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古賴國文化在哪裡

古賴國文化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01 15:30:08

㈠ 包信古賴國文化園還要收錢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1

㈡ 古夫余國在哪裡具體位置在哪裡

古夫余國與今扶余縣 扶余縣位於松嫩平原腹地,吉林省中北部,吉林、黑龍江兩省交界處。松花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環抱縣境,處在3條河流的河間地帶,因而水利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也很發達。 扶余縣歷史非常悠久。3000多年前,便有古穢貊人生活在這里。穢貊為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因依穢水而居,故得此名。穢水,又做濊水,在今遼寧省鳳城以東。兩漢時期,穢貊族各部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形成了許多部落聯盟,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幾個強大的地方民族政權。其中,居住在松嫩流域並逐漸向東南遷移的槁離國發展得最快。他和松花江大麴折處以南的穢國最早在史書中出現。 公元前二世紀,穢貊族的一枝在嫩江流域建立了槁離國。在古文獻中槁離國又稱之為高夷,也就是後來的高句麗、高麗。有一年槁離國發生了內訌,王子東明出走,自烏裕爾河向南逃往穢國舊地。後來,在松花江大麴折以南建立了夫余國,歷史上稱作北夫余。關於北夫余建國的年代,史籍無確切記載。但從公元前108年(漢元封三年)置樂浪、臨屯、玄菟、真番4郡後,在《史記》中開始有「原舊燕之地」,「北鄰烏桓、夫余、東綰、穢貊、朝鮮、真番之利」的記載,說明夫余國至少建立於公元前108年以前。在穢貊族中夫余立國較早,發展較快,並且和高句麗、東夫余、百濟等部族有共同的淵源。夫余國的都城前期在今吉林市郊南城子,後期移至今吉林省農安鎮。夫余國自漢武帝時即與漢朝建立了臣屬關系,並接受西漢授予的印綬。西漢至兩晉時期先後隸屬於玄菟郡、遼東郡、公孫氏政權、曹魏、西晉、前燕和前秦等,長期朝貢於中原各代王朝。夫余國的疆域西至洮兒河,東到牡丹江,南至輝發河以北,北至黑龍江。據史料記載,夫余國始祖叫東明,建國後曾興盛一時,到漢朝時夫余國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到三國時期,夫余國佔有松花江上游的廣大地區,南與高麗,東與勿吉,西與鮮卑等民族相鄰,轄境包括今吉林中部和西部,「方可二千里,戶八萬」。「其民土著」,「其人強勇」,「其國殷富」,是一個經濟、文化都相當發達的奴隸制政權。三國時曾協助曹魏打敗高句麗。 在夫餘存在的600年間,開拓了松嫩平原,創造了比較發達的文化,史稱北夫余,是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東北的地方政權。是東北史上一個佔有重要地位的古老的少數民族。 夫余之名始見《史記》,夫余又作鳧臾、扶余或符。《爾雅》有「九夷之五為鳧臾」,「鳧臾,東方國名,即夫余也」。據《中國東北史》記載,夫余名稱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來源於穢人之「穢」,如何秋濤謂,「符即夫余,《王會》之穢人也。」快讀發音為「符」,如慢讀則發音為「夫余」,穢即「夫余」二字的合音。另一說「夫余」二字來源於河流名,槁離國原來在烏裕爾河流域,該河在金代稱蒲與,夫余即是蒲與或烏裕爾的同音異寫。據上述二說,「穢」與「夫余」皆源於烏裕爾河之名。那麼烏裕爾是什麼意思呢? 烏裕爾河是黑龍江省最大的內陸河,位於嫩江中游東側,黑龍江省西部。發源於小興安嶺布倫山之南麓,於嫩江東側平原上彎曲穿行,流經北安、克東、克山、依安、富裕,「至齊齊哈爾市東南河道漫漶,最後變為廣泛的沼澤地而消失。兩岸地勢低窪。雨季渲泄四溢,沮洳難行」。《金史》稱蒲峪路之河,蒲峪亦寫作「蒲與」、「蒲一」、「普一」。《清一統志》稱為呼雨哩,《盛京通志》稱為呼裕爾河,舊檔又作胡雨爾。呼雨哩、呼裕爾、烏裕爾(烏羽爾)皆為蒲峪之音轉。「蒲峪」系女真語,意為澇窪地。這個名字恰好反映了當地的地理特徵。