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康風俗習慣
中國傳統節日及風俗禮儀
<P>【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歷紀元後。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P>【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P>【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里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
<P>【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P>【端午】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於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
<P>【乞巧】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綉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P>【中秋】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系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P>【重陽】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
<P>【臘日】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後——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歷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後也滲入臘日習俗。
<P>【除夕】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一清的屋裡,擺上豐盛的菜餚,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游樂,謂之「守歲」。零點時,眾人爭相奔出,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並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此時,爆竹聲、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
2. 安康有哪些風俗
進入21世紀以來,為了發展安康、宣傳安康、打造安康的文化名片,安康創立了龍舟節。風雨龍舟節已走過了8屆,並迎來第九屆的啟航之聲,龍舟節先後被中國節慶協會評為「中國節慶50強」、「十大博覽賽事節慶」、「十大魅力節慶」、「陝西省首屆十大魅力節慶」等。2006年,安康龍舟習俗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陝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安康龍舟習俗是安康先民給後世安康的文化稟賦,是當代安康的重要文化資源之一,保護和弘揚、利用這一文化資源對安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自然條件和民情民性決定了安康龍舟習俗的繁衍生息
安康龍舟習俗源遠流長,是安康先民給後世留下的極具安康個性用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品牌即非物質文化。這種文化習俗和競賽形式逐漸深入人心,安康人對它的器重程度與春節和八月十五中秋節並列。
歷史上,安康龍舟競渡的集中點為石泉縣城、紫陽縣城、流水鎮、嵐河口、石梯古渡、蜀河、白河縣城等地。新時期龍舟節,龍舟競渡所在區域為安康城區江邊。競渡漢江區域上為月河口,下為黃洋河口,河寬580米,水流平緩,兩岸為黃土丘陵。
安康市古為梁州所轄,殷周之際屬巴庸州。武王伐紂,巴庸參加戰斗,故有「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的記載。秦惠文王更元13年,始設西城縣。秦統一六國後劃漢水上游為漢中郡,領12縣,治所在現安康城區江北中渡台。東漢建安21年西城郡、漢寧郡一分為二,東部的劃歸荊州,西魏廢帝三年設州,因漢江盛產麩金取名「金州」,明萬曆年間改「金州」為「興安州」,乾隆48年升「興安府」,治所仍在現安康城區,並在府域設縣,取「安寧康泰」之意,稱「安康縣」,至建國一直沿用此稱謂。2000年撤地設市後改現稱「安康市」。
安康城區自古以來被稱為「安瀾裕阜」。早在唐代就修建安康城堤。宋熙寧年間加修萬春堤,明萬曆11年因避水患而在舊城南設置新城。安康城區歷來為交通要塞。子午道,庫穀道連長安,通川蜀,漢江水道上連漢中,下連荊楚武漢,為陝西唯一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白居易、孟浩然、韓愈、陸游等歷代文人騷客曾多次過往安康。現代交通業較為發達。西康線、襄渝線、安陽三線交匯,構成南入川渝,西出長安,北達京津,東連湖廣的現代交通網路。
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富庶的產出和眾多的人口流量,為龍舟競渡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安康龍舟習俗的歷史淵源
龍舟競渡是安康的一種民間民俗活動,長期演繹在漢水流域。安康的龍舟競渡形成於安康城區,輻射和影響周邊地區,形成共同的風俗。
