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陝西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關中皮影
關中皮影源於漢代,最初用紙板製作,宋代以後開始用牛、羊、驢皮製作。
根據戲文設計形象,精選上好驢、牛、羊皮經刮、刻、染、罩、熨、綴六道工序而成。關中皮影既繼承了漢畫像石刻的傳統,又發揮了宋院體繪畫之長,運用洗煉的輪廊造型、誇張的裝飾紋樣、疏密虛實相間的處理手法、縝密精細的雕鏤功夫,表達劇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著和性格,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漢調二簧
漢調二簧又稱陝二簧、山二簧,是陝西第二大劇種,流行於陝西的安康、漢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肅、湖北的部分地區。它源自陝南漢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葉受秦腔影響,並吸收崑曲、吹腔、高撥子等曲調,糅合當地方言,形成了獨立的聲腔劇種,原來用雙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稱「二簧」。為與「京二簧」區別,又稱「土二簧」。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漢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
陝北民歌
陝北民歌是陝北地區的傳統民歌,分為勞動號子、信天游、小調三類。勞動號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採石歌、吆牛歌、打場歌。
❷ 陝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1、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區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
安塞腰鼓是陝北腰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多在重大節日慶祝、慶典、廟會中演出,在2006 年,「安塞腰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陝西民歌根據地域特徵和藝術特點分為陝北民歌、陝南民歌和關中民歌。陝北民歌種類繁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有信天游、小調、勞動號子、榆林小曲、陝北套曲等 20多個曲種,其中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流傳最廣。
陝南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紫陽民歌是陝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種,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對門唱山歌》《南山竹子》等。關中民歌有船工號子、打夯號子、搬運號子等曲種和各種小調。
3、陝西皮影戲起源於漢代以前,發源地在華縣,鼎盛於唐代,又稱「影戲」「影子戲」,流傳於民間,保留著民間說書的歷史痕跡,是近代陝西諸種戲曲的前身。
其唱腔數十種,以老腔、碗碗腔、阿官腔、弦板腔、秦腔五大調較為普遍,輔之陝北、陝南及關中各種道情。皮影戲的傳統劇目有《游西湖》《哪吒鬧海》《古城會》《會陣招親》等。
4、「社火」是陝西民間一種廣泛的、傳統的、規模壯觀的群眾娛樂活動,來源於古代先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陝西「社火」通常在正月、節日盛會或廟會演出,包括鼓樂、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秧歌、舞龍、舞獅、花燈等。關中是陝西社火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寶雞更是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5、面花俗稱「花花饃」,屬麵塑藝術,種類有婚禮、喪禮、壽禮、節日花饃。面花起源於漢族民間祭祀活動,源於漢代,成於唐代,盛於宋代,到了明代之後,面花就廣泛流行於民間,清末,北京還出現了專門製作面人的藝人。面花自古盛行於北方民間,形式豐富多彩,品類繁多,其中尤以合陽、華縣面花為佳。
❸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寶雞社火、鳳翔木版年畫、鳳翔泥塑、西秦刺綉、炎帝祭典5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和社火臉譜、西府皮影、寶雞剪紙、鳳翔草編、面花禮饃、千陽八打棍等省市級項目。
首批正式公布的陝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都具有濃郁的特點為有的展現陝西傳統文化和民族民間文化創造力的傑出價值。有的紮根於相關社區的文化傳統,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有的具有促進陝西地域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和社會穩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有的出色地運用傳統文藝和技能,體現出高超的水平,具有見證文昌橋化傳統的獨特價值,還有的對維系陝西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因社會變革或缺乏保護措施而面臨消失的危險。
節日展會: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文拆如化遺旅迅啟產保護工作,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前,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的現代化,我國文化遺產生存環境漸趨惡化,保護現狀堪憂,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
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文化遺產日。至此,我國已經有了文化遺產日、文化遺產標志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歌曲,對於增強全體民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將會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❹ 陝西的民間文化藝術有哪些
1、戶縣農民畫。在陝西關中地區的剪紙、壁畫、年畫、刺綉等民間藝術基礎上衍變,以朴實的繪畫語言,詳盡而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產勞動的壯觀場面、熱烈活潑的節慶場景和絢麗多彩的民風民俗。
2、富縣薰畫。薰畫兼具剪紙和版畫的藝術效果,古樸渾厚,結構嚴謹,手法簡煉,主次分明,虛實相映,形象誇張,主題鮮明,是中國民間藝苑的一株奇葩。它與富縣剪紙珠聯璧合,為富縣贏得「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美名。
3、洛川毛麻綉。洛川毛麻綉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構思新穎,技藝精湛,多出自村姑農婦之手。構圖上盡量將畫面充滿、平面展開、互不遮擋。造型上大刀闊斧,削繁就簡,大膽誇張,使形象更加鮮明生動,色彩艷麗。作品集精細華麗與粗獷拙樸於一體,富有裝飾性和實用性,是中國民族壁飾的一支新秀。
4、關中八大怪。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關中地區在衣、食、住、行、樂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積淀的陝西關中地區,沿襲歷史民俗,形成了生動有趣「八大怪」,以其「古風古韻古長安」的獨特魅力,成為外地遊人探尋的一大熱點。
5、關中剪紙。寶雞當今仍廣泛使用銀箔 剪紙,裝飾面花、禮饃、蠟燭、亭子、花帳等。《對猴》、《對馬》一 類團花仍是延用至今的主要題材。剪紙,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中國文 化的一種象徵,它不僅表現了中華民族淳厚雋永的民情和民風,而且融 入了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和善惡判斷。
❺ 陝西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陝西物質文化遺產有兵馬俑、大雁塔、興教寺塔等。
一、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❻ 陝西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至少寫三個
陝西歷史文化遺產有:兵馬俑、唐華清宮、大雁塔、小雁塔、法門寺。
1、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2、唐華清宮
唐華清宮,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別宮。後也稱「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3、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
4、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唐長安城安仁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於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志。
5、法門寺
法門寺(FamenTemple),又名「真身寶塔」,位於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寶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桓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
❼ 陝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1、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別稱「梆子腔」,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