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為什麼那麼可怕
核心提示:口袋妖怪(Pokemon)是如今小孩子都知道的一款掌上游戲,但在當年的發源地日本,電腦技術還沒發達時,玩口袋妖怪的都是把牌放自愛口袋裡,然後各自拿一張出來,比比大小,小的就得把牌輸給對方。從游戲規則來說,這類似中國當年用香煙殼子比大小的游戲,但想想看,那麼多妖怪都印在紙牌上,還放在隨身的口袋裡,讓小孩子揣著到處玩耍,如果世界上還有什麼民族是和鬼神之間零距離接觸的,那麼日本應該算是一個。 日本鬼片《咒怨2》 東北新聞網訊 日本畢竟在很北的地方,四周又全是海,到了冬天晚上,縮在屋子裡烤火時,面對外面黑壓壓的大風大雪,各類靈異在頭腦里慢慢騰起也就不足為奇。在這個向來將山海當做鬼怪統治世界的島國地域,幽靈文化的力量綿延到今天依然令人驚嘆:科學主義的除魅運動,永遠只是在客觀世界裡打轉,但在日本人的主觀世界裡,鬼怪簡直就是與天地齊其經,日月同其明。當有一天,全世界電影觀眾都被《午夜凶靈》給嚇得坐立不安時,日本恐怖文化的聲譽也到達了頂點。 恐怖文化並不是全部集中表現在恐怖電影范疇里,實際上只要鬼是貼身而在的,那麼關於鬼的故事就會是無處不在。即便是充滿綠色和希望的宮奇駿作品,比如著名的《千與千尋》、《幽靈公主》,裡面的妖怪世界也有七情六慾,也有宮亭樓閣,而也正是因為鬼怪世界和人類世界很多地方都一樣,這就讓觀眾更容易接受這么一個熟悉的鬼世界。相反,一味表現地獄陰森可怕,或者天堂純凈光明,倒也能在視覺上產生不錯效果,但同時也拉遠了人鬼之間的距離。距離一拉遠,看鬼的人就會心理上有安全感,對他們來說,進電影院僅僅是感受刺激。 對於人鬼二元對立分得清清楚楚的美國文化來說,他們要做出完全的心理恐怖片是相當困難的,對他們而言,更拿手的是用粘液、血漿以及結滿蜘蛛網的骷髏來表現猛鬼或異形,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那些都僅僅是驚悚片。但日本電影里所有的恐怖素材全部來自日常生活,電話鈴聲、玩具娃娃、地鐵軌道、發舊的照片、不辨方向的樹海、可以塞人的壁爐……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鬼的恐懼,莫過於「鬼神附體」,而到了日本,鬼神更是進化到了無處不在,成了萬物有鬼論。這種彌散化了的鬼世界,通過日常物品的上手性,直接就和觀眾熟悉的生活世界發生了勾連。所以在觀看《午夜凶鈴》這類電影時,一半的恐怖來自那個一身白衣的貞子向你走來,還有一半恐怖,是來自你自己家裡的電視機和電話。 本來,鬼世界就是人類現實生活中的恐懼在幻想界里的投射,但是,當這個投射不能和現實生活有個清晰的分離,而是粘連在一起時,那麼,日本特有的恐怖文化就產生了。這就是為什麼看西方的《猛鬼街》或《殺出到黎明》時,我們也就不斷被鏡頭切換給嚇那麼幾下,看完後心情一松,但看完《咒怨》後,總感覺自己身邊的世界似乎都有了些改變,好像身邊每一樣物件背後,都隱藏著什麼恐怖的靈異,傳說中的魂靈附體,從前是散播在破碗、杯盤、油燈、紙傘上,今天則是作祟在電腦、手機、MP3和轎車里。 死人就在你身邊 表現現實主義的題材也同樣滲入鬼意識。諸如高倉健演的《鐵道員》,一開始觀眾只知道主人公父親在回憶和女兒及妻子的各種溫馨故事,直到影片最後,觀眾才會恍如隔世地發現,他原來是個遊魂。類似的以死者視角進行敘述的電影還有很多,歐美也有,但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歐美這類電影刻意要表現的是前後情節上安排地巧妙,是一種破解謎底的樂趣,但日本這類電影的目的,更多是本身在影片意境上就需要。 其實西方更多的表現手法是引進天堂或地獄。像《人鬼情未了》里,死去的人最後背後的光茫,神聖得讓觀眾睜不開眼睛。而其他各類恐怖電影里要被打入地獄的各類僵屍惡鬼,大多最後也是被十字架被逼得跳回原來的世界,於是我們的生活秩序再次恢復。 日本文化也有相應的天堂和地獄構造,但更多的是來自佛教神話以及本土的幽靈文化。由於大千世界的構造充滿平行宇宙論的色彩,而幽靈文化也是伴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日本的天堂人間地獄三重結構是混成一體的,雖然在各類動漫中,被打入異世界的故事是層出不窮,但諸多異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通道實在太多,鬼神來回穿梭的交通設施也太發達,更妙的是,人物在不同世界裡的切換,不是僅僅根據你活人還是死人,好人還是壞人,而是更看中你的因緣造化,所以活人在地獄穿梭或者死人在人間漫遊,真的是見怪不怪。 