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筷子文化與筷子特徵
導語:今天小兔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中國筷子文化,中國的筷子文化歷史悠久。筷子是中國人民飲食特有的一種餐具。市場上筷子的樣式各種各樣,價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別。近些年還出現了筷子的金屬製品。個人認為在我們外出飲食的時候最好要帶上自己的餐具。在衛生上也能夠有一定的保障,這樣大家吃起來也就比較的放心。說起筷子大家一定也有一定的興趣,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筷子文化。
一、筷子文化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古老國度,她璀璨的文化光輝耀眼奪目。其中,筷子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獨特的魅力,成為華夏文化大花園里的一隻奇葩。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筷子出現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筷子的出現不僅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革命,更是一種人類文明的象徵。經過歲月的磨練和時間的洗禮,筷子不但沒有被歷史淘汰,而是越發的散發出歷久彌香的氣息,並慢慢演化成以一種實用與文化相結合的形式而存在。
今天的筷子,已經不單作為一種就餐工具,而是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代表著一種文明氣息,出現在世人面前,成為研究、使用、欣賞、饋贈、收藏相結合的藝術品。
二、筷子的特徵
1.普及性:中國十三億的人口及許多海外華僑,從三歲兒童始均會使用筷子,它的普及性是任何一個生活用具無法相比的。
2.多向性:箸的形態多種多樣,有竹、木材、獸骨(角)、象牙、美石(玉石、水晶、翡翠、壽山石)、金屬(金、銀、銅、鐵、錫、鋁、鉛、合金、不銹鋼等),稀有珍貴材料(虯角、犀角、玳瑁、孔雀骨)和其他類(魚骨、珊瑚、塑膠等)共200多種。箸的雕飾從古代刻劃短線紋,渦紋,刀題詩刻聯,從繪畫、烙畫到鑲嵌、雕鏤,多彩多色。
3.傳承性:箸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無論到何時何地,中國人進食用具都很難離開筷子。並且還用箸作為禮俗、饋贈、寄情、歌詠、收藏的特殊工藝品和禮品。
4.國際性:目前據統計,全世界至少18億以上的人口使用筷子。箸文化具有世界意義,它已成為許多亞洲國家在內的「中華食文化圈」的共同文化特徵。日本有「筷子節」,法國設「金筷獎」,西方許多人流行「為了您的健康,拿起筷子來」的時潮。
上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寡慾筷子的文化,中國人口十幾億。都在使用筷子。筷子早已成為世界上的主要飲食工具。但是關於筷子大家在使用的時候還是要講究一下的,在中國的文化裡面筷子是最忌三長兩短的,正如香一樣。人也最怕三長兩短的,也是這些說法就人中國古代人民對於生活的一種美好的嚮往。慢慢的就成為了一種中國的歷史文化。
⑵ 關於筷子的傳統文化
關於筷子的傳統文化
關於筷子的傳統文化。很多人在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會使用筷子,筷子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筷子的傳承文化也是非常有內涵的。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關於筷子的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
中國人就餐,往往藉助兩根筷子游離於指間,卻能出神入化地完成夾、挑、扒、挑、撥、撮等諸多動作,收放自如。筷子,中華文化圈最具代表性的餐具,雖然是簡簡單單兩根細長的小棍子,卻包含了豐厚的文化內涵與人生啟示,不愧「東方文明的象徵」的盛譽。
農耕文明的產物
關於筷子的起源,有一個小故事。相傳,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水災泛濫,大禹受命於舜治理水患,十分繁忙。一日,大禹在島上飢餓難忍,就架起鍋煮肉。肉在水中煮熟後,因太燙而無法用手直接拿起食用,大禹為節省時間,不願待肉冷後再取食。於是找來兩根樹枝,將肉夾起,吃完後就又奮戰於凶濤惡浪中去了。大禹手下的人見首領這樣取食,便紛紛效仿,傳播開來,於是便有了筷子。
其實,筷子產生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是農耕文明的產物。起初,先民直接用手取食,後來出現了燒烤的肉食,不能直接用手抓取,先民便用樹枝、竹條一類工具翻動、撈取食物。隨社會發展,先民由採集狩獵轉向固定農耕,人們將植物的種子、蔬菜或者肉食加水做成「飯食」或「羹湯」,而羹湯中的菜餚必須要藉助工具「夾起來」,於是筷子便逐步成為必備的餐具。
最早關於筷子的記載是《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可見,祖先使用筷子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代典籍里,筷子稱為「箸」,很少叫作筷子,由「著」到「筷子」的變化,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提供了一個說法:「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庄』,諱『翻』,以『箸』為『快兒』。原來,『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拋錨停住,因此改稱『箸』為『快兒』,意為讓船快行。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筷子者,忘其始也。」由箸向筷子這種稱謂的變化也是吳中地區船家民間禁忌的一種。
筷子與陰陽變易
