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質文化的組成與特點
物質文化,是指為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包括飲食、服飾、建築、交通、生產工具以及鄉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觀的物質表現方面。
組成:
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學和其他具體科學、宗教、藝術、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念等,其中尤以價值觀念最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動力。沒有精神文化,人類便無法與動物相區別。價值觀念是一個社會的成員評價行為和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合意目標的標准。這個標准存在於人的內心,並通過態度和行為表現出來、它決定人們贊賞什麼,追求什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同時價值觀念還體現在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產品之中。產品的種類、用途和式樣,無不反映著創造者的價值觀念。
②語言和符號。兩者具有相同的性質即表意性,在人類的交往活動中,二者都起著溝通的作用。語言和符號還是文化積淀和貯存的手段。人類只有藉助語言和符號才能溝通,只有溝通和互動才能創造文化。而文化的各個方面也只有通過語言和符號才能反映和傳授。能夠使用語言和符號從事生產和社會活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③規范體系。規范是人們行為的准則,有約定俗成的如風俗等,也有明文規定的如法律條文、群體組織的規章制度等。各種規范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為補充,共同調整著人們的各種社會關系。規范規定了人們活動的方向、方法和式樣.規定語言和符號使用的對象和方法。規范是人類為了滿足需要而設立或自然形成的,是價值觀念的具體化。規范體系具有外顯性,了解一個社會或群體的文化,往往是先從認識規范開始的。
④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社會關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產生的基礎。生產關系是各種社會關系的基礎。在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又發生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創造文化的基礎。社會關系的確定,要有組織保障。社會組織是實現社會關系的實體。一個社會要建立諸多社會組織來保證各種社會關系的實現和運行。家庭、工廠、公司、學校、教會、政府、軍隊等都是保證各種社會關系運行的實體。社會組織包括目標、規章、一定數量的成員和相應物質設備在內,既包括物質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緊密相聯,成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⑤物質產品。經過人類改造的自然環境和由人創造出來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飾、建築物、水壩、公園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們上面凝聚著人的觀念、需求和能力。
一般特徵:
①文化是由人類進化過程中衍生出來或創造出來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經過人類有意無意加工製作出來的東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庫才是文化;石頭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後天習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遺傳本能,而是後天習得的經驗和知識。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親」或男女戀愛才是文化;前者是遺傳的,後者是習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從語言、習慣、風俗、道德一直到科學知識、技術等都是後天學習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類共同創造的社會性產物,它必須為一個社會或群體的全體成員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為文化。純屬個人私有的東西.如個人的怪癖等,不為社會成員所理解和接受,則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動態過程。文化既是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的產物,是一份社會遺產,又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積累過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之中,並且自然地從上一代人那裡繼承了傳統文化。同時,每一代人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要對傳統文化加以改造,在傳統文化中注入新的內容,拋棄那些過時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階級性。一般文化是從抽象意義上講的.現實社會只有具體的文化,如古希臘文化、羅馬文化、中國古代文化、中國現代文化等。具體文化受到諸多條件的制約,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如有石頭,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樹,才有飲茶文化;有客廳和閑暇時間、才會有歐洲貴族的沙龍文化。文化具有時代性、地區性、民族性和階級性。自從民族形成以後,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現的。一個民族使用共同的語言,遵守共同的風俗習慣,養成共同的心理素質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現。在分裂為階級的社會中,由於各階級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因而他們的價值觀、信仰、習慣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現了各階級之間的文化差異。
2. 學校物質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一)強化校園文化管理
1、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由駱景霞校長擔任組長,童友利、曾火壽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導處、德育處、後勤處、少先隊大隊部等負責人及各年級主任、班主任為組員,研究、確定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具體負責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2、加大投入,保證校園文化建設的正常需要,籌集校園文化建設專項基金。
(二)營造校園文化氛圍
1、從凈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
2、創設各種文化設施,開辟宣傳櫥窗、黑板報、圖書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陣地。
3、懸掛名人字畫,展示學校的校訓和教書育人理念。
4、成立學校校園廣播站,及時播放校園新聞和優秀稿件。
5、展出學生書畫作品,開辟第二課堂,創辦校報等。
6、結合本校實際,通過制定校訓、校歌、校本培訓、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建設良好的校風。
7、積極開展健康有意的課外文化活動。
(三)開展校園文化教育
1、成立藝術、球類、體操隊等興趣小組。
2、成立第二課堂興趣小組。
3、重視學校的傳統教育。
4、抓好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中小學生守則及法制教育。
四、具體措施
1、優化校園內部環境。
校園環境規劃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巧妙設計各景點,花草樹木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合理,邊邊角角也不放過,力爭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不斷優化校園音響系統,上下課電鈴設為動聽的音樂鈴,課前一分鍾進行溫馨提示,課余時間則播放輕松歡快的輕音樂,讓師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德育處、後勤處負責)
2、統一學校形象標識,做好學校形象宣傳。
由德育處、美術組、音樂組牽頭,廣泛徵集意見,進一步完善、統一學校各種形象標識,規范使用校訓、校歌,製作、美化各類指示牌。校報小組負責辦好學校校報——《芳草園》,編輯好教師刊物《教苑之花》及學生作文選《雛鷹翱翔》,以充分顯示學校辦學思想和人文特色。(教導處、德育處、體藝科組負責)
3、讓學校的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
學校的校訓、校風將以多種方式在校園內呈現,對內引領師生的教育行為,對外彰顯秋長中心小學的教育品質。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在校園內學生課間遊玩的地方創設「板報牆報」。班級教室的布置要兼顧共性與個性,各班師生可根據各自的特點創設不同風格與追求的黑板報,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班風、學風、教風的建設來體現隱性文化,讓教室成為學生表現自我,優化個性的場所。(德育處、各班級負責)
4、努力構建數字校園。
我校擁有完善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及技術過硬的計算機管理人員,在開展教學、科研和管理及對外通訊過程中,要運用寬頻、區域網將校園內的各種信息數字化,以增進交流,改變教師的授課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校管理的水平。學校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精心設計網頁,經常更新網站內容,豐富信息流量,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會搭建一個交流平台。(電教主任及電教組成員負責)
5、打造「求真、務實、團結、進取」的團隊精神。
學校的團隊精神最能反映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程度。好的團隊精神能使學校全體員工敬業愛崗、盡職盡責,能使全體學生愛學樂學、愛校護校。
3. 什麼是學校的物質文化怎樣建設學校的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是學校文化的空間物質形態和最低層次,是學校文化的有形部分和物質基礎,是學校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物質文化有兩種主要表現形式。一是環境文化,包括學校的總體規劃設計、結構布局、綠化、美化、道路、具有教育含義的教育教學場所以及校園環境衛生等等;二是設施文化,包括學校各種建築物、圖書資料、教學儀器、實驗設備、文體活動設施、校園網路、辦公設備和後勤保障設施等等。
我認為,學校建築和景觀是學校物質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建築要求實現實用和審美功能的統一,景觀要求實現使用、審美和教育功能的統一。學校在物質文化設計中,既重視建築本身的形象語言和景觀的心理暗示,又重視制度建設中的人本思想和校風的精神色彩,使校園成為「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高雅的物質文化將學校形象充盈得鮮活飽滿,讓每位師生帶著景仰走進校園,帶著依戀離開校園,增強了師生對校園文化環境的認同感。下面從以下幾點進行學校物質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