黑龍江省今有富裕縣,其名亦因烏裕爾河而得。金代曾以烏裕爾河為中心,設蒲峪路。明代該地為福余衛地。清代因其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故被稱之為富郭段,於1929年(民國十八年)設治局。1931年(民國二十年)改縣。綜上所述,夫余——烏裕爾:意為澇窪地。 關於東明建夫余國,在《論衡》、《魏略》、《後漢書》等書中都有同一段傳說:在嫩江東側的烏裕爾河畔有個槁離國,有一天,國王忽然發現,他身邊一個女婢的肚子大起來,國王大怒,要殺她。女婢為自己辯解說:「有一團氣,如雞蛋大小,從天而至,射進我的腹內。我因此才不知不覺地懷孕了。」國王聽了半信半疑,尋思女婢也許沒有什麼不軌的行為。便暫且饒過她。後來女婢生下一個男孩,取名東明。國王命人把東明扔到豬圈裡,豬圍著他呵氣,為他取暖,東明才沒有凍死;國王又讓人把他扔到馬棚里,想讓馬把他踩死,馬不但不踩他,反而呵護他,使他不被凍死。國王聽說豬和馬都向這個孩子身上噓氣,為其暖身子,感到十分怪異,覺得東明是上天降下的聖人,只好讓那個女婢先把孩子收養起來。東明長大後常常被派去為國王放馬。他聰慧精悍,能騎善射,本領越來越高強。 槁離國王有一妻二妾,她們所生的兒子本領都不如東明。東明不是國王所生,本領又這樣強,國王恐其日後爭奪王位,便想方設法殺死東明。東明知道國王的陰謀後,連夜逃走。國王急忙派兵追趕,追到一條叫施掩水的河邊,東明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以弓擊水,果然靈驗,河中的魚鱉都游上來,搭成一座浮橋,東明踩著「浮橋」過了河,他經過之後,「浮橋」立即不見了。東明順利地來到穢人聚居的地方。因其武藝過人,又機智勇敢,在發展農牧業和抵禦外侮中功勛卓著,很快就受到當地穢人的擁戴。穢人的部落首領收東明為養子。後來東明在那裡建立起夫余國,成為第一任國王。 夫余國經過了它的繁榮時期,晉朝以後,夫余的西鄰鮮卑強大起來。公元285年(晉太康元年),鮮卑族大破夫余,毀城掠人。夫余國只好東遷。次年在晉軍支持下「還復舊國」。復國後,因在原夫余國故都之東部,所以又叫作東夫余。東夫余在勿吉和高句麗等幾個強大部族的包圍之下,國勢逐漸衰落。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勿吉攻取夫余,夫余王無力抵抗,率眾逃往高句麗。從此東夫余滅亡。 據《魏記•勿吉傳》載:「勿吉國,在高句麗北,舊肅慎國也。」說明勿吉是由肅慎、挹婁傳承而來,屬於肅慎的一支。勿吉已有農業、出現「偶耕」,有馬有車。勿吉「其畜多豬無羊有牛有馬」。此後夫餘地域為勿吉所據,到隋朝勿吉改稱靺鞨,今扶余縣境是靺鞨七部之一的伯咄部居地。「伯咄」是今扶余縣地域內見於文獻最早的地名。伯咄、部渚濼、伯都訥是同一地名的不同漢譯。今扶余縣境唐朝為渤海國扶余府。遼代為寧江州混同縣。金代為上京路隆州府利涉縣和會寧府會寧縣。元朝屬遼陽行中書省開元路,是肇州通泰寧交通線上的驛站。明朝初年屬兀良哈三衛蒙古族居地,後為科爾沁蒙古族游牧地。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以後,進軍訥爾渾(今伯都鄉),在今扶余縣伯都鄉駐地設立官軍隊站,稱伯都訥站。1692年(清康熙三十一年),移吉林副都統於伯都訥,稱伯都訥副都統。1726年(清雍正四年),置長寧縣。1737年(清乾隆二年),改設州。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改設巡檢。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置伯都訥廳。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撤廳升府,更名為新城府。1913年改新城府為新城縣。1914年因與河北等5省新城縣同名,改稱扶余縣。「扶余」二字便是沿用古夫余國名。但古夫余國都城和渤海國扶余府駐地,均不在今扶余縣境內,而在今農安鎮,扶余縣地域僅為當年的夫余國屬地而已。 1987年撤銷扶余縣,設立扶余市(縣級)。1992年撤銷扶余市,設立松原市(地級)。將原扶余市改設扶余區。因扶余縣這一名稱在國內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又因「區」與「縣」的行政功能的區別,全市上下對恢復扶余縣有迫切要求。市、區人大多次提出議案,要求恢復扶余縣。1995年撤銷扶余區,恢復扶余縣,縣人民政府駐地改設三岔河鎮。另設寧江區,轄原松原市街區及周邊地區。

