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作為茶文化發源地,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該如何將國粹發揚光大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而且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所以大家一定要把這樣的文化發揚光大,因此這個時候就一定要注意茶葉的生產問題,而且一定要把茶葉輸送到國外。所以生產者和開發者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茶葉的包裝,這樣才能夠讓外國人比較喜歡。
總結
大家沒有必要感覺太過焦慮了,因為每個人遇到的情況絕對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時候也一定要努力的改變自己。如果你也非常的優秀,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況告訴對方,而且你自己也可以去網路上查看一下茶葉文化,或者是茶葉的種類,這樣的話你也能夠進一步的了解相關的問題了。
B. 中國有茶道文化,茶道文化是怎樣的該如何傳播
茶是中國從古至今一直流產下來的一種飲品,很多人在無事的時候都喜歡燒一壺熱水,沏一壺好茶,可見茶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多麼常見的一件事情。在歷史上可謂是中國說紛紜。
茶是由於神農氏嘗遍百草,再一次煮水的無意之間,幾片葉子落入鍋中,鍋中的水由此變更的微黃,喝下後感到神清氣爽,而這就成為了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在茶道文化中,飲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所謂沏茶就是為了喝的,因此飲茶又是茶道的最後一步,飲茶是,我們要注意,喝茶的左手要將茶杯端到我們的胸前,然後用右手拿起茶杯的蓋子,慢慢地抹去最上層水面上漂浮的茶葉殘渣,然後將茶水一飲而盡。
C. 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案
茶文化的傳播可以促進茶葉市場的拓展。那麼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案有什麼?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推廣安溪茶文化的方案,一起來看看。
安溪茶文化的推廣方案
安溪是中國最大的烏龍茶主產區,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產茶歷史可以上溯到唐朝末期。數百年來,隨著安溪茶葉的誕生和發展,安溪逐步形成古老獨特、絢麗多姿的茶文化。集歷史、經濟、宗教、民俗、禮儀、飲食、園藝為一堂,融詩詞、歌舞、戲劇等文學藝術為一體,安溪茶文化已成為安溪文明的象徵。為不斷豐富安溪茶文化,茶鄉人將祖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茶文化融入安溪茶文化之中,從而形成安溪中國茶葉大觀園。大觀園薈萃各種各樣的茶文化,可謂一部茶的網路全書。 而安溪茶文化的推廣已成為重點解決的問題,以下是有關安溪茶文化的推廣方案:
一、茶藝與茶道的推廣
安溪茶藝以名茶鐵觀音沏泡技巧為典範,表達鐵觀音令人回味無窮的特殊“神韻”。叮咚作響的古樂聲中,身著典雅華麗服裝的安溪茶藝小姐款款有序出場,她們行雲流水般的動作向你展示沏泡烏龍茶的全過程,懸壺高沖、春風拂面、行雲流水、點水流香……
談到安溪茶道精神,不能不提到安溪茶藝導師李波韻。他從安溪茶文化中提煉出了他的茶道精神理念:純、雅、禮、和。李波韻認為,茶藝應了解茶性,尊重當地民俗,掌握最佳泡飲方法,茶藝流程講究禮貌待人、款款有序,動作細膩優美、富有茶的神韻,使人們在品嘗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茶作為人類靈魂的飲品,蘊含著人的精神文化現象,使人與自然的對話變為現實。現在,安溪茶藝已不再停留在表演的層面上,而是涉及到茶學、美學、禮儀學等方面,包括茶藝環境、茶藝音樂、茶藝人才選拔等。
二、茶歌的推廣
安溪是茶的故鄉,也是歌的故鄉,勤勞純朴的安溪人世代傳唱著多情善感的茶歌。早在1988年,安溪就成功地舉辦了安溪烏龍茶“鐵觀音杯”全國征歌大獎賽,然後將徵集到的歌匯編成《飄香的歌》。茶舞《烏龍茶的傳說》流傳於安溪民間,既充滿神奇色彩又具有現實意義。歷代文人墨客也“志寄茶韻、筆喚鄉情”,留下許多贊美安溪烏龍茶的詩篇。民間則流傳著大量茶葉生產和茶農生活的傳說、歌謠和諺語。
安溪茶歌的推廣,可以舉辦茶歌大會,邀請明星來參加,把傳統的安溪茶歌向全中國推廣開來,繼而帶動安溪茶文化的發展。
安溪鐵觀音是品名,並不是商品品牌,要持續健康發展安溪鐵觀音,必須走品牌之路,八馬茶葉無疑是優秀品牌的代表。安溪茶葉品牌化要做到以下幾點:
1.持之以恆注重產品的質量。“優質、安全、穩定”是“八馬”產品的基本要求。“八馬”品牌的質量宗旨是:寧缺勿濫。鐵觀音產品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料的質量,鐵觀音原料質量因產地區域不同、製作工藝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這就需要茶師有長期的審評經驗和強烈的質量意識,“八馬”企業現有多名資深的評茶師把關質量。
2. 不斷追求創新、依靠科技進步是八馬茶業永恆的主題。茶葉是競爭性很強的行業,因為進入茶葉行業的門檻很低,所以經營茶葉的企業數量大得驚人。要想在茶葉行業立足並有所發展,只有走創新的道路。“八馬”的創新主要是口味的創新。不同茶葉消費地區對鐵觀音口味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消費群體對鐵觀音的風味欣賞也是不同的,而鐵觀音品質又是多樣性。
3.聘請明星當代言人,打造企業和產業的良好形象。
四、安溪茶文化景觀的旅遊推廣
