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文化的誤區包括哪些
企業文化的誤區包括9個方面:
一、企業文化口號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搞CIS
這是當今很多企業文化失敗的原因。它把從理念、精神到企業行為與員工行為的企業文化系統建設工程,變成了簡單、花哨、空洞的口號、標志與裝飾行為。CIS僅是企業文化的外顯部分,如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而已。
二、把企業文化等同於企業的文化娛樂活動
這是很多企業常犯的毛病,對企業文化的內涵理解得過於狹義,把企業文化誤認為是文化娛樂活動,所以一時間搞了很多種娛樂活動,文藝演出,就認為是在搞企業文化建設,這是很幼稚的想法。
三、企業文化是策劃出來的
有些企業把企業文化建設完全依賴外部專家或咨詢機構來做,不惜花重金設計一套高大上的企業文化文案,便覺得完成了企業文化建設了。企業文化反映的是已經沉澱在企業中的風格習慣和價值導向,企業的內部精神和靈魂並非外部專家能夠輕易把握和設計出來的。如果外請專家不能扎進公司,不能摸准公司的文化命門,設計出來的制度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企業更加混亂。企業文化在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行業文化等宏觀文化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提煉出來的。公司這塊土地是有一定地質屬性,隔壁的花雖美,但畢竟「根」不在我們家的土壤上,不是隨便栽上哪朵高大上的花朵都能生長的。現在雖然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我們需要更專注做自己的事,苦練企業內功,加強員工自身素質和能力,在這個前提下再適時引進「外腦」, 適時引進人才和他人的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增強應變措施,也是有必要的,但這和完全依賴外援有本質的不同。
四、企業文化應統一思想、整齊劃一,無條件信奉和遵從,不容其他個性展現
企業文化是以精神、理念、宗旨為方式表達,所以大部分企業尤其是有軍人情結的企業家以為建設企業文化,就是要統一大家的思想,目標就是企業員工要像軍人一樣服從、執行,員工有其他想法會被視為價值觀有問題,員工沒想法會被當成不積極不主動。這種企業文化的表現是:面上一團和氣,處處正能量,實則各執己見,壓抑情緒,敢怒不敢言,各行其是,直接扼殺員工的創新意識。看上去是一套制度,實際是兩套規則,一套顯規則,一套潛規則。企業文化應該統一的是員工的行為方式,一致的行動才可以發揮組織和團隊力量。」這種誤區的化解之道,就是要創造自由的環境,就是廣開言路,建立可以自由溝通的機制。
五、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吃飯、聚餐、搞活動
企業開展集體活動確實加強溝通、營造健康和諧的氛圍、提高集體凝聚力,豐富業余文化生活,但在開展活動的重點在於行動目的與企業的經營發展和形象塑造、凝聚作用、激勵作用、正能量等多個方面之間的聯系,如果開展活動起不到正向的作用,甚至帶有一定負能量,那就不是企業文化建設的范疇。比如不顧員工的意願下死命令,硬性要求開展活動,在企業忙於生產趕貨、出貨期間搞「企業員工流行歌曲大賽」,就與企業文化建設背道而馳。
六、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文化手冊、CI、司歌、行為規范等一整套文件資料
這種誤區的錯誤在於「形式重於實質」。一種比較容易執行,變形的企業文化建設就是搞出一整套文案,然後公司從內到外都套上。但文化建設的重點在於通過一定的工具、渠道或方法植入人心,運用到企業經營管理中,轉化為員工和企業的行為。尤其在工作實踐中,要讓員工有直接的體驗。文化的融合需要從點滴做起,潤物細無聲,循序漸進,不可以偏概全,捨本逐末。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七、企業文化很虛,不能產生實效
如果企業員工或者部分管理層持有這種觀點,說明企業文化建設本身做得很虛,沒有跟日常經營管理融合,與員工的行為和公司的形象表現是脫節的。若企業文化能落地滲透到公司員工的風貌、言行、做事風格,能得到客戶和經營相關方共鳴和認同,在他們心裡樹立起正面的形象,必能產生品牌效應,帶來實效。
八、盲目模仿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缺乏自身個性。
我們在搞企業文化建設時提倡借鑒優秀企業的經驗,提倡學習一些明星企業,學習優秀企業,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要把其他優秀企業的理念拿來用,這種」拿來主義」只會像「東施效顰」一樣,搞出很多笑話。企業文化講究的是個性,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九、認為企業文化就是老闆文化
在許多變革型企業或者許多新建企業,變革者或者創業者的思想甚至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響到企業的文化。在一定意義上,這是好事情,企業需要精神領袖,也需要這種英雄式的、甚至帶有神話色彩的人物。但是將企業文化簡單等同於老闆文化,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