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泰國佛教文化怎麼傳播

泰國佛教文化怎麼傳播

發布時間:2023-07-21 01:04:53

⑴ 佛教在亞歐:佛教在泰國是如何流行起來的

現在泰國流行的小乘佛教是十三世紀才正式為泰國所接受的。那麼十三世紀以前,泰國宗教的情況又如何呢?由於史料缺乏,我們只知道一個大概的輪廓。 泰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公元後最初的幾個世紀里,在目前泰國境內,就出現了不少獨立的國家。到四世紀末,在馬來半島中部,狼牙修國的北面,存在著一個盤盤國,這個國家有許多來自印度的婆羅門僧侶,他們深受國王的尊重,國人誦讀婆羅門的書,篤信佛教。七至八世紀間就已經存在的孟人國家墮羅缽底,是以捐南何下游地區為中心的,這個國家的佛教十分昌盛。公元一世紀末,在馬來半島中部,從西岸吉打到東岸北大年的地帶,有過一個狼牙修國,有證據說明這個國家一直延續到七世紀。這是建立在目前的泰、馬邊境地帶的一個古國,這個國家也信奉佛教。 這些國家都處於泰國南部和馬來半島的中部,接近印度,地處東西交通要道,自然容易接受印度的文化和宗教的影響,由於它們的媒介,婆羅門教、大乘佛教,對當時泰人社會曾發生過影響。 途經上述諸國,婆羅門教和大乘佛教也傳入到柬埔寨古國扶南和真臘,並且在那裡異乎尋常地興盛起來。扶南建國於一世紀末、二世紀初,三世紀至六世紀中葉是繁榮時期。六世紀中葉,地處扶南北部的真臘,擺脫扶南屬國的地位,取得了獨立,七世紀中葉又進而滅了扶南,八世紀初分裂成:北方的陸真臘和南方的水真臘,九世紀初真臘重獲統一,十二世紀上半期起走向鼎盛時期。扶南、真臘興旺時期的疆域,都曾達到泥南河流域和馬來半島,在它們統治時期的泰人社會中,婆羅門教和大乘佛教都是很有勢力的宗教。 由此可見,無論從曾經建立在泰國境內的獨立小王國的情況以及這些國家對泰人社會的影響來看,還是從扶南和真臘對泰人社會的影響來看,從公元最初幾世紀,直至公元十三世紀以前,婆羅門教和大乘佛教都應是泰國境內占統治地位的宗教。 公元1238年前後,隨著真臘國的勢力日趨衰落,泰人以素可泰為中心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小乘佛教也經由緬甸蒲甘王朝傳入到泰國。待到十三世紀末,三世王拉瑪甘亨(蘭甘亨)在位時(約公元1275-1299年),素可泰王朝的疆域已南至泥南河下游,東瀕循公河,西及緬甸東南,還伸展到馬來半島北半部。這樣泰國人統治者不僅可以通過緬甸,而且可以直接經過海路從錫蘭吸收小乘佛教。拉瑪甘亨王的後繼者仍然熱衷於引進小乘佛教,曾經以派遣王族等方式,開創了與錫蘭更為密切的交往時期。小乘佛教便在泰國逐步確立了優勢地位。 素可泰王朝所面臨的歷史使命是擺脫真臘的統治和影響,實現泰民族的社會和文化的獨立。婆羅門教和大乘佛教,作為扶南、真臘古典文化的核心,泰人視之為舊統治者的思想文化體系,他們努力從錫蘭吸取經過改革的小乘佛教,作為新的思想文化,與舊的傳統體系相抗衡,這是一次文化革新運動,是泰民族創造自己獨立的社會、文化過程的一個重要方面。素可泰王朝接受小乘佛教,與二百年後,十五世紀中葉馬六甲王國為了擺脫南方的麻諾八歇控制,抵禦北方的猶地亞王朝威脅而崇奉伊斯蘭教,有著十分相似的歷史背景。 小乘佛教,這種新的宗教很快地受到中南半島各國群眾的歡迎,它在十三世紀末和十四世紀經素可泰王朝傳入到北部的蘭那王國(中國史籍稱八百媳婦國),傳入了寮國和柬埔寨。小乘佛教在中南半島發展的過程,正是真臘王國不斷衰落和泰族國家漸趨興旺的過程。 十四世紀中葉興起的泰國猶地亞王朝,其歷代君主繼承了素可泰王朝君主的態度,保護和獎勵錫蘭小乘佛教。這種宗教在北部泰人各土侯中廣為傳布的結果是,巴利文的地區編年史便陸續在各地出現。公元1516年蘭那王國僧侶所撰寫的《清那迎羅摩里》便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就其內容而言,可以說是印度、錫蘭以及泰人居住地方的佛教史。猶地亞王朝以後的吞武里王朝以及傳至今日的曼谷王朝也都大力提倡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傳入泰國以後,保持了七、八百年相沿不衰的歷史,成為泰國的「傳統宗教」。 這里必須指出,由於習慣勢力的影響,由於各種宗教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泰國的小乘佛教中明顯地摻入了不少婆羅門教,大乘佛教、印度教以及萬物有靈等原始宗教的成份。它們交融凝合在一起,使泰國廣大的小乘佛教崇拜者也難於分辨。在泰國佛寺中,往往供奉著濕婆和毗瑟擎神,泰國的佛教徒信奉多種神和信奉精靈等等,便是多種信仰混雜的反映。 從十九世紀中葉起,曼谷王朝的拉瑪四世,在效法西方文明、實行社會改革的同時,也進行了宗教改革,他創辦了培養僧侶的巴利文學校,推行僧侶考試制度,這是泰國近代宗教史上值得提起的一件大事。由於這一宗教改革,直接導致了十九世紀末,泰國小乘佛教僧團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國王支持的革新派,稱為法宗派(泰文音譯:坦馬尤特派),另一派稱為大宗派(泰文音譯:瑪哈派)。 法宗派崇奉巴利文《三藏經》,即「經藏」、「律藏」、「論藏」,堅持錫蘭小乘佛教的傳統,戒律多而嚴格,企圖摒棄泰國小乘佛教中摻雜的大乘佛教、婆羅門教、印度教和萬物有靈等成份。產生這種宗教改革的社會背景,是十九世紀後半期起,西方哲學和科學思想對泰國知識界的影響逐漸增大。他們拒絕接受超自然物、鬼神信仰等觀念,而希望恢復佛教創始時期的傳統,認為佛陀是人,不是神,他只是一個「覺者」。法宗派僧侶致力於宣傳釋迦牟尼的生平和活動。在因果報應說上,主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用等到來世,今生即可兌現。 目前法宗派與大宗派兩大教團,在泰國佛教僧侶中的比例大約為1:16,法宗派雖然人數不多,但在佛教界卻享有比大宗派更高的聲望。

