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和外國同事相處,面臨文化沖突時應該怎麼做
如何解決跨國文化溝通
由於各國的文化存在著多樣性的特點,無論是表層的語言、禮儀,還是中層次的建築、飲食、禮儀或者處於核心層次的民族價值觀、思維等等。這就決定我們在進行跨文化溝通的時候會遇到障礙和沖突,如何能有效地跨文化溝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進行跨文化溝通的時候存在障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具體來說,文化差異層面的有1.價值取向.2.思維模式.3.社會規范;另外也取決於溝通雙方是否有培養文化差異的意識。
具體來說,可以用文化維度這個概念對跨文化進行分析,它主要有以下5個維度:
第一維度,個人身份的認同,具體來說就可以分為個人主義文化和集體主義文化兩大類。個人主義文化的主要特徵有:1.關鍵單位是個人。個人主義文化重視個人自由。2.對物體空間和隱私有更高的要求。3.溝通傾向於直接、明確和個人化。4.商業看作是一種競爭性的交易。集體主義的特徵有1.關鍵的單位是集體。個人的行動和決策的起點是群體。2.空間和私隱都沒有關系重要。3.溝通時直覺式的、復雜的和根據印象進行的。4.商業是相互關聯、相互協作的,認為促成結果的是關系而不是合同。以美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為例,美國文化是具有典型的個人主義色彩,中國文化具有典型的個人主義色彩。
第二維度,權威指數,指國家或社會與人之間的平等程度。具體來說就是高權距離文化和低權距離文化。高權文化往往會導致溝通受到各種限制,因為高權力距離文化傾向於具有嚴格的層級權力文化結構,下級往上溝通會嚴重受阻,著名的「玻璃天花板」現象描述的就是在高權距離文化的影響下,組織對外國工作者的排斥。相反,在低權力距離文化影響的組織中,有權力和沒權力的人之間的距離更短,溝通可以向上進行葉可以向下進行,更傾向於扁平化、和更民主的層級結構。低權力距離文化正趨於發展的趨勢。
第三維度,性別角色權利。具體來說就性別角色在事業、控制和權力的控製程度。
第四維度,對時間的態度,這側重於區分對目標的長期投入或短期投入。以美國和日本為例。美國喜歡把經商比喻為「打獵」,日本則把經商比喻為「種植水稻」。這可以看出,美國側重於短期投入要立竿見影的效果,日本則側重於長期的投資來獲取長線的發展。
第五維度,對不確定性的指數。不確定性指數高的國家對含蓄和不確定性因素的接受和容忍程度高,具體體現在法律發條的伸展度等地方。不確定性指數低的國家,對事物的要求高度精確,喜好制定嚴格的`標准和法律。
在現實交流中,這五個維度往往不會單獨出現,而是交叉混合,這也和文化的一體性和交融性有著密切的關系
Ⅱ 怎麼克服文化交流障礙
在國外留學生活如何克服文化差異許多留學生到了國外陌生的環境中,由於沒有充分的心理准備,在文化適應上花了很多時 間,這不僅影響了學習,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下面我整理了克服文化交流障礙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每個初次出國留學的人都會經歷興奮、文化碰撞和習慣三個階段。根據每個人的心理素質、教育背景、年齡和語言能力的不同,這三個時期可長可短。初次出國的人剛剛踏上異國他鄉往往感到十分的興奮。其心理反應有同一個遊客,對什麼都感到好奇。這時他並沒有真正地接觸當地社會,因而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度也較高。
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友好的向導,那麼蜜月期很快就會過去(有人做過計算,認為通常是兩周),隨之而來的便是失望和失落——失落在我們所不熟悉的環境中,衣食住行都要從頭學起。文化的碰撞從生活的小事開始,其影響卻是在人的心靈上。等慢慢地我們理解並習慣了所在國的行為准則,言行舉止也有意識地無意識地向當地文化靠攏,那麼我們就進入了適應期了。我們不再感覺到無所適從,對當地的生活方式不再少見多怪,也覺得自然了,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圈子。
但在國外留學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磨合的時間太長勢必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學習。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文化磨合期較長,而有的人卻能很快地適應異國生活呢這取決於諸多因素。這些因素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例如,我們對所在國文化、人情世故、風俗習慣的無知;無法擺脫自己“文化的有色眼 鏡”等。客觀的因素有年齡、語言溝通能力、地理環境等等。一般來講,出國學習的年齡越小,語言能力越強,就越容易適應。另外,有的文化本身就是一個雜交的文化,例如美國的移民文化,這種文化特別容易讓人適應。而另一些文化比較古老和單一,如歐洲的一些本地文化,這種文化對差異的包容性較之前者會差一點。適應這種文化環境中的生活需要更多的努力。
我們不是宿命論者。文化偏見的形成是信息流通不對稱的結果。如果一個人沒有親身體驗一種異文化,就只能通過他人的經驗或大眾媒介的宣傳來形成自己對這一文化的看法。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有人曾問我中國女人是否還裹著小腳。這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說明他們還沒有獲取關於中國文化的新信息,因而產生誤解或曲解。但是,人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我們善於溝通,採取正確的策略和手段,就能改變周圍人的看法,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建議即將跨出國門的學生要盡量在語言和文化上多做准備。例如盡可能多地找機會接觸在華的外國人,請他們介紹他們在中國的跨文化體驗和國外的生活習慣等等。到了國外後,亦要大膽結交當地的朋友,在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上盡量做到“入鄉隨俗”。這是一種消除文化壁壘的有效手段。不顧一切地“我行我素”,到頭來只能淪為“孤家寡人”。
