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被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的蛋殼黑陶杯 他是哪個文明古國的見證
山東博物館所藏蛋殼黑陶杯,是龍山文化蛋殼黑陶器的典型代表。蛋殼黑陶杯,1960年出土於山東濰坊姚官莊遺址。陶杯口徑11.2厘米,通高17.5厘米。器壁薄如蛋殼,由杯身和器柄座兩部分組成。整個陶杯體態輕盈,陶色純黑有光澤,紋飾樸素無華,僅僅是器柄底座裝飾有多層凹凸線條,代表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
蛋殼黑陶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文化遺址,以「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掂之飄忽若無,敲擊錚錚有聲」,被世界各國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
1928年,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章丘縣龍山鎮平陵城附近的斷崖上,發現了數片漆黑、光亮、有的甚至薄如蛋殼的陶片,經考證,這些陶片竟是4500年前的先民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這一發現立即轟動了世界,揭開了考古史上劃時代的一頁。其中,蛋殼黑陶器是山東龍山文化特有的標志性陶器,也是我國古代制陶藝術的巔峰之作。直到上世紀60年代,山東濰坊姚官莊遺址出土了一批蛋殼陶,才使人們對蛋殼陶的真面目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
龍山文化黑陶器不以裝飾取勝,而是以造型見長。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黑陶的造型千姿百態,以復雜造型為主,簡單者較少,但都端莊優美,質感細膩潤澤,光澤沉著典雅,具有一種如珍珠般的柔雅沉靜之美,欣賞價值極高。常見器型有碗、盆、罐、瓮、豆、單耳杯和鼎等。
黑陶工藝精美,造型典雅生動,甚至還能像蛋殼一樣薄,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創造出這等連現代文明都無法企及的業績的呢?更令人迷惑不解的是,這種高超的制陶工藝又為何神秘失蹤了長達四千多年呢?這是史學界的不解之謎,更是考古界和人類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謎。
經研究表明,我們的先人早在4600年前就已經掌握了先進的封窯滲炭技術,讓彌漫在窯中的濃煙通過科學的「熏煙滲碳」技術,將煙中的碳粒滲入了坯體而呈黑色。龍山文化製作蛋殼黑陶的製作過程十分復雜,使用的陶泥是經過反復淘洗的細泥,陶胎內不見任何雜質,其質地細密,幾乎沒有滲水率。陶泥做好後,經過拉坯、陰干、磨光、雕刻,干透後,再經木炭燒制、出窯雕刻等十幾道工序,最終才能燒製成一件黑陶。尤其是蛋殼陶杯,杯壁厚度均勻,最薄處僅為0.2~0.3毫米。胎體表面經長時間打磨,使石英雲母、絹雲母等反光物質的顆粒順著一個方向排列,對光線的反射由漫反射改為平行反射,使得器表熠熠發光。即使是現代化工藝發達的今天,研究人員模仿燒制如此輕薄的陶器也是相當困難。
龍山文化時期蛋殼黑陶杯,多出自較大型的墓葬。在墓中也往往是單獨擺放,不與其他的隨葬物品混雜,可見其地位顯要。蛋殼黑陶杯的造型一般都是頭重腳輕,器壁超薄易碎。因此推斷這類器物不可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應是龍山文化時期富貴人家享用的隨葬禮器,極可能是一種顯示尊貴身份的禮器,那就意味著當時社會已產生階級分化而即將告別原始的蒙昧。
可以說,蛋殼黑陶杯的出現,即已掀開文明的曙光。由於其應用范圍大多為禮器,很少用於日用器皿,所以產量較少,因此而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