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皖國的歷史和地理位置
皖之源初探
初探「皖」之源 | 丁松
丁松岳西人文地理8月14日
初探「皖」之源
作者:丁松
一
經常有人問道:安徽為什麼簡稱「皖」而不是「徽」?徽商、徽州文化對我們省來說,曾有過極大的影響。
從詞條上說,皖:從白從完。「白」指日出的天色。「完」指「完好」、「完美」。 聯合起來意指「完美的白色」。其本意為「屋裡尚有黑色,屋外已見白光」,即晨曦已現。那時人們崇拜自然,信奉晨光。
古皖國是皋陶後裔,商代時在今河南虞城縣南五里的桐亭,周滅商後部分桐人逃至桐城,在南淮夷群舒之間復立桐國。有一支在潛山龍潭一帶,因其崇拜的圖騰是晨光,故而復立為皖國。
古皖國是崇拜太陽東夷集團的方國。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時封「天柱山」為南嶽,後為隋文帝詔廢,故稱為「古南嶽」。
自皖山而下,地勢平緩,一馬平川。在這大片的土地上,良田阡陌,潛皖兩水川流,林茂糧豐。舟楫便利,商貿繁榮。皖城在漫長的歲月中,成為皖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安徽省簡稱「皖」,因境內有皖山,在春秋時期該地曾為皖國,故簡稱「皖」。安徽省會在安慶,安慶治所更早在皖城,潛山是源頭縣,皖山是源頭山,所以皖之源在古皖國。
單從古皖國論及「皖」之源,感覺有些片面。必須說到東夷南遷,在淮河至長江以北所建立的方國說起。
二十世紀歷史學家傅斯年先生在《夷夏東西說》有一個觀點;自東漢以來的中國史常常分南北,或是政治分裂,或是北方外族侵犯。是因為長江流域到孫吳時才有獨立的集權統治,才有很大的經濟發達。而在先秦三代之前,中國是東西兩個權力集團的對峙和爭斗。夷與商屬於東系,夏與周屬於西系。而這一觀點被史學家稱為;東西系統成為解釋中國古代史的一把總鑰匙。
西夏名臣皋陶,偃姓。與堯、舜、禹齊名,稱上古「四聖」。歷經堯舜禹三世,嘔心瀝血輔佐舜禹,功高德厚。舜任命他為掌管刑法的「理官」,正直聞名,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傳說活到106歲,死於禹之前。《史記,夏本紀》「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禹欲傳位與皋陶,而皋陶死於禹先。禹把現在的六安及湖北的英山縣封為皋陶後裔的領地。稱為六國和英國。
「皋陶族的南下,應該在皋陶其人誕生之前已開其端。」龔維英《論東夷集團的分化及皋陶族的南徙》指出,「古人遷徙動輒百年或數百年。周族滅殷後,周公東征,成王殘奄,當然又迫使許多皋陶裔族向南搬遷。此乃是遠古夷夏交爭的餘波。」
六國是皋陶的封地。湯伐夏,建立商朝,「六」是商朝重要的封國之一。西周時期,「六」入周後時服時叛。「六」曾參加淮夷叛周,周成王派召公征伐,「六」戰敗降服,至周穆王時,保持臣服關系。在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楚國勢力強大起來。楚穆王四年(公元622年)滅「六」。從禹封六國之地到楚穆王所滅,六國長達1500年,是我國歷史上立國時間最長的方國之一。
群舒國,春秋分布在今舒城周圍的若干個舒族小國。與桐國相鄰都是偃姓。西夏與東夷征戰,皋陶之後被周人逼迫南遷,其分布北抵淮河,南及長江,西限霍山,東達巢湖(安徽中部)。
在西周時期,這些小國都以徐國為宗主,稱淮夷或南淮夷。南淮夷處於齊國與楚國之間,自然成為兩大國爭奪的焦點。齊國先南下收服了徐國,再利用徐國控制群舒及淮夷等國。霸主晉國晉文公盡管遏制楚成王北上,卻阻擋不了東進。楚國於622年623年連續滅了江、六、蓼三個淮夷國,劍指徐、舒,群舒投靠楚國。楚莊王死後,日益強大的吳國進攻楚國控制的淮夷諸國。因為吳國的強大,群舒國又叛楚投吳。
古桐國,商代時在今河南虞城縣南五里的桐亭,周滅商後部分桐人逃至桐城,在南淮夷群舒之間復立桐國。
無論是淮河以南的南淮夷,還是六安的六國、(包括湖北英山的英國)舒城的群舒國(包括樅陽的宗國、巢湖的巢國)桐城的桐國,潛山的皖國,都是同宗同源,同屬皋陶後裔部落方國。
所謂方國,商王朝時期各部落組成的一種聯合體,有學者稱為「方國聯盟」。《周易·即濟》載「方,國也。」「方」便是所有的國。甲骨文中稱為「多方」。有學者把這種聯合體稱為「部族國家」或「聯合城邦制國家」。「部族」指由原始時代的部落組織衍變而來,以血緣(族姓)聯系為基礎的社會集團,它是中國國家早期形成。中國古代的國家形態王權、王國制度、王國階段由夏商周到春秋,然後到戰國過渡到帝制。
在江淮流域的方國,它的特點是一個區域的人類種族之群,居住在相對穩定地域,長期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形成一種文化。
二
周初,「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即天子分封諸侯國,諸侯分封卿大夫之家,多為王室功臣,代錶王室鎮撫一方,稱為方伯。
在《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八十六曰;「周大夫城皖,史軼其姓氏,周封大夫於皖,而皖之名始著,大夫周之賢者也。」就是說;周封大夫為方伯,史稱「皖伯」。治理有方,受百姓擁戴,稱為皖公,山為皖山,水為皖水,建起的新城為皖城。宋羅泌《路史國名考》;「皖,伯爵,漢為候,舒之懷寧有皖故城、皖公山,皖伯廟。」《潛山縣志》載;「…有故城,與今縣不相涉…」這「故城」指的就是古皖都城。
戰國時期因皖國處於吳楚之間,山水相依是兵家必爭之地。吳、楚都對皖國虎視眈眈,當時皖偏向吳,引起楚的嫉恨。楚於春秋末期將皖國消滅。古皖大地為楚之東郡(邊境),楚靈王為鞏固邊防特於今潛山梅城建城守之。