跨文化交流最要避免的兩大誤區。一是仇外,二是媚外。兩者都是文化偏見極端化的表現。跨文化交流,我們應該暫時放下自己的標准去理解他人。但是不等於要放棄自己的文化價值觀而全盤西化。其實,差異並不是件壞事。經驗告訴我們,差異往往引起他人注意和好奇。如果我們能夠把差異轉化為一種溝通的動力,利用好奇來加強溝通,那麼我們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不同的文化之間只有差異沒有優劣。
正確的跨文化交流的態度應該是謙虛好學、不卑不亢、以禮相待、勿用自己的標准去評價他人的行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民族自尊。否定自己的民族自尊決不會換來他人的尊重。
另外,在國外留學生活中小城市的人對外國人比較好奇,人也質朴,比較容易交朋友。筆者留法期間在北方的某一中型城市度過兩年,在那兒深切地感受到北方人的友好。在遠離祖國的日子裡,每一個留學生都會知道這種友誼是多麼的重要。記得第一次去市立圖書館借書時因為“中國文化”結識了兩點陣圖書館員,她們後來給予我的幫助是我能順利度過適應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到了巴黎後,這樣的機會就少多了。
Ⅲ 怎樣克服跨文化交際的三大障礙
1,摒棄傳統的思維方式,提高思維創造性;
2,摒棄傳統的價值取向,把個人競爭和關心集體相結合;
3,摒棄傳統的倫理道德,把創新精神和謙虛謹慎結合起來。
順便提一句,沒懸賞分是沒什麼人搭理你的,哈哈,英子~~~~~
Ⅳ 如何有效避免跨文化溝通中的障礙
按照下面步驟做,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和異國同事交流,增進與他們的感情。
1、認識到文化語境的差異
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是認識到文化差異,跨文化交流從認識其他文化開始。
2、尊重文化語境的差異
一旦你意識到了文化語境的差異會影響跨文化交流,你要做的就是尊重這些差異。在你遇到一種不同的交流方式時,學會接受差異,學會積極聽取他人意見。
3、調和文化語境的差異
只是認識和尊重差異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學會如何調和這些差異。互相理解和換位思考可以增進差異的調和,你還要學著用它們去提高同事間的交流效率,推動生產力。
促進不同文化語境間交流的方法互相學習
通過你身邊一兩名外國朋友來學習他們的文化,你可以把從一位同事身上學到的應用於所有來自這個國家的同事。我有幾位南亞和南美的同事,他們幫助我理解他們的文化,而這些也使得我更加專業。
對編程人員來說,我建議請你全世界的同行們檢查你的代碼,這個過程能讓你觀察到其他文化中人們怎樣進行反饋、勸說他人,和最終進行技術決策。
Ⅳ 面對跨文化適應障礙如何進行認知調試
面對跨文化適應障礙,進行認知調試的方法如下:
1、培養跨文化意識。具體來說就是導入要進行跨文化溝通對象的文化要素,樹立文化差異的意識。在有了這個意識的基礎上,要主動地學習對方的語言、句式、文化,聯系聽說能力,以便更好地與對方進行溝通。
有了語言的基礎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比較溝通對象的文化與自己母文化的差異,提高對異文化差異的察覺。
2、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模擬真實情景(通常可以與熟悉目標文化的人員進行拍檔),加強語言實踐,強化文化差異性的適應能力。
Ⅵ 解決企業管理中的跨文化溝通問題
跨文化溝通是發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之間的溝通。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跨國、跨文化的交往活動日益頻繁,大量跨國公司的出現使得勞動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企業管理者迫切需要解決在跨文化條件下由於文化差異所產生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從而有效地實現跨文化溝通。
一、文化差異對跨文化溝通的影響機制
進行跨文化溝通時,根據對對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可能出現三種情況:完全陌生;有一定了解,但過於簡化或不準確;比較全面的理解。在這三種情況下,文化差異可能影響溝通的方式是不同的,分別表現為文化遷移、文化定勢和逆文化遷移。
1.文化遷移
文化遷移,指跨文化溝通中,人們下意識地用本民族的文化標准和價值觀念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並以此為標准來評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發生文化遷移的主要原因在於對文化差異的不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文化遷移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文化遷移也可能是有意識的,這主要是由於文化中心主義。了解不同文化、價值觀念取向的差異是消除文化遷移的.必要前提。
2.文化定勢