走進安溪,茶文化景觀遍布。鐵觀音發源地西坪的茶園層層疊疊,滿目青翠,到處是茶的海洋、綠的世界,茶葉的芳香沁人心脾。大坪生態觀光茶園是全國最美最好的生態風光茶園,茶山形態秀麗,綠色無邊,還有最原始的茶歌對唱。
近年來,安溪人正努力把濃厚的茶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介紹給世人。他們已規劃推出休閑度假、古跡覽尋和生態探幽等四條以茶文化為特色的黃金旅遊線路,並新建茶葉公園、茶博覽館和生態茶園等一大批茶文化旅遊景區、景點,形成具有茶鄉特色的茶文化旅遊整體。
欲知天下茶,請到安溪游。茶文化之旅定能讓你忘情山水間,陶醉在濃濃茶香和醇厚的茶文化之中。
茶文化園推廣策劃方案
一、 策劃背景:
蓮緣禪茶文化園簡介
依託具有1400餘年歷史的日照佛教文化,立足於巨峰綠茶,投資 180萬元打造成佔地 100 余畝的“蓮緣禪茶文化園”。蓮緣茶廠為原鐵佛山茶廠,始建於1988年,是集名優綠茶的種植、生產、加工、貿易、科研、旅遊觀光、禪茶文化研究於一體的綠茶企業。可發展茶園近千畝,僅茶場的有機茶園的面積就高達400餘畝。現有專業生產禪茶職工58人,年產禪茶5萬斤。是江北唯一一家以生產禪茶和禮品茶為特色的發展型企業,以弘揚和發展禪茶文化及齊魯傳統禮儀文化為己任。
二、 禪茶文化,
禪茶是採用嚴格的融於佛法的生產加工工藝,經過特殊的茶藝表演,從而啟迪佛性,昭示佛理的佛門用茶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禪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悟,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一念迷失,禪是禪,茶是茶;清者清,濁者濁;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覺悟,茶即禪,禪即茶;清化濁,濁變清;雅化俗,俗化雅。茶味即是水味,水味即是茶味,茶水交融,密不可分。這種修行理念不僅默契佛陀的本懷和佛法真意,而且特別契合現代人的根基,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法門。禪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禪茶文化的功能是“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將正氣溶入感恩中,溶入包容中,將和氣溶入分享中,將雅氣溶入結緣中;從而弘揚禪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實禪茶文化,發揮禪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優化自身素質、和諧自他關系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蓮緣禪茶文化成本分析:
禪茶廠:50萬
禪茶文化館:30萬
禪茶素食廳:20萬
禪堂:20萬
禪茶賓館:50 萬
l 禪茶銷售廳:5萬
水電費用:略
其他費用:5萬
二、 策劃目標:
合理規劃蓮緣禪茶文化園蓮緣禪茶文化布局面
迅速提升蓮緣禪茶文化知名度
准確找到蓮緣禪茶文化園盈利點
吸引魯東民間絕技絕活人士
推出產品——“蓮緣禪茶”
三、具體方案
1、整體布局:
(1)門口:
設置雕塑:安放一個雕刻心經的大茶壺,可以循環流水。作為蓮緣禪茶文化園的標志性建築。
(2)樓門: 兩個大紅燈籠標有“禪茶”字樣
(3)樓門兩側: 以書法體書寫“品蓮緣禪茶參萬法性空”置於兩面,突出禪茶文化園特色。
(4)入門口:功夫茶台佛像頭、佛像肚、佛像旁邊金元寶;茶客撫摩佛像肚子象徵著尤容乃大;茶客撫摩佛像身邊的金元寶象徵著財源滾滾。設有小型電子顯示器,顯示是第幾位來書院的茶客。
[建議]在旁邊設置一大的電子顯示屏,能讓茶客看到自己是第幾位到書院的茶客,感受到其獨一無二的號碼,並且凡購買茶葉的遊客,將號碼列印在“蓮緣禪茶”的包裝上面,以示紀念,從而提升“蓮緣禪茶”的高附加值及其銷量。
(5)禪茶文化館: 高僧及其他居士、名人字畫的展示及售賣。包括蓮緣禪茶文化成長歷程圖片實物展,講述禪茶文化的產生、發展、壯大、成熟以及與海外佛教界的交流等。採用現代設備與先進技術,建成高標准現代禪茶文化展示園;茶史廳以實物、圖表、文字等形式,採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禪茶的起源、發展史等;茶藝廳通過茶藝表演,讓遊客在高雅的環境中品茗的同時,充分感受到中國禪茶文化的豐富內涵。
l
(6)禪茶賓館:適合機關單位特別是宗教界培訓、文化交流等大型活動。走系列商務主題路線,主動出擊,啟動商務行銷戰略,策劃系列活動,邀請相關單位參與;根據客戶需求,為其提供閑適安逸的商務活動場所;邀請相關媒體在此做專題節目或活動。
2、整體推廣
(1)、整體定位:
佛教文化有特殊的旅遊功能,能滿足遊客求知、求美、求奇的旅遊動機,還能滿足深層次的情感需求。
日照是座具有休閑的生活與濃郁的文化氣息相結合的旅遊城市,在日照,喝茶是生活的一部分,無論達官貴人還是鄉村農民都喝茶,而日照以其北依青島、西靠臨沂、南接連雲港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碧海、藍天、金沙灘、佛教的城市特色深得廣大遊人的青睞。禪茶文化園建在日照自然會有很多的賣點。
打造日照佛教文化及禪茶文化的重要基地,將佛教文化與茶葉文化聯姻,走產業化市場化的道路。
因此我們對禪茶文化園的定位: 禪茶文化根據地
(2) 獨特銷售賣點提煉:參禪+休閑
(3) 整體推廣語:游齊魯聖地 品蓮緣禪茶
(4) 禪茶文化園的LOGO:
識別性是企業LOGO重要功能之一。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不斷加劇,公眾面對的信息紛繁復雜,各種logo商標符號更是數不勝數,只有特點鮮明、容易辨認和記憶、含義深刻、造型優美的標志,才能在同業中突顯出來。它能夠區別於其它企業、產品或服務,使受眾對企業留下深刻印象,從而提升了logo設計的重要性。
禪茶文化園作為日照佛教文化的重要基地,在LOGO的設計上,要符合佛教禪宗的意境。
(5)推廣媒介選擇:
在媒介選擇方面,根據蓮緣禪茶廠目前的現狀,急需提升的禪茶文化園知名度。那麼在媒介的選擇上面,我們建議選擇以下媒體:
公交車亭燈箱:
電視專題:
報紙廣告:
建立網站:
其他:
3、蓮緣禪茶
(1) 禪茶生長於山青水秀,雲蒸霧繞的山東省日照市山區,日照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溫暖濕潤,年平均溫度為12.6℃,年平均濕度大於72%。日照東臨黃海,北依青島,南接連雲港,西靠沂蒙山區,隔海與韓國、日本相望。晝夜溫差明顯,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屬黃棕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遠離現代城區的污染,山水相映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禪茶色澤翠綠鮮活、氣味清香高雅、湯色清澈融和、滋味醇厚甘甜,形態美觀大方的特點。禪茶不僅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而且祛肺痢,保健康。護齒明目、解渴生津,增長善根。因此飲茶便成為禪門修道的最好輔助。
(2) 目前市場現狀:茶葉的傳統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現代的、多元化的茶葉消費趨勢。禪茶應該迎合現代市場新的需求,著力打造區域品牌,以占據市場一席之地。據了解,江浙一帶茶業企業都在品牌上面下功夫。如,“龍冠”西湖龍井的生產廠家杭州龍冠實業公司為了加強自身品牌保護,就在“龍冠”品牌的基礎上,同時推出註明原產地的系列品牌產品,如龍冠西湖龍井、龍冠錢塘江龍井等。
(3)蓮緣禪茶賣點:
產地:江北綠茶的第一生產基地日照;
功效:清心提神之功效,護齒明目;
(4)蓮緣禪茶廣告語:
(5)廣告表現:
(6)推廣方式及媒介選擇:
4、品牌連鎖運營
5、各地寺院為中心的銷售
6、各禪宗道場專供
7、綜合的銷售
從旅遊經濟學的角度看,禪茶文化具有深遠的發展內涵。這是因為
1、佛教文化的知識內涵。佛教文化中包含著的大量的經過佛教教義整合的人類文明,從中可以了解到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經濟、科技、文學藝術的發展面貌。同時,佛教經卷所蘊含的豐富哲理,也頗具有知識的吸引力。
2、佛教文化的藝術魅力。這一魅力主要體現在佛教文化的載體上。可供遊人欣賞的佛教文化載體主要有寺廟、佛像、佛事用品、佛教組織、佛教節日、佛事活動等。每一件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精美的藝術珍品,是吸引遊人進一步接受佛教文化薰陶和產生審美感受的旅遊吸引物。佛教文化載體在向遊人傳遞信息的同時調動其審美愉悅,因而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3、佛教文化的獵奇引導。以佛教文化為旅遊產品重要內涵的旅遊區域,是一個充滿著神秘感的世界,這種神秘感對遊人有著極強的吸引力。
4、佛教文化的情感滿足。對佛教信徒和佛教信仰者來說,佛教情感需求是他們與佛教聯系的紐帶,這一情感紐帶是吸引他們到佛教文化地旅遊的重要因素。還有很多屬基本意義上遊人,他們只追求對佛教意識的超脫,正是這種超脫觸發了他們的旅遊動機,通過動機轉化為實際行動而得到心理補償,獲得心理平衡。從旅遊的意義上說,無論是宗教式情感滿足還是通過追求佛教意識超脫而獲得心理平衡,都是因為佛教文化的支撐。
傳媒的策略對象
個人消費者。
時尚消費:對象主要是城市青年,他們講究情調和追求生活方式。要抓住未來消費者
的潛力,就必須吸引年輕的消費者,在時尚消費下功夫。
習慣消費:主要對象是愛茶一族,這些消費者有自己喜愛的茶葉品種或品牌,消費性
強。
功能消費者:主要是為女性或中老年人,為各種減肥茶,美容茶,保健茶等等,因此
在這種消費形式中,口碑宣傳比較重要。
家庭消費:指普通家庭的日常消費。家庭消費品的購買者主要是家庭主婦,而城市女
性大多喜好逛商場。因此商場的促銷活動對其吸引力極大。
旅遊消費者
安溪茶文化的推廣離不了旅遊文化的相容相輔,可以藉助旅遊文化向世界各地人士推
廣安溪茶文化的精髓。
禮品消費者
中國傳統的三大禮品是煙酒茶。而茶是老少皆宜,且有益健康。
專業場所消費者
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的品質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原來越多的以品茶為主要的茶藝館、茶樓,茶館。這里也是推廣安溪文化的一大途徑。
文化展示
多形態多層次類型的安溪茶文化展示
傳統城鎮茶文化
現代都市茶文化
現代農場茶文化
現代小鎮茶文化
傳統集鎮茶文化
傳統鄉村茶文化
多層次的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安溪茶文化展示
專業:開展參與世界性專業論壇,茶王比賽,茶師培訓,茶科學技術研究,茶學術交
流。
尊享茶文化:主要是茶客俱樂部,茶產品投資與收藏,茶主題房產等。
雅士茶文化:主題餐廳,酒吧,主題酒店,主題文化活動。
大眾休閑型茶文化:安溪鐵觀音茶館,茶市場,茶節慶。
大眾觀光型茶文化:安溪茶場,茶博物館,茶市。
D. 喝茶的年輕人很少,茶文化如何流行起來
中國可以說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在中國有著幾千多年的歷史,傳說當年神農在嘗百草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茶葉的存在,只是當時茶並不是作為一種飲品而被發現的,它被視為一種解毒的神葯而逐漸被人們所普遍接受起來,說起來它也在我們國家傳承了四五千年之久。歷經幾千年的發展,茶也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茶文化,並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茶作為一種植物,可食用、能夠解百毒,適當飲用易健康長壽,總之就一句話: 茶乃天地之精華,順乃人生之根本。
隨著“國際茶日”的設立 ,更給了茶文化發展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感受中國茶文化之韻,見證中國茶文化之美,讓中國茶的“茶香”流溢四方 ,這樣才是讓中國流傳千年茶文化再次流行起來的最好的方式。
