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溪過中秋節有什麼風俗
雲南玉溪中秋習俗應該與全國各地一樣。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但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傳統活動
1.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雲南傣族在民間拜月,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2.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3.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豎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4.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本文來自:www.bdfqY.cOm 千 葉帆文 摘: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5.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6.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7. 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8. 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斗。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台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2. 2012·中國·玉溪米線文化節的節日簡介
2012年3月4日,「2012·玉溪米線文化節」開幕式在兩湖大瀑布出水口生態公園舉行。精彩開幕式的文藝演出,讓市民大飽眼福。2月3日到6日的米線文化節,讓市民品嘗到了極具玉溪特色的風味米線的同時,感受到濃郁的玉溪米線節日氛圍。
過米線節,除了看演出,最讓人期待的莫過於吃上一碗地道的玉溪風味米線。新興飯店、青堆米線、橋香園、只賣鱔魚米線等,在商貿米線文化街上,聚集了近30家分散在玉溪各處,聲名遠播的特色風味米線。雜醬米線、燜肉米線、鱔魚米線、肘子米線、火鍋米線、涼米線等等,應有盡有,人們只要來到出水口生態公園,就可品嘗到正宗的玉溪米線。
3. 玉溪峨山的火把節是哪天呢
峨山是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是中國彝族花鼓舞之鄉,以「激情七月·鼓韻峨山」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彝族花鼓舞藝術節暨峨山縣2017年火把狂歡旅遊節將以豐富的活動吸引八方來客。
據介紹,7月15日上午9:09分,峨山縣將在塔甸鎮大西神山火壇舉行鑽木取火儀式。之後,火種將傳遍彝鄉峨山,並在阿普篤慕文化園舉行祭祖儀式,隨後傳遞到縣城民族團結廣場,點燃位於廣場中央的主火把。
屆時,千萬人圍著火把載歌載舞,同慶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節,共度不眠的火把狂歡之夜。與此同時,全縣各地村村寨寨點起火把,從縣城到鄉鎮,從大西神山到練水之濱、從鳳窩庄園到小街溫泉,彝鄉大地舞動著熊熊燃燒的火把,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據悉,活動期間還將舉辦迎賓文藝演出、千人撾啰·萬人狂歡活動、彝族長桌宴、民族服飾攝影大賽、彝族刺綉比賽等系列活動。
4. 聽說雲南麗江有個芒果節,這個是慶祝芒果成熟的節日嗎是少數民族的...
華坪的看到這個問題很高興。芒果節具體說應該在麗江華坪,不是少數名族的節日,可以算是慶祝芒果成熟的節日,但最主要的是提升華坪晚熟芒果的知名度,文化節為官方舉辦,舉辦時間並不固定,目前只舉辦過一屆。
5. 紅塔區特有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世界最長的節日」是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的米線文化節
每年正月初一開始,三月二十二日結束,整整歷時81天。
世界歷時最長的節日——玉溪米線節(農歷正月初一到二月十五結束)
玉溪米線文化節是雲南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節之一。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到二月十五,共長達81天。2011年3月5日,「中國(雲南)玉溪米線文化節」被世界紀錄協會認定為「世界歷時最長的節日」。
