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有哪些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有:
1、郭暢旭
在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喜盈門社區,有一位95後的小夥子郭暢旭,經過13年的學習摸索,遍訪名師,不但創立了自己的麥稈畫創客工作室,成為麥稈畫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獲評江蘇好青年提名獎,這項藝術自起源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目前已成為國家級的「非遺」項目。「95後」小伙傳承國家級「非遺」麥稈畫。
Ⅱ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有哪些
1、在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喜盈門社區,有一位95後的小夥子郭暢旭,經過13年的學習摸索,遍訪名師,不但創立了自己的麥稈畫創客工作室,成為麥稈畫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獲評江蘇好青年提名獎,還帶著自己的創業項目「執稈為畫,非遺新生——小麥稈做出了大文章」參加第五屆「江蘇『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二等獎。
2、湖北咸寧90後小伙丁力是葉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在創作中,丁力以傳統文化為素材,目前已創作出敦煌莫高窟、大唐西域記等系列作品。
3、劉超傑是浙江省湖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武術隊舞獅團里的一名「獅頭」,學習南獅已有3年時間,由於性格內斂慢熱,訓練時又十分較真,喜歡細摳每一個動作,因此他學起來並不是隊里最快的那一個。劉超傑直言,學舞獅的初衷本是為了體驗快樂和掌握技能,如今卻收獲到更多寶貴的東西。
4、楊傳文和丁素玲夫婦從小便開始跟老一輩人學習柳琴戲,倆人在本村大隊劇團相識相戀後喜結連理,多年來走南闖北進行演出。回憶起當初學習的那段歲月,夫婦倆很是感慨。
為避免吵到村民,夫婦倆天天早上四五點鍾便在溝河邊練嗓子,練完後回來練功、學詞、唱戲。就是這么日復一日扎實練習,為日後的登台演出打下了堅實基礎。
5、王志遠和楊超是兩名30多歲、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景漂」。但是,如果看過他倆畫的瓷板畫、瓷瓶、杯碗器皿等藝術作品,都會有驚鴻一瞥的感覺。而且,誰能想到,他倆居然是同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張松茂及夫人徐亞鳳的關門弟子。
在名師的悉心指點下,王志遠和楊超從陶瓷繪畫最基本的技藝學起,在工筆彩繪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4年之後的2013年,兩人術業精進、功力大漲,入職於景東陶瓷集團,專心繪畫創作。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志遠和楊超孜孜不倦,日漸成長,在工筆、花卉、山水等多方面得到張松茂徐亞鳳夫婦的認可,並與他們一起創作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大廳的大花瓶、尼山孔子學院的大型壁畫等作品。
Ⅲ 文化傳人有哪些人
文化傳承人,也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人。涉及民間文學、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葯等5大類134個項目。
中文名
文化傳承人
定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人
解釋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神
作用
作出文化選擇和文化創新
傳承人主要現身於口頭文學、表演藝術、手工技藝、民間知識等領域。對傑出傳承人的調查和認定,傳承人的權益和管理,是21世紀初正在進行的
解振輝作品《慈母手中線》
獨一無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別地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或是一種現存或已經滅絕的文明;
突出地代表了某一類建築或技術的,並且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的某一段或幾段非常重要的時期;
突出地代表了一種或幾種文化中人類傳統的居住方式、利用土地或海洋的方式,或是代表了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系,尤其是當這種關系在不可逆的變化下顯得非常脆弱的時候; 直接或明確地同某些具有突出的、普世的價值的事件、現實的傳統、思想、信仰、文化作品或文藝作品相聯系(委員會認為這條標准需要和其它標准和好地結合起來判別);自然標准: 具有特殊的自然美或美學重要性的極致的自然現象或地區; 突出地代表了地球歷史上的主要階段,包括生物記錄、導致地形變化的正在進行的地質過程或是重要的地質或地形的特徵; 突出地代表了在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和動植物群落的演化和發展中的重要的、正在進行的生態和生物過程; 包含對在原址上保護生物多樣性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包括那些從科學或保護的角度來看具有普世價值的受威脅的物種。