E. 茶文化怎麼弘揚與發展
首先,參照國際標准合理調整或者取消稀土值的限定。由有關部門綜合多方面實際情況,採取更為科學的論證方式,並以正式檢測的身份進行各茶區中茶葉稀土含量的檢測,以省內權威科研及學術單位進行牽頭,得到更有公信力的基礎數據。
其次,挖掘整理茶史文化,將茶之功效和葯理一一展現。在許多中華葯書、古籍中,均有對茶的功效介紹。如《神農本草經》記載了茶的解毒消毒的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茶,可明目、清心、止痢、輕身、少卧……」此外,人體所需的86種元素,已查明茶葉中就具有28種之多,所以說,茶是人體營養的補充源也不為過。
再次,扶持並推動各省各地龍頭茶企,由政府和企業攜手組織適宜的活動,帶動地方茶業做好做大科學飲茶、健康飲茶的宣傳工作。
最後,允許茶葉企業在茶的包裝物上標識、闡述茶葉的保健和功效。中國對茶的葯用有數千年歷史,功效更是不勝枚舉,在西方國家茶的外裝物上,通常標明茶葉內所含營養物質的方式來表達喝茶與健康的關系,如「氨基酸含量、蛋白質含量、茶多酚含量等」。在不違反真實葯理、不虛假廣告的前提下,外裝物上應允許有茶葉保健與功效的正確描述。
F. 如何更好的傳播茶文化
茶文化的傳播方法:
1,加強旅遊茶園觀光建設。旅遊茶園是一種供旅遊者參觀瀏覽、休閑度假的茶園。茶園應該做到有景可觀,有茶可飲,有茶可購,以生態學、經濟學為指導,實現茶葉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 -,從而進一-步 對茶葉資源進行深層次、多方面的開發,擺脫傳統單- -的茶葉生產模式。
2 ,全力打造茶文化紀念品,吸引遊客。相比一般的紀念品,要更能突顯出其使用價值、收藏價值及其欣賞價值。要讓遊客深深感受到企業的文化氛圍。
3,興辦茶文化休閑村。茶文化村可以選擇在.清凈、優雅的環境,最好是依山傍水的地方,內設茶史館、茶樓、品茗室、茶具室、詩書畫欣賞室及各類茶葉、茶具專賣店等,有條件的還可開設茶葉批發集散地。
4,加大青少年茶葉知識教育。創建茶葉科教基地讓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學習茶葉技術,認識我國的茶文化等。
5,公共關系活動。公共關系傳播與其他傳播在目的與技巧方面不同是「傳播溝通,宜傳造勢,塑造形象,創造無形資產"。巧妙的將其特有的職能運用在茶葉策劃上。
G. 打造茶文化品牌的方法
歷史以來,茶 文化 是中華民族 傳統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茶產業也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產業,關繫到千家萬戶茶農的生計。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打造茶文化品牌的 方法 ,希望對您有用。
打造茶文化品牌的方法
新的世紀,對茶文化建設也賦予了更高的要求。要著力發展先進的茶文化,既要繼承弘揚優秀茶文化傳統,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揮內部潛力,把茶文化注入商品經濟,進一步去提升商品價值,打造茶文化品牌。目前,我州創建的普洱茶文化博覽園,正是提高茶文化實力,打造茶文化品牌的具體體現。同時,要不斷提高各種茶文化學術、論壇以及茶藝表演等方面的質與量。另外,還要挖掘當地優秀的原生態的民族傳統茶文化。
在繼承弘揚優秀茶文化過程中,應注重弘揚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的茶文化,從而養成一種十分高雅的生活方式。在營銷茶葉商品時,一定要重視把高雅的茶文化一起輸出,努力傳播茶文化。因為茶是 人際交往 的橋梁和紐帶,社會生活中無論是走親訪友,接待貴賓,一般都以茶招待。茶象徵著禮誠、純潔和盛情,古今中外茶文化的核心都貫穿著「和」字,在紛繁社會中,和諧極為可貴。茶葉香馥、甘醇、意境悠遠,堪稱「和諧」飲品。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乃至促進世界和平的進程中,茶都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溝通作用。
2008年3月15日,胡錦濤同志出席了北京舉行「中日年交流會」開幕式。在欣賞中日兩國精彩的茶藝與茶道表演,並品嘗了中泡的名茶之後,胡錦濤同志用一個真摯的「和」字道出了中國茶藝與日本茶道的志同道合。胡錦濤同志提出「以茶為緣,以和為貴」,因為「和諧」包括了人與自然,國與國之間的和諧。這是對我國傳統茶文化功能的積極肯定。
普洱茶「內含物質極其豐富,保健功能十分顯著」,而且特別利於存儲這三個因素,使之成為打造茶文化實力的重要載體和一大經濟支柱。目前,西雙版納州上百年至數百餘年的13萬畝古老茶樹還活著,茶葉元老106歲的李拂一先生和一大批老茶葉科技工作者都還健在,43萬畝的可採茶園都已煥發出勃勃生機。普洱茶的知名度已經逐漸普及到國內外廣大消費者中,對普洱茶健康可持續發展已經有了堅不可摧的基礎。
當今,在快節奏的社會里,人們對喝茶已上升到一種調節身心,感悟人生的茶道、茶禮、茶藝、茶文化境地,無需過度炒作。
應大力弘揚我州優秀民族茶文化,促進普洱茶健康持續發展;對保護珍稀古茶樹要建立有關檔案;充分發揮西雙版納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有計劃地狠抓全州性的生態有機茶園基礎建設;用歷史傳統的耕作管理方法,建設無污染、無公害的茶葉有機綠色保健食品;積極打造古茶山、古茶園、古茶樹,有機生態茶園旅遊觀光的茶文化品牌;在創新生產名優茶新產品當中,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把普洱茶原產地———西雙版納這塊金字招牌打響,繼續把各廠家馳名中外的紅茶、綠茶、普洱茶名優茶產品品牌打響;在認真保護各縣(市),各鄉(鎮)、村民委員會、山寨資源豐富,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茶史文物古跡的同時,大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民族茶文化品牌;提高科技含量,合理利用寶貴的古茶樹茶葉資源,更好地維護傳統的普洱茶品牌。
