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文化的四個層次不包括什麼
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地位與結合方式。其可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1、企業文化的物質層。企業文化的物質層也叫企業的物質文化,它是企業職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種以物質形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表層企業文化。
2、企業文化的行為層。企業文化的行為層又稱為企業行為文化。如果說企業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最外層,那麼企業行為文化可稱為企業文化的幔層,即淺層的行為文化。
3、企業文化的制度層。企業文化的制度層又叫企業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企業領導體制的產生、發展、變化,是企業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文化進步的產物。
4、企業文化的精神層。企業文化的精神層又稱為企業精神文化,相對於企業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來說,企業精神文化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現象,在整個企業文化系統中,它處於核心的地位。
② 企業文化是什麼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故企業文化是組織文化的一種特殊形態,但不能完全等同於組織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個性意識及內涵的總稱,其能以企業組織行為所體現。具體指企業全體員工在企業運行過程中所培育形成的、與企業組織行為相關聯的、並事實上成為全體員工主流意識而被共同遵 企業文化
守的最高目標、價值體系、基本信念及企業組織行為規范的總和。 教科書上的概念:企業文化是企業為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而樹立形成的,被組織成員認為有效而共享,並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認知。 企業文化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主張,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行為。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講通俗點,就是每一位員工都明白怎樣做是對企業有利的,而且都自覺自願地這樣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習慣;再經過一定時間的積淀,習慣成了自然,成了人們頭腦里一種牢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又會反作用於(約束)大家的行為,逐漸以規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為眾人的「行為規范」。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准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范、發展目標的總和。 企業文化特指: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確立的,被企業全體員工普遍認可和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稱。 也有人認為,應該從這樣幾個方面認識企業文化: 1.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基本游戲規則,所以始終會以「解決問題」做為自己的宗旨。 2. 企業文化是被大家認為有效的而共享,並共同遵循並自覺維護的; 3. 企業文化是習得的 4. 企業文化是維系企業持續發展的。 5. 企業文化集中反映了企業的關鍵價值。
編輯本段廣義概念
廣義上說,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說,文化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與制度。而企業文化是企業內全體成員的意志、特性、習慣和科學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它與文教、科研、軍事等組織的文化性質是不同的。 企業文化依附於企業,隨企業產生,隨企業消亡而消亡。即使沒有總結或提出外在表現形式,企業文化依然是存在的。 企業文化的內在本質內容與外在表現形式有很大的偏差。第一,外在表現形式通常表現為一句話或幾個詞,不是內在本質內容的全部;第二,企業文化中實際存在的糟粕是肯定不會出現在外在表現形式中的;第三,外在表現形式通常比較穩定,不會頻繁更改,企業文化的本質內容卻因各種因素的時刻變化而處在時刻變化之中。 企業文化在與員工的相互作用中處於主要地位,一個人被一家企業錄用而成為這家企業的新員工,這個時候的企業文化代表著是大多數老員工相互作用的結果,一個人與一個整體的相互作用,其結果自然是新員工被同化。至於小概率事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不說也罷。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 海爾 企業文化
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是一個由核心層、中間層和外圍層構成的多層次的生態系統,根據內容大致可以分為理念層、制度層、行為層、物質層,企業文化的各個層面是和諧統一、相互滲透的。根據企業文化的系統結構特點,柏明頓咨詢給出了企業文化構建的HOME(History-Oneness-Membership-Exchange)模型。 企業文化廣義說來,大至聯合國、一個國家、民族、地方政府、政黨、工會、學生會、小至家庭、朋友等,其實都稱為「組織」。 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這個概念應用於形容企業,或各種非營利組織的文化形象。 在現代管理學里,這是一種通過一系列活動主動塑造的文化形態,當這種文化被建立起來後,會成為塑造內部員工行為和關系的規范,是企業內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對維系企業成員的統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這種新型管理理論得到了現代企業的廣泛重視。
編輯本段不同概述
