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有什麼特色小吃
合肥的虎皮金桔蛋、合肥的切糕、合肥真發綉、合肥劉麻子剪子、合肥小劉瓜子、合肥包河的魚蓮藕、合肥麻餅烘糕
合肥明教寺佛茶水聖
肥東的花生、長豐的草莓
蕪湖的鐵畫、蕪湖牡丹皮、蕪湖的香樟、蕪湖清水荸薺、蕪湖迎春瓜子、蕪湖傻子瓜子
南陵西山丹皮
繁昌醬菜
宣城的山核桃、宣州的板栗、宣州宣木瓜、宣城的宣筆、
廣德的竹根雕、廣德的板栗
涇縣醬菜家常備、涇縣涌溪火青茶、涇縣洞顫宣筆宣紙、涇縣育才醬菜製品、涇縣的竹雕
寧國的烏早、寧國的筍干、寧國的山核桃
郎溪的水辣椒、郎溪的瑞魁草
績溪的玫瑰酥、績溪的蠶絲、績溪徽菜幫
蕭縣大葡萄、蕭縣的貢葡萄
巢湖玉帶糕、巢湖小銀魚、巢湖蝦米蝦
無為的板鴨、無為紗燈工藝、無為老奶奶花生米
含山東關老鵝湯
廬江的蜂蜜、廬江的小紅頭
黃山的獼猴桃、黃山極品毛峰、黃山綠牡丹茶、黃山的特級毛峰茶、黃山銀鉤石耳、黃山極頂雲霧茶、黃山的松子糕
歙縣的金桔、歙縣極品炒青、歙縣琥珀蜜棗、歙縣金竹貢菊、歙縣的名硯、歙縣磚石雕、歙縣頂谷大方茶、歙縣漳潭三
潭枇杷
徽州的香墨、徽州八碗八、徽州臭豆腐、徽州的雪梨
屯溪臭鮭魚、屯溪炸肉圓、屯溪的腌鮮鱖魚、屯溪的猴魁茶、屯溪小燒餅
黟縣的香榧、黟縣古徽綉
阜陽玉器瑪瑙、阜陽的枕頭饃、阜陽的皮絲、阜陽的剪紙
太和的櫻桃、太和香椿芽
阜南戀思蘿卜、阜南黃崗柳編
亳州古井貢、亳州觀堂大蒜、亳州的白芍、亳州的中葯、亳州的煙草、亳納哪敗州的蘇趙梨、亳州的穿心紅蘿卜、毫州雪湖貢
藕、亳州豪門貢菊冰茶
渦陽的高爐大麴酒、渦陽的苔干
安慶江毛水餃、安慶五香牛肉、安慶墨子酥、安慶雪木畫、安慶貢糕
桐城小花茶、桐城的絲棗、桐城的水芹菜、桐城的麻豐糕、桐城的鮦蒜鮮紅
宿松涼亭雪棗
滁州貢菊、滁州的蜂蜜
淮南火烙畫
八公山的豆腐
壽縣的大救駕
鳳台縣鐵鍋、鳳台淮王魚、鳳台縣肥王魚
祁門的祁紅、祁門的名瓷
霍山的石斛、霍山根樁盆景、霍山的黃芽、霍山小峴春茶
九華山的冰姜、九華山佛像、九華山素齋
齊雲山木耳石雞名、齊雲山的白葯黃芽、齊雲山野味
懷遠的蘆筍、懷遠的石榴
休寧的松蘿、休寧的虎皮毛豆腐、休寧的孔雀、休寧的筍尖、休寧竹木器
石台雲霧茶、石台天方茶
金寨的天麻、金寨鴨蛋干、金寨推光漆器、金寨的鱖魚
天堂寨的吊鍋
大別山茯苓
六安白蒜、六安的瓜片
琅琊寺素齋、琅琊的酥糖
貴池的鹿群、貴池的翠微茶
明光的綠豆、明光的特曲
利辛尼龍網、利辛的泡桐
鳳陽的鳳畫、鳳陽御液酒
天柱山盞兒糕、天柱山靈芝、天柱山葯材
界首的陶瓷
東至縣獼猴桃、東至雲尖茶、東至葛根草
臨泉高產薄荷、臨泉的貢柿、臨泉水洗芝麻蒜片、臨泉的生薑
霍邱的柳編
舒城的貢席、舒城的蘭花
潛山的扒蹄膀、潛山的舒席
橫山鎮的長棗
五河沱湖螃蟹
英坑的竹蜜棗
萬佛湖的鰱魚
肖家橋餅油酥
黃嶺區的大蔥
六郎中華絨螯蟹
天長甘露油餅
邢塘脫水蒜姜
新港茶干
安徽祁紅屯綠名茶
唐模杏樹
符離集的燒雞
黃音坑綠牡丹
胡玉美蠶豆醬
銅陵的薄皮姜
余良卿的膏葯
馬鞍山絲綿畫
潁州的紅櫻桃
瓦埠湖的銀魚
樅陽黃花菜
皖西的綠茶
蘇埠的大麻
定遠的橋尾
板橋的草席
壽州的香草
採石磯茶干
碭山的酥梨
岳西縣厥菜
水東的蜜棗
馬坑的香蘑
富岱的楊梅
曹索功御墨
潁上的泥人
蒙城黃牛肉
靈璧的奇石
泗溪的三大寶
胡開文墨錠
岳西桑皮紙
南溪鎮緩察靈芝
新安芝麻糖
淮北口子酒