Ⅳ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有哪些
1、楊建鵬,多年來,被譽為「當代風水學泰斗」、「中華周易著名風水專家」等稱號。師從楊來根先生名下,並授予「興隆堂」道教第九代高徒。從事陰陽兩宅風水執業近30年,《道教符籙與風水文化》。
2015年組織成立廣東省河源市《周易》文化研究會,擔任副會長。2018年組織成立河源市《周易》文化研究會龍川縣分會,擔任會長。2019年6月,以大會執行主席身份出席由北京華夏易緣國學院聯合多家單位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華周易高峰論壇,經北京華夏易緣國學院認定並榮獲「中華周易著名風水專家」職稱。
楊建鵬老師現任北京華夏易緣國學院(南京)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學名家人物薈萃》在編國學名家,傳統文化知名研究學者。在多年的尋龍、點穴、規劃布局及擇日實踐操作中,有許多的成功經驗和案例,深受業界和福主的好評。
2、王浩灃,重慶人室內高級設計師,風水工程師,國家注冊高級室內建築師,國家注冊二級建造師,當代風水名師。國際風水大師香港李居明(八字神數子平派)傳法事動六級弟子。畢業於重慶大學建築工程管理,從事室內設計工作23年,風水工程設計20年。
自幼喜歡國學,對命理、風水、面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潛心研究我國國學精粹《易經》,並多次走向世界各地,拜訪易學名師,尋求高人賜教。
於2008年3月拜師香港易壇泰斗,世界著名周易研究專家,國學風水大師李居明先生為師,再次系統學習八字神數,周易八卦,風水學,面相學,經歷20餘年研究,並在恩師們精心指導下,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經數百個案例實戰,去偽成真,苦心人,天不負,一招破壁而終入玄學,洞天而有大成。
尤其在命理八字、風水堪與、九宮飛星、姓名學、小孩文昌、擇吉選日,最為擅長。曾獲得「華夏家居風水預測第一人」的榮稱,這也是對老師研究幾十年的肯定和認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復興之際,作為新一代傳統文化的代表,王浩灃老師一直堅持著自我創新和廣泛學習的精神,定會為祖國的傳統文化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3、平樂村地處漢魏故城遺址,文化積淀深厚,因公元62年東漢明帝為迎接大漢圖騰築"平樂觀"而得名。該村以農民牡丹畫而聞名全國,農民畫家已發展到800多人。"一幅畫、一畝糧、小牡丹、大產業",這是流傳在河南省孟津縣平樂村村民口中的一句新民謠。近年來,平樂村按照"有名氣、有特色、有依託、有基礎"的"四有"標准,以牡丹畫產業發展為龍頭,擴大鄉村旅遊產業規模,探索出了一條新時期依靠文化傳承建設"美麗鄉村"的發展模式。
千百年來,平樂村民有著崇尚文化藝術的優良傳統。改革開放後,富裕起來的農民開始追求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從事書畫藝術的人越來越多。隨著牡丹花會的舉辦和旅遊業的日益繁榮,與洛陽有著深厚歷史淵源而又雍容華貴的牡丹成為洛陽的重要文化符號。遊人在觀賞洛陽牡丹的同時,喜歡購買寓意富貴吉祥的牡丹畫作留念,從事書畫藝術的平樂村民開始將創作主題集中到牡丹。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平樂農民畫家們的牡丹畫作品遠銷西安、上海、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多次參加各種展覽並獲獎。2007年4月,平樂村農民牡丹畫家自願組建洛陽平樂牡丹書畫院,精選120餘幅作品在洛陽市美術館隆重舉辦了農民書畫展,展示了平樂牡丹畫創作的規模和水平。
"小牡丹畫出大產業"。如今的平樂,已擁有國家、省市畫協、美協會員20多名,牡丹畫專業戶100多個,牡丹繪畫愛好者300餘人,年創作生產牡丹畫8萬幅,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2007年,平樂村被河南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特色文化產業村"榮譽稱號,平樂鎮被文化部、民政部命名為"文化藝術之鄉"。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先後兩次就平樂牡丹畫產業發展作出批示。
4、黃志偉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曾被授予「中華傳統文化傑出傳承人」等稱號。在近40年的藝術探索中,他善於把石灣傳統陶器藝術與中國傳統美學、中外現代雕塑理論有機結合,不斷探索創新,拓展出陶塑新法——線塑,並獲國家發明專利,開辟了現代石灣陶塑表現技法的新天地。走進作品展,一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石灣陶塑映入眼簾,其中十二生肖的石灣陶尤為引人關注
從2014年開始,黃志偉以「師徒相授」的方式進行石灣陶塑技藝傳承;2016年,黃志偉辦起了首屆師徒作品展;四年後,師徒再度聯手辦展,黃志偉可謂「桃李滿天下」,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位徒弟扛起了文化傳承的旗手,「不少弟子在省市獲得了技術能手、陶藝大師等稱號,為文化傳承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我相信,石灣陶塑文化傳承、發展將越來越好。」黃志偉說。