專業企業文化咨詢公司對企業文化的12條觀點: 1、價值觀在管理實踐中的體現,是企業文化分析和管理的重點 2、企業文化是繼承性的 3、價值的持續增長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 4、「深植力差」是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突出問題 企業活動(17張) 5、個性是企業文化的生命 6、科學的企業文化體系是清晰、實用的 7、定性和定量的結合是企業文化體系形成的基礎 8、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是認同和共享 9、企業文化的清晰解讀是外部與內部的互動結果 10、企業文化不是CIS(理念識別系統MIS + 行為識別系統BIS + 視覺識別系統VIS) 11、企業文化基於企業家文化 12、企業文化不是策劃出來的
編輯本段特點
成功的企業文化對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對內要具有一定凝聚力,總體而言,優秀的企業文化應具備以下六大特點: 一、能得到員工的廣泛認同的價值觀。 員工認同企業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實際企業管理工作中,很多企業老闆或負責人在自己都不認同的東西,還要員工去執行。 二、能在價值觀指導下成功的實踐與驗證。 有一家企業價值觀是這樣的: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但在這個企業和員工做的時候就完全變啦。企業經常是不按時發工資,對員工的承諾不兌現,於是老闆忽悠員工,員工騙老闆,騙客戶,他們做法與他們的「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卻大相徑庭。 三、使企業員工產生使命感,使企業產生積極的因素。 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能使員工產生使命感和責任感,而且能激勵員工積極的工作,使員工對未來充滿憧憬,反之,會使員工產生消極,悲觀厭世,甚至自殺。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連三的跳樓事件,就證明了這一點。造成富士康的員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個人職場情商低;二是社會競爭壓力大;三是企業管理有問題,這個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說富士康的企業文化建設不到位。才導致一些員工產生消極厭世心理和行為。 四、簡約明了,令人心悅誠服。 企業文化的核心主張一定要簡潔明了,我們可以看看國內外著名的企業文化,都可以精簡一句話或一個詞,如海爾的誠信文化——真誠到永遠,非利浦的進取文化——我們一直在努力。 五、能使企業產生不可復制的競爭力。 事實上企業文化已經超越了管理范疇,其實質上是一種具有不可復制的競爭文化。而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企業文化的競爭,或者說是品牌文化的競爭。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最有力競爭武器,而且是不可復制的。 六、能使員工對企業產生深厚的感情。 企業文化不僅能提高員工主人翁意識和員工高尚情操,而且能使員工對企業產生深厚感情。無論走到哪裡員工對企業的一草一木總是充滿懷念,聽到或看到企業代表人物、標志、廣告、產品等總是有一種親切感。
編輯本段作用(功能)
文化建設整體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根據十餘年文化建設的經歷,北繪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總結了經驗。自身建立卓有實效的服務體系,同時,適應時代和企業發展的需求,將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逐步也摸索出一套企業文化分支系統的構建模式。 其功能可概括為:自我凝聚、自我改造、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續。
編輯本段意義
1、 美國學者約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認為,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中各 企業文化
個部門,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共同擁有的那些企業價值觀念和經營實踐。……是指企業中一個分部的各個職能部門或地處不同地理環境的部門所擁有的那種共同的文化現象。 2、特雷斯·迪爾和阿倫·肯尼迪認為,企業文化是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儀式、文化網路、企業環境。 3、 威廉·大內認為,企業文化是「進取、守勢、靈活性--即確定活動、意見和行為模式的價值觀。 4、 企業文化是一種新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企業要真正步入市場,走出一條發展較快、效益較好、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使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子,就必須普及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 5、 企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狹義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個性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和道德行為准則的綜合。 6、 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在企業內部的綜合反映和表現,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影響下形成的具有企業特點和群體意識以及這種意識產生的行為規范。 7、 (1)企業文化是在工作團體中逐步形成的規范。 (2)企業文化是為一個企業所信奉的主要價值觀,是一種含義深遠的價值觀、神話、英雄人物標志的凝聚。 (3)企業文化是指導企業制定員工和顧客政策的宗旨。 (4)企業文化是在企業中尋求生存的競爭「原則」,是新員工要為企業所錄用必須掌握的「內在規則」。 (5)企業文化是企業內通過物體布局所傳達的感覺或氣氛,以及企業成員與顧客或其他外界成員交往的方式。 (6)企業文化就是傳統氛圍構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著公司的價值觀,諸如進取、守勢或是靈活--這些價值觀構成公司員工活力、意見和行為的規范。管理人員身體力行,把這些規范灌輸給員工並代代相傳。 (7)企業文化就是在一個企業中形成的某種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共同的價值准則、道德規范和生活信息,將各種內部力量統一於共同的指導思想和經營哲學之下,匯聚到一個共同的方向。 (8)企業文化是經濟意義和文化意義的混合,即指在企業界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在人群中和社會上發生了文化的影響。