固鎮大花生
黃石溪名茶
懷寧縣的頂雪貢糕
❷ 安慶宿松文化
宿松縣處於吳楚文化交匯地帶,鍾靈毓秀,是我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發祥地;黃梅戲以其動人婉轉的甜潤唱腔,清新濃郁的鄉土氣息,倍受人們喜愛,歷經千年風雨,芳香依舊沁人心脾;構成黃梅戲唱腔和劇種基礎的「斷絲弦鑼鼓」(以打擊樂為主、間以絲竹音樂伴奏的攜掘伏民間器樂形式,曲牌有30餘首,分為打擊樂和絲竹樂間奏的斷絲弦曲牌、鑼鼓曲牌、弦樂曲牌三類)和「文南詞」(一種類似歌舞演唱的形式,多為2~4人演出,其典型代表作為1950年代初期佐壩區虞松巒村文南詞劇團排演的《浪子拋球》)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兩朵民間藝術奇葩,至今廣為流傳。據宿松縣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廖理南先生考證,黃梅戲淵源於唐初的黃梅採茶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代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地方戲曲。是安徽安慶市宿松縣和湖北黃梅一帶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吟唱的一種曲調藝術形式。兩縣毗鄰,有很長的邊界線,很多東西是無法分開的。歷史上不少時候兩縣曾屬同一行政區域。就是共產黨創建初期,兩縣還屬同一個黨支部。廖理南先生通過查閱《中國戲曲志》、《黃梅縣志》、《宿松縣志》等文獻資料發現,在黃梅戲發展史上,宿松有十幾項第一。 如:1、第一個專散歲演黃梅採茶戲。從明代中葉開始,宿松人就於每年的三月初三,在松梅嶺街上專演黃梅採茶戲;2、第一個將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台楹聯。清代道光年間,當地人把《送香茶》、《西樓會》等十幾個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台楹聯;3、第一個進行「官方公演」。宿松於1853年將黃梅戲由草野請進官方的縣城公演,比《黃梅縣志》記載的「黃梅戲1934年進黃梅縣公演」早81年;4、第一個正式把流行於民間的黃梅採茶歌定名為黃梅戲,1921年版的《宿松縣志》中,第一次正式記載了「黃梅戲」這個名稱。 鼓書是流行於全縣廣大地區的一種單人表演的表演形式,表演者左手持檀板(牙子),右手輕巧鼓錘敲擊一用數根近米長的竹桿做成的鼓架支撐的一面小扁鼓,說書人在表演過程中,有四句頭或二句頭的清唱,有或長或短的說白段落,說唱中的開頭、中間、末尾均夾以節奏很強的鼓板打擊聲。 燈班、燈會、燈展:民間春節燈班在該縣較為活躍,燈班的「大件」是龍燈,一般還有舞獅、綵船、挑花籃等,燈班中夾以各色方圓、大小不等的花燈,還有鑼鼓班子和吹奏的號者。許嶺、下倉的燈會,佐壩的龍舟會,曉星、趙嶺的獅舞,百餘年來深受縣內外群眾歡迎。
民間工藝