茶文化品牌的模式
立頓:以快銷品的形式操作茶葉
英國不產茶,但英國立頓茶卻無人不知,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卻沒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茶品牌。七萬家中國茶廠在年產值上竟難敵一家英國立頓。
立頓有什麼樣的魅力,讓一個不產茶葉的地方,成為全世聞名的茶葉品牌。說茶文化,立頓在茶文化上基本是荒漠,完全沒有茶文化中的茶道、茶藝之說;說產品品質,業內都一致認為立頓產品的品質一般,立頓的很多產品的原料在中國茶企看來,根本夠不上等級。立頓的成功在於把茶葉當做快銷品來營銷,從而全面打開了茶品的現代化通道。中國茶,從來都是「豎」著做,杭州做西湖龍井,雲南做普洱茶,安溪做鐵觀音。而立頓則是「橫」著做,把各個品種當成口味,且只瞄準消費者方便、快捷、經濟地喝茶的需求。明確細分市場和定位後,就有了明確的營銷行為,最終才有了明確的品牌。立頓一直秉承的大眾化的原始初衷,改變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使立頓成為僅次於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全球第三大非酒精飲料。
天福茗茶: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價值鏈
無論是從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到新疆的烏魯木齊、克拉瑪依,黑龍江的哈爾濱,再到雲南的昆明、海南的海口,隨處可見到「天福茗茶」綠底白字的招牌。特別是在各地大型超市門口,都會看到「天福茗茶」的身影,總是有店員端著泡好的茶(用一次性紙杯盛裝)請你免費品嘗,如果進店坐下來了,他們不但泡茶,還會拿出很多的茶點,請你免費試吃。把店開到超市裡,是很多做茶文化的企業不可理解的,超市是現代生活快捷、方便、高效的產物,而茶葉是高俗、精英文化的象徵,怎麼能和超市為鄰,品茶怎麼能簡單的就用代錶快餐文化的紙杯盛著,至少要用茶杯才行啊。而天福茗茶正是靠著對消費者的研究,放下了以往茶葉品牌高高在上的形象,吸取現代人生活的快、簡單的節奏( 飲茶 習慣將走向更為廣泛的社會化,這是21世紀一個很大的變化,人們給飲茶賦予了更多的社會符號,因此很多人在需要場合中消費茶葉,回到家裡未必有那麼的講究,即茶葉消費的時尚化),把茶消費者從成功人士轉相了普通大眾,是天福茗茶成功的因素之一。
其二:行標准化的精緻服務,是天福茗茶贏得消費者的又一重要法寶。每家門店都布置了專門的空間供顧客品茗體驗。坐在古色古香的座椅上,邊看服務員用嫻熟、規范的操作手法沖泡鐵觀音,邊聽她講解沖泡技巧和茶葉知識,即使是門外漢也會被茶道深深吸引,這是天福吸引茶葉 愛好 者的一大法寶。
其三:天福茗茶在茶食品上領先一步的開拓,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盡管沒有官方的數據,但天福茗茶(比如標價20元、凈重500克的茶金橘、茶話梅)很受當下年輕人的喜歡,據熟知天福的業內人士說,天福茗茶利潤的80%來自茶食品。目前天福茗茶總共推出了100多種茶葉零食,從產品定位來說,茶葉零食價格要比同類產品高10%左右。沒有喝茶嗜好的年輕消費者成為這類食品的消費對象。茶瓜子、茶味口香糖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茶麵條、茶糕點也走入了人們特別是追求時尚的年青人的視野。
天福茗茶的成功,很多茶企在這三點上向其學習,但很多企業往只學到了表面,而其深入研究消費群體的本質往卻沒有學到,反而學得四不象。
彩雲紅•紅歲:以奢侈品的模式打造高端品牌
要說中國茶業高端品牌,就不得不說近幾年異軍突起的彩雲紅•紅歲產品。
「得意之時,紅歲相伴」。簡單八個字,將彩雲紅•紅歲的高品位彰顯無遺。
品質——2100米海拔以上珍稀高山茶為原料,三十六道最傳統地道工序加工;定價——國際著名定價師操刀;內外包裝——國內外名師的扛鼎之作,對完美的追求滲透在每一個細節里,精雕細琢,終做出了茶葉界的奢侈品——紅歲。
無論是彩雲紅•紅歲產品的稀缺品質、追求藝術式完美的包裝設計、至高的定價還是只在高端做的 廣告 投放都無一不成就著彩雲紅•紅歲的奢侈,彩雲紅•紅歲高級的「黃金寶」黃茶貴比黃金,定價在100元1克,全球一年只供應5萬盒,此舉一出,各國富豪趨之若騖,單這一款茶一年給公司帶來的收入就高達5億元。但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在近4年裡,彩雲紅•紅歲的廣告投放費用多達20多億元人民幣,那就是直接從大規劃、大投入的品牌打造入手,採用極有挑戰性的奢侈手法走一步到位的品牌推廣模式,終究成就了彩雲紅•紅歲的奢侈。
立頓、天福茗茶、彩雲紅•紅歲三個茶葉領導品牌的品牌運營模式,也分別代表了茶葉市場不同細分市場的成功模式,從整體來看,這三家企業在茶文化上的傳承上,都不是做得最好的,甚至是都沒怎麼涉及所謂的「傳統茶文化」,但其依舊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看過「打造茶文化品牌的方法」的人還看了:
1. 論茶文化品牌塑造的方法
2. 論茶文化的功能及其品牌塑造的方法
3. 茶文化公司的經營范圍
4. 茶文化旅遊的背景
5. 茶文化的傳播的案例分析
6. 茶文化旅遊的策劃方案
7. 茶文化園策劃的項目方案
H. 年輕人的首選飲料之時,該怎樣更好地傳承和發揚茶文化
如何讓茶文化更好地在年輕一代中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興於唐朝,盛於宋代。茶文化糅合了儒釋道多派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昨日的月湖寧波茶文化博物院內,茶香四溢。一場題為「清茗雅集」的品茶活動,迎來了參加第三屆茶文化高峰論壇的多位專家學者。大家匯聚一堂,識茶品茗,以茶會友。當咖啡、可樂逐漸成為年輕人的首選飲料,如何更好地傳承和發揚茶文化,尤其在年輕一代中推廣,保持其甘醇,散播其芬芳,成了昨日品茗會上的熱議話題。