它不是指知識修養,而是指人們對知識的態度;不是利潤,而是對利潤的心理;不是人際關系,而是人際關系所體現的處世為人的哲學。企業文化是一種滲透在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的東西,它是企業的美德所在。 (9)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組織的基本信息,基本價值觀核對企業內外環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業的全體成員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為規范,價值體系,是指導人們從事工作的哲學觀念。 (10)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企業文化最新觀點:企業文化是可策劃的,企業欲上市,管理先上市,價值觀先上市!張瑞敏曾經說過:「海爾17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創新」。如果說海爾成功之道是什麼,就是海爾所建立的特色文化以及持續多年只做一件事情。許多年來,很多企業奔走到海爾取經學習,資料拿走了不少,但是中國卻沒有真正創造出幾個「海爾」。為什麼?因為形易似而神難似。 海爾總裁楊綿綿也說過一句話:人人都說海爾的核心就是創新文化,但是如何讓創新落地。海爾的成功就在於堅持文化,堅持了20年。為什麼海爾的管理模式搬不走?因為這種管理模式枯燥、辛苦。楊綿綿說,人有三商:情商、智商和韌商,而韌商最難達到,這也是海爾的文化。 文化是「道」,它貫穿企業發展始終又潛行於企業各個細節和制度中。文化無形卻又比有形之物更具有力量,是「理念制勝」時代企業的核心。因而,鷹騰咨詢認為優秀企業不但要上市,更主要是文化上市,價值觀上市。
編輯本段產生
初始研究
8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倫斯·迪爾和麥肯錫咨詢公司顧問艾倫·肯尼迪在長期的企業管理研究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料。他們在6個月的時間里,集中對80家企業進行了詳盡的調查,寫成了《企業文化--企業生存的習俗和禮儀》一書。該書在1981年7月出版後,就成為最暢銷的管理學著作。後又被評為本世紀80年代最有影響的10本管理學專著之一,成為論述企業文化的經典之作。它用豐富的例證指出:傑出而成功的企業都有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即為全體員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約定俗成的而非書面的行為規范;並有各種各樣用來宣傳、強化這些價值觀念的儀式和習俗。正是企業文化--這一非技術、非經濟的因素,導致了這些決策的產生、企業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員工們的行為舉止、衣著愛好、生活習慣。在兩個其他條件都相差無幾的企業中,由於其文化的強弱,對企業發展所產生的後果就完全不同。
編輯本段歷史必然性
一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新型辦公工具如網際網路等的普及應用,企業的日常管理規則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勞動工具的變化要求思想觀念的更新; 二是勞動中人的智力因素比例增加,腦力勞動者人數相對增長,相應地,企業管理者也不能再把這些高素質的員工視作機器人,而是要給員工以感情尊重、理智尊重; 三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的需要滿足層次攀高,企業必須適應這一新情況,從而制定出適合現代人的管理方法,這一點與「社會人」 在管理界的提出有相同的現實基礎; 四是競爭加劇,企業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在提高勞動效率的同時,職工的生產積極性與創造性在勞動中顯得越來越重要,企業必須提出符合需要的價值觀念,如創新、服務、信譽等; 五是企業規模的擴大、跨國公司的出現,成千上萬人,甚至是不同國籍、不同民族的人在一個公司工作,需要統一思想、統一觀念、統一行為。
編輯本段要素
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整個理論系統概述為5個要素,即企業環境、價值觀、英 企業文化核心
雄人物、文化儀式和文化網路。·企業環境是指企業的性質、企業的經營方向、外部環境、企業的社會形象、與外界的聯系等方面。它往往決定企業的行為。 ·價值觀是指企業內成員對某個事件或某種行為好與壞、善與惡、正確與錯誤、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認識。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統一的價值觀使企業內成員在判斷自己行為時具有統一的標准,並以此來選擇自己的行為。 ·英雄人物是指企業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業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於作為一種活的樣板,給企業中其他員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樣,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強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文化儀式是指企業內的各種表彰、獎勵活動、聚會以及文娛活動等,它可以把企業中發生的某些事情戲劇化和形象化,來生動的宣傳和體現本企業的價值觀,使人們通過這些生動活潑的活動來領會企業文化的內涵,使企業文化「寓教於樂」之中。 ·文化網路是指非正式的信息傳遞渠道,主要是傳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種非正式的組織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場合所組成,它所傳遞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職工的願望和心態。企業文化的內容 根據企業文化的定義,其內容是十分廣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應包括如下幾點:
經營哲學
經營哲學也稱企業哲學,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方法論原則。它是指導企業行為的基礎。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面臨著各種矛盾和多種選擇,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有一套邏輯思維的程序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經營哲學。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講求經濟效益,重視生存的意志,事事謀求生存和發展」,這就是它的戰略決策哲學。北京藍島商業大廈創辦於1994年,它以「誠信為本,情義至上」的經營哲學為指導,「以情顯義,以義取利,義利結合」,使之在創辦三年的時間內營業額就翻了一番,躍居首都商界第4位。
