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西方語言文化差異
中西語言文化差異:1、語音的差異。語音分為語調、音調、音節。中國語調有感嘆、疑問、陳述等。單從語調就可聽出是問話還是感嘆。音調包括「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輕聲」。讀起來抑揚頓挫,響亮好聽,有規則、音節,就是單音節、基本不存在什麼閉音節,如「ha」加上「t」,就只能從英文中找位置了,成了「hat」,西方的語言文字是要講究開音節、閉音節的,包括輕音節、重音節,並且有單音節、多音節。這些特徵決定了根本上的差異。2、語形的差異講到語形,自然馬上想到中國的象形文字,如「火」「人」等不勝枚舉,一看就明白其一、處處,和自然形象聯系起來就是一幅圖,一幅美景圖的精化,比如現在的各種書法,特點鮮明,意境深遠,字的結構上更是上下、左右、包圍、半包圍,像建築結構,通透看是立體互通,形象彰顯,自身融入自然界,達互通互構之效其自然性特徵,而西方的文字則非立體性結構,只是一種流線型的符號化了的字母、文字,沒有象形可言,那些曲曲折折、玩玩畫畫的符號,人文性強,有邏輯聯系,強調的是一種智力的運行規律、軌跡。這種外形、結構上的差別無疑產生的效果、效應不同,其主導暗示了某種潛在因素。比如:「大漠晚霞映碧空,黃沙浩瀚動乾坤」。寫景詩文美中有境界,一年就氣貫長虹,直入肺腑,再如:「明月別枝驚鵲」就是一副鏡頭而且是特寫鏡頭,一下就放大了景物至少一個點,中國文字的優點使然。用外國文字就很難達到這種意境,尤其用外國文字翻譯的中國古詩,美都給翻譯沒了。只剩下字面的意思和一些彎曲的符號,五味至極,這是西方文字的缺陷,也是語形的差異~
❷ 什麼是語言文化
語言與文化相互依賴、相互影響。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對語言有制約作用。本文對語言的內在系統,從語言的形式和結構上作了分析,並對語言的社會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進行了探討。
語言在人類的一切活動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然而,人類的語言現象又如此神秘,是人類迄今尚未完全了解的東西。自古以來,語言學家們都試圖從多方面對語言進行探討,形成了許多語言學流派。歸納起來,現代語言學主要來源於兩大傳統:語文學傳統和人類學傳統。語文學傳統從比較語言學和歷史語言學開始,根據文學作品和書面文獻的研究對語言進行分析和比較。19世紀語文學家的工作為現代語言學的獨立研究奠定了基礎,後來發展到布龍菲爾德的結構主義和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這一傳統的繼承者強調語言的自然屬性,把語言看成是一個封閉的,獨立的系統,把語言學看成是一門橫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獨立的邊緣科學。人類學傳統指運用人類學方法去研究沒有書寫系統和文字傳統的社會集團的語言。自20世紀初美國的鮑阿斯和薩丕爾以來,人類語言學家都強調語言的社會屬性,認為語言和它的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因此必須把語言學看作是一門社會科學,把語言置於社會文化的大環境中研究。人類語言學的研究傳統誘發了文化語言學的出現和興起。通過從文化的角度來考察語言的交際過程,語言學家們發現人們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不僅涉及語言系統,而且涉及同語言系統緊密關聯並賴以生存的文化系統。
在語言和文化的研究方面有兩種提法:「語言與文化」和「文化中的語言」。為了界定語言與其它文化現象的關系,有的語言學家將文化分為兩大范疇,「大文化」和「小文化」(Bright,1976)。其中,語言與大文化的關系是從屬關系,與小文化的關系是並列關系。
語言是文化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作為一個包羅萬象的總體概念來看,則語言屬於人類總體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疇。但它在總體文化中的地位比較特殊,與總體文化中的其它成分(即)小文化的關系是相對應的。因此可以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與人交際的工具,也是使人與文化融合一體的媒介。它隨著人類的形成而形成,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變化而變化。
從小文化角度來看,語言和文化是同步發生的,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語言是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文化的發展也促進了語言的豐富的發展。有了語言,人類就有了文化。語言是人類區別與動物的重要標志。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原始人與動物有許多相近之處,但是人產生了語言,動物卻沒有。原始人具有宗教、信仰、道德、習俗等屬於文化范疇的東西,動物則不可能有。人類用語言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反過來影響了人類,促使人類走向更大的進步。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積聚下來的文化遺產給語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類的語言是人類社會文化中的語言,它與人類社會、人類的文化有著許多密切的關系。
在文化結構中,語義的基本單位是「義素」。義素是詞位通過文化結構表示語義的基本單位。一種語言中的詞位和義素之間的關系是基本穩定的。這種穩定關系反映出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同時使語言成為了解文化的鑰匙。但是,詞位和義素之間並不一定總是一對一關系。即使在同一種語言中,不同地區或不同社會圈子的人的不同文化行為也會影響詞位和義素的對應關系。
一種語言的語言結構是一個完整的語音符號系統和書寫符號系統,是一種語言區別於另一種語言的根本所在。不了解一種語言的語言結構,就無法辨認該語言的語音或書寫的符號,並從中獲取語義。沒有掌握法語語言結構的人,就很難辨認法語字母不同組合後所表現出的詞義,同樣,不懂俄語的人,也會把俄語當成抽象的字母組合,根本不懂它所表達的詞義。
❸ 英語文化知識具體指什麼指哪些方面
淺談英語文化知識滲透於英語教學