㈢ 古滇國在哪裡

兩千多年前,雲南撫仙湖畔有一個古國,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之為「滇國」。滇國(前278年——115年),是中國西南邊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國,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境內的主要民族是古代滇人部落,歷史學家慣稱為滇族。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滇國在雲南歷史上大約存在了三百九十年,出現於戰國中期而消失於東漢中期。通過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在滇中及滇東北地區發現的四十多個滇文化遺址勾畫出古滇國的疆域輪廓:東至陸良、瀘西一線,西至安寧、易門一帶,北到昭通、會澤之地,南達元江、新平、個舊之境,南北長約四五百公里,東西寬約兩百餘公里。根據考古發現,今撫仙湖畔石寨山為王室墓地,今李家山為貴族墓地,今金蓮山為平民墓地。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在這一片三角區域內,曾經有過高度發達的讓後人震驚的青銅文明,也有過男耕女織、漁歌唱晚的幸福生活,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毀滅了金蓮山附近的集鎮,而整個古滇國,也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步接受中原文明,最終匯入了中華民族的滾滾長河。曾經了解一些但不夠全面,奉上網路供參考。真心再幫你期待採納。

㈣ 古代遼國是現在哪裡

遼國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至公元1125年,被金朝所滅。

遼國疆域最大之時,疆域東北至庫頁島,北至蒙古國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縣、涿州、山西省雁門關一線。

根據《遼史·地理志》的記載,遼國行政區劃大體上是道、府(州)、縣三級。共有5京、6府,156州、軍、城,309縣。

㈤ 世界賴氏大宗祠會建在哪

世界賴氏大宗祠(古賴國文化園)奠基典禮於2013年11月30日在河南省息縣包信鎮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宗親100餘人和縣鎮各級領導嘉賓參加了些次盛典!

世界賴氏大宗祠(古賴國文化園)建在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包信鎮,與賴氏太始祖叔穎公陵園為鄰

㈥ 東升賴松谷在五華賴氏企業聯誼會上被授予」功勛會長「,其原因是什麼

東升賴松谷作為賴氏宗族總會會長、賴氏宗親聯誼總會會長帶領廣東宗親為古賴國文化園、仲方公文化園、湯湖賴氏家廟、珠璣巷賴氏宗祠捐款,其中為獎學基金捐款200萬元,為湯湖賴氏家廟建設捐款300萬元,為珠璣巷賴氏宗祠建設捐款230萬元,攜家人為古賴國文化園建設捐款2340萬元,功德彪炳,被授予」功勛會長「榮譽稱號。我的回答你還滿意,採納下吧

