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長江流域有哪些原始文化

長江流域有哪些原始文化

發布時間:2023-08-17 02:17:34

❶ 長江流域有哪些古代文明遺址

長江流域有:巫山大溪文化遺址、新派物繁水觀音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塵歲液、江西清江的吳城遺址是、江西新干商代遺址、雀租炭河裡遺址、彭頭山文化等古代文明遺址。
長江流域是指長江幹流和支流流經的廣大區域,橫跨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經濟區,共計19個省、市、自治區,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總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占國內國土面積的18.8%,流域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❷ 長江流域文化有哪些

長江正源是一個寬闊的地理單元,它包括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廣闊地域,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長江歷史悠久,那麼長江流域文化有哪些呢?
在長江流域,溯江而上依次分布著吳越文化區、楚文化區、巴蜀滇文化區。其中,以楚文化的影響為最大。楚文化的擴張,是東周時代的一件大事。春秋時期,楚人北上逐鹿中原,楚文化也向北延伸。至戰國之世,楚文化先是向南大大發展,隨後由於楚國政治中心的東移,又向東擴張,進入長江下游以至今山東省境,說楚文化影響所及達到半個中國。

楚文化崛起於長江中
游楚文化的崛起與楚國的崛起是同步的。在春秋早期,楚國開始變小為大,變弱為強,稱雄於江漢之間,但楚人並不以此為滿足。楚王熊通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揚言:「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史記·楚世家》)中國即中原,其問鼎中原的野心溢於言表。兩年之後,自立為王,是為楚武王。楚武王轉戰漢水西東,為楚人留下清朗而安寧的江漢平原。
吳越文化及其楚化
長江下游的江東,大致以太湖為緩沖的水域,北有吳國、南有越國。東周的吳就是西周的宜,或稱「勾吳」;越即戉,或稱「於越」。吳越雖是兩國,土著卻是一族。吳國的疆域以太湖平原北部和寧鎮丘陵為主體,擴展到皖南的大部分丘陵,蘇北的一部分平原,以及淮南的某些地方。越國的疆域以寧紹平原和太湖平原南部即杭嘉湖平原為主體,擴展到浙西、皖南的山地。有時,越人從杭嘉湖平原西出,渡過長江,滲入淮南。

巴蜀滇文化
地處長江上游的巴、蜀因為山高水險的地理環境所限,長時間處於相當閉塞的狀態,直至春秋戰國之際,這里的文化面貌仍無重大變化。後來秦、楚對抗,才給長江上游的文化帶來了加速發展的機緣。蜀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都城,應在今成都市轄區之內。這里「地稱天府」,據晉人常璩所著《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其寶則有璧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綉、罽、、犀、象、氈、耳毛、丹黃、空青、桑、漆、麻、紵之鐃。」總之,物產豐富。

❸ 我國長江流域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是( )

【答案】A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長江流域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是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因為他們已經掌握基本的農耕技術,過定居生活。其中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餘姚河姆渡,是我國長江流域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故本題答案選A。
考點:冀人版七年級上冊·中華文明的起源·原始的農耕社會

❹ 新石器時代黃河長江流域有哪些 代表性文化遺址及典型成就

黃河流域主要有大地灣、裴李崗、磁山、後李文化遺址等。長江流域主要有彭頭山、皂市下層、城背溪、跨湖橋文化遺址等。

大地灣文化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大地灣是一處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遺址。其在原始建築、藝術、農業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華文明悠久、博大和先進的典型代表,是中華文明火花的最初閃現,故而被稱之為"大地灣文化"。

裴李崗文化以1977年起發掘的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為代表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豫北、豫南也有發現。生產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製作精緻。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飼養豬、狗等家畜,並以採集漁獵為輔。裴李崗文化可能是仰韶文化的先驅。

磁山文化因首在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磁山發現而得名,是仰韶文化的源頭之一,也就是華夏族的源頭之一。磁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盤及磨棒。磁山被譽為是世界上糧食粟、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發現地。