5、蔡昭健作為全國武術冠軍,2014年來到珠海市第十一中學任教,隨後成為學校武術項目的創立人之一。他主導創立的珠海市第十一中學「武術特色」項目被評為珠海市中小學校特色培育項目,主編的校本課程《中華武術》被評為珠海市首屆中小學校精品課程,編寫的校本教材《當校園遇見武術》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評為全國優秀體育校本教材。
近年來,珠海市第十一中學在武術教學上開辟了一片天地,學校武術文化傳承與發展項目已開展5年有餘,該校堅持系統推進初中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從課程改革、社團創辦、師生發展、校園文化等多維度普及與發展武術文化,武術文化成為該校文化品牌之一,該校也先後被評為廣東省傳統體育項目學校(武術)、廣東省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廣東省健身氣功八段錦推廣試點學校、廣東省中小學特色學校、珠海市武術進校園推廣單位等。
Ⅳ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有哪些
馮驥才、夏菊花、蔡正仁、連麗如、甘而可、田青、王秀英、季海波、姚惠芬、楊昌芹等10人被評為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2019年1月13日,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結果在北京揭曉。2019年12月29日,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結果在北京揭曉。
「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活動旨在盤點過去一年中為非遺保護傳承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標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遺領域的重大事件,記錄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哪些?
凡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在普查和保護之列。
主要包括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戲曲、曲藝、雜技、民間手工技藝、生產商貿習俗(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商貿、副業等)、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傳統體育與競技和傳統醫葯等類別。
Ⅵ 弘揚傳統文化典型人物有哪些
弘揚傳統文化典型人物舉例如下。
一、趙元任
趙元任,字宣重,別名妧妊。是舉世公認的語言學大師。也是天才的作曲家,卓越的翻譯家。曾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講授音韻學。期間擔任羅素來華演講的翻譯,能流利准確地翻成多種方言。被公認為中國現代語言的奠基者。著有《鍾祥方言記》,《中國語語法之研究》,等著作。
Ⅶ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名人事例
1.青出於藍:南北朝時,李謐18歲就拜當時的大學問家孔璠為師。孔璠知識淵博,為人謙虛,學生們都很敬仰他。李謐拜他為師後,學習非常刻苦。
沒過幾年,甚至連孔璠都有不如李謐的地方了。一次,孔璠讀書時不太理解書中的一段話,就請教李謐:「你看這段話是什麼意思?」李謐認真地分析了那段話,然後詳細地回答了老師的問題。
有人問孔璠:「你做老師的倒要請教學生,就不怕在學生面前失去威信嗎?」孔璠不在乎地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老師也不是固定的,誰懂得多,誰就可以做老師。」問他的人聽了,信服地點點頭。
2.卧冰求鯉: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養他,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
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繼母又想吃烤黃雀,但是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3.迷途知返:三國時,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中醫學家叫皇甫謐,他從小就被過繼給叔父,深受寵愛,養成了貪玩厭學的壞習慣。到了17歲,他仍「未通書史」,被人們嘲笑為傻子,叔父和嬸母都很傷心。
一天,嬸母把貪玩的皇甫謐趕出家門,想以此教訓他。誰知皇甫謐到街上買了一些瓜果獻給嬸母,以為如此「孝順」一番,便可平息嬸母的盛怒。嬸母卻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著淚說:「你要是真心孝順,就應該好好兒讀書。」
皇甫謐很慚愧,流著淚表示要改過自新。從此他刻苦攻讀,虛心求教,終於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後來,皇帝聽說他很有學識,想請他去做官,他卻回絕了,並向皇帝借了一車的書回來讀。此後,他一直學以致用,筆耕不輟,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
