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常識的方法措施
想要學習傳統文化,尤其是優秀的傳統文化,首先要明確基本的世界觀,以及學習的方法。
一、基礎世界觀
要學習傳統文化起碼要先接受先賢的世界觀,你倆要先在一個語境里,才可能稍微明白點先賢在講什麼,而不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華夏先賢們書寫的典籍出現在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分科之前,是先賢言行的記錄,所以拿西方研究文史哲的思路來學習華夏典籍竊以為不太合適。先秦元典代表著古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行為方式,所以真正的傳統文化並非是簡單的哲學、思想可以概括的。既然我們所說的傳統文化指的上承先秦時期的干貨,那麼自然不包後來從天竺傳來的佛教。
二、開蒙第一步
漢字表達了形聲意三方面的信息,包含著華夏先祖對自然真實的認識。或者說,漢字是承載華夏先祖對自然真實認識的一種載體。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幅圖畫,一段動作,一個立體的場景,乃至一段「自然真實」。所以不明白文字背後的自然真實含義,那麼對經典的理解就會浮於表面,或者師心自用,自己胡編。
就比如《三字經》里提到的:「性相近,習相遠」
習在《說文》里是「數飛也。」其實說的是小鳥拍打翅膀的樣子。小鳥想要飛翔,需要不斷的重復的拍打翅膀。所以習字其實代表著重復的不停的行動。所以這句話說得是後天的行動的積累是每個人變得不同的關鍵。而不是簡單的學習的意思。
所以當我們越來越貼近文字背後的自然真實含義,就越容易明白典籍中表達的內容是什麼。古人言簡意賅,好不誇張的說,有時候一個字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個圖書館。
所以開蒙認字其實是第一步。在古代這是小孩子們的必修課。
三、學習套路
說完了上面的,才跟大家聊聊學習的方法。古人學習經典講究師說家法。現代人沒有這個條件,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方法是要知道的。
第一,學之以專。專可以先簡單的理解為專注,認真。而且這不是說簡單的看書時認真,而是廣義上的專注,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探索,這樣才有可能觸碰到典籍敘述的干貨,或者說真正的有可能理解一點典籍在說什麼。而不是浮皮潦草,看過一點就覺得自己咋樣了的那種啦。夫子學琴的故事可以了解一下哈。
第二,學之以序。序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序列。學習講究序列,就像先學小學數學,然後才能學懂初中、高中乃至高等數學一樣。學習傳統文化依然也需要講究序列,從基礎到高深,而不是好高騖遠,小孩耍大刀啦。《三字經》就算是基礎啦,是開蒙的重要書籍。大家往往低估了嚴重低估了應麟先生的水平。
第
2. 如何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 要加大傳統優秀文化的普及。比如,在機關要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編寫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學習教材;在學校要開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組織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在企業要開展「誠信企業」「誠信商戶」等評選活動;要通過開展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弘揚孝賢文化和感恩文化、弘揚優良家風,推進社區、農村和家庭建設。要突出抓示範。通過好人好事的評選和推廣,用榜樣激發全社會崇德向善的力量。
二、要加大文化、文明工作的創建。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開展文明行為大教育、大勸導、大實踐、大提升活動,突出細節文明建設,從身邊一點一滴抓起,從一個一個具體的不良行為改起,教育引導人們在衛生習慣、交往禮節、禮貌用語、守時守約、尊老愛幼、保護環境、遵守公德等方面踐行文明規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三、政府要重視,比如,要安排財政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地方文化發展。宣傳部門、文化部門要加強指導支持,聯合戰略策劃機構,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策劃方案。要從能乾的事情做起,盡快啟動一批先導性、基礎性重大文化設施項目。同時還要在推動傳統文化轉化創新上選好著力點和突破口,切實做好融合發展文章。
四、要加強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政府、社團等要引導群眾增強文物保護和文化安全意識,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古鎮、古村落、古文化街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保護區、研究傳承基地和相關博物館建設,使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發揚光大。
五、要創新保護方式。比如與旅遊、與網路「+」相結合,讓文化釋放更大的能量。
六、中央領導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合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因此我們要做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工作。
3. 如何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一、營造濃郁氛圍,讓經典育人“潤物細無聲”
高尚的校園文化是一種精神塑造,具有無聲的熏陶和感染的教育功能。學校要努力構建以傳統文化為底色的學校文化,讓學生時時處處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洗禮。
1、環境文化
我們將“明禮、勤奮、活潑、進取”八個大字鐫刻於外牆,點染出學校校園文化的主旨,並開辟傳統經典文化專欄,涉及文學藝術、傳統美德、傳統節日、歷史名人、科技發明、地方文化、名勝古跡、教育智慧八個方面的內容,營造出濃厚的傳統經典文化氛圍。漫步校園,如同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處處都能感受到偉大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
2、班級文化
學校將聖賢的智慧、經典的名著、璀璨的藝術和傳統節日文化等與班級文化建設有機融合,營造了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學習園地中,學生的剪紙、書法、繪畫作品,讓我們在為孩子的才智豎起大拇指的同時,真切地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3、精神文化
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風、校訓,“做融匯東方智慧、走向世界的中國人”和“博納、儒雅、蓄志、創新”成為師生思想的引領,也更加深入地詮釋了傳統文化在現代教育中的新內涵。
二、躬身教育實踐,讓經典育人“潛移默化”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壓力最小、記憶最好、心靈最清澈的時候,多背誦一些傳統經典與歷史上的古聖先賢對話,學習先哲的風范,習得聖賢的智慧,就會將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存入心中,奠定自己一生融入社會、生活幸福、事業大成的基礎,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播下希望的種子。
要讓傳統文化走進學生的心靈,首先要讓傳統文化走進教師的心田。學校注重引領教師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做傳承傳統文化的引路人。開展教師“讀書富腦工程”,傳統文化書籍是必讀書目。寒暑假要求教師至少讀一本傳統文化書籍,並寫出心得,開學後組織交流;篩選了自先秦至明清的100多篇優秀的古文,每學期組織一次測試,成績納入教師業務考核;定期開展師生經典詩文誦讀、賞析活動。在讀書、交流、測試、賞析中,傳統文化的種子在每一位教師的心裡紮下根。