後李文化因首次發掘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後李文化遺址而得名。遺跡主要有房址、壕溝、灰坑和墓葬等。房址均為半地穴式。陶器以紅褐陶為主,紅、灰褐、黑褐、青灰褐陶次之。

北方地區主要有興隆窪文化改斗遺址。興隆窪文化分布於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因首次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原敖漢旗寶國吐鄉(現興隆窪鎮)興隆窪村而得名。出土陶器均笑殲顫為夾砂陶,深筒直腹罐和缽為其典型器物,並有玉玦、玉斧、玉錛等玉器出土。

彭頭山文化位於湖南省澧縣澧陽平原中部,因彭頭山遺址而聞名。彭頭山遺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痕跡——稻殼與穀粒。

皂市下層文化因湖南省石門縣皂市遺址下層遺存而得名,主要分布於洞庭湖周圍,包括湘、資、沅、澧四水的中下游地區。

城背溪文化城背溪文化因最先發現於湖北宜都城背溪遺址而得名。城背溪文化的陶器器類比較簡單,呈現出一種原始、古樸之風。石器以打制為主,局部採用磨製方法,一般就地取材於遺址附近河漫灘上的鵝卵石。

跨湖橋文化以浙江杭州市蕭山區跨湖橋遺址發掘而命名。跨湖橋文化遺址以釜、缽、圈足盤、罐為代表的陶器出名。

華南地區主要有定螄山文化。頂螄山遺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邕寧區蒲廟鎮新新村九碗坡地(現第十碰敗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會址內 ) ,是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之一。

❺ 長江黃河孕育了哪些古代文明

長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漢文明、太湖文塌叢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澤文化團茄櫻、良渚文化等。在黃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納隱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等。

❻ 長江流域文化有哪些

長江流域文化有哪些

長江流域文化有哪些,讓我你帶你開看看,長江文化,以長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優勢,以生產力發展水平為基礎的歸趨性文化體系,是長江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結的總和和集聚,以下是我分享的長江流域文化

長江流域文化有哪些1

長江正源是一個寬闊的地理單元,它包括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廣闊地域,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長江歷史悠久,那麼長江流域文化有哪些呢?在長江流域,溯江而上依次分布著吳越文化區、楚文化區、巴蜀滇文化區。其中,以楚文化的影響為最大。楚文化的擴張,是東周時代的一件大事。春秋時期,楚人北上逐鹿中原,楚文化也向北延伸。至戰國之世,楚文化先是向南大大發展,隨後由於楚國政治中心的東移,又向東擴張,進入長江下游以至今山東省境,說楚文化影響所及達到半個中國。楚文化崛起於長江中游楚文化的崛起與楚國的崛起是同步的。在春秋早期,楚國開始變小為大,變弱為強,稱雄於江漢之間,但楚人並不以此為滿足。楚王熊通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揚言:「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史記·楚世家》)中國即中原,其問鼎中原的野心溢於言表。兩年之後,自立為王,是為楚武王。楚武王轉戰漢水西東,為楚人留下清朗而安寧的江漢平原。吳越文化及其楚化長江下游的江東,大致以太湖為緩沖的水域,北有吳國、南有越國。東周的吳就是西周的宜,或稱「勾吳」;越即戉,或稱「於越」。吳越雖是兩國,土著卻是一族。 吳國的疆域以太湖平原北部和寧鎮丘陵為主體,擴展到皖南的大部分丘陵,蘇北的一部分平原,以及淮南的某些地方。越國的疆域以寧紹平原和太湖平原南部即杭嘉湖平原為主體,擴展到浙西、皖南的山地。有時,越人從杭嘉湖平原西出,渡過長江,滲入淮南。巴蜀滇文化地處長江上游的巴、蜀因為山高水險的地理環境所限,長時間處於相當閉塞的狀態,直至春秋戰國之際,這里的文化面貌仍無重大變化。後來秦、楚對抗,才給長江上游的文化帶來了加速發展的機緣。蜀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都城,應在今成都市轄區之內。這里「地稱天府」,據晉人常璩所著《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其寶則有璧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綉、罽、 、犀、象、氈、耳毛、丹黃、空青、桑、漆、麻、紵之鐃。」總之,物產豐富。