茶是向善向真向美的文化年輕人能從中得到雅的熏陶「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昨日的月湖袁宅,細雨落檐,但屋內熱鬧非凡。來自北京的禪茶,武夷山的岩茶,台灣花蓮的蜜香紅茶……各位茶文化專家帶來各自精品茗茶的同時,也為大家展現了高超的茶藝。「清和雅,有助於平和、凈化當今社會一顆顆浮躁的心靈。」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認為,中國的茶文化,體現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寶,可以影響更多的人。在他看來,盡管國人著裝打扮已經西化,但西服領帶,屬於外在,而生活點滴,比如碗筷碟,茶杯茶壺等,這些在西方人眼裡極富藝術美感的器品,正是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反映。需要大家形成合力,共同向世界展現茶文化的魅力。快節奏的生活下,飲茶品茗多屬上年紀人的雅好,年輕人似乎更偏愛咖啡、可樂等舶來飲料。「生活本美,為俗所累。」許嘉璐說,「當代年輕人背負不小壓力,沉浮之際難辨清濁,而茶文化是向善向真向美的文化,他們能從中得到雅的熏陶,我們應該將茶文化之美帶給更多年輕人。」另一位出席嘉賓、香港新聞聯會會長、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國良介紹,在第三屆茶文化高峰論壇期間,組織一場品茗會,除了以茶會友,更能以此喚醒茶的生命力,「我們經常看到的茶道禮儀,畢竟是形式,有時過於追求禮儀,反而忽視了茶文化的內涵。通過面對面的品茗活動,能讓大家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贏回年輕人,得有親和力有了喝茶習慣,就走上了傳承之路一襲素衣,一壺香茗。昨天的品茗活動上,一個年輕女孩的茶道表演博得來賓們的聲聲贊嘆。朱宸儀,這位來自寶島台灣的女孩,目前正在北京大學念研究生,攻讀文藝美學專業。朱宸儀茶道表演的主題是「瓜瓞綿綿慶豐收」,為來賓們奉上一杯杯散發著自然果香味的蜜香紅茶。作為現場最年輕的茶藝師,如何讓年輕人傳承發揚茶文化是離不開的話題。「年輕人喜歡去星巴克、costa咖啡聚會,他們有種感覺——茶文化很遙遠。高檔的茶具,昂貴的價格,繁瑣的工序,遠不及一杯咖啡來得時尚便捷。」朱宸儀學法律出身,但觸動她鑽研傳統文化,緣於出國經歷。「在國外,每個人都是一方文化的代表。當看到歐洲人品嘗並不新鮮的茶葉,把它當作來自東方的臻品時,心裡總想推介真正的中華茶文化,但卻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連自己都不是很懂。」朱宸儀說,不少海外中國留學生都有同感,這是一種內心的不安,感覺「不中不西,失根了」。如果向西方推介中華文化,茶是一個很好載體,因為茶文化糅合了道法自然、中庸禪等儒釋道思想。如何讓茶文化更好地在年輕一代中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朱宸儀覺得,茶文化首先得放下身段,擺脫「高大上」形象,讓年輕人有親近感。當然,最主要還是得培養年輕人的飲茶習慣,讓喝茶融入大家的生活,「當年輕人養成喝茶習慣,當茶超過咖啡、可樂,成為大家的首選飲料時,我們其實已經走在茶文化的傳承之路上了。」
I. 論述如何繼承、發揚和推廣中國茶文化
當今世界面臨著「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中國也正在締造和諧社會。與世界和平與和諧社會相一致,中華茶文化的作用顯得格外突出。在歷史上,中國茶文化曾經載譽著和諧社會的使命,羽化於山川異域,慧澤於民俗風情,讓無數人從茶的「和諧」中得到熏陶。茶成了傳播中華文明及其禮儀規范的媒介。在現代中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宏大工程中,繼承和發揚中華茶文化,對於弘揚民族文化精神,建設和諧社會,仍然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如果我們推動中華茶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促進全人類的文明與進步,茶的溝通能力會更加明顯。在這個意義上說,茶是和諧社會的文明通道。
一、茶文化與文明修養
從功能上講,茶具有健身怡神、醒腦開智的功效,經常飲茶可使人神采煥發;茶還具有明目養顏、涵養神思的作用,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民間有「食怡養身,歌怡養心,茶怡養筋」的說法,這實際上是調養家的養生格言。經過數千年的實踐證明,茶葉本身具有抗衰老、抗幅射、抗癌症、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益神智、美容顏等一系列保健功效。經常飲茶,能調節人的生理機能與心理機能,提高身體素質。況且,茶是一種大眾飲料,人們在日常飲用中即可達到保健效果。加大茶的飲用量,減少其它酒類飲料、碳酸飲料和化合飲料的飲用量,將會有效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如果我們從人的身體感受方面來觀察飲茶活動,會發現茶本身含有興奮因子,但這種興奮因子不會使人失去理智,相反,還會使人更加明睿。這是茶在物質方面的積極作用。
人們飲茶,可以體驗茶的平和作用,怒者氣有所消,厲者聲有所減,心情煩悶者能夠得到舒緩,情緒波動者可以調解而靜化。學界曾有「快日明窗閑試墨,寒泉古鼎自煎茶」的聯語,反映出文人儒士的修養情調;又有「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的詩詠,體現出飲茶者知識境界。這說明茶對人的精神有調節作用。中國自古流傳的品茶、點茶的操作模式,從烹茶和茶藝的結合中增加飲茶者的感受。比如說點茶,內容很豐富,早在宋代蔡襄的《茶錄》中,已將點茶技藝分為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盞、點茶等程序,每道程序都講究心境的平和。唐代人煮茶已有 「三沸水」之說:一沸,「沸如魚目,微微有聲」;二沸,「邊緣如湧泉連珠」;三沸「騰波鼓浪」。水在剛三沸時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見《茶經?五之煮》)。南宋羅大經認為,點茶應該用「嫩」的沸水,「湯嫩則茶味甘,老則過苦矣。」(《鶴林玉露?茶瓶湯侯》)。因此,他主張在水沸後,將湯瓶拿離爐火,等停止沸騰後,再沖泡茶粉。這樣才能使「湯適中而茶味甘」。正式點茶時,先將適量茶粉用沸水調和成膏,再添加沸水,邊添邊用茶匙擊拂,使茶湯表面泛起一層濃厚的泡沫(即沫餑),能較長時間凝住在杯盞內壁不動,則為成功。人們之所以這樣用心地對待飲茶,完全是在追求茶的感染力。