玉溪米線文化是玉溪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優秀文化,它源遠流長,自元代開始,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人們在米線節迎祀土主,祈求豐收,走親訪友,歡聚一堂,故米線節又稱「團圓節」、「豐收節」。每年自正月初一起,玉溪長達81天的米線節就開始了。各自然村按約定的日程,輪流迎祀土主,以祈求在新的一年裡人壽年豐、風調雨順、國昌民樂。
說起米線節的由來,相傳,古時候,玉溪壩子災難重重,天下大雨,山洪暴發,四處受災,農夫的莊稼被水淹,民房倒垮。天乾季節,莊稼曬死,見水如命。人們的生活十分窮困,眾民只好拜佛燒香,磕頭求神,願天保佑,風調雨順,平安幸福,但好日始終未到。後來,有兩位「聖人」,一個姓土,一個姓陳(後被稱為土主和陳皇),他們二人,智謀出眾,品德高尚,丟下雙親妻兒,率領鄉民,開山造田,植樹保土,修渠引水,經過幾個春秋的治理,農民的莊稼保收如意。從此,玉溪壩子人畜興旺,人們過上了好日子。但是,陳、土二人,由於日夜操勞,過早地離開了人間。陳、土二人死後,眾家鄉民,為了報恩,捐錢湊米,泥塑了他們的塑像,永留世間。
6. 到雲南玉溪旅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好吃的東西
玉溪,雲南省第三大城市。位於雲南省中部,如一顆碧綠的翡翠,鑲嵌在滇中大地之上,因糧食高產,煙葉質地優良,享有「滇中糧倉」、「雲煙之鄉」的美譽。
秀美的山川湖水孕育出玉溪這片豐饒的土地,彷彿是為了不負這個美麗的名字,「潺潺溪水如玉帶,萬畝田疇景色優」,也成了這里最好的寫照。玉溪是一個多民族混居地,這里居住著漢族、彝族、回族、哈尼族、苗族、壯族、傈僳族等20多種民族,因而也頗具少數民族風情。
這道菜幾乎是玉溪每家都會腌制的,特意跟老闆娘還探討了一翻。算是配菜之類的,過程很復雜,最後要放煉熟的上好菜油,腌制出來才可以。吃的時候,非常好吃,塊狀均勻,色香味俱全。大家不妨試試。
火車攻略
玉溪火車站主要為昆明、蒙自兩地到達玉溪的火車,昆明到玉溪車程2小時左右,硬座29元。
汽車攻略
玉溪的城西客運站:位於七星街,每天都有到玉溪澄江、江川、元江等市內的客車。
昆明南部客運站有到玉溪的班車,車程1小時左右,票價35元,車次較多,是大多數到玉溪的人的交通選擇。
註:我是在「雲南掌上通」這個APP上找的,不知道有沒有幫到你,APP上面關於吃,喝,玩,這些內容挺豐富的。
7. 2012·中國·玉溪米線文化節的節日來歷
玉溪米線節的來歷
玉溪米線節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玉溪人民的傳統風俗節日。玉溪米線節源於對土主神的崇祀。《新興洲志·典禮·群祀》條下有「土主廟,在州北十里土主屯。主西北及東方水利。歲自元日至二月望日巡遊城鄉,以次迎賽。西南不及水利者不祭……長老傳明黔國公征麓川,神靈顯贊功,重構華宇,題『贊陀屈哆大德尊者』木主,至今存雲。一在研和,稱大黑天神……」的敘述,可知,土主是專管一方水利的地方神。
玉溪原名新興州,有普舍、休納、研和三縣合並而成,因此,原先各縣都有土主。再因地利環境、山脈水系、信仰等方面的差異,又產生了另一位同樣是掌管水利的地方神——真武(亦名玄武,俗稱披發祖師)。
米線節的形成是從玉溪土主神的總代表土主廟普貫通三春出巡起始的。
古時候,新興壩子森林幽深,灌木叢生,河流縱橫,人煙稀少,遍地土丘窪地,斑茅雜草叢生,豺狼豹子橫行。有一年夏季,新興壩子連降七天七夜暴雨,沖毀農田,淹倒房屋,百姓無家可歸,衣食無著,苦不堪言。這是,修納土城官府里管理水利的官員普貫通(百姓昵稱其為「阿普」)丟下雙親兒女,帶領百姓興修水利,疏浚河道,修溝築堤,開山造田,補栽補種,戰勝了災害。經過三年的治理,新興州成了旱澇保收、人畜興旺的壩子,百姓過上了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日子。但是,由於阿普為民眾日夜操勞,終因積勞成疾而過早離開了人世。
人們認為阿普是上天派來修納主管土地的神,把她尊稱為「守護神」、「土地神」、「土主老爺」。以後,漢族逐漸從江南移居雲南,人們沒有忘記這位土主神治水的功績,為永遠紀念她,大家捐錢出力,建蓋土主廟,並為她雕刻木像供奉。有一年,春暖花開的時節,土主廟落成,各村民眾齊聚土主廟做會,殺豬宰雞,捐錢湊米,大擺宴席,以示慶祝。這天,土主廟人山人海,好不熱鬧。席面上除傳統的酥燒八大碗外,最醒目的就是米線,扒肉米線、雜醬米線、燜肉米線、鱔魚米線、肘子米線、涼米線……應有盡有。一位準備應舉的貢生見此情景有感而發道:「今天有如說是做會,倒不如說是過節。」旁邊人問:「過什麼節?」貢生抬起一碗米線說:「過米線節。」眾人異口同聲說:「好!」接著有人建議:「土主治水,為民造福,功在千秋。為讓新興州的老百姓都能一睹土主尊容和進行拜祭,應當由每個村屯每年輪流把土主神請去供奉一天,了卻各村百姓的心願。」此說馬上得到大家擁護。經各村相商,確定了出巡路線,並製作一乘神轎和兩塊書有「興修水利,澤潤民生」的執事牌供各村接送土主時使用,以示後人要興修水利,造福人民。從次年大年初一開始,各村按商定的時間和路線輪流迎請土主,經128個村屯,至二月二十五日歸殿。