㈦ 呂梁市息縣古賴國文化園在哪

古賴國文化園在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包信鎮001縣道

㈧ 古埃及文明的起源是哪裡

在非洲東北部、尼羅河的下游有一個偉大的國度——埃及。正如希羅多德所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由於埃及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氣候炎熱,降水稀少。本身並不具備形成早期文明的先天條件,但是世界最長河流——尼羅河貫穿全境,使得埃及成為了撒哈拉沙漠中的綠洲。貫穿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維多利亞湖附近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衣索比亞的青尼羅河匯流而成。每年7月到11月,當尼羅河進入汛期的時候,河水泛濫,不僅成為兩岸的灌溉水源,還帶來了大量的有機質和礦物質,成為天然的化肥。埃及先民們就是在這樣一塊神奇的土地上不斷生息繁衍,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埃及文明。
最早的「埃及人」出現在約公元前4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的非洲東北部,但他們直到公元前2.5萬年氣候開始變得乾燥的時候才開始在尼羅河附近定居。在中石器時代(約公元前1萬年到公元前5000年),人們便逐漸聚集到尼羅河兩岸生活,主要從事漁獵和採集。 約公元前3500至前3100年的涅伽達文化Ⅱ時期,埃及逐漸過渡到文明社會。在涅伽達文化Ⅱ後期,埃及出現了「州」(希臘人稱之為「諾姆」)。隨著私有制的發展和社會貧富分化的加劇,這些州逐漸轉化為獨立的奴隸制小國。為了爭奪土地、水源、人口和財富,各個州之間經常發生戰爭。經過長期不斷的兼並戰爭,埃及出現局部統一的狀況,即在埃及南部的上埃及王國和北部的下埃及王國。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王國逐漸強大,其國王美尼斯通過一系列征服戰爭,最終實現了上下埃及的統一。法老埃及即始於公元前3100年,結束於公元前332年。古代埃及祭司曼尼托把法老埃及歷史分為31個王朝,德國的列普修斯(1810年—1884年)又根據曼尼托的王朝體系提出古王國、中王國、新王國的分期法。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沿用這個分法。 即
表I:古代埃及歷史分期
早王朝時期 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686年(第1-第2王朝)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81年(第3-第6王朝)
第一中間期 公元前2181年--公元前2055年(第7-第10王朝)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055年--公元前1650年(第11-第12王朝)
第二中間期 公元前1650年--公元前1550年(第15—第17王朝)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069年(第18-第20王朝)
第三中間期 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664年 (第21-第25王朝)
後期埃及 公元前664年--公元前332年 (第26-第31王朝)
這段涵蓋31個王朝的歷史時期創造了我們所知道的古代埃及的輝煌文明,當然這也是古埃及文明中的主要創造期。

㈨ 息縣的文化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北麓,有「不息之壤」之稱。屬於信陽市。面積1835平方千米,人口99.9999萬。年平均氣溫15.2°C,年降水量為946毫米,無霜期222天。縣內已形成以農副產品加工、建材等為龍頭的工業生產體系;土特產有香稻丸、蜂蜜。中葯材半夏馳名中外,有「息半夏」之稱。旅遊景點有新石器時代的「秦樓遺址」、周代的「青龍寺」等。
息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分封賜土,羽達建息國至今,已歷數3000多年。息夫人愛國愛民「三年不語」,深受百姓敬仰;公元前538年賴子國雖為楚滅,但臣民不降,「賴、羅、傅同宗」;新息候馬援,邊關平叛安民,「馬革裹屍」,至今激勵後人;「秦樓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產猶在;「申息之師」,人民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尚存。雖歷史風雲多起,可「息」字巋然不變。
息縣名勝古跡,如繁星燦爛。曾被蘇東坡譽為「東南第一峰」的濮公山隔淮與縣城相望。站在峰頂,可南閱楚天,北眺中原。劉鄧大軍南下,將軍試水,傳為美談,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跡。「濮山拱翠」、「古息含煙」、「興國尋幽」、「豎斧春耕」、「寨河晚渡」、「葛陂夜雨」、「廣豐浸碧」、「淮汝交流」等八大景觀,把息縣繪就成一幅瑰麗的畫卷。
據史料記載,我國從夏朝至明清已綿延數千年,先後存在過兩種國家政治體制:一是「封邦建國」的封建制,二是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而由夏、商、周的「封建」制,向中央集權制的轉變,則經歷春秋戰國時期的過渡,即郡縣制發端於春秋時期,至戰國之末始顯完備。一直以來,對於華夏「第一縣」,史學界有著不同的看法。上世紀30年代,現代歷史學家顧頡剛提出,華夏「第一縣」是楚武王攻滅權國後設立的權縣。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何浩在《楚滅國考》一書中,認為「那處」才是華夏第一縣。 宋公文教授在提交給會議的論文中稱,《左傳》記載,「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據已有資料考證,這是關於「縣制」最早的記載。華夏大地首次實行「縣制」,是在春秋前期楚國的申、息二地。
宋教授指出,申、息二縣不同在於,申縣自戰國中期以後便更改縣名,而息縣從建縣至今近3000年,一直未改其「息」稱,其地域也始終不離故址。作為華夏大地首次所建兩縣之一,更是建縣後唯一歷代相沿不變其名、不改其治的縣,故息縣應是華夏第一縣。息縣歷史悠久,夏、商時期屬豫州,周武王時封文王37子羽達為息侯,始建息侯國,公元前682年,楚滅息國置縣,此後兩千多年歷史中,曾設新息縣、息侯國、東豫州、息州,數經分合,直到明洪武年間置縣至今。