一雙筷子有兩根,使用筷子時,一根主動,一根從動,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主動的筷子主動,代表陽,從動的筷子主靜,代表陰,在上的筷子為陽,在下的`筷子為陰。兩根筷子陰陽皆備,代表一個太極。只有兩根筷子同時使用時,才能夠夾起菜餚,兩根筷子分開,便無法正常使用,意即只有陰陽和諧時才能夠成就事業,陰陽分離,便太極不存。主動的筷子和從動的筷子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相互變化,意即陰陽並非一成不變,陰陽相互轉化。
筷子一端呈圓形,另一端呈方形,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故而圓形一端代表天,方形一端代表地,人的手指握於其中,天地人三才俱備。以圓形一端入口,意即民以食為天。圓形一端為天,為乾,方形一端為地,為坤。坤上乾下,即地天泰,陰陽交感、上下互通,代表吉祥、順利,這樣使用筷子才拿得住(手握方形一端不易打滑)、吃得順(圓形一端入口才舒適)。如果倒拿筷子,則為乾上坤下,天地不交、萬物不通,天地否,這樣使用筷子便拿不住、吃不順。
筷子隨處可見,兩根細長形的小棍兒,天天用,稀鬆平常,這便是「簡易」;筷子的材質多樣,竹、木、金、銀、象牙等,皆可為箸,但不論是什麼材質的兩個棍兒,用於取食,便都是筷子,這就是「變易」;盡管筷子的材料繁復多種,但終究是兩根為一雙,直而長,上方下圓,作為取食工具的本質不變,這就是「不易」。「簡易、變易、不易」,便是筷子所包含的《周易》「三易」之理。
筷子的人生啟示
筷子兩根為一雙,兩根筷子相互配合、協調使用方可取捨自如,所謂「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一根筷子如何也不好夾起菜餚來,可見互助、協作是筷子的精神之一。當今社會,隨著社會化大生產不斷深入,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個人所涉及和擅長的領域也越來越專業,因而團體與團體間、個人與個人間的互助、協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俗話說「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加強互助協作,集體的力量就會變得更強大,更易達到雙贏的理想局面。
筷子雖是細長形的小棍,卻方圓兼具,筷頭為圓,筷尾為方。筷子對方和圓的問題處理得很好,方圓各居其位,各司其職,絕不混亂。一定意義上說,處理好方、圓的問題,是我們做人的一大訣竅,所謂「方圓做人,成功做事」,處理好方圓問題是取得事業成功的一大根本。所謂方,即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應該保有自己的操守,正確的原則應當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所謂圓,即處理問題要靈活,不能死板,要學會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眼光去觀察世界、處理問題。現代教育家黃炎培對外圓內方有過這樣一個解釋:「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和若春風」即是「圓」,待人接物要像春風一樣友善可親,但是面對原則問題,則應「肅若秋霜」,板起面孔,寸步不讓。方圓得宜,就容易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如果處理不當,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飯了,不僅方形的筷尾會讓口舌難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驚神」!
筷子的文化內涵
兩雙筷子意味成雙成對,八雙筷子祝福大吉大發,十雙寓意團團圓圓、十全十美。
筷子的文化講究
1、以筷子排成〔蓮花〕狀,代表金玉滿堂,放置在壽宴中的母舅桌。
2、可排〔星〕字筷,以取福壽齊全之意壽宴中的壽星桌。
3、可排〔壽〕字筷,以示萬壽無疆之意。
4、以筷子排成〔喜喜〕字,放置在喜宴中的新娘桌,有百年好合之意。
5、送筷子有講究:送筷子=送快樂。取諧音:筷子,有快生貴子,快快樂樂等等好意頭。因此,有送筷子就是送快樂一說。「雙木即成林,相伴到永遠」,筷箸一直是平等、友愛、和睦相親的象徵。此外,筷子有快生貴子的含義,故非常適合做結婚禮物。
6、使用筷子=通力合作。筷子需要兩根小細棒通力合作才可以夾到食物。一根筷子的力量小,很容易折斷,但是如果許多筷子聚在一起,會變得非常堅固。從側面體現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必須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故不少人會選擇饋贈筷子給生意場上的合作夥伴。但不要饋贈銀筷子,這代表了試探與不信任。
和一次性筷子有關的數據
據統計,中國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800億雙,首尾相接,可以從地球往返月球21次, 可以鋪滿363個天安門廣場。每回收3雙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產一張a4紙。按50人的公司的用紙量計算,做出的紙大概可以使用55萬年。每年為生產一次性筷子要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立方米。
而一棵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製成3000-4000雙筷子。山西首府太原市有近萬家大大小小的飯店,以半數使用一次木筷且平均每天每個飯店接待100位客人的保守估算,全市一天也要用掉50萬雙一次性木筷!就是說,僅太原一個城市,人們每天就餐的同時也吞噬下相等於125至170棵大樹!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以中國寬廣的森林定義和世界首位的人工林面積,其森林覆蓋率也僅為18、21%,居世界第130位。當中還存在森林質量不高,如林種單一、樹齡低等問題。中國長期以來的農業、經濟發展,人口持續增加已對中國的森林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破壞。因為十三億人每日就餐的需要也要吃進去那麼多的樹木,這種不必要的浪費既讓人痛心又無比荒唐、