長江流域文化有哪些2

發源於世界屋脊的長江,日夜奔流,向浩渺的東海傾吐著億萬年的脈脈深情。縱貫6300公里,流淌天地間的長江,滋養著無數華夏兒女,孕育出獨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徵,也是涵養中國人民拼搏進取、創新發展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

長江流域人傑地靈,思想薈萃,潤澤流長。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灌溉了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吳國興修貫通江、淮的邗溝,成為南北大運河的開端;明朝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描繪了130多項中國古代的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其中大半來自長江流域……波瀾壯闊的歷史圖景下,是勤勞的長江兒女用自己的雙手繪出的「長江盛景」。

長江文化,既有歷史的,也有現代的。池州陵陽,一座由舊糧倉改造的糧票博物館,20萬張糧票記錄了物資匱乏年代的.生活光影;長江銅陵段的一個廢棄碼頭上,建起了一座微型圖書館,宛如江上懸浮的盒子。長江岸邊有故事,有遺珍,更沉澱出文化、閃耀著智慧。與江相伴,激活更多沉睡的「文化庫存」,長江文化與現代生活對接、與時代精神產生共鳴,也是創新性發展的具體體現。

在20xx中國(張家港)長江文化藝術節暨金秋經貿周活動開幕當天,長江數字文化博物館建設項目啟動。博物館將通過5G、虛擬現實、三維動畫、全息影像等技術,向觀眾展示長江流域文化歷史,成為具有歷史記憶、文化傳統,而又現代時尚、面向未來的文化綜合體。順應歷史規律、結合新的方式,我們才能對文化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通過「互聯網+」創新,既有對長江文化的持續解讀,也有對關鍵人物的內容「解鎖」,這是涵養長江歷史文化根脈,是讓奔騰的每一朵浪花,都訴說曾經的精彩。

從熱烈火辣、開放曠逸的巴蜀,到情懷濃烈、自強不息的荊楚,再到清新雅緻、靈秀精巧的吳越,在長期的歷史演進過程中,長江文化體現出崇德重義、明理重學、自強不息、革故鼎新、開放融合、團結和合等精神要義。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不僅要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更要激活流淌於血脈中的精神力量。如今,與長江緊密相連,這里走出了全國第一個自貿區,也有全球在建裝機規模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繼承「首吃螃蟹」的膽識,依靠「勇涉險灘」的精神,千千萬萬勤勞朴實的長江兒女,以精神為舵,以文化作槳,綠色發展理念在這里不斷延伸,讓唇齒相依的長江沿岸城市生態和諧共生。今日的長江經濟帶,仍能從文化中汲取豐厚的養料,正是民族精神傳承發揚的體現。

黃金水道川流不息,千年文脈綿延不絕。接續長江的文化滋養,挖掘長江文化的豐富內涵,守住長江文化的精氣神,才能鑄就長江經濟帶發展之「魂」,共同推動沿江十一省市高質量發展,用我們的拼搏奮斗唱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