根雕是20世紀90年代在該縣興起的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造型藝術,宿松從事根雕創作作品較多且有一定造諧者有周青、洪水先等人;周青,安徽省農民書畫研究會會員,有根雕作品300餘件,其根雕《芭蕾》1977年獲解放軍某部建軍50周年美展一等獎,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民間根藝美術家」稱號。木雕工辯攜藝在宿松由來已久,早期作品多為佛像和花板;許嶺鎮高家的木雕佛像曾銷往外省外縣,小孤山啟秀寺有一幀觀音菩薩像是其作品。花板雕刻是宿松頗有歷史淵源的工藝製作,其作品用於床、櫃、建築飾品或構件,縣內陳漢、涼亭、二郎、隘口、北浴等地均有從事花板雕刻的藝人。紙扎工藝在宿松有相當長的歷史,民間扎制花燈、龍燈、祭品等藝匠較多,特別是扎制的祭祀工藝品,如亭台屋宇、花鳥人物,栩栩如生。 石雕石刻藝術源遠流長,石雕作品有獅、龍、鳳等,石刻作品以碑刻居多,不僅運用陰陽刻技法雕刻文字,有的還刻有各種圖案,如龍鳳花鳥,人物走獸;程嶺鄉王惠文石雕石刻技藝水平較高,宿松小孤山、太白書台、彭澤龍宮洞等處都有其作品。 盆景製作20世紀80年代開始興起,喜愛盆景並親手製作者漸多,作品有山石盆景、植物盆景、珊瑚盆景、木雕盆景、山石、植物盆景等。竹編工藝20世紀80年代興起,工藝竹編有花缽套、果盤、食品盒、竹製工藝涼席等。剪紙在宿松民間較為時尚,有綉花鞋、窗花等。
民俗鄉風
語言,宿松方言,從廣義上來說,屬北部方言區。但宿松自古屬楚頭吳尾,近代系三省交界,南來北往,兼收並蓄,方言中也就既有九歌楚辭中的「剛」,也有吳儂軟語中的「柔」。剛起來,青雲直上,凜凜威風。柔起來,肝腸寸斷,纏綿悱惻。黃梅戲就吸收了相當多的宿松方言,所以唱起來柔情百轉,百聽不厭。特別是《天仙配》中「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那一段,「綠水青山帶笑顏」中的「綠」,「寒窯雖破能避風雨」的「避」,用宿松話來唱才算正宗,才有韻味。據語言學家研究,宿松方言有六個音調,分別是陰平、陽平、陰雲、陽去、上聲和入聲。 該縣語言比較復雜,與地理位置有直接關聯;宿松話可能受到古文字聲韻的影響,學詩韻,呼平仄,較易入門,但由於尾音重,學普通話、拼音字母和外語,發音較難准確。如把「來」叫「雷」,「吃晚飯」叫「吃夜」,「吸煙」叫「吃煙」,「妻子」叫「堂客」等。 居住,建國前,在封建宗族制度影響下,農村崇尚家族群居即同姓同族的人員聚居在一個村落,房屋連在一起,一進多重,暗巷穿通,中有祖堂和大門,宅戶相望,門窗相對。建國後,經土地改革,廣大人民的居住條件逐步改善,通戶減少,獨戶增多,一般都是「明三暗五」。許多村落建起了康居新村,與城裡在居住條件上的差異進一步縮小。 衣飾,該縣人民在衣飾方面,素有愛美儉朴的傳統,青春少女,尤愛打扮,入學青年,甚講整潔,新婚夫婦,必穿華麗。舊時的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已很難看出痕跡。 飲食,該縣居民,向有「一日三餐」、「一稀兩干」或「兩稀一干」習慣。惟逢年過節、婚喪賀吊諸喜事,則盛辦酒席,分海參席、香藎席、木耳席之類,酒菜甚豐,而且席位排次較嚴,禮節頗多,有里俗遺風。節日還沿襲舊的飲食傳統,元宵吃湯圓,三月三吃避疫耙,端午吃粽子、飲雄黃酒,中秋吃月餅、糍粑、咬菱角,重陽吃螃蟹、飲菊花酒,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春節除買魚肉外,還講究做印子粑。