拜年禮,自古以來,於春節閑遐之際,互相往來,訪親探友,尊長隆師,稱為「拜年」。從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拜年盛行,初一至初五為拜年高峰期,十六以後拜年稱「晚年」,出了正月相互來往不再稱拜年。到主要親族拜年的順序為:「初一叔(伯),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即初一,二給本族和姥娘家長輩拜年,初四以後,次要親戚,朋友之間才開始相互交拜。拜年時,多數都要帶幾包糕點,紅糖之類的禮物。新女婿給岳父、母拜第一個新年,要帶上比較豐富的禮物(原封退回),凡拜客至家,主人都要准備豐盛的酒宴招待,臨走時,主人只收下禮物的一部分,餘下留作「壓筐底」,主人並給新女婿和兒童拜客串錢。同輩或朋友之間先為年輕者至年長者家拜年,受拜者必回拜,否則為不禮貌。晚輩行拜年禮為「叩頭」,平輩相拜禮為「作揖」,現代拜年均改為握手問好。

㈩ 包信鎮的賴姓發源地

河南息縣包信鎮—中華【賴】姓發源地
一、眾多史料記載賴姓起源於包信鎮 最早的記載見於《左傳》。在卷十《昭公》中詳細地記載了楚滅賴的情形:「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壁,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壁,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
《後漢書·郡國志》載:汝南郡,「褒信侯國,有賴亭,故國。」
《通志·氏族略》中《周不得姓之國》載:「賴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賴亭,即其地也。」
宋代羅泌著《路史》載:「賴,子爵,蔡之褒信有賴亭,楚滅之。」
元代史學家馬端臨著《文獻通考》載:「賴姓,子爵,國在…今蔡州褒信縣」。
清代顧棟高編《春秋大事表》卷四載:昭四年滅賴。今河南光州息縣東北為賴國地卷六載:「息縣西南七里有息城,賴在息縣東北。」 清初高士奇著《春秋地名考略》卷十三載:「昭四年……(楚)執齊慶封殺之,遂滅賴……。
《後漢志》褒信有賴亭,故賴國。」
《文獻通考》雲:「賴國在褒信縣。漢褒信縣劉宋改苞信,元改為包信鎮,今在息縣東北,其賴亭則在。」
清代學者張澍編《姓氏尋源》載:「賴氏《風俗通》雲:春秋時有賴國,其後以國為氏。澍按:司馬彪曰:」汝南褒信縣有賴亭,故賴國。楚滅之,子孫以國為氏……賴古作厲,世以為即厲,非也。《晉志》雲:厲、賴二國。」
清代史學家沈欽韓《姓氏尋源》載:「賴氏《風俗通》雲:春秋時有賴國,其後以國為氏。澍按:司馬彪曰:汝南褒信縣有賴亭,故賴國。楚滅之,子孫以國為氏—賴古作厲,世以為即厲,非也。《晉志》雲:厲、賴二國」。
清代史學家沈欽韓《春秋左傳地名補注》載:「汝南褒信侯國有賴亭。」
清順治年間《息縣志》載:「賴子末詳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國,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諸侯伐吳,遂滅賴。賴子面縛銜壁,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壁,焚其櫬」。楚子從之,遷賴於鄢。遂亡。傳國歷五百八十五年。
清咸豐年間桂文燦編繪的《春秋列國圖》標志賴國於息縣東北處。
近代學者童書業著《春秋史》載:「楚靈王……用諸侯的兵攻滅賴國(約在今河南東部,與安徽接界處),把賴民遷到鄢地。」