安康南北朝時期就有關於龍舟的記載。其他史料記載也很多,據康熙三十四年興安知州王希舜《重修興安州志卷二·古跡志》載:「望江樓:在漢南岸,昔人觀競渡處,今廢。」據此可以推出安康龍舟競渡的時間和風俗盛況至少在明代已具規模且相當熱鬧,當時已提升至官府活動。
《重修興安州志卷二·風俗志》記錄:「端陽,官長率僚屬觀競渡,謂之踏石。」關於龍舟競渡的盛況,成書於清康熙二十六年的《石泉縣志·風俗》載:「……鼓樂盈街,紅榴綠艾,命索虎符,饋送竟日。官僚尉具席於樓船,敦請長令觀龍舟競渡。男女盈岸,輕舟畫艇而載歌舞者,邑中士紳之家也,……左顧右盼,應接不暇。終日而後驂掉,皆游倦而言旋矣。」
隨著時代的演變,龍舟競渡成為安康百姓廣泛參與和熱愛的活動。龍舟競渡便開始定形制、定人數,且出現由龍舟競渡而增設的其它游樂競標項目。1932年石泉縣《續修石泉縣志·風俗志節九·民俗》載:「漢水上制龍舟數艘,舟約載二三十人,揮旗擊鼓,各抓木橈齊劃,狀如矢飛。上下競渡,投鴨奪標,喝彩之聲不絕。邑僚尉具席,敦請長令同觀……」建國前,安康城區每年農歷五月初三至初六連劃四日,數十里內的男女老幼觀龍舟,有時形成舉火夜賽的盛況。1946年6月2日《興安日報》記載,當年端午節「競賽龍舟有十條只,情況激烈,觀眾如雲,河街自西關至小北門,皆為之途塞。」
20世紀50年代,除民間自發的龍舟競渡外,政府也組織群眾進行比賽。1958年端陽節,安康縣人民政府舉辦規模宏大的「安康龍舟賽」,沿安康城江面十餘里龍舟競渡,漢江兩岸,觀者如林。
上世紀60年代初期,每年也有群眾自發的龍舟競渡活動。然而自十年「文革」開始後這一傳統民間習俗被認為是「四舊」而中止活動。
1991年原縣級安康市人民政府在端陽節舉行「安康龍舟競賽活動。」當時有18個來自安康城區各街道辦事處、各企業、機關單位的隊伍參加比賽。
進入新世紀以後,為了發揚安康傳統文化,打造龍舟文化品牌,安康籍老領導徐山林同志提議於2000年6月舉辦「安康龍舟節」,從而使這一傳統民間風俗活動在新的時代融納現代因素而發揚光大。
三、安康龍舟習俗的基本內容
龍舟競渡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它集祭祀、祈福、競技、鬥志、爭榮譽為一體,具有自己一整套程式與比賽辦法。
1、集資。集資者由當地的「龍頭兒」等組織者或族長擔任,總之是賽龍舟是大家的事,大家出錢、出物,劃手出力,沒有任何報酬。
2、祭龍舟。祭龍舟分兩種方式,一種是有老龍頭的先在放龍頭的廟里祭祀。凡祭祀前三日,要求所有劃手先「凈身」。祭祀程序一般為先開鑼鼓道場,然後由「龍頭兒」敬三柱香,眾劃手依次敬香完,行三叩九拜禮。「龍頭兒」或「鄉紳」念祭文:「天道玄黃,節至端陽,祭祀龍舟,敬拜祖上……漢水湯湯,龍舟鬧江,風調雨順,永保安康……」祭文完後要唱一些花鼓詞,然後由劃手護龍頭遊街、下江;另一種是龍頭安裝好進行祭龍,除要求程序與第一種一樣,所不同的是頭一年勝出的龍舟要由輸家的劃手敬拜,敬拜後本龍舟的劃手要繞船三六九,然後帶上艾蒲頭圈,再抬上龍舟遊街下江。
3、下水儀式。龍舟下水儀式是隆重的,從場面上擺有香案,香案上有豬頭、羊頭、蒼蒲、粽子和時令瓜果。從程序上先是鼓樂鍾鳴,然後是禮炮,下水儀式開始先宰殺一個大公雞,讓雞血在香案前滴過後把雞血順到江水中,叫「雞降」取意「吉祥」。龍舟下水前,「龍頭兒」喊完下水號子,眾劃手把龍舟推下水。
4、競賽。競賽分上水賽、下水賽、對岸賽、環繞賽、奪標賽、搶鴨賽等。奪標賽分兩種,一種是在江中插一竹標旗,先搶到為勝;一種是在江中投一浮標,比較滑,誰先抱上船為勝;搶鴨子——把鴨子頭頂的毛拔掉,再撒上鹽粉,把鴨子投入江中,鴨子見鹽疼痛就朝水裡鑽,所有選手下水搶鴨子,誰搶得多誰為勇士,哪個船搶得多哪個船為勝。
5、劃對頭。安康龍舟競渡有專門的對頭對劃。安康民間有俗語「寧荒三年田,不輸一年船」,可見龍舟輸贏對人的精神鼓舞作用。
6、贏輸笑。對頭之間比賽完後, 輸家給贏家唱頌歌、叩頭,作揖或道歉,還要向贏家的龍舟敬拜。贏家則趾高氣揚地在那接受拜賀,還要挑戰來年,輸家也不甘示弱,稱來年再比,然後雙方互拜言和。
四、安康龍舟習俗的相關器具、製品
1、龍舟製作。①用料。真龍舟用杉木製作,選 上好陽坡杉木30年以上樹齡的好料。船上的釘子都有嚴格的規定,一個船120斤釘子,桐油60斤。麻絲20斤,皮紙5刀,刮三遍石灰100斤;②規格尺寸。真龍長3丈2尺(約合10.56米),寬4尺8寸(合1.6米)。③形制。蹺頭蹺尾黃瓜底兒,12個倉,每個倉2人,龍頭龍尾用木雕制,著與船身一樣的顏色,船中倉位立兩柱子,用繩子拉在船頭船尾,以固定鼓,中倉靠後三擋位有一木架以固定鑼。
2、配物用品。橈子一個,用細長竹棍製作,竹竿頭扎雞毛撣子型狀。橈手立船頭揮舞指方向,激烈時橈子上下翻飛甚為好看;鑼鼓各1個。鑼鼓手根據橈手的節奏敲打;槳24把,長約3尺6寸。頂頭為「丁」字型,槳片長1尺5寸,寬約6寸;隊旗1個;舵棹1個。
3、假龍舟。也叫混江龍,船長2丈4尺,寬度不等,物品配置與真龍相同,只是槳片依人數多少而定;也有的假龍則是由小劃子進入比賽,小劃子比賽人數則8—12人不等,因此用品也由小劃子人數而定。
4、配件用品。安康龍舟習俗的配件用品有浮標、鴨子、香包、粽子、香艾、蒼術、香案、豬頭、牛頭、羊頭、大公雞、鯉魚等。
五、安康龍舟習俗的基本特徵
龍舟競渡自漢朝開始繁衍,至宋代開始形成競技比賽風俗,流傳至今已兩千餘年歷史,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形成鮮明的特徵。
1、龍舟節已成為安康民間民俗。而龍舟競渡這一風俗中的核心價值取向是愛國精神的崇拜和對先賢的追憶,附帶有祈福求平安的社會心理。
2、龍舟競渡其所以彌久愈香,一是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二是集圖騰崇拜、愛國精神及群眾的參與性、競技性、觀賞性、民俗性於一體;三是競渡能強身健體、聚合人心、人氣。
3、安康龍舟競渡與其它地方的龍舟競渡相比有明顯的特徵。一是龍舟製作上的不同。二是比賽辦法的不同。三是增設有橈手,橈手邊指揮邊表演,既有實用性又有觀賞性。
4、安康龍舟競渡是中國歷史上北緯線最高的大江大河的龍舟競渡。加之安康時秦時楚的歷史淵源和明清湖廣移民的因素,與荊楚的龍舟有血源關系,尤其是屈原一度流放漢水流域,使安康漢江龍舟競渡更具有紀念屈原的性質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