但是在市場上兩塊錢就能買到一百雙的一次性筷子消耗的遠不止寶貴的森林。正規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質地比較好的木材,無須經特殊加工。但大多筷子的生產都需要經過漂白的過程,一般有三種方式:運用二氧化硫、過氧化氫或次氯酸鈣(鈉)進行漂白。漂白後,都需要大量的水蒸煮或沖洗。硫磺中含有重金屬、例如鉛、汞等。一次性筷子的生產不僅浪費珍貴的淡水,其漂白後的污水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即使現實中,大部分的筷子製造者都忽略水煮的部分,減少了污水的排放,但重金屬嚴重超標的筷子會直接影響用餐者,二氧化硫隨著空氣的流動很容易固至呼吸道,引發咳嗽、哮喘等疾病。最後,被棄置的筷子及其塑料或紙包裝袋也將一起成為固體有毒廢物,繼續污染環境。
⑶ 中國傳統文化筷子介紹
筷子,古稱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製作,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
中國襲冊悶是筷子的發源地,使用筷子歷史悠久,以筷子進餐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利瑪竇將筷子傳入西方國家。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曾這樣說起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拍彎,真是高明極了。」
作為姿段進食工具的同時,筷子更是獨特的文化載體,與中國人的禮儀﹑婚姻﹑信仰﹑藝術等緊密相連。筷子文化不僅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民族精神,也濃縮了幾千年的璀璨文化。
筷子的使用講究
在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講究的。正確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執筷,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
用筷子時,也要注意調解情緒與氣息,講究拿捏力度,符合規矩要求,其寓意為:做人辦事要知敬畏,懂分寸,重修養,合禮節,守天道。
使用筷子時也要注意一些禮儀和禁忌。如忌迷筷:筷子伸出去後,卻舉筷不定,迷失了方向;忌翻筷: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在菜盤里撥來劃去;忌供筷:筷子不能直插於飯碗或菜餚上,因為只有鬼神和仙人才這么做。
忌敲筷:用筷子敲打碗、盆、碟子、桌子,這是乞丐要飯的習慣動作,敲筷實際上是自我醜化,同時也是對上菜遲緩或對飯菜質量不滿的抗議行為;忌粘筷:筷子上還粘著東西時不能夾別的菜;忌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斜著伸筷夠菜……
⑷ 筷子的歷史文化
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歷史約4000年,用筷子的時間上限還不確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歷史,餐叉直到戰國時仍在用,河南洛陽的戰國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戰國以後,餐叉可能被淘汰了,記載和實物較少出現。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時的分工很明確,勺子用來吃飯,筷子用來吃羹里頭的菜。[1-2]
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為「梜」,漢代時已稱「箸」,明代開始稱「筷」。《禮記·曲禮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說:「箸,一名梜,所以夾食也」,《禮記》鄭玄注「梜,猶箸也」。《雲仙雜記》載:「向范待侍,有漆花盤,科斗箸,魚尾匙。」
《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走堂的拿了一雙筷子兩個小菜碟又是一碟臘豬頭肉。」沈從文《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邊街又有小飯鋪門前有個大竹筒插滿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
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也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普通筷子的長度約為22-24厘米左右。筷子有很多工藝品,在設計方面融入了更多的傳統工藝,從而也成為人們收藏的選擇,並且也深受外籍人士的喜愛。[1]
筷子
我國有一則民間傳說,相傳大禹在治理水患時三過家門而不入,都在野外進餐,有時時間緊迫,等獸肉剛燒開鍋就急欲進食,然後開拔趕路。但湯水沸滾無法下手,就折樹枝夾肉或粉粢(米飯)食之,這就是筷箸最初的雛形。傳說雖非正史,但因熟食燙手,筷箸因運而生,這是合乎人類生活發展規律的。
《禮記》鄭注雲「以土塗生物,炮而食之」。這是把穀子以樹葉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專家認為這種烤食法也推動了箸之形成。當先民把包好塗泥的穀粒置火灰中烤時,為使其受熟均勻,不斷用樹枝撥動,我們聰明祖先也就是在撥動原始爆米花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天長日久,筷箸的雛形也漸漸地在先民手中出現。
這當然是推測,因為新石器時代末期進入到夏禹時代還沒有文字,當時無法記錄箸之發明過程,但飲食專家的這些推測是不無科學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