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原的文化
主條目: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既是一個歷史概念,也是一個空間概念。中原文化是以中原為基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約六千年至公元前約三千年的中國新石器時代。中原文化以河南省為核心,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腹地,逐層向外輻射,影響延及海外。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的特點是多元的,而中原首先形成並成為全國性的中心。中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中原在古代不僅是中國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發源地。
根據中原文化內容的特色,大體可以概括為河洛文化、漢字文化、姓氏文化、根親文化、三商文化、禮儀文化、中醫文化、詩詞文化、武術文化、戲曲文化、史前文化、神龍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農耕文化、商業文化、科技文化、醫學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18種文化。總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經典,是一種典型的「聖」文化、「福」文化、「魂」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孔子是儒學的開山人物,雖然出生在山東,但祖籍是宋國(今商丘夏邑) ,而且孔子講學、游說的主要活動地域在中原。洛陽人程顥、程頤開創的宋代理學,又把儒學推向一個新的思想高峰,成為宋元明清以來居統治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
春秋時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闡述了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世界發行量僅次於《聖經》。 墨子提出的「兼相愛、交相利」的觀點,莊子提出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韓非子提出的以「法」為中心、「法、術、勢」三者合一的統治思想,都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重視,也在普通民眾中產生巨大影響。 據考古學界、史學界的共識,中國商人、商品、商業的起源於中原地區的商丘,商丘乃三商之源商朝族地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就有比較自覺的商業意識,產生了中華商業文化的許多第一。
1、商業鼻祖——王亥,河南商丘人,「肇牽車牛遠服賈」,被奉為商業鼻祖。
2、第一個儒商——子貢,河南鶴壁市浚縣人,是孔夫子的弟子,不僅能做官,而且善於經商致富。
3、商聖——范蠡,河南南陽人,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復國之後隱退經商,熱心公益事業。
4、第一個愛國商人——弦高,河南新鄭人,在經商途中遇到了秦師入侵,以自己的十五頭牛為代價智退秦軍。
5、第一個有戰略思路的產業商人——白圭,東周時洛陽人,《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
6、第一個商業理論家——計然,商丘人。
7、第一個重商理論的倡導者——桑弘羊,為西漢洛陽人。
8、一字千金——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衛國濮陽(今河南滑縣)人,也是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國,並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9、中國歷史上第一批職業商人誕生於西周時期的洛陽。
10、第一個由政府頒布的保護商人利益的法規《質誓》誕生於春秋時期的新鄭。
11、以「城門之徵」為代表的最早的關稅徵收發生在春秋時期的商丘。
12、最早的商家訴訟條例發生在春秋時的鄭國(今鄭州)
13、唐代洛陽城內的管理市場的「三市之長」是最早的「市長」。
14、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人口超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就是北宋時的汴京(今開封),當時人口達到150多萬,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這一盛況的真實寫照,而歐洲最古老、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倫敦當時只有5萬人。
15、清代鞏義的康百萬家族,更是寫下了「富過十二代、歷經400年而不敗」的商業神話。
由此可見,中原商業文化在中華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名流是一個以聖人為頂峰的特殊社會群體。名流以其文化素養、文化格調和文化創造影響著社會,形成一種社會文化效應和文化風尚。據統計,在二十四史中立傳的歷史人物5700餘人,其中河南籍的歷史名人為912人,占總數的15.8%。唐代留名的2000多名作家,河南居兩成。晉朝即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的說法,錢仲聯曾雲:「唐詩大家胥出中州」。 豫劇(英文:Yu Opera)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台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義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紐西蘭、德國、英國、美國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贊是「東方詠嘆調」,「中國歌劇」等。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豫劇從清朝末期至今已經形成四大聲腔,即祥符調(以開封為中心)、豫東調(以商丘為中心)、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沙河調(以沙河流域為中心,即河南東南部、安徽北部等地)。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據文化部統計,中國由文化部門直接管理在編的豫劇表演團體就有220多個。 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山西、四川、甘肅、青海以及新疆、台灣等省市區都有專業豫劇團分布,民營豫劇團不計其數。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局面。2006年,豫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