❼ 長江流域有哪些古代文明遺址

良渚
長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遺存非常豐富。寧紹平原-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江南最具特色的一個文化系列。1973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發現的河姆渡文化,被認為是江南地區迄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遺存。其後發展起來的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分布范圍更廣。已發掘的典型遺址有嘉興馬家浜、吳縣草鞋山等,距今6000年左右,他們發展成為甚為發達的良渚文化。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具體的建築年代,有待進一步考古確定。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個中國,新發現的這座古城,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有專家認為中國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位於瓶窯鎮上的古城遺址。東西南北四個城牆門,如今安安靜靜地躺在農田裡,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城牆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跡
北城牆同樣也挖出了一個坑,同樣的黃土和石頭,唯一不同的是「這座城牆坑比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層是泥和沙相間,而且很有規律,從上到下沙層逐漸加厚,泥層逐漸變薄,做工非常考究」,據劉斌推測,土牆上的那些黑色雜物,應該是原始居民殘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南北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北角,因此,專家推斷,古人在建城時顯然對地理位置經過精心勘察和規劃。
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非常意外,緣於去年6月一次保護區域內農民住宅外遷安置點的基建項目。
當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窯葡萄畈遺址高地西側挖掘時,發現了一條良渚時期的南北向河溝。這讓劉斌感覺到有戲,隨後,他帶領考古隊員深入挖掘。洛陽鏟一把鏟下去(洛陽鏟,長柄,鏟頭為半圓筒狀,打入地下再提起來時,鏟頭就能帶出一筒土,對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別),在4米多深的地方,鏟頭碰到了石塊,換個地方再鏟,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塊。當泥土一層層挖去,一大片石塊露出來,經過局部解剖發現,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築而成,寬60多米,深近4米。
結果考古人員發現整塊土地其實都是人工夯築而成——土質為黃土,不同於良渚一帶灰黑色淤泥,明顯是人工從外面搬運而來。在黃土下面,鋪著一層石塊,石塊比較圓滑,應該是從周邊現成揀來的。之後的挖掘證明,這大堆的黃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牆,稻田下的那條溝渠是護城河。
西城牆全長約1000米,寬約40~60米,南連鳳山,北接東苕溪;接下來,南城牆、北城牆和東城牆依次被發現,同樣是底部鋪墊石頭、大量黃土夯築;城牆環繞著中間的莫角山遺址。
與西城牆相比,其他三面城牆相對更考究:鋪墊的石頭尖銳很多,明顯是人工開鑿;城牆外側石頭相對大點,越往裡越小;堆築的黃土層中,有時會摻加一層黑色的黏土層,增加了城牆防水能力。
考古人員推測,這些痕跡說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牆,等到建其他三面城牆,經驗更豐富了。
古城文明勢力曾影響半個中國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說,說明良渚古城的意義,得站在「良渚文化對中國的影響」這個高度著手。已經發現的良渚遺址,從其位置、布局和構造來看,專家認為當時有宮殿,生活著王和貴族,如今又找到了城牆,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餘杭良渚這里,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曾經良渚人為了佔領這里,還打了一仗;再往外,還有影響區,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帶。
可以看出,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個中國,如果沒有較高的經濟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專家,認為良渚古城其實就是「良渚古國」。良渚古城的發現,有人認為中國的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積與頤和園差不多
城牆比西安城牆寬2~4倍
本報訊浙江省考古所近日發布重大考古成果——歷經18個月,在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面積和北京頤和園差不多。根據城牆中出土的陶瓷碎片,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具體的建築年代,還有待於在進一步考古工作後才能確定。在目前發現的代表中國早期文明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這座古城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城牆部分地段殘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墊石塊,寬度達40~60米(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間建造的西安古城牆,底寬18米,頂寬15米),上面堆築純凈的黃土,夯實。
專程趕來的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這樣評價古城:這是目前中國所發現同時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稱得上「中華第一城」;它改變了原本以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認識,標志著良渚文化其實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之後,中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發現,將極大推動中國文明史研究進程和考古學發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這幾年,良渚文化遺址從40多處增加到135處,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
良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被謄為中華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聖地,國家文物局已正式將良渚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清單。