在不同的地區,中國人有著不同的飲茶風習。北京茶人注重民俗風味和文化格調,他們在茶室中不但擺設茶品茶點,還增加曲藝、戲劇和綜藝的表演;在一些茶事中,還有人引入了禪茶模式,利用佛光禪韻來烘托飲茶情調,給人以度身世外、凈化心靈的感覺。北京茶館業主喜歡營造靜心品茗的氣氛。上海在飲茶風格方面更顯 「精緻」,不但對茶葉本身相當挑剔,而且講究茶舍茶具,海派飲茶「精緻」融入到茶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之中,就像上海女孩一樣秀美。廣東人所說的飲茶還包括吃點心和聊天的意思,他們理解的「茶」,其范圍要比外省為廣。由於經商成風,人們喜歡到茶樓談生意,茶樓便成了生意圈中的一個聯絡點和接待處,一般說來,廣東大茶樓都修得很氣派,要想在廣東加大茶文化的力度,恐怕還要講究一點排場。然而不管你從哪一個角度看,任何地區的茶文化都是和諧的、文明的。
中國茶文化的和諧氛圍並非空穴來風,它是在中國儒家文化熏陶下才培養得如此和諧。眾所周知,孔子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國社會上進行了千年滋育,而且在人們的行為規范上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無論從哪一個切入點進入中國文化,都離不開孔子思想的感染。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法國巴黎發表宣言:「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2500年前孔夫子那裡去尋找智慧。」實際上,中國茶始終感悟著孔子思想的的精髓,只要我們穿透茶生活的時空隧道,就一定會發現,飲茶本身包含著傳統文化的無數細胞,孔子倡導的「仁」的博愛准則和「禮」的行為規范,與飲茶活動中所體現的感情交流與禮節文明是那樣天人合一,以至於所有飲茶的中國人都能無形地感受到一種文化的陶熏。孔子之「道」已經穿透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部位。因此,我們倡議,用「孔子茶道」來充實中國茶文化,強調茶之有「道」為孔子之「道」,我們於此所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歷史的冠名權,更是一種思想理念的張揚。就算孔子當時未飲茶,中國茶文化的生成與發展也從未脫離過先哲定義的軌跡。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茶道」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強烈感情與先哲智慧,同時也讓孔子思想在另一個領域內獲得釋放。在茶文化方面多宣揚孔子,應該是一個主渠道,同時也加強文明修養的一個好方法。
總之,茶對於人民生活的保健作用是多方面的,對人的個性修養是行之有效的。在和諧的環境里,茶自然會成為文明的調合劑。
二、茶文化與人際關系
人們飲茶之際,可以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跨越隔閡的交流氣氛。茶的那種平和清淡的自然秉性會與人們追求和諧的要求息息相通。人際關系可以因茶而生緣,因茶而更加融洽。社會上的茶室大多是寧靜的場所,為人們提供了祥和安逸的交流環境。記得一首當代《茶室銘》有雲:「斯是茶室,唯茗德馨。龍井西湖綠,觀音碧螺春。普洱興鴻儒,往來聚嘉賓。可以健身心,侃茶經。仰清泉之潤耳,仰國門之昌隆。敬茶神明!」來到茶室,誰都不會惹是生非。茶在人際交往的連接帶上具有其他媒介所沒有的潤滑作用。俗話說「以茶會友」,其中就體現著交際的功能。
與之相比,酒雖然是用途更廣的飲料,文化寓意也很深遠,然而酒給人的刺激力過分強烈,不知有多少人因酗酒而鬧事,酗酒而傷身,但從未聽說過飲茶而引起的負面作用。這說明酒與茶在人際關系方面具有不一樣的行為取向,二者之間區別甚大。「茶為韻清常注盞,酒因氣烈再添杯」,這句聯語也反映出兩種飲品的不同作用。
圍繞著飲茶中的人際關系,我國茶界創造出飲茶的交際藝術,這種藝術與飲酒相比,具有更高雅的文化境界。飲酒者一般在興奮中相互溝通,而飲茶則在平靜中享受交往的樂趣。中國過去流行的「鬥茶」就是一種交流活動。盡管有人把鬥茶活動稱為「茗戰」,帶有比賽性質,但仍屬於心靈溝通的交往,並非單獨的爭強好勝。宋人唐庚《鬥茶記》所記:「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的做法就充滿著樂趣。范成大《題張氏新亭》詩有雲:「煩將煉火炊香飯,更引長泉煮鬥茶。」宋代鬥茶,除比試茶湯的色澤之外,還要比試沫餑的多少和停留在懷盞內壁時間的長短,而「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格調甚高。過去鬥茶,人們總要相約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嘗,決出名次,以分高下,雖較輸贏,卻無爭奪。這種鬥茶,只能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而不會引起糾紛。
茶文化中的游藝活動很多,這些活動大都能夠活躍人際關系。宋人陶谷《荈茗錄》說:「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陸游《臨安春雨初霽》詩:「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指的也是烹茶游藝。楊誠齋寫有《澹庵座上觀顯上人分茶》詩,表述了烹茶游藝的無窮樂趣:「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甌面,怪怪奇奇著善幻。紛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萬變。銀瓶首下仍尻高,注湯作字勢嫖姚。不須更師屋漏法,只問此瓶當響答。紫薇山人烏角巾,喚我起看清風生。京塵滿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漢鼎難調要公理,策勛茗碗非公事。不如回施與寒儒,歸續茶經傳納子。」由此可見,無論你開展什麼樣的茶文化活動,收獲的都是和諧。