三十多年前,烏以鳳教授曾對李杏林老師(李在烏教授詢問時稱自己是懷寧小市人)說過;現在人們把潛山看成第一個皖城,這就錯了。潛山縣城只能是第二個皖城,安慶是第三個皖城。安徽簡稱「皖」,就是因為安慶曾是安徽的省會而得名,皖的老祖宗在潛山,潛山為古皖國封地,因此山為皖山,水為皖水,轄安慶八縣,所以現在安慶叫皖城,潛山梅城也叫皖城,弄清了它的歷史淵源就不會有疑問了。但古皖國之城到底在何處呢?我看你們那裡的古城(懷寧小市良湖村的一個臨河的村子),其地理位置很像古皖城,希望你今後注意這一點,為安徽之源正名,那可是一件大事。
烏教授生前有一次來古城考察,正值皖水河山洪爆發,大水阻隔無獲而返,古城也就失去一次進入人們視野的寶貴機會。
從梅城東門經三合村過皖水河,渡口對面是一個叫「界碑石」的村莊。這應該是一個歷史遺跡,古時為皖國通向桐城、合肥的一條官道。「界碑石」形似殘缺的街道,靠北的房屋歸屬潛山余井的東山村,靠南的房屋歸屬懷寧小市的良湖村。渡口那兒是一個洄水灣,沿著堤壩往下走,也就是洄水灣盡頭有一個村莊叫「古城」。大集體時叫古城生產隊,現在應該叫古城村民組。
皖國都城始於潛山龍潭境內,後遷至懷寧小市境內一個叫古城的村子。有史料記載;「新城(潛山梅城)後遷於西,(老城)歲久傾塌」。
據考古人員勘察,古城長約1050米,寬約530米。現存的兩座古墩上面有古人生活的遺跡。上世紀八十年代懷寧縣文物部門在此挖掘出很多古瓦片、古瓷器、其中有獨角鼎,從這些文物推算,早在商代就有人居住。特別有說服力的在皖水河中發現了三座古橋墩,對應皖城三個城門洞(三個通道)。從這些歷史遺跡中,可以推想;古皖城西臨皖水河,當時有三座橋梁通向對岸的梅城。再從軍事上考察,現存一座大型石閘,它與黃砂岩地質結構相匹配,構建起牢固的城防,還有那皖水河,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些都是充分說明古城為皖國都城的歷史並非妄傳。
安徽簡稱皖,皖之源在哪裡?
東夷集團南遷,自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大片的皖中地區所建立的六國、群舒國、桐國、皖國等國中。這些方國形成了安徽人最早的生存方式,創造了安徽特色的地方文化。
在古皖國這塊土地上,產生了中國第一首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它所體現的反封建、反宗法制度、追求美好愛情的文學價值是崇高的,影響是巨大的,它集中體現皖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古桐國這塊土地上產生的桐城地域文化及衍生的桐城派,極大的影響了中國近代文學繁榮和取向。
安徽於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當年康熙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安徽省巡撫衙門駐安慶。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安慶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會(皖省省治)所在地。「安慶軍械所」是中國第一個近代軍事工業,也是標志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發展;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誕生地、第一首輪船誕生地、第一部電話、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長江沿岸辛亥革命先驅城市、中國共產黨創始人、革命先驅陳獨秀的家鄉、京劇發源地、黃梅戲之鄉、中國禪宗、佛教發源地……所有這些表明;安慶這個古老的城市在中國近代史上,在安徽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位置。
八十年代之前,從舒城縣向北至皖北大地,廣大的農村都是夯土小矮牆茅草屋頂,生活條件和生產方式遠遠落後安慶地區,在古代更是如此。
安徽簡稱皖。皖之源是人文地理之源、經濟發達之源。它涵蓋了安徽省政治、經濟、文化、地域的歷史淵源。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待我們去探索、去研究、去發現……
拙文淺顯陋見,謹以拋磚引玉,期待文史專家關注,拍磚。
參考書目:龔維英《論東夷集團的分化及皋陶族的南徙》
參考書目:徐平《淺探古皖國和薛家崗文化》
註:烏以鳳教授有關古城軼事皆為李杏林老師親口對筆者述說。
2018年7月
編後:本文作者丁松,筆名俗人俗語,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小市鎮人;熱愛文學,八十年代偶有文字見諸報端;系孔雀東南飛微刊主編。《初探「皖」之源》一文系作者後台投稿作品。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韓振球)
閱讀564
9
精選留言
寫留言
忘憂草
老師知識量驚人,身為懷寧人學習了!
丁松
當你對一個命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關注,找一些相關的書和資料,試圖有些認識。
寫作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習的過程,思想的過程,積累知識的過程。
做為安徽人,對於本省人文歷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我想有些裨益的。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