此例一開,周圍各地紛紛效仿,亦請當地的土主、祖師出巡過米線節。這樣,每年從正月初一起至三月二十日止,全州共有七堂土主、十堂祖師分別出巡城鄉421個村屯、街道、再加四山四十九寨祭龍日的米線節,共有470個村、屯、寨過節(內有重疊交叉),歷時81天,形成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全民性風俗節日。
新興州的米線節,從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新興州算起,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與其說米線節是人們對先人的崇拜,倒不如說是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盼。
隨著社會的變革,人類歷史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玉溪米線節的方式也逐步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健康和諧。
現在,人們把米線節稱為「團圓節」、「豐收節」或「斗糠節」。每縫米線節,各家都把女兒女婿接來,邀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交流科技信息,暢談致富經驗,盡享友誼的歡悅和天倫之樂。人們沐浴著春光,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載歌載舞,唱燈演戲,祈禱來年人壽年豐,吉祥如意。
新中國成立後,迎送、祭祀「土主」的舊習俗已逐漸消失,但節日期間各家各戶殺雞買肉、備酒、備米線款待女兒女婿和親友的風俗仍沿襲下來,節日文藝活動也更加豐富多彩。特別是80年代以來,市群藝館、鄉鎮文化站利用「米線節」開展健康有益的群眾文化活動,地、市專業表演團體也常應邀下鄉作節日演出。為了適應農村經濟建設的新情況,近年來有的鄉鎮對過「米線節」的時間作了一些改革,如研和鎮規定每個辦事處的節期為一天,從農歷二月初一開始輪流,至九日結束。
8. 請問:玉溪那天過米線節
統一的玉溪米線文化節昨天剛結束。在出水口公園舉行,是從陽歷2月3號到6號。傳統的米線節則是由玉溪的各個村子輪流過的是從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二月十五結束,呵呵,我知道紅塔區的春河鎮的萬井是農歷正月21和22兩天
9. 聽說玉溪過米線節,明天想去,有哪樣整啊
此次米線文化節於2013年2月21日至2月24日,已經結束了。。。
活動有開幕式、米線文化街、玉溪特色小吃、玉溪特產街、吃米線比賽、玉溪傳統風味「土八碗」、「鴨全席」、「米線宴」、陳氏民俗浮雕館、焰火晚會、文藝演出等活動
10. 作文介紹玉溪米線節的風俗來歷150字
中國玉溪米線文化節於2月3日舉辦的消息像春風一般吹遍城市、農村的的每一個角落。2月3日吃過中午飯後,老百姓們像趕集似的聚集到了出水口公園,我和家人也不例外。
一到門口,火紅色的建築物吸引住了我,上面的「中國玉溪米線文化節」九個大字映入眼簾。北京運動場像鳥巢,游泳館是水立方,那這個建築物像什麼呢?我正在琢磨著,爸爸自言自語道:「那不就是碗嘛!不過怎麼沒裝米線呀?」是呀,我茅塞頓開,瞧我這黃魚腦袋。我們漫步在米線一條街上,只見綵帶飄飛一眼望不到盡頭。兩邊的小店整齊有序,寬闊的道路被擠得水泄不通。沿著一條條細縫,經過一次次相撞,我們終於來到了米線街的盡頭——文藝大舞台。
看了一會兒來自老百姓的精彩節目後,我們決定到「掛狗頭」米線店品嘗米線。來到店門口,「啊——這么多人,真可謂人頭攢動呀!」我失聲叫道。經過投票由強壯的爸爸來完成買票和拿米線的重要工作,我和爺爺、奶奶、媽媽、姐姐則是擠進擁擠的小店找到了空位坐下等待著盼望已久的米線。坐下後,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排成長龍的人們。「讓一下,讓一下!」一個高大個兒一邊喊一邊擠,使得有兩個小朋友不得不緊緊地擠在一起。再一看,排隊的人們滿臉笑容,盼著早點吃上米線。再看看買米線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做米線呢!瞧,那是膳魚米線,那是涼米線,那是過橋米線……種類繁多,讓你看得眼花繚亂。「終於等到心愛的涼米線了!」我叫道,「可爸爸也快成肉餅了!」大家不驚哈哈大笑。我迫不及待地開始品嘗涼米線了:吃下第一口涼的感覺湧上心頭,吃下第二口爽的感覺充斥全身,吃下第三口辣的感覺使全身火熱,吃下第四口香的美妙使我沉醉,真可謂是「色香味」一應俱全呀!
哇家玉溪米線節真好,快來嘗嘗哇家玉溪的美味米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