提倡和諧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氛圍基礎,而茶文化可以構建這種氛圍。應該看到,由於經濟條件、社會地位、文明修養的差異,各階層之間人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一些矛盾和沖突,無論你怎樣調節,都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沒有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的情況下,用茶文化去引導人們自我修養和人際溝通,可起到調解和整合的功能。茶文化強調和而不同、以和為貴,主張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培育感情,從而生成與人為善的道德情操和兼顧他人的處事准則,以至於在處理利益關系和各種矛盾時,能夠互諒互讓。如果我們把茶的交際功能擴大,一定能夠產生和諧的效果。
三、茶文化給社會帶來和諧理念
茶還能夠傳遞社會理念,並與古老的文明傳統相吻合,通過哲理的感悟,輕輕地融入當代人的心靈。茶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在賦於人們「節儉、淡泊、樸素、廉潔」等人格思想的同時,處處與中國哲學思想交融。比如說,中國孔子茶道就是我國茶文化的承傳方式,它植根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吸收了儒、釋、道三教文化的精華,充滿了智慧的思辯,沉積了厚重的道德倫理和人文追求,它通過茶的滋潤來打動人心,並用一個「和」字來釋放傳統哲學思想理念。當人們通過孔子茶來感悟社會的時候,心情會顯得格外穩定,表現出更多的親和力。
如果我們穿透茶生活的時空隧道,我們會發現,飲茶本身不但包含著傳統文化的無數細胞,而且攜帶著中國人的博愛准則,這與飲茶活動中所體現的感情交流與禮節文明是那樣天人合一,以至於所有飲茶的中國人都能無形地感受到一種文化的熏陶。飲茶活動往往以自我修養為根基,展示出那種淡泊、寧靜、高潔和樸素的心態,創造出與人為善的氣氛與環境。圍繞著飲茶,中國人啟動過無數的文化智思,開展過各種各樣的茶文化活動,使飲茶最終沖出了飲料的物質層面,轉化成一種社會化的生活方式,而且進入了生活情趣與精神追求的至上境界。
此外,在茶的飲用過程中,通過文化的加工和提煉,衍生了眾多與茶相關的文學藝術,積存了厚實的茶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在享受飲茶品茗的樂趣時,更多地追求茶文化的深刻內含,這樣有利於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境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總94期)刊登過訪問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楓先生的一篇文章,題為《茶應成為「國飲」 》,文章中說:「新世紀以來,一種全球范圍的對茶的重新認識給中國茶葉帶來了全新的機遇,提倡茶為國飲,讓茶在服務人類健康、弘揚民族文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已成為重要課題。何為『國飲』,就是要通過推廣,讓飲茶不僅成為中國的一種民族習俗,而且在國際上成為一種民族文化的象徵。」文章還從各個角度論證了茶為「國飲」的力點,分析了飲料與民族文化的關系,最後總結說:「茶的內在價值吻合了新世紀人類發展的內在需求。我們提倡國飲,是與倡導新生活、新價值觀聯系起來。……要通過茶內在精神的發掘,利用茶德來弘揚民族文化;要倡導以茶為禮,以茶待客,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要讓茶的開發與新科技、新產業、新消費方式結合,樹立品牌,不斷創新,這樣才能讓茶在新世紀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既然中國茶界已經把茶提升到「國飲」的高度,那麼,這個「國飲」稱號就理應給和諧社會灌輸文明動力,起到「國飲」應有的作用。
我們認為,茶應該成為「國飲」,畢竟茶是中國人的第一飲品(無酒精飲品),況且中國又擁有著世界上茶消費群最多的人口,只是我們不能把「茶」這個世界上最聖潔最天然最有內涵的飲料僅僅放在物質消費的空間當中,我們還要把茶的全部文化能量貢獻給人類社會,讓人們在物質和精神兩個領域內都共享茶之芳芬。
中國茶文化雖歷經千載滄桑,卻歷久彌新,在今天和諧社會的構造中,一定能夠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因為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和諧文化。我們都知道,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精神動力。無論從人際關系方面講,還是從人與自然方面講,誰都離不開和諧文化的支撐。可這樣說,沒有和諧文化,就沒有社會和諧的氛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就應該催生出與之相適應的和諧文化,這其中就要包括茶文化。
我們可以理直氣壯並且毫不誇張地說,茶文化帶來和諧理念將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社會發展。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將在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人文環境、生成文明世界的過程中得到更多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