本來,中國傳統鬼文化在死人貼近日常世界這一點上,也是和日本鬼文化有一拚,尤其是動畫片《小倩》(其實三部曲的《倩女幽魂》也可圈可點,道道道,實在是胡說八道哈哈)一出後,寧采臣和小倩之間的愛情故事,更是在人間陰間之間切換得如魚得水。但是和日本妖怪文化比起來,這一點成就實在是小得可憐。想來想去,這原因還是在於,我們的鬼文化主要還是落實在「忌」上。中國本土儒家文化過於昌盛,看看聊齋志異的原版,我們會發現大部分內容還是要把鬼從我們的現存秩序里排擠出去,要是在這排擠過程中,遇到個別有良心的鬼,則是努力將它爭取過來,最好結果是最後它還了陽,轉成好人。所以,我們的鬼文化里,人鬼之間的世界雖然也混合,但絕不貼近。 然而日本鬼文化卻是混合而貼近的,所以那裡的死人和活人可以共同生活在一個屋檐下,至少生活一段時間。就拿《銀河鐵道999》這樣的早期兒童文學來說,裡面的雪女就是和鐵郎同處一室,互相關愛,最後為喝滾燙的蕎麥面而化做了水。在日本民間傳奇里,雪女是專指那些在深山大雪裡被凍死的姑娘。 美感就在靈異中 當年孔老夫子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於是所有正史都端正起面孔。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其實也端正過面孔,實在是後來柳田國男、小泉八雲這些十九世紀的民俗學研究者過於偉大,硬是將民間流傳的妖怪文化,以西方神話學的治學方法,強行搬運進了學術殿堂,今天日本能有如此龐大的動漫產業,實在是和當初知識分子亂談怪力亂神有關系。也許本來要是蒲松齡、紀曉嵐之後,人們能將志怪類筆記小說進一步發展拓深,今天中國的鬼文化將不再是粗陋的洞穴游覽幽冥洞府,弄一些愚蠢笨拙的機械裝置來展示閻羅小鬼,因為迷信是一種社會心理需求,正像做夢本來就是我們的個體心理需求,需求本身並無所謂對錯,發生對錯的地方是供給:如果我們供給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原始思維,比如兩年或三年趕超英國,那麼這才是迷信的危害。反過來,誰會批評在藝術的想像世界中,《幽游白書》里浦飯幽助與戶愚呂那場在妖怪世界裡,超越一切道德規則的生死決戰呢?那場決戰是如此的超凡脫俗,看得冥王父子目瞪口呆,縱觀人類文學描寫中決斗場景,只有荷馬史詩里阿喀琉斯與赫克托爾的對戰,才可與之同日而語。 同樣,在《恐怖寵物店》里,我們能欣賞到哥特風格的畫風,在《十二國記》里,片頭我們就能看到冰島埃達史詩里最後的劫日場景,在傾向於給女孩子看的《犬夜叉》里,我們能發現傳說中的四魂之玉,至於給男孩子看的《聖鬥士星矢》里,印度神話中國神話北歐神話更是穿插其中。 毫無疑問,今天發達的資訊,已經將古代的不同地域的神話給交織在了一起,這種雜揉風格讓妖怪世界的元素更加豐富,也讓它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在互聯網時代,新的神譜或妖怪志正在被一次又一次更新,而這方面的集大成者無疑便是日本,在他們的畫筆下,河童、發鬼、絡新婦、天井下、殺生石等等,要什麼模樣就什麼模樣,完全突破了用人類來做演員帶來的限制,可以說,沒有這些妖怪,就沒有想像藝術,而在將來的計算機虛擬技術的引領下,這想像藝術的邊界,將被推得更加遙遠,更加靈異,而日本的鬼文化,也將贏得整個世界更高規格的尊敬
Ⅱ 為何日本的鬼文化如此繁榮
當代日本的鬼文化
管日本科技水平發達,人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但是,很少有哪個民族像日本人那樣喜愛並接近鬼怪。通常,日本人認為鬼就是神的另一面。正如日本大部分的古代文明都與中國脫不出關系一樣,其70%以上的鬼文化也來源於中國。日本文化有一個特徵,即將外來文化吸收消化後,利用它形成自己的文化。從日本鬼文化上,我們也能見證這一點。
雖然同為東北亞民族誕生的鬼,但日本鬼文化中的價值觀較為淡化,不似中國和韓國的鬼,冤有頭債有主,只找仇人的麻煩。日本的鬼一旦下了「怨咒」,就很危險。近幾年的日本影視作品更是揭示了這一點:凡是接觸到「咒怨「的人,無一例外地死去。「咒怨」指的是含怨而死的人所下的詛咒,在死者生前的居所積聚沖天怨氣,凡觸碰者必死,並產生新「咒怨」,將恐怖的死亡不斷蔓延開去,而「咒怨」就永遠死守凶宅,詛咒每一個來客……這是日本的傳說。大家都熟悉的「為虎作倀」的成語和此有相似之處,其大意就是「倀」(被老虎吃掉後變成的鬼)幫助老虎來吃人。
近年來頗為紅火的動漫作品———《犬夜叉》,就具有濃厚的日本傳統鬼怪文化。從作者高橋老師為眾多主人公取的名字(犬夜叉、戈薇、桔梗、彌勒、殺生丸等),就可以猜測這部作品將會是個鬼故事。陰陽師安倍晴明的故事在日本流傳甚廣。和鍾馗一樣,晴明不但能收伏妖魔鬼怪,還能使喚鬼神為自己做事。