⑵ 佛教的傳播路徑有哪些 分別傳播到哪裡

佛教傳播,分為下列三條:

一、北傳佛教

佛從古稱犍陀羅經由中亞,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西域,再經河西走廊抵達中土,古稱「絲綢之路」。

佛教由陸上的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分為南北兩條,以南道為早,南道是以於闐等地為中心,由犍陀羅中心地區,通過喀什米爾再向東發展;另外一條北道,以龜茲為中心,由巴米揚開始一線向東傳入,,史稱「北傳佛教」。

二、南傳佛教

從南印度經由海路,傳至印尼、緬甸、柬埔寨和泰國等地方,部分支派透過華南登陸,然後進入中國的南方發展,這條路徑,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江蘇連雲港孔望山、廣州、徐聞、大陸沿海考航線、緬甸、印度、斯里蘭卡。

三、陸路:藏傳佛教

較晚出現的傳播路線,是從東印度越過喜馬拉雅山進入西藏,成為密宗佛教的主要傳播路線。

(2)泰國佛教文化怎麼傳播擴展閱讀:

佛教觀點

否定宿命論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

緣起論

《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又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所生,就是無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那

反對自殺

佛教認為人身難得。眾生在無量劫的輪回中,獲得人身的機會如「盲龜值木」,極為難得。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無八無暇、有十圓滿,是學習佛法最好的善緣條件。無論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還是修學佛法,追求出世間的解脫利益,都要依靠這極為難得的寶貴人身。

閱讀全文

與泰國佛教文化怎麼傳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