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比較北方和南方地區的文化有哪些差異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南方人北方人都是一家人,但南方北方兩地不同的社會、經濟、政治活動,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底蘊,塑造出了不同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性,體現了南北社會地域文化差異有以下幾點:
1、南矮北髙:從人口生物學特徵而言,南方人較矮,北方人較高。
2、南瘦北胖:一般南方人較瘦小,北方人較胖大。
3、南米北面:生活習性上南方喜米飯,北方喜麵食。
4、南甜北咸:南方喜甜淡,北方喜咸。
5、南腔北調:南北方地理環境的不同,方言語音也不相同。
6、南繁北齊: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劃一。北方語音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無大困難,在南方同一方言區,如閩方言區,還分為福州、廈門、莆田、閩西話等,互相聽不懂。
7、南老北孔:南方是無為而治的老子哲學思想主要傳播地,北方的齊魯大地則是孔子儒家學說的發源地。
8、南細北爽:南方人精緻細膩與北方人的粗獷簡朴形成鮮明對比。南方人說話比較婉轉,北方人說話比較直率。
9、南柔北剛:南北景觀差異:杏花春雨江南,古道西風冀北。南北戲曲差異:南曲如抽絲,北曲如輪槍。
10、南拳北腿:南方喜拳術,北方喜武功。
11、南船北馬:說到古代交通,以前南方大都乘船,北方騎馬。
12、南陡北緩:綜觀民居屋頂坡度,從南到北逐漸減緩,到河北一帶出現平頂民居。南方坡大,一可防雨水滲透,二可隔太陽暴曬。北方坡緩,可節省建築材料,兼作涼曬作物場地。
13、南巧北拙:南方園林建築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內外空間連貫,層次分明,蘇州拙政園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園林建築,平緩嚴謹,粗壯拙樸,內外空間界限分明。
14、南敞北封:在建築特點上,南方為棚,多敞口。北方為窩,多封閉。前者原出古時巢居,後者來自穴處。
15、南宗北派:中國書畫安藝術風格不同特點,史稱南宗北派。
16、南帖北碑:古代中國書畫流傳下的珍品,南方多為帖,北方多為碑。
17、南秀北壯:品論起自然風光和旅遊資料,人說南秀北壯或南秀北雄。
18、南桔北枳:南北地理氣候不同,水果品質也不相同。
19、南輕北重:受資源和區位的影響,我國工業布局有南輕北重的地域特徵,北方以重工業為主,南方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20、南經北政:南方經濟文化活躍,多鄉鎮企業和外資企業;北方政治活躍,多國有企業。
21、南征北戰:歷史上多次發生為南北統一的戰爭。
22、南下北上:指的是歷史上,北方政治軍事力量八次統一大陸,南方意識形態七次挺進中原。歷史上我國經歷過多次分裂,主要是南北分裂,最後從戰略上統一全國的力量大都來自北方,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八次北方軍事力量南下,最近一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
23、南風北漸:近現代由於西方的科學文化首先傳入東南沿海,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領先地位不斷加強,南風北漸是我國近現代文化流動的基本趨向。
『貳』 中山南方童星文化傳媒公司怎麼樣
中山南方童星文化傳媒公司挺好的。南粵童星(中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是一家以從事商務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攝像及視頻製作服務;會議及展覽服務;數字內容製作服務(不含出版發行);廣告製作;廣告設計、代理;休閑觀光活動;知識產權服務(專利代理服務除外);專業設計服務;企業管理咨詢;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咨詢策劃服務;企業形象策劃;體驗式拓展活動及策劃;教育咨詢服務(不含涉許可審批的教育培訓活動);初級農產品收購。
