;禮儀類,如璧、鉞、璜、丫形器、箍形器、勾雲形玉佩等;動物類,如龍、豬龍、鳥、龜、蠶等;另外還有人物類。紅山人已能熟練掌握高難度的琢玉技藝,紅山文化玉器的設計和製作水準都很高。其特點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其一,創作題材廣泛,主要包括仿生和攝象兩大類。其中,仿生類是主要部分,指摹仿並被神化了的動物形玉器和人物形玉器等,尤以動物形玉器獨具特色。攝象類指攝取自然現象又經過藝術加工的璧、環、箍形器和勾雲形玉佩等。其二,造型手法多樣,既有淺雕又有浮雕。

在紅山文化的玉器中,玉龍、玉豬龍、勾雲形玉佩可謂最具代表性的玉器。1971年,在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紅山文化玉龍,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好的龍的形象。該玉龍用整塊墨綠色軟玉雕刻而成。體蜷曲呈「c」字形,昂首揚頸、彎背卷尾、吻部前伸、鼻端截平、梭眼上翹、頭似豬首、頸鬣上卷。龍背重心處對穿一孔。該龍除龍頭部分用浮雕和陰刻的手法表現眼、鼻、嘴外,龍身上下光素無紋,通體磨光,使其看上去如蟒似蛇、生氣凜然。此龍形體之大、雕工之細,世所罕見。它可能是紅山先民的神靈崇拜物或氏族部落的象徵及保護神,也可能是祭司祈天求雨的法器。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其形制極富豬的特徵,豬在原始社 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各種祭祀活動中,以豬作為人神之間媒介物是很自然的事情。文物工作者在遼寧省建平縣發掘到一件玉豬龍,它體蜷如環、肥頭大耳、圓眼有皺、口露獠牙,頭尾之間的缺口未完全斷開,頭部有一圓形鑽口。該豬龍通體拋光,渾厚圓 滑、線條流暢、造型生動,是紅山文化同類玉器中形體較龐大、形制最規整的一件。它既可能是氏族部落的圖騰,也可能是祭司的法器,還可能是財富、身份、地位的象徵物。從紅山文化玉器對後世玉器的影響看,我們應該看見玉龍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為紅山文化玉器以蜷體龍和C龍為主,那麼這種蜷體龍和C龍直接被後來的夏商周融合吸收,成為中國傳統玉文化的主流因素之一。另外就是龍的起源由此誕生,那麼中國崇龍的禮俗由此誕生。而它的起源,以及崇龍禮俗的形成,追根應該追到紅山文化里。所以說我們認為紅山文化里的豬龍的發現還是比較重要,是屬於紅山文化最典型和核心的器類之一。那麼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認為這個龍的起源還是和崇拜野豬有關系,那麼這種龍應該說從它的頭部裝飾風格看像豬,但是我們在進行劃類比較的時候又很難把它劃到豬的成分,因為從它身部來看,它有蜷體的龍,還有一種龍就是C形,已經完全超離豬寫實的范疇,應該說得到了升華,和豬有關系,但是得到了升華。

勾雲形玉佩也是紅山文化代表性玉器之一,它不是一般性的裝飾品,也不 是對於某種使用工具或具體動物的直接摹仿,而是為適應當時的宗教典禮需要專門製作的。在遼寧省凌源縣三官甸子城子山,出土了一件勾雲形玉佩,它由淺綠色玉製成,呈長方形薄板狀,中心鏤空作勾雲狀迴旋,四邊出勾角和圓突,有正反面之分,正面磨出與中心紋飾走向相一致的淺槽,反面光素無紋。該勾雲形玉佩溫潤靈動、寓意深刻,是同類器物中形體較大也較規整的一件。從勾雲形玉佩通常出土於等級較高的中心大墓,並且多放置於墓主人的胸部等人體關鍵部位來看,它可能是當時祭司的專用物品,可能被用於溝通祭司與上天或祖靈之間的媒介,具有其它器物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紅山文化晚期已經出現了比較完備的玉禮制系統,這是中國迄今所知所能確立的最早的禮制形態,因為中國是禮儀之邦,到了夏商周三代以後,應該禮的成分是非常多的,內容也比較講究。那麼青銅器出現以後,在禮制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但是這種禮制的前身是什麼,或者說它的雛形是什麼,應該說在紅山文化玉器裡面我們可以得到比較明確的答案,就是紅山文化已經有了禮制,而且這個禮制是用玉來表現出來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紅山文化唯玉唯禮的一種表現。