內容摘要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它是隨著民族的發展而發展的,是社會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會風俗又都在該民族的語言中表現出來。語言離不開文化,文化依靠語言,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當然離不開文化教育。隨著我國對外交往與民族接觸的日益迫切的需要,英語教學要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隨之而來的要求對所屬文化有所了解的呼聲越來越高。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化習得意識,使文化規范的教學與語言技能的培養同步進行。
關鍵詞 語言 文化 文化差異 文化意識
在美國有這樣一個盡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許多English learners卻對其含義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這句話的文化背景。這原是一句拳擊術語,在拳擊比賽中拳擊手若被對方擊倒,裁判數到10還不能起來則被判輸。但在很多情況下不等裁判數到10,倒地的拳擊手便能爬起來再戰。因此,這句話的表層意思是:當你被人擊倒,並不意味著輸了這場比賽。其寓意為:當你遇到挫折,並不一定喪失了成功的機會。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示: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應提高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應樹立文化意識並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
•一、 語言和文化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不僅僅是一套符號系統,人們的言語表現形式更要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社團(community)的習俗,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約和影響。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系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似乎認為只要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了語音,詞彙和語法規則就能理解英語和用英語進行交際。而實際上由於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中屢屢出現歧義誤解頻繁,語用失誤迭出的現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來表示對外國人的關心,殊不知這是一句冒犯的問話,侵犯了別人隱私(privacy),會激起對方的反感。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如當外國人稱贊中國人某一方面的特長時,中國人通常會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過獎")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來回答,弄得外國人莫名其妙,不知所雲。美國社會學家G.R.Tucker 和W.E.Lambet對於外語教學中只教語言不教文化有這樣的看法:"我們相信,任何這類企圖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使他們不僅不想學習語言符號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這一符號系統的民族。相反,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時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們發自內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興趣和動力......,從而提供了學習該民族的語言的基礎"。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現象與文化差異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這被稱為文化的偶合現象。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民族在與大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會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體驗和經歷。這種相似性必然會反映到語言中來。因而在英語和漢語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相同或相似的表達。例如:"披著羊皮的狼",英語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濟" ,英語為in the same boat;"破土動工",英語為break earth;"三思而後行",英語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藍圖",英語為blue print,等等,這樣的偶合現象不勝枚舉。文化的這種偶合現象,可以促進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語(target language)學習中的"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