『叄』 南方絲綢之路的絲路文化
南方絲綢之路東到中原,西達印度,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通過這條道路相互交流,並通過這條道路對西南文化產生著深刻的影響,考察這條道路的文化特色,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濃郁的商業性
南方絲綢之路是一條民間商道,它因商而辟,因商而興,也因商得以流傳,最後也因商被遺棄。濃郁的商業性特色,可以從幾方面得以證實。
首先,開辟古道的是經商的人和馬幫,古道上流通的是各地的商品。通過「古道」,秦漢時巴蜀的鐵、布、朱提的銀,邛都的銅,販到南中,而南中的笮馬、僮則販到內地;唐代南詔時,在古道上進行的貿易逐漸頻繁起來,南詔的河賧(今大理附近)成為重要的交易市場之一 ,當時印緬輸入中國的商品主要有氈、繒布、真珠 、海貝 、琥珀等,而從中國輸出的有絲綢、緞匹、金銀等;元代開滇數百年間,緬北的珠寶、玉器、瑪瑙、琥珀成為內地商人爭購的商品,因此古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便是玉石;明代中國通過古道輸往緬甸的最主要的貨物為食鹽,緬甸輸入中國的最大宗商品是棉花;19世紀中葉,中國最需要的緬貨仍是棉花,緬甸最迫切購買的是中國的生絲,通過古道輸出的商品有生絲、黃銅、雄黃、鞋子、葯材等等,輸入的商品則是棉花、象牙、燕窩、鹿茸、翠玉、琥珀、寶石、名貴蛇蚊石等。各地商品在古道上流通首,古道也主要因商貿而存在,成為商品的載體,發揮著其流通商品的功能。
其次,圍繞古道,從商者甚眾,由於商品流通量較大,且綿延不斷,有利可圖,因此沿古道各地從商者很多。漢晉時,永昌(保山)就雲集中國外商賈,不少身毒(印度)商賈和蜀地工匠僑居於此,一些中原派來這里做官的人,也可以在此謀得富及十世的財富,《華陽國志 . 南中志》載:「益州西部寶貨之地,居其官者皆富及十世。」又載:「永昌郡,屬縣八,戶六萬,去洛六千九百里,寧州之極西南也,有閩、濮、鳩、獠、越、裸濮、身毒之民。」身毒之民即印度人,驃人即緬甸驃國人,可能就是當時最早的印緬從商僑民。
第三,商貿已具一定規模,沿途商城興旺。1980年,雲南文物學古研究所在劍川鰲鳳山發掘的古墓中,出土了海貝,其年代約在春秋中期至戰國初期;1979年,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呈貢天子廟戰國中期基中,出土海貝1500多枚;解放後在晉寧石寨山及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出土的貝,就達1230多斤,計247000多枚;在騰沖寶峰山核桃園還出土了漢代五銖1000多枚。考查錢幣的出土,不難看出,發現古幣的地方,往往與商道有關,離古道越近,出土的貨幣越多,離古道較遠,則發現的較少,這些從印度西太平洋地區舶來的海貝,從戰國到明末清初,作為貨幣使用已綿延2000多年,它不僅是古道沿線各民族與海外民族交往的見證,而且也是古道沿線商貿較繁盛的見證。
商品的交流必然伴隨文化的交流,從而帶動經濟文化的共同發展而經濟文化的發展,又促進了古代市鎮的形成和擴大。如大理,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公元前4世紀,蜀地的商隊就驅趕著馬帶不斷經過這里。公元8世紀,南詔建立,大理不僅成為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嚴正王朝從南方通往中印半島直至歐洲諸國的最大口岸,成為中中國地與印緬諸國物資交流的最大集散地,是南方絲綢之路最大的貿易樞紐。古道的商業性特色,使古代西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如川西的蜀國、川東的巴國、黔西北的夜郎國、以滇池為中心的滇國、以大理為都城的南詔國等,都建立在南方絲綢之路的要道上,並循古道的走向形成市鎮網路,而又以此為中心,向四周擴散效應,形成相對發達的區域經濟。
獨特的地域性