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等編繪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也同樣標志賴國於息縣東北。
由此可見,眾多史書、文獻對賴姓起源於息縣包信鎮,均有明確的記載。
二、包信鎮出土的文物和遺址與史料記載相吻合
包信鎮歷經人間滄桑,古老的建築已不復存在,但地面上文化遺址尚在,地下也出土很 多文物。
在閭河大橋南1公里處,傅庄村境內的古城是古賴子國都城遺址。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的第十九子,武王之弟叔穎被封為子爵,為賴國開國君王,在這里建立了都城。遺址呈正方形,長112米、寬113米,有東西南三城門,城牆外有40米寬的城河環繞,現西南角城河被人工填平,其餘都維護原地形地貌。在遺址地面上,散存著很多陶片。現搜集的器形有:鼎、鬲、罐等,紋飾分繩紋、刻劃紋、指窩紋、附加堆紋。質地以夾砂灰陶較多,還有土黃色和黑色陶片。在城牆外圍,有紅燒土帶環繞。據《左傳》記述:楚靈王滅賴後遷於鄢。又打算將許國遷移到賴國境內。就派大臣斗韋龜和公子棄疾在賴國築好城後再返回楚都。然而,「東國水,不可以城。彭生罷賴之師」。這年冬天,楚國東部雨水城災,不能築城。楚 國大夫彭生不得已招回了在賴國築城的軍隊。這些紅燒土塊應為防水浸泡和雨雪沖刷堆柴所燒。1995年秋,有關專家、學者對賴國都城遺址再次考察。在遺址地面上,撿到不少陶器殘片,經認定為鬲、罐等器型。質地為夾砂紅陶、夾砂灰陶等。
在城牆基探溝裡面發現了環繞的紅燒土層。紅燒土層裡面有六至七層夯土層,每層厚度15-20公分。每層夯土層上面有夯窩,略呈半球型凹坑。在牆基土層里發現有陶器殘片,專家們認定:遺址年代當屬西周時期。
在古城東北面800米處的閭河南岸邊,有蛤蜊山遺址。據民間傳說,叔穎為妻子拜月而挖拜月池。拜月時用蛤蜊撒入池內,拜月日久,蛤蜊殼堆成小丘,蛤 蜊山由此而得名。現遺址為一岡地,長寬各50米,高1.5米,內有大量蛤蜊殼。曾出土過陶鼎、陶鬲、陶餅等器物殘片,還有鹿角和蚌殼等。
在古城遺址西方800米處,是賴國九烈女墓。公元前538年,楚靈王統諸侯伐賴,燒殺姦淫,無惡不作。不甘受辱的九位賴國女子,環抱投入汪湖中溺水而死,為避楚之害已改名更姓未被擄走的賴國故地臣民,被九烈女的剛烈之舉感動,將九位女子的屍體撈出合葬一處。故稱「賴國九烈女墓」。現古冢東西長18米,南北寬14米,高2米。
在包信鎮西傅後樓庄前200米處是賴姓始祖——賴子國開國君王叔穎公陵墓。現墓高2.5米,南北長66米,東西寬30米。叔穎公墓地於1982年被息縣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河南省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叔穎生性善良,勤儉治國的高尚品質—直為當地百姓所傳頌。
在叔穎陵墓以南有八座古冢,當地百姓說是「八王陵」。
叔穎受封立國達584年,傳位十四代:叔穎夫人子氏生惠王;
惠王夫人劉氏生宣王;
宣王夫人陳氏生厲王;
厲王夫人尹氏生平王;
平王夫人熊氏生恆王;
恆王夫人商氏生敏王;
敏王夫人釧氏生襄王;
襄王夫人金氏生成王;
成王夫人楊氏生沖王;
沖王夫人彭氏生章王;
章王夫人吳氏生穆王;
穆王夫人張氏生文王;
文王夫人趙氏生添王,
添王與夫人謝氏被楚滅國遷於鄢。
這些古冢應為歷代賴王和開國賢相的陵墓,因當時的喪葬條件所限,加上年代久遠,其它陵墓無法查尋。