但是,不同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環境不同,因而對不同的事物和經歷有著不同的編碼(code),分類;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導致了他們獨特的篤信,崇尚和忌諱心態;不同的民族因其發展的特殊歷史過程也產生了本民族自己的歷史典故,傳說軼事。如:漢語中的"龍","生死輪回","八卦","陰陽","氣功"等,對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來說必然是雲里霧里,不知何物。同樣,當我們看到英語中He is a wolf這個句子時,還以為是"這個人很兇",實為"他是個好色之徒"。中西兩種文化的差異還可以從動物的"文化附加義"的差異窺見一斑。 對於獅子的勇猛(brave),綿羊的溫順(gentle),狐狸的狡猾(sly),烏龜的遲緩(slow),豬的貪婪(greedy),英語和漢語的文化附加義基本相同。但在老鼠,騾子和貓頭鷹的習性上,英語和漢語的文化附加義則大相徑庭。在漢語中有"賊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語,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淺。而老鼠在英語俚語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於迪斯尼先生創造了Mickey Mouse這個尤物,從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異彩,成為千家萬戶所喜愛的動物,尤其在兒童心目中,更是機智,智慧的象徵。至於騾子,在漢語中,"壽命長,體力大"是它的特徵。而英語中騾子是"頑固(stubborn)"的代名詞。漢語中人們用貓頭鷹象徵不祥之兆,如"貓頭鷹進宅,無事不來",而英語中的貓頭鷹則是智慧之鳥。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異還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間見面打招呼時的差異(中國人見面多問"你吃了沒有?""你到哪裡去?";而外國人則說"Hello");人們接受禮物時表達自己態度的差異(一般中國人不會當著送禮物人的面看禮物;而外國人往往會當面撤開禮物並高興地向人家連聲稱謝"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運用體態語的差異(如:中國人召喚他人走近時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內連續彎曲的手勢,這種手勢在英語中是在使喚小動物走近時用的;召喚他人走近外國人使用四指彎曲食指向內勾動的手勢,而這種手勢在漢語中則是極富挑釁性的)。
三、 樹立文化意識,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樹立文化意識,應在傳授語言的同時同步傳授文化知識。這樣做的好處是:文化知識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了解,語言則因賦予了文化內涵而更易於理解和掌握。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同步可以在傳授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知識時進行。如:freeze這個詞的基本含義是"冰凍""結冰"。而在一個私人擁有槍支的美國社會中,一位留學生因聽不懂美國人的口語Freeze!("站住""不許動")而被槍殺。在美國社會中,Freeze!卻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語。假如這位留學生有這點文化知識就不至於付出生命的代價。又如:教詞彙professional時,告訴學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會引起天壤之別的聯想意義: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 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觸發的定向思維。
除了語言本身所承載的文化涵義外,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人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等都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蘊。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還要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文化背景知識。如: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卻意味著衰朽殘年,去日無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諱"老",都不服"老"。有位導游講過這樣一件事:在一次帶隊旅遊中,我們的這位導游看到一位美國老太在艱難地爬山時,便上前去攙扶她,卻遭到了老人的拒絕。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因為在美國這樣一個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會里,老人們養成了不服老,堅持獨立的習慣。所以美國的老人都不喜歡別人稱其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國都用"年長的公民"(senior citizens)這一委婉語來指代老人。
在英語教學中,還可以將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異進行總結歸納,這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可將中國人與英語國家人士初交時談話的禁忌歸納為四個詞: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個詞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 R 代表religion, M代表 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問":不問對方收入,不問體重,不問年齡,不問宗教信仰,不問婚姻狀況,不問"去哪兒",不問"吃了嗎"。這樣可使學生對與英語國家人士交談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使用耳濡目染。向學生推薦閱讀體現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邀請中外"英語通"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