5. 紅山文化玉器審美中的和諧美表達 紅山文化玉器

摘要: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玉器是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山文化玉器以精美著稱於世,並不間斷地發展了幾千年,其獨特的工藝,超時代的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讓人嘆為觀止。「和」的濫觴可以追溯到中國文明發生形成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從紅山玉器的審美中發現,其形式、功能、文化等方面無不體現中國傳統思想中和諧美的美學思想。
關鍵詞:紅山玉文化玉器審美和諧美
「和諧」是儒家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玉文化博大精深,研究者認為玉文化之源來自華夏禮儀及中華儒學。玉器造型的發展、變化與當時社會的歷史步伐、文明發展的狀況基本對應,紅山文化中出土的玉器以其出土的規模、豐富的種類、獨特的造型結構、精巧的裝飾給受眾強烈的美感,因而綜合體現出紅山玉器的「和諧」美學特徵。
一、紅山文化中玉器形式上的和諧美
1. 外在造型結構的和諧統一
從材料的來源角度觀之,得天獨厚的自然背景與穩定的玉料來源是玉器生產及玉文化發展的先決條件。由於玉料來源相對穩定而持續,紅山玉器玉質統一、表面磨切勻整、形式與主題明確,玉器體現出岫岩玉玉料特徵的優美、柔和風格,從而達到和諧美的效果。
從玉器造型的角度觀之,首先體現了「虛實相生」的原則。例如勾雲形玉佩,線形淺雕的細膩之實,與鏤空齒眼的空靈之虛完美結合,相輔相成,達到了一種完整的立體雕像所沒有的空靈意境。一件玉器往往是幾種雕刻手法並存,鏤空雕刻雖然破壞了玉料的完整性,但卻增加了玉器的通透性,達到了「虛實相生」的和諧效果。其次,體現了「寓多元為一體」的原則。例如,玉豬龍與獸形器中能夠分解出多種動物形象,正如龍形是一種合成的動物造型。這灶棚些造型設計將豐富的形象納入到一個整體中去,是紅山先民頭腦中在自發的審美意識驅動下的設計理念,這也正是「和諧」、「多樣化統一」的美學原則在玉器造型中的完美體現。
從玉器紋飾的角度觀之,體現了具象與抽象相結合的原則。一種是具象圖騰崇拜的玉器,主要包括玉豬龍、玉蟬等;另一種就是抽象藝術形態玉器,如玉龍、玉鳳等。然而很多玉器紋飾都經歷了從具象到抽象的歷程,在這個演變的過程中,人們漸漸超越具象形似的追求,而追求抽象神似中所蘊涵的神格意味,從而更能鋒枝體現出玉器的和諧美與神韻。
2. 內在創造表現的和諧統一
紅山文化中玉器的創作過程,是一種不斷思考和發現美的藝術過程,其中無不反映著紅山先民對生活、對藝術、對自然等諸要素的追求。在追尋美的同時,尋求一種規律與和諧的統一,通過對自然和生活隱基則的理解,創作出各種代表性造型的玉器,來實現工藝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
3. 藝術風格上的和諧統一
紅山玉器的藝術風格以體現自然奔放的生命力為主,而玉質及其工藝又使得玉器中不乏優美柔和的特徵,從而表現出以熱情、奔放為主導兼有優美柔和的特點,兩者相輔相成。例如,紅山文化的典型玉器玉豬龍和獸形玉所彰顯出來的具有奔放氣度的藝術風格,溫潤的玉料質地配合著熱情豪放的工藝表現,尤其以內在韻味為基調,達到和諧之美。
紅山玉器外在造型結構、內在造型表現和藝術風格互相促進、相互融合,共同構成了紅山玉器形式上的「和諧」美學特徵。
二、紅山文化中玉器功能上的和諧美
紅山文化中玉器具有物質與精神雙重美學性格,下面我們分析其雙重性格所表現出來的「和諧美」美學特徵。
1. 物質性功能表現
玉的質感除了硬度外,有著與水太多相似的特性,如透明、溫潤、清涼、純潔等。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第一需要物,萬物有靈的原始社會,水應是最先被賦予靈性的自然崇拜物。美玉是不易得到的稀有之物,物以稀為貴;它又具備水一般的靈性,加上玉本身的剛性,可謂是山石之精配水之靈;加上永不腐爛的特性,被賦予的神性成為紅山先民普遍的信仰理念,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實現生命與信仰的永恆,紅山玉器正是表達這種觀念的物證。
2. 精神性功能表現
首先是圖騰崇拜的精神訴求。世界上任何一種原始文明的圖騰崇拜都是先民們懷著一種原始的敬畏和崇敬的心理開始的,紅山文化中的圖騰崇拜也不例外。他們崇拜自然界中的動物,並且憑借豐富的想像力和智慧創造出龍、鳳等形象,紅山文化中最早發現的一些玉器如玉豬龍、玉龜、玉 、玉鳳、玉蟬等,都是為紅山文化族群而製作的圖騰。
其次是原始美感的精神訴求。從考古發現的材料看,最早發現的玉器就是玉制裝飾品。七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在原始美感的驅使下,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磨製成簡單的飾品,佩掛在身上來打扮自己,裝飾品也就隨之出現了。例如,紅山出土的玉 就是先民裝飾之物,用來做耳飾、發簪或者帽飾。由於生產力水平的發展,由最初只是製作一些小型器物,到後來出現了一些較為粗糙的玉制工具,在此基礎上,最後才出現大型的禮器。由此可見,裝飾品在中國古代玉器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後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的精神訴求。到紅山文化中後期,玉器的裝飾功能明顯淡化,作為神器和法器使用的特殊功能顯著增強。一般來說,用以祭神的玉器稱之為禮器,而用以通神或降神的玉器則稱之為神器或法器。玉禮器主要用於祭祀活動。玉法器經常出現在宗教祭祀或巫術等活動中。作為通靈神物,它所蘊涵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正是現代人類解決人與自然的危機以及信仰危機等社會問題的法寶。
紅山玉器物質性功能與精神性功能融合統一,只有將物質與精神相融合、玉質的特性和人類精神訴求
相融合,才是真正的紅山玉器文化的審美核心所在。
3. 紅山文化中玉器文化上的和諧美
正所謂形式之美來源於內容之善。玉器的形式「和諧美」以及雙重功能的和諧體現,都來源於深厚的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的內涵相當豐富,無論是墓葬結構、埋葬習俗,還是彩陶、玉器,都獨具特色。它既反映出與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緊密聯系,又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人們只有基於紅山文化的背景,才能真正讀懂紅山玉器——這種集天地人神之和、階層之和以及多元一體之和的物質載體。
紅山文化中玉器「真善美」的統一與「和諧」美學品格是相互呼應的,「和諧」是玉器在形式、功能、文化各方面體現的統一,而它的「真善美」是人們認識活動、意志活動和審美活動三者的融合,只有從玉器造型和結構的形式美上升到內在精神和文化的「和諧美」,才能獲得更高的審美享受和升華。可以說,紅山玉器的真善美融合與和諧發展,是玉器美學的高級境界。
總之,在紅山文化中「得天地之精」的玉從一開始便作為精神文化的載體受到人們的珍愛,並在長期的自身價值上升過程中,不斷被賦予美學、宗教等愈來愈豐富的內涵。隨著其內涵的日益豐富,玉器的和諧美也得以凸顯,並在中國玉器審美藝術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水汀,趙文彬,周漢民.淺談中國玉文化與儒家思想[J].火山地質與礦產,1997(2).
[2]郭大順.紅山文化的「唯玉為葬」與遼河文明起源特徵再認識[J].文物,1997(8).
[3]鮑鳳林.紅山文化玉器與傳統中國畫[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4(2).
[4]張星德.紅山文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5]郭泮溪,巾國史前玉器和諧功能初探[J].東方論壇,2009(2).
作 者:張雨,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環境藝術及景觀設計;張文明,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產品設計;胡維平,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編 輯:郭子君E-mail:[email protected]