定勢也稱作定型,指的是人們對另一群體成員所持有的簡單化看法。文化定勢可能是由於過度泛化而導致,即斷言群體中的每一成員都具有整個群體的文化特徵。也可能是由於忽視文化具有動態性和變遷性而引起。由於人信息處理能力的有限,為了幫助不同文化的人們相互了解,就必須概括文化差異,建立某種文化定型,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定程度的文化定勢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這些定型對於差異的“過分概括”或“標簽化”又可能人為地製造屏障,妨礙文化間的交流和理解。
3.逆文化遷移
文化差異從溝通的角度來講,也就是對符號編碼或解碼規則的不一致。靜態地來看,在一次具體的溝通過程中:如果雙方對對方的文化都一無所知,顯然會出現以己度人的情況,“誤把他鄉做故鄉”,發生文化遷移,但是如果雙方都對對方的文化很了解,並在假定對方編碼或解碼方式不變的前提下,去適應對方,編碼和解碼規則不一致問題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這與文化遷移很相似,但是卻以反向的形式出現,因此稱之為逆文化遷移。
在實際的管理溝通中,上面幾種問題常常會同時出現。比如,在具體實施跨文化管理之前,管理人員通常會接受相應的異文化培訓。經過這種文化培訓,他們對異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頭腦中建立起一種在培訓基礎上形成的他們所認為的該文化,即期待文化。由於這種了解通常是比較簡括的,因而在溝通中就可能出現文化定勢;同樣這種了解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因而在差異意識的空白處,管理人員還是會有意無意地受到原文化的影響,產生文化遷移;隨著管理人員與員工互相了解的深入,出於真誠溝通的願望,他們很可能會互相體恤,但是如果不能就彼此的參與結構達成一致,那麼就可能出現逆文化遷移的狀況。
二、克服跨文化溝通障礙的有效方法
1.端正態度,認真對待文化差異
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或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間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因此相關的企業管理者就必須端正態度,要以積極的心態來尋求發展。積極心態在於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和優勢,但又不侵犯對方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內部上下級的溝通與協作,減少由於文化沖突而帶來的組織關系的失諧。發生跨文化誤解時,一定要靜下心來慢慢想想自己和對方的文化差別,這樣,才能防止錯誤或急躁的舉動;同時還能因此拋卻自身的無力感,重新樹立成功的信心。
2.進行跨文化培訓
人與文化的關系就如同魚和水的關系一樣:魚總是在水裡生活,但是常常意識不到水的存在。同樣,文化是隱含的,大多數人並沒有確切地意識到他們的民族文化是如何塑造他們的。因此,企業跨國經營,要減少跨文化帶來的矛盾和沖突,除了採用和當地人進行交流的方式外,還要盡量去了解當地人的思維方式和行事習慣。企業應該通過有效的培訓,在這些方面對管理層和內部員工進行培養和訓練,通過文化認識、文化敏感性訓練、語言學習、跨文化溝通及處理跨文化沖突的技巧、地區環境模擬等方面的培訓,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對公司經營理念及習慣做法的理解。
3.完善組織架構的設計
為有利於企業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可以在企業組織機構里專門增設跨文化管理中心,設置專人專門負責不同文化背景人員、群體或組織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消除來自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在觀念、心理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和偏見;加強文化的整合管理工作,促進員工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在企業中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促進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
4.解決多元化團隊本國化問題
有些企業認為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放在一起,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相互學習。其實不然,多項研究表明,跨文化團隊里,在有壓力的情況下,隊員會更趨於本國化,如中國隊員會變成更加中國人,美國人更加美國人,管理不好,團隊的績效會變得一塌糊塗。建立高效跨國團隊是個很有挑戰性的任務,根據跨文化團隊建設的經驗,一些具體的作法可以參考:在任務前,讓跨文化團隊一起來做准備工作;設立共同的目標和遠景;每個隊員對任務都應有參與感並對結果有共同責任;對任務的組織結構和每人的角色都要很清晰和清楚。
應該注意的是,單獨了解各種文化差異,並不會對跨文化溝通產生幫助。只有在了解不同文化差異背景的前提下,一方面在實際過程中不斷加深對文化差異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溝通過程中保持問題意識,綜合運用各種溝通技巧,不斷地化解差異,才會不斷推動跨文化溝通的順利進行。
Ⅶ 跨文化溝通技巧
溝通,說到底是一門妥協的藝術。溝通一般總是以相互妥協而告終,而反映在溝通語言上則是以措辭折中為特色。下面我整理了跨 文化 溝通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跨文化溝通技巧1、-怎樣排除跨文化溝通中的障礙:
如何消除跨文化溝通中的障礙?磊石跨文化教會您首先要正確對待文化差異,承認文化差異的存在,保持積極的溝通心態。這是進行有效跨文化溝通的一種基本要求。只有端正態度,盡量使不同文化相融合,才能促進溝通雙方的溝通與協作,減少由於文化沖突所帶來的組織關系的失諧。因此,在溝通之前溝通雙方應該先了解對方文化與自己所在文化存在的各方面的差異,做好相關的准備。在溝通不定期程中,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在溝通結束後要進行 經驗 總結 ,盡力找出溝通規律。同時在溝通過程要注意做到既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又不侵犯對方的文化。承認文化差異性的存在,要對溝通對方的文化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要以自己標准和行為習慣去衡量對方,更不能忽視別人的價值觀而強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加在別人頭上。要記住任何霸權主義的行為都不會得到別人的歡迎這一真理。其次,在培養跨文化的理解能力。進行跨文化培訓。文化是隱含的,大多數人並沒有確切地意識到他們的民族文化是如何塑造他們的,因此對任何民族文化差異的了解通常都是不容易的。企業進行跨國經營,進入別的國家或地區時,要減少跨文化帶來的矛盾和沖突,除了採用和當地人進行交流的方式外,還要盡量去了解當地人的 思維方式 和行事習慣。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企業可以事先聘請專家對組織內部人員進行當地文化背景的講授,通過培訓使他們避免只站在自己文化的立場對別人的言行進行理解和評價。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對方異國文化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減少偏見和歧視。
在合資公司和企業中要消除跨文化溝通的障礙,首先實施本土化策略,加強與當地社會文化的融合,減少當地社會對外來資本的危機情緒。其次實施多元化文化相容策略,刻意模糊文化中最容易導致沖突的部分,保存其比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從而減少"文化摩擦"。在一個員工文化背景眾多的企業內,有必要建立一種新的、共同的價值觀,前提是要對各種文化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找到各種文化的結合點,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慢慢建立起統一的價值觀。同時對員工進行跨文化培訓,加強他們的文化適應能力,避免在異文化交際中的"自我休克"。
跨文化溝通技巧2、跨文化視角的多元文化下溝通技巧
在管理概念里,溝通能力屬於 領導力 的范疇。溝通能力包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激勵他人能力、說服能力、號召力、團隊精神等等,是軟技能。在西方,跨文化溝通已成為一門跨領域的新學科,也是世界一流國際商學院的必修課。
在國際商務交往中,僅僅懂得外語是不夠的,還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接受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成功的國際化人才應該做到在任何文化環境中能夠游刃有餘。
文化源遠流長,包羅萬象,無處不在,很難有統一的定義。根據世界著名跨文化培訓與管理專家GeertHofstede的定義,文化是一個人群的成員賴以區別於另一人群成員的共同思維方式,文化包括價值體系,價值觀是文化的基石。
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文化,Hofstede把文化比喻成一個洋蔥,有很多層。最外表的一層稱象徵物(Symbols),如服裝、語言、建築物等等,人的肉眼能夠很容易看見;第二層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種文化里,人們所崇拜英雄的性格多多少少代表了此文化里大多數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層是禮儀(Rituals),禮儀是每種文化里對待人和自然的獨特表示方式,如中國文化中,主要場合吃飯時的位置安排,很有講究,又比如日本人的鞠躬和進門脫鞋;最裡面的一層是價值觀(Values),指人們相信什麼是真、善、美的抽象觀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難理解的部分。
各國價值觀和准則的差異,造成各國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的不同。在國際商務中,這些差異很容易導致交往雙方的誤解。公司經理人由於不了解 其它 文化,造成了不勝枚舉的笑話和大錯特錯的事例。美國著名國際商務學者DavidRicks,把大公司在國際商務中由於對它國文化不了解而釀成失敗的事例編成《國際商務誤區》(InternationalBusinessBlunders)一書,這些失敗和教訓大部分都是因為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不了解他國文化和具體國情造成的。目前,他的書還在不斷加厚。
跨文化溝通技巧相關 文章 :
1. 溝通技巧學習心得1500字
2. 領導幹部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 跨文化商務談判技巧
4. 怎樣提升非語言溝通能力
5. 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溝通禮儀
6. 領導如何提高溝通能力
7. 跨文化商務談判案例
8. 跨文化的商務談判
9. 商務溝通與談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