4.忍辱苦讀書
陳平是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
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5.落下閎可以說是這五位歷史名人中,史料記載最少、對國人來說鮮為人知的一個名人,但他確確實實能擔當起這個稱號。
落下閎是西漢景帝至武帝時期巴郡閬中人,是太初歷的主要創立者,渾天說創始人之一。曾製造觀測星象的渾天儀,建立了我國最早的民間觀星台,奠定了我國古代先進的宇宙結構理論基礎,對於推動中國天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止如此,落下閎還發明通其率演算法,奠定了古代歷法計算基礎。在歷法計算中,發明了用輾轉相除法求漸近分數,落下閎演算法比採用類似方法的印度數學家愛雅哈塔早600年,比提出連分數理論的義大利數學家朋柏里早1600年,影響了中國天文數學2000多年。
落下閎編制《太初歷》,首次將二十四節氣納入歷法。確定一年四始,恆定了中華春節。至此,中國春節的時段便固定下來,一直沿承至今。因此,落下閎又被稱為「春節老人」。
(7)傳文化的人有哪些擴展閱讀:
1.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
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儒文化為主體,中國約5000年歷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
2.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3.此外中華傳統文化還可以分為: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
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Ⅷ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有哪些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有:
1、楊建鵬,多年來,被譽為「當代風水學泰斗」、「中華周易著名風水專家」等稱號。師從楊來根先生名下,並授予「興隆堂」道教第九代高徒。從事陰陽兩宅風水執業近30年,《道教符籙與風水文化》。
2、王浩灃,重慶人室內高級設計師,風水工程師,國家注冊高級室內建築師,國家注冊二級建造師,當代風水名師。國際風水大師香港李居明(八字神數子平派)傳法事動六級弟子。畢業於重慶大學建築工程管理,從事室內設計工作23年,風水工程設計20年。
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歸納起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包含了個體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期待和要求。
儒家經典《大學*聖經》中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修身的標準是個人達到較高的美德素養。個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遠,誠實守信,剛正不阿,自強不息,重德貴義,律己修身等。
「齊家」,是指家庭應具備的美德。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治國」,是指處世應具備的美德。治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為人處世之道。
處世美德包括職業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內容有:精忠報國,勤政愛民,秉公執法,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講求公正,禮貌謙讓,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救死扶傷等。
Ⅸ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是什麼
當代人傳承文化的例子是:
1、湖北咸寧90後小伙丁力是葉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在創作中,丁力以傳統文化為素材,目前已創作出敦煌莫高窟、大唐西域記等系列作品。
2、在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喜盈門社區,有一位95後的小夥子郭暢旭,經過13年的學習摸索,遍訪名師,不但創立了自己的麥稈畫創客工作室,成為麥稈畫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肯定優秀的傳統文化
優秀的傳統文化包含詩詞文化對於所處時代的感受與表達,包含了文學界生生不息的動力,包含了中華兒女的情感,更是包含著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動力。所以我們要肯定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
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的形式與方法,再次發揮其所包含的民族情懷的作用,再次彰顯中華民族精神的光芒,是再一次的弘揚中華民族難能可貴的精神。讓優秀傳統文化再次在當代的學生身上「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