6. 紅山文化的玉器主要有哪幾類

紅山文化頗具盛名的另一方面,是它發達的琢玉工藝。紅山文化的玉器主要有動物形玉器、勾雲形玉佩和其他裝飾玉件幾類。

以玉豬龍為代表的動物形玉器,還包括了龜和鳥兩類,這些是紅山玉器中內容豐富、製作技術很高的一類器物。不少器物背面有穿孔,從分布情況看,它們有特殊的功用,絕對不會是一般的裝飾物件。

比如玉龜就常常是成對出土,分握於墓主人的兩手,可能具有某種神性的象徵。勾雲形玉佩也是紅山文化玉器中最常見、又具文化特徵的一個品類。它的造型和紋飾富於變化,但又萬變不離其宗,似鳥非鳥,似獸非獸。有趣的是,這類玉佩背面都有孔,但卻是豎立放置,而且有孔的一面沖上。

7. 紅山文化玉器代表是

紅山文化玉器代運沒升表是玉丫形器、玉豬龍、玉馬蹄形器、勾雲形器以及玉鴞。

1、玉丫形器

玉丫形器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一大特色之處。玉丫形器的形狀如「丫」字,對於它的用途至今可以說是一個令世人比較費解的謎團。有些考古專家認為玉丫形器是一種祭祀用玉器,還有一些考古專家認為這是史前部落首領一種權力的象徵。

閱讀全文

與紅山文化玉佩有哪些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3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0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8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3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7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2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2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5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