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來源歷史深處。泱泱大漢、煌煌盛唐,當這些盛世湮滅於歷史的長河時,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紮根在民族靈魂深處的文化。所以,當人們談到兵馬俑,談到絲綢之路,甚至談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滿懷對自己歷史文化的自信。
這種自信,就是人們的一種文化自覺。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認為,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
『貳』 什麼是文化自信
在對待自身文化的態度上,伴隨著民族興衰、國運沉浮不時出現自卑自棄和自大自傲兩種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對文化發展產生這樣那樣的影響。
不論是文化自卑還是文化自負,都是一種對於自身文化的片面的態度。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應該正確對待自身的文化傳統確立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負不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覺以及對自身文化的正確認識和把握基礎上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2)群眾文化自信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要充分肯定本國或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堅定和保持文化生命力。進入21世紀,文化自信作為衡量國家或民族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的重要依據。
『叄』 什麼是文化自信我們如何增強對祖國民族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因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更因為「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背景
主席多次在重大場合引經據典,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掀起了中國文化熱。跟著習近平總書記的節奏,我們的文化自信再次得以提高。在當代,文化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維度。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文化融合加劇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更應為中國社會各界所重視與扶持。我們須知,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文明的創造力所在,只有立足於優秀傳統文化之根,才能保證中華民族的持續健康成長 。
『肆』 文化自信是指什麼文化的最新相關信息
文化自覺主要指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在文化上的覺悟和覺醒,包括對文化在歷史進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 「文化自覺」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概念,費孝通老先生提示我們:「文化自覺是一個艱巨的過程,只有在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並接觸到多種文化的基礎上,才有條件在這個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裡,確立自己的位置. 」所謂「文化自信」,指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對既有文化優良傳統的肯定與堅持.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中華民族正是有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保持自己、吸納外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
有了「文化自覺」,才能有「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有「文化自強」.在多元文化並存的當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覺,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對比和互動中穩住根基,獲得文化選擇的能力和地位,繼而增強自身文化轉型的能力.文化自信,關鍵是不忘本來、吸收外來、著眼將來.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唯我獨尊,要在堅守自己的優秀文化的同時,正確對待別人的文化.著眼於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倡導和發展先進文化,凝聚奮鬥力量.
『伍』 文化自信的主要內涵有哪三點
文化自信的主要內涵有:對民族文化傳統的自信、對中國現實發展道路的自信、對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自信。
1、對民族文化傳統的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民族的靈魂,是人們的精神家園,更是一個國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不忘初心,才能真正浚通拓展未來的源頭活水,更好地推動社會進步與文化發展。
2、對中國現實發展道路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而且「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3、對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自信
任何一個民族都要從自己的文化中了解過去,把握現在,前瞻未來。從過去和現在的文化發展進程中預見本民族文化未來的發展前景,即本民族文化發展的未來性,這是民族、國家自信的底氣所在。有創造力的文化都是向未來敞開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為重要的是堅定對文化未來發展前景的自信。
『陸』 「文化自信」到底是什麼
最近幾年,經常有人提到「文化自信」這一概念,但是,至於什麼才是「文化自信」?卻很少有人能夠說清楚。
也就是說,許多人講「文化自信」,卻並不知道什麼是文化,當然也不知道自信從哪裡來?他們之所以經常提到這個概念,不過是「人雲亦雲」或不懂裝懂罷了。
那麼,「文化自信」到底是什麼?
其實所謂文化,講的是一種制度、風俗以及如何處理人情世故等的綜合體現,這種體現被人們高度總結成「文化」二字。
在古代,人們深知「文化」二字的重要性,於是從人類文明出現開始,人們就開始把如何處理人情世故以及如何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方法總結成「文化」,即「以文而化之」的意思。
所謂「文」,講的是方式或方法,即一種解決人與人之間或人與自然之間如何相處的方法,如古人習慣將這種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文」的方法,另一種是「武」的方式,以「文」的方法來說解決就稱之為「文化」,以「武」的方式來解決就稱之為「武化」,而「化」更關注的則是目的,即解決的對象與目的。
因此,「文化」本身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深厚的內涵。
而「自信」二字,則是相對的一個概念,如「文」比「武」好,那麼,「文」就比「武」有自信,又如學習知識,一個人學到的知識越高,往往就會越有自信。
所以,「文化自信」其實也是一個相對的說法,它所強調的是一種制度、規則以及行為方式等綜合的優越性,進一步地說,這種相對於其它地方「文化」的優越性,沒有這種優越性,就無法做到真正的「自信」,而這種「自信」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即:
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與質量不斷的提高,而不是在走下坡路。
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可以有效證明「文化」的合理性以及優越性,即自信,反之,則只能說是沒有自信。
二、個人的尊嚴得到保障
所謂尊嚴,所關注的生活、地位、工作、行為等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以及延續,這是體現「文化自信」的第二個內容。
若是這些得不到保障,當然不可能談優越性,更不可能有「自信」。
三、各種制度以及行為方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體現出優越性以及延續性
一種「文化」是否具有優越性,其實可以從外部人接受的情況事業判定,如好萊塢的電影,在全世界大行其道,就足以說明「它」本身所帶有的優越性,盡管有些人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是卻不能否認「它」確實影響了很多人,也被很多人所接受。
因此,「文化自信」的第三個體現,在於這種「文化」是否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換句話說,某種「文化」再好,若是沒有人接受,又如何能夠談「自信」呢?
所以,「文化自信」講的是一種整體的優越性,若拋開這種優越性,當然不可能有「自信」可言,文化也不例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贊賞,歡迎轉發。
『柒』 什麼是文化自信,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個國家、民族或個人對自己的文化傳統、文化價值和文化優勢具有強烈的自信心態,同時也能包容並尊重其他文化。
要做到文化自信,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深入了解本國文化:散譽罩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歷史、語言、習俗等虛歲;學習本國優秀的文學、哲學、藝術等成就,並能恰當地表達。
2. 接受多元文化: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包括宗教風俗、傳統節日等,讓不同的文化能夠在平等交流中相互借鑒,同時也要保持本土性。
3. 提高國際視野:關注世界各地的動態和發展變化。跨越地域限制進行廣泛閱讀、旅行和溝通聯系,拓寬思維視野,提高對外交往和與其他民族交流的能力。
4. 堅定信念:對於自己所堅信的理念和價值觀,在面臨挑戰時堅定不移地表達並實踐出來。同時,也要接納批判和建設性意見來完善自己的理念。
5. 積極參與社會建設:通過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等方式,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並通過此類活動進一步增強對於本國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總之,要做到文化自信需要我們對本國的傳統及其價值有深入了解,並將其融入到現代生活中,同時開放心態欣賞和接受其他文化。同時還需要具備開放與包容精神,並沖鬧透過堅定信念為改革創新提供推動與支持,積極參與到建設美好未來的進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