經典動漫《通靈王》更是將晴明塑造成一個大反派。《USOJAPAN》(Uncon-firmedStoriesOrganiza-tion),是很早就風靡日本和台灣的靈異節目。這種節目的做秀成分可能居多,但的確是為我們展現了日本當代社會的鬼怪文化。節目中除了對靈異事件的實地探察之外,另有三個單元讓人毛骨悚然,第一個就是數十年前曾經紅極一時的《鬼話連篇》當中的靈異照片,製作單位會將整張照片放大,甚至用紅圈框起來,讓觀眾看個清楚。另一個單元是CD內奇異聲音重現,現場會播放某些在歌詞當中出現的怪聲,這些奇異歌曲還包括了許多知名藝人的作品。第三個部分是錄像帶恐怖影象,製作組搜集相關電影的奇異現象片段,其中包括最著名的當屬《貞子復活》。
如同我國的清明重陽、美國的萬聖節,日本也有自己的鬼節———盂蘭盆節。其實它也是源自我國,不同的是,日本更重視這個節日。盂蘭盆是「Ullabana」的音譯略詞,本意是「倒懸之苦」,據說是目連尊者為了拯救落入餓鬼道的母親,在每年的陰歷七月半,要給鬼供奉各種食品。這個節日在日本傳播很廣,家家都設魂龕、點燃迎魂火,在陽歷8月13日前後迎接祖先的靈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再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靈魂送回陰間,京都的「大文字燒」是這一活動的頂峰。在這個日本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中,全國都放長假,以便人人回家進行祭祀活動。在鄉間,活動更熱鬧,城裡人也會返鄉,到墓地祭祖。每當這個時候,全日本的鐵道交通都會異常繁忙,不亞於我國的春運。
Ⅲ 日本文化輸出為什麼這么強
個人覺得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1:是日本各行各業無處不體驗出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就拿動漫漫畫來說,有些漫畫的作者可以連續幾十年專注在一部漫畫上,這是我們不能比的,就像前幾年大熱的」十萬個冷笑話「等國產動漫一樣,才火多久就拍爛尾了 第2::日本文化之所以能滲透到我們這那麼深,離開不了的就是我們歷史上的原因,因為歷史上的原因使我們不少優良文化沒能傳承下去,在某種層面上產生了文化真空期,從而在面對外來文化尤其是同樣是亞洲文化的日本文化入侵時沒有什麼招架之力,你看像美國這些強國會哈韓哈日的多嗎?很少!因為人家在影視音樂等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話語權,像奧斯卡和格萊美 第3::日本沖芹前雖然二戰戰敗了,但文化沒斷層,像皇室等具有象徵意義的都得以保留,就像你去正宗點的日料店吃日料,這家店除了壽司刺身等食物會給你留下印象外,穿著和服 踩著木屐給你在小桌子上倒清酒的服務員等無處不在的日本文化也會給你留下印象,反觀我們,漢服等歷史文化只能偶爾在時裝展等場合見到 第4:經濟,個人覺得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看看國際上那些文化輸出強國,無一例外都是發達國家,經濟是文化發展的基礎,好的文化沒有經濟做基礎是難以發揚光大的,像我們的唐宋文化之所以能流傳至今,離不開當時那個朝代的經濟繁榮,只有人民生活安榮,才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日本就是如此,二戰戰敗後在美國援助下得以快速重來,短短幾十年便達到了巔峰,從散清戰後挨餓到反過來差點」買下美國首粗「足以說明文化的傳承和輸出離不開經濟這個載體 第5:科技及工業 日本汽車為什麼能在世界各地跑?因為日本車造的好,美國好萊塢大片特別是科幻類的為什麼能席捲全球,因為美國影視領域的技術厲害,如果說經濟是文化的基礎,那科技就是生產力,像以前風靡的小霸王游戲機一樣,如果能在技術上多下功夫,那小霸王現在在游戲領域就可以和ps、xbox一爭高下,硬體能跟得上時代,那軟體就會隨之發展,現在我們的國產游戲就不會那麼糟糕
Ⅳ 日本為什麼有那麼多恐怖傳說和故事
日本夏天悶熱,從古代,就有{牡丹燈籠}{四古怪談}等。為了減少悶的感覺。
每到夏天,大家就經常看這種電視,最害怕的時候,渾身起雞皮疙的,還有冷的感覺。根本就忘了悶熱了。
而且,最近的化妝方法和攝影技術越來越高,越來越嚇人,越來越冷(現在有空調啊),都不用大開空調。
所以,從古代沒有夏天晾的感覺,日本人的這種文化,就自然自爾的繼承到現在,這也是在日本生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