價值觀念
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於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為和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可以說,人生就是為了價值的追求,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生追求行為。價值觀不是人們在一時一事上的體現,而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關於價值的觀念體系。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對企業存在的意義、經營目的、經營宗旨的價值評價和為之追求的整體化、個異化的群體意識,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准則。只有在共同的價值准則基礎上才能產生企業正確的價值目標。有了正確的價值目標才會有奮力追求價值目標的行為,企業才有希望。因此,企業價值觀決定著職工行為的取向,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只顧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不僅會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會影響企業形象;只顧眼前利益的價值觀,就會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為,使企業失去後勁,導致滅亡。
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於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並經過精心培養而形成的企業成員群體的精神風貌。 企業精神要通過企業全體職工有意識的實踐活動體現出來。因此,它又是企業職工觀念意識和進取心理的外化。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著支配的地位。企業精神以價值觀念為基礎,以價值目標為動力,對企業經營哲學、管理制度、道德風尚、團體意識和企業形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 企業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於哲理,又簡潔明快的語言予以表達,便於職工銘記在心,時刻用於激勵自己;也便於對外宣傳,容易在人們腦海里形成印象,從而在社會上形成個性鮮明的企業形象。如王府井百貨大樓的「一團火」精神,就是用大樓人的光和熱去照亮、溫暖每一顆心,其實質就是奉獻服務;西單商場的「求實、奮進」精神,體現了以求實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和真誠守信、開拓奮進的經營作風。
企業道德
企業道德是指調整本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以善與惡、公與私、榮與辱、誠實與虛偽等道德范疇為標准來評價和規范企業。 企業道德與法律規范和制度規范不同,不具有那樣的強制性和約束力,但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和強烈的感染力,當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後具有自我約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是約束企業和職工行為的重要手段。中國老字型大小同仁堂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長盛不衰,在於它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融於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道德,即「濟世養身、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
團體意識
團體即組織,團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為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自己作為企業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因此,他們就會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奮斗,自覺地克服與實現企業目標不一致的行為。
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通過外部特徵和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被消費者和公眾所認同的 企業文化
企業總體印象。由外部特徵表現出來的企業的形象稱表層形象,如招牌、門面、徽標、廣告、商標、服飾、營業環境等,這些都給人以直觀的感覺,容易形成印象;通過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形象稱深層形象,它是企業內部要素的集中體現,如人員素質、生產經營能力、管理水平、資本實力、產品質量等。表層形象是以深層形象為基礎,沒有深層形象這個基礎,表層形象就是虛假的,也不能長久地保持。流通企業由於主要是經營商品和提供服務,與顧客接觸較多,所以表層形象顯得格外重要,但這決不是說深層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單商場以「誠實待人、誠心感人、誠信送人、誠懇讓人」來樹立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企業形象,而這種服務是建立在優美的購物環境、可靠的商品質量、實實在在的價格基礎上的,即以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經營實力作為優質服務的保證,達到表層形象和深層形象的結合,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任。
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在生產經營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的行為帶有強制性,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種規定。從企業文化的層次結構看,企業制度屬中間層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現形式,是物質文化實現的保證。企業制度作為職工行為規范的模式,使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內外人際關系得以協調,員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護,從而使企業有序地組織起來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地位與結合方式,企業文化結構就是企業文化的構成、形式、層次、內容、類型等的比例關系和位置關系。它表明各個要素如何鏈接,形成企業文化的整體模式。即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為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精神文化形態。