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交流活動頻繁開展,飲食漸有南北風味。 婚姻,婚姻制度在建國前多為封建習俗,婚姻過程一般經過托媒說合、父母同意定婚、親家過門、女婿上門、行報日禮、迎親禮、抬嫁妝、新郎新娘拜堂、合巹交杯、謝媒、酬謝賓客、三朝回門等儀式。而新娘坐轎上門,行前要哭嫁,放鞭炮,吹喇叭,敲鑼鼓,熱熱鬧鬧送走。至門前,新婿要迎接,擇福壽兼備之婦女二人為「牽娘」,扶新婦下轎。新婦以紅帕蒙首,同新郎一起,先入堂拜祖先、天地,夫婦交拜,再入洞房,由新郎揭開紅帕,夫妻並坐喝好順茶,行合巹禮,晚上還撒帳,鬧新房。次日謁舅姑,新婦同舅姑共餐。三日入廚作羹湯,夫妻結伴回娘家探親,當天返回。民國期間,城鎮大戶人家亦有仿西式結婚者,其禮節大有改進。建國後,男女婚姻獲得自由,婚禮一般從簡,但也要經過雙方戀愛、上門定親、節日互相往來、正式迎親結婚、回門探親等過程。農村婚禮較隆重,舊習較多,定婚前要托媒介紹,定婚後,一年三節要向女家送厚禮,定婚時要加送衣服貴重禮物,結婚時要加送邊豬壇酒。推行文明新風,移風易俗,許多婚禮習俗並沒有那麼繁瑣的細節。 喪禮,舊時陋習,頗尚迷信,凡老父老母死後,一律要舉行喪葬禮儀,以盡子女孝意。窮人家辦喪事一切從簡,豪富人家則大肆鋪張,從服喪到殯葬,一般要經過如下禮節:斷氣時要抬上門板,燒送路錢;遺體洗澡,穿衣下塌後,在送進棺材;訃告親友,設置靈堂,子女輪流守孝;至親穿白色孝服,婦女系白裙,親友穿白蓋頭,穿半截白鞋;三日內接受親友來吊,入殯封棺;來吊者送軸、輓聯和錢,有的加送三牲,均要焚香跪拜,孝子在帷內跪拜回禮,放鞭炮,奏哀樂助哀;靈柩停放期間,請道士做齋、和尚念經,有管燈、做七、收斂、破獄之類迷信項目,目的是為死者超度靈魂,入地獄免罪;出殯前做堂祭,禮生呼禮,哭訴祭文,孝子腰系草繩,腳穿麻鞋,手執孝棒,頭披白布蓋頭,隨禮生環堂祭奠三次,反復上香叩首,哭泣至哀;出殯時鳴鑼開道,燃放鞭炮,沿途丟紙錢;入葬前要請風水先生擇地,定出墓葬的方向和時日,提前掘穴,按時營葬。建國後,這些舊俗和迷信活動基本制止。 節日,節日在民間流行的較多,幾乎月月都有,以農歷節候而定。正月初一為元旦,又名春節,早起開門,放鞭炮,出天方,拜家長,互相祝福。飯後,鄰里造拜,名曰賀年,親友開始往來。是日,不灑掃庭廚,取蓄藏也,見面均講「恭喜發財」。初七為人日,傍晚鳴鞭炮,如除夕,祝人類長壽。十五為元宵節,盛行玩龍燈和花燈。二月十五為花朝節。三月清明日為清明節,祭祀、緬懷祖先、先烈。四月初八為浴佛節,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六月初六為天中節,七月初七為七巧節、十五為中元節,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十月十五為小陽春,臘月初八為臘八節、二十三日送灶神、二十四日過小年、臘月最後一天為除日。建國後,一部分仍保留下來,賦予其新的內容和意義,另外還增加了許多公歷上的重要節日,如國際勞動婦女節、五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國際兒童節、八一建軍節、國慶節等,可謂新舊兼顧,推陳出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