位於廣豐嶺與閭河交匯處的閭河北岸,現存有龍王廟和迎水寺。龍王廟在高處,迎水寺靠近河邊。相傳當年叔穎為祈求東海龍王保佑賴國風調雨順所建。河裡原來還卧有兩個石雕水牛。 在鎮區和平大道西側,有香雲庵和娘娘廟。據說是叔穎王後,為祈求娘娘保佑賴國臣民多子多福,人丁興旺所建。現有七旬尼僧住持。 除上述古跡外,還有汪湖遺址,上天梯、古塔、火鴿、三官台、校場等遺址。其中汪湖遺址位於龍王廟對岸,現為岡地,高於地面3米,面積1.8平方米,內含周代陶器殘片。 在研究中還發現,與賴國歷史有關的文物也很多。
現存立於息州譙樓上的清代道光二十七年《重修東岳廟大殿拜殿後樓碑記》開頭這樣寫著「包信鎮,古春秋賴子國也。漢為褒信縣,建武五年又自息析置褒信候國,劉宋改曰苞信,隋復舊……至元,廢入息縣。」 包信鎮街村村民張保華在賴國都城西邊約800米處的農田裡,收集到十六種形狀不同的青銅箭頭。其中有重量大的,也有較輕的;從體形上看,有帶血槽,有帶倒剌的,還有可以喂毒的。有一枚尖端有彎曲凹痕,顯系射入骨縫中所致。難得的是一枚統帥可在夜晚發信號用的大號箭頭,磨製光滑,兩刃帶孔,可將棉花、布帛澆油點燃射入高空,用來指揮調動軍隊。此外還收集到50多枚鬼臉幣和楚國金幣以及一塊錢幣面世之前當做錢幣用的青銅鑄塊。另外還有人工砂磨的玉環和青銅御帶鉤。 當地村民還在賴國九烈女投水處的汪湖挖到20多面早期青銅鏡和周代陶器。 上述這些文物和文化遺址的年代都和史書、文獻記載相吻合。
三 、包信傅姓多——賴羅傅聯宗的證據
在今息縣包信鎮,有一奇特現象,即環繞在賴國故城和賴王陵周圍的傅姓村莊星羅棋布:西有傅腰庄和前傅樓、後傅樓,北有大傅圍子、小傅圍子和傅小庄等。傅姓約占包信鎮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同時,有些村莊的名字看似與傅姓無緣,實際上姓傅的人口也佔了一半以上,如牛樓、陳樓、蔣庄、郭庄、孫庄和陳大庄等。
且在離包信不遠的小茴、夏庄、臨河等鄉鎮,羅、傅兩姓也特別多。 為何在包信鎮一帶羅、傅兩姓特別多呢?經查閱大量歷史資料,考察搜集當地出土文物及流傳在當地羅、傅兩姓之間的風俗習慣,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研究,終於解開了人們心頭之謎:
據姓氏研究專家謝鈞詳主編的《中原尋根》中《賴姓起源》一文載:「據當代學者考證,賴子國的舊址在今河南息縣包信鎮一帶,賴為以國為姓之氏,故賴姓源於河南。」同時台灣、廣東蕉嶺、河南孟津等地的《賴氏族譜》中均載:當年,賴被楚滅後,為避楚靈王之害,賴氏有些人改為羅姓或傅姓,因此有「賴羅傅聯宗」之說。
同時在今息州譙樓還存立有一塊清道光二十七年的《重修東岳廟大殿拜殿後樓碑記》,碑文記載著包信是春秋時賴子國的所在地及其二千多年的歷史沿革和當時當地的風土習俗。在包信同羅、傅兩姓的有關人士座談中,發現全鎮羅、傅兩姓無通婚事例,並有同一處祖地祭祀的習俗。
根據以上事實和資料,通觀包信鎮的地理位置、出土文物和羅、傅兩姓的習俗證明:今息縣包信鎮一帶是春秋賴國的所在地。當地現在已無賴姓人家居住,但羅、傅兩姓特多。這才是合乎歷史,合乎邏輯的。否則,如果賴姓人家很多,倒成了姻親等關系。賴姓族人若不願離開故土的,就得改名換姓,不然就會受到楚王的迫害,遭到滅頂之災。因此,包信鎮一帶羅、傅兩姓人家特別多,是「賴羅傅聯宗」之說的有力佐證,更是古賴國在包信鎮一帶的有力證明。

閱讀全文

與古賴國文化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