企業使命
所謂企業使命是指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應擔當的角色和責任。是指企業的根本性質和存在的理由,說明企業的經營領域、經營思想,為企業目標的確立與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使命要說明企業在全社會經濟領域中所經營的活動范圍和層次,具體的表述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內容為企業的經營哲學,企業的宗旨和企業的形象。
編輯本段類型
按照任務和經營方式
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分為四種類型:即強人文化;拚命干、盡情玩文化;攻堅文化;過程文化。 1、硬漢型文化。 這種文化鼓勵內部競爭和創新,鼓勵冒險。競爭性較強、產品更新快企業文化特點 2、努力工作盡情享受型文化。 這種文化把工作與娛樂並重,鼓勵職工完成風險較小的工作。競爭性不強、產品比較穩定的企業文化特點。 3、賭注型文化。 它具有在周密分析基礎上孤注一擲的特點。一般投資大、見效慢的企業文化特點。 4、過程型文化。 這種文化著眼於如何做,基本沒有工作的反饋,職工難以衡量他們所做的工作。機關性較強、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任務的企業文化特點
編輯本段功能
導向功能
所謂導向功能就是通過它對企業的領導者和職工起引導作用。企業文化的導向功 企業文化
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1.經營哲學和價值觀念的指導 經營哲學決定了企業經營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法則,這些方式和法則指導經營者進行正確的決策,指導員工採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規定了企業的價值取向,使員工對事物的評判形成共識,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企業的領導和員工為著他們所認定的價值目標去行動。美國學者托馬斯·彼得斯和小羅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書中指出「我們研究的所有優秀公司都很清楚他們的主張是什麼,並認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價值准則。事實上,一個公司缺乏明確的價值准則或價值觀念不正確,我們則懷疑它是否有可能獲得經營上的成功。」 2.企業目標的指引 企業目標代表著企業發展的方向,沒有正確的目標就等於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業文化會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態度去制立企業的發展目標,這種目標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學性。企業員工就是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約束功能
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主要是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規范來實現。 1.有效規章制度的約束 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內容之一。企業制度是企業內部的法規,企業的領導者和企業職工必須遵守和執行,從而形成約束力。 2.道德規范的約束 道德規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來約束企業領導者和職工的行為。如果人們違背了道德規范的要求,就會受到輿論的遣責,心理上會感到內疚。同仁堂葯店「濟世養生、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的道德規范約束著全體員工必須嚴格按工藝規程操作,嚴格質量管理,嚴格執行紀律。
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從而在企業中造成了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強化了團體意識,使企業職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價值觀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職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本職工作看成是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企業步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這時,「廠興我榮,廠衰我恥」成為職工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愛廠如家」就會變成他們的實際行動。
激勵功能
共同的價值觀念使每個職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價值,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 企業文化
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種滿足,這種滿足必將形成強大的激勵。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中,領導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支持。特別是領導對職工的關心,職工會感到受人尊重,自然會振奮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對企業職工有著極大的鼓舞作用,特別是企業文化建設取得成功,在社會上產生影響時,企業職工會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他們會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企業的榮譽和形象。
調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