「蜀身毒道」由靈關道、五尺道、永昌道組成。靈關道歷史悠久,道路奇險,從蜀地出發,經臨邛、靈關、笮、都、瀘沽、登相營古堡、邛都、鹽源、青嶺、大勃弄到葉榆,一路或峰巔嵯峨。
獨特的交通工具是古道的另一地域性特點。面對西南橫斷山地,江河橫橫溢,山巒疊障的特點,西南各族先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笮橋、棧道、馬幫。「笮橋」是當地笮族人創造的一種飛跨天塹的索橋,《元和志》卷32載:「凡言笮者,夷人於大江水上置藤橋處。」最初採用當地出產的笮、藤擰扭而成,系於河谷兩岸,藉助木製溜筒,將人畜滑向對岸,以通往來。「棧道」有土棧和石棧,土棧修於原始茂密的森林山地,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是在懸崖絕壁上鑿孔,孔中插入木樑,上鋪木木板。笮橋和棧道是西南高原民族在這備受自然環境制約的的天地里,以特有的才智和膽魄,別出心載創造出來的交通奇觀。如果說北方絲綢之路是由沙漠之舟——駱駝開拓的,那麼南方絲綢之路則是由山地之舟——馬幫開通的。馬是西南與內地貿易的重要物資,也是石道上最為常見的,效力最大的運載工具和經商工具,在望不斷的崎嶇山路上,終年有走不盡的隊隊馬幫,馬幫馱來了商品,馱來了文化,交流了友誼,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馬幫文化。
民族性是古道地域性特點的又一體現。「其價如金」的蜀錦,質地較厚,表面光滑,富有光澤,在漢化已生產空前,隋唐時規模更大,質量之佳,蜚聲於世,堪稱東方一絕。西方人正是通過絲綢這一商品開始認識中國,認識東方文明的。銅鼓是亞太地區最有代表性的青銅文化,源於滇西楚雄,據對萬家壩出土銅鼓的測定,其年代相當於春秋中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銅鼓自創世以來,便進入人類的一切活動中,無論節日、出征,還是播種、豐收、人們都以銅鼓作伴,並由於古道的原因,它集中原、西南乃至東南亞的工匠和生產技藝為一體,在古代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城鄉,以自己的山野魅力陪伴各民族繁衍生息,成為民族性特色極強的地方文化。
明顯的融合性
南方絲綢之路是一條文化傳播的紐帶,它聯結中原,溝通中印,它為中原、西南、印緬文化互相交流,互相融合創造了條件,楚文化、巴蜀文化、青銅文化、佛教文化在交流中沉澱、積存、從而形成豐富的、獨特的並且有共融性特點的古道文化。
佛教傳入中國,在古道沿途很流行,在文化發達的滇池地區和洱海地區都較盛行,尤其在大理,宋時達鼎盛時代,「蒼山與洱海,佛教之齊魯」,「大理三百六十寺,寺寺夜半皆鳴鍾」。元代郭松年在《大理記行》中說道:「此邦之人,西去天竺為近,其俗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一歲之間,齋戒幾半,絕不茹勞欽酒,至齋畢乃已。沿山寺宇極多,不可禪記。」佛教的傳入,使雲南的雕塑和繪畫藝術也融進了佛教文化,為吸引更多的信徒,人們更運用原有的繪畫技巧和雕塑工藝技術來表現佛的威力,弘揚佛法,於是在滇池和洱海地區,出現了一批藝術水平較高的石刻雕像,如劍川石鍾山石窟、劍川金華寺山摩崖石刻、祿勸密達拉摩崖石刻、晉寧摩崖石刻、安寧法華寺石窟、涼山博什瓦黑線刻畫像。這些帶有佛教文化的石窟造像,無疑給西南地區增添了一枝異彩獨放的奇葩。
其餘如印度人民互相潑灑凈水,祝福祈豐的習俗,以及印度人民的拜住心俗都通過古道傳入雲南,成為傣族潑水節的來源和西南少數民族中有較廣泛的祭柱習俗的來源。
中原文化在古道沿途落地生根,如鼎,眾所周知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器械,多為銅制,而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味縣的古代民族,也同樣使用鼎,與中原所不同的是多為陶制鼎。豐滿於中原的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據《華陽國志》載,漢化以前,哀牢夷就在身上刺龍紋以為龍子,甚至在古代印度的岩畫上也有龍的形象,緬甸、越南、泰國、寮國一些民族中也有紋身刺龍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