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
1、中國文化具有獨特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和傳承工具,也是文化最顯著的標志。每個漢字都有其形成演變的歷史。獨特的楹聯通過獨特的書法表現出來,鈐印上獨特的名章與閑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裝飾。其他諸如中華繪畫、建築,以至飲食、服飾等,都有其極強的個性。
2、中國文化具有主體性
即獨自開創並形成完備的文化體系。梁漱溟說:「中華文化獨自創發,慢慢形成,非從他受。」、「自來公認中國、印度、西洋並列為世界三大文化系統者,
實以其差異特大而自成體系之故。」
3、中國文化具有持續性
即既成體系和獨特傳統得以傳承綿延,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未中斷。
4、中國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國文化是由不同的異質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本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後來才合成一個大體統一的華夏文化。到公元一世紀初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大多數的時間里,在中國儒、道、釋三種文化是同時並存的。
5、中國文化具有變通性
留下了許多選擇的空間,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中國人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民間就變成了一個詞兒叫變通,什麼都可以變,什麼都可以通。在中國,法律上允許的和法律上禁止的都可能禁止,也可能允許,很靈活。
⑵ 中華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拍攜陸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襲頃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2)中國文化很大的一個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文化舉例:
1、隱殲時節季令:一年四季,一季三個月,常用孟、仲、季來稱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2、中國戲劇: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 、徽劇、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梨園戲、歌仔戲、廬劇等。
3、傳統文學:主要是指詩詞曲賦。《詩經》、《楚辭》、;先秦詩歌、漢賦、漢樂府、民歌〔南北朝時期〕、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如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4、民間工藝:潮綉、剪紙、風箏、中國織綉(刺綉等)、中國結、泥人、面人、麵塑、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千層底等
⑶ 中國文化的特質有哪些
中國文化的特質,第一是多元性,第二是包容性,第三是連續性。
一、中國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點。儒家思想是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是大傳統。但實際上要從中國文化的整體來講,儒釋道三家的思想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始終是並存的,這說明中國的學術思想具有多元的性質。
二、中華文化的另一個特質,是它的包容性。中國文化不排外,儒家思想對佛道的包容和吸收是一個顯例。道教也是多方面吸收。中國人也不排外,即使是偏遠的文化不發達的窮鄉僻壤,那裡的民眾也不排外。
遇有不同國度、不同風俗的人們,他們對不同的衣著打扮會好奇、會圍觀,但是絕不嘲笑。也可以說,包容性是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
三、中國文化還有一個特徵是它的連續性。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其文化的思想和禮俗,大體上延續下來了。中間當然有變異,有時也會產生文化的斷裂,但中國文化的根脈、種姓特徵、風俗習慣,可以說一直延續到現在,這和書寫工具漢字有很大關系。
現在用的漢字,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的「書同文」,到現在過去了兩千多年,一直在使用,即使在數字化時代,也沒有感到太大的不便。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也是中國文化的符號。
(3)中國文化很大的一個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一、日本
日本武士刀是由唐刀演化而來,日本的音樂、建築學習了大量中國的古曲和建築樣式(特別是唐代)。中國的茶文化從宋代時期由日本僧人榮西將茶種帶回日本並遍種日本,由此茶文化在日本發展起來
二、韓國
每年2月和8月,韓國人會按照傳統方式到文廟去祭祀孔子,還有完全按照傳統儒家教學方式授課的學院,講授的主要課程就是儒家的經典《四書五經》。
⑷ 中國文化的主要特點
中國文化的主要特點為:
1、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6000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
26個文明形態,但在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續力和凝聚力等諸方面。
2、重實際求穩定的農業文化心態:在以農業生產為生存根基的中國,農業生產的節奏早已與國民生活的節奏相通;傳統節日均來源於農事,是由農業節氣演化而成的,並不像其他民族,節日多來源於宗教。
3、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 : 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脈絡,不是以奴隸制的國家代替氏族血緣紐帶聯系起來的宗法社會,而是由家族走向國家,以血緣紐帶維系奴隸制度,形成「家國一體」的格局。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民本主義同君主專制主義的關系是雙重的,「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一體兩翼。
5、擺脫神學獨斷的生活信念:由於中國傳統文化自先秦就具有擺脫神學獨斷的特點,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未出現過像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思想統治一切的「黑暗時代」;中國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有極大的實用性。在民間「燒香拜佛」,「佛」的含義既可能是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也可以是太上老君……,這與西方文化中宗教的唯一神、嚴格排他性迥然不同。
6、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中國文化以「人」為核心,表現在哲學、史學、教育、文學、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樂以成德,文以載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出鮮明的重人文、重人倫的特色。
7、經學優先並籠罩一切文化領域:中國倫理型文化還有一個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點,就是它的經學傳統;所謂經學傳統,是指中國文化長期以儒家經學為主流,有著一以貫之的傳統,形成了獨自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