其次,重視學科滲透,將誦讀活動引入課堂。開展課前三分鍾經典誦讀活動。通過誦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孩子們感受了漢語言的魅力,培養了對文學的興趣愛好;通過重溫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汲取了民族精神的豐富營養。為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開展實踐活動,讓經典育人“無處不在”
學校積極探索學科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的`方法途徑,要求全體教師根據學科特點,挖掘拓展學科課程中的傳統文化元素,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召開“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課例研討會。開設了經典誦讀校本課程,教學內容以校本教材的學習為主,課外拓展為輔。學校確定每周一課時的校本課程教學時間,誦讀古典詩文,講述經典故事。我們充分利用節假日時間,讓學生自發組成課題小組,在經典文學和民族藝術兩個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學校先後召開了四次小課題研究展示、研討會,三至六年級各個班級研究的子課題累計達200多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有機結合,課內外教學有機融合,拓展了課程資源,完善了素質教育的模式。學校以“讓傳統引領時尚,讓經典鑄就文化”為主題,開展了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引領學生牽手文化、感悟傳統、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內容主要包括:玩轉傳統游戲,體驗民族情趣;誦讀千古美文,爭做謙謙君子;秉承民族藝術,領略傳統技藝;親歷傳統節日,追尋文化之魂;走近歷史名人,弘揚中華美德;采擷文化元素,創建班級特色。
四、與養成教育結合,讓經典育人“生根開花”
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在家感父母養育之恩,在校感教師教育之恩,得到表揚感激勵奮進之恩,受到批評感鞭策進步之恩……使學生常懷感恩之心,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如,學習品德與生活課關心父母等內容時,我們把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中有關孝的內容穿插其中,如“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座”等等。經典的活學活用,使經典從古代來到了今天,走到了學生的身邊,走進了學生的心裡,變成了學生自覺的行為習慣……體現在他們的言行舉止之中……
4. 如何在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
首先要不斷積累和儲備傳統文化的知識,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范圍非常廣博。只有老師自身有了足夠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才能在你的教學中靈活地應用傳統文化,才能不失時機地把傳統文化傳播給學生。
5. 傳統文化怎麼學習
學習傳統文化,不僅要從書上入手,還得要實踐才能了解得更加透徹。
想要學習傳統文化,首先必須得有一顆認真學習傳統文化的心態,喜歡對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古人曾說過,興趣才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傳統文化沒有興趣,那麼學習它就如同嚼蠟,食不知味,更別提能夠了解到傳統文化獨特的美,願意把它記在腦海里,並且加以研究了。
當然,傳統文化中自然也有許多令人唏噓的一面。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繼承與發展,主要是與現在的時代潮流格格不入,鮮少有人會耐著性子將傳統文化一一呈現給世人,如果喜歡這傳統文化,大可發揮你的耐心,多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它的魅力。當然,也有許多匠人不願將傳統文化貢獻出去,認為是祖上秘寶,對此我們也要多加尊重,不應該道德綁架,正確看待傳統文化的留存。
6. 直播授課中關於學習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你有哪些方法和建議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方法
一、扎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小學的基本教學內容以識字為主,一二年級重點在於字詞,三四年級開始接觸閱讀寫作,五六年級則加深難度,因此我們要打好基礎,從字詞出發。
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讀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二、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進行因材施教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典籍眾多,並不是所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作都在適合在小學階段讀,所以,在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時,我們要慎之又慎,既有培養學生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興趣,又要蘊含做人做事之道理。可以在教授新課時進行拓展,如:人教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有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我們可以進行擴展,讓學生了解其他神話故事:《女媧造人》、《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等等。
三、開展多樣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
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必須多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與中華傳統節日相結合,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學生可以搜集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詩歌、故事,讓學生誦讀、領會,對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地形成很有效果。但我們也要明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只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過多的形式化也許會成為孩子們學習的負擔。孩子們真正的收獲應該是潛心下來,快樂誦讀,並有所收獲。
總之,我們應該把小學語文中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看做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看成是知識體系,更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曇花一現。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不得不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回歸的重要性。
7. 如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學習和體驗一種以社會導向為主的文化模式,比如對社會價值、家庭觀念的遵從和尊重,以及在這種前提下對個人能力與價值的開發與實踐,所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誦讀經典,聆聽經典,傳統文化經典是文字和音韻的結合,長期進行誦讀有助於讓自己的精氣神得到振奮和提升,如《詩經》、《樂府》;
2、養氣正心,矯健身心,傳統文化包括以養氣為主導的帶有身心協調的體育術,比如導引術、入眠術、吐納術;
3、親善友朋,敬愛師長
8. 怎樣才能學好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