河姆渡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國展覽,深深地震撼著整個世界。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堆積厚度四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距今約七千年,是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該文化目前唯一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兩期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發現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遺存。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浪墅橋村)。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建造排澇站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500-5000年。該遺址於1973年和1977年冬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餘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穀和大面積的木建築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骨骸、採集的植物果實及少量的墓葬等遺存。所有這些,為研究我國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築、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河姆渡遺址第一、二文化層的出土文物與省內湖州邱城遺址下層及嘉興市郊馬家濱遺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層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發現,而且它已擁有較為發達的耜耕農業、採用榫卯技術的干欄式建築,在國內同時代的遺址中它的生產、生活水平處於領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學文化,暫時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後,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為盡快把它公諸於世,1976年4月,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開「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工作座談會」(實際是一次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陝西、廣東、福建、安徽、浙江的專家學者和餘姚縣、羅江鄉的代表共60多人參加了這次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在7000年前長江流域同樣有著繁榮的原始文化,與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一致同意了對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相關市縣文管會在寧紹平原作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普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又陸續發現了一些,至今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類型遺址47處,分布於錢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和舟山群島,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計有25處,因此可以說,餘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鄉。
[編輯本段]特徵
陶器主要是夾炭黑陶和夾砂紅陶、紅灰陶。除素麵陶外,盛行在釜類腹底交錯拍印繩紋,陶器的寬邊口沿上常刻劃平行條紋、波浪、圓圈、葉形、谷穗狀等幾何圖樣,偶見白地深褐色紋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帶把缽、寬沿淺盤、垂囊式□、支腳等。與支腳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終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產工具豐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數量遠超過石、木、陶質各種工具的總和,就目前所知,為中國新石器文化中所獨有。木器較精巧多樣。梯形不對稱刃石斧、拱背厚體石錛、骨耜、斜鋌骨鏃、管狀骨針、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構件及干欄式建築的遺跡,顯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點。
河姆渡遺址的第4、3層和第2、1層,分別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兩期。①早期:約前5000~前4000年。陶系簡單,夾炭黑陶占絕對優勢。除磨平素麵外,繩紋較多,刻劃的幾何圖案花紋和動植物圖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斂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頸部雙耳大口罐、寬沿淺盤、斜腹盆、環形單把缽、大圈足豆、盆形甑、塊狀體支腳等。石器種類少,一般磨製不精,斧、錛較厚碩,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見穿孔者。②晚期:約前4000~前3300年。夾砂紅陶、紅灰陶數量最多。前段的泥質紅陶外壁紅內壁黑,常施紅陶衣;後段的泥質紅陶表裡色澤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繩紋,出現鏤孔紋飾。新出現鼎、落地式把兩足異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還有敞口雞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鏤孔豆、空腹傾斜體支腳。石器多通體磨光,出現了扁平長條石錛,穿孔石斧、長方形雙孔石刀和石紡輪。
河姆渡遺址發掘發現的文物遺存具有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特點,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榮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提供了比較全面的材料。如兩次發掘出土的陶片達40萬片之多,用同樣的發掘面積作比較,是其它新石器時代遺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紡織工具有紡輪、繞紗棒、分徑木、經軸、機刀、梭形器、骨針近10種,根據這些部件,可以復原當時的織機,其它的遺址就沒有這么具體。它的文化特色主要還在稻作農業、干欄式建築、紡織和水上交通方面。
(1)耜耕農業: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的大多數探坑中都發現20-50厘米厚的稻穀、谷殼、稻葉、莖桿和木屑、葦編交互混雜的堆積層,最厚處達80厘米。稻穀出土時色澤金黃、穎脈清晰、芒刺挺直,經專家鑒定屬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秈混合種,以秈稻為主(佔60%以上)。伴隨稻穀一起出土的還有大量農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還留著殘木柄和捆綁的藤條。骨耜的功能類似後世的鏟,是翻土農具,說明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已進入「耜耕階段」。當時的稻田分布在發掘區的北面和東面,面積約6公頃,最高總產為18.1噸。
農業起源表明人類社會從單一的攫取式經濟開始向生產式經濟發展,這一轉變拓展了食物來源,為人類發展奠定物質基礎,所以在人類發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的發現糾正了中國栽培水稻的粳稻從印度傳入、秈稻從日本傳入的傳統說法,在學術界樹立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本土起源的觀點,而且起源地不會只有1個的多元觀點,從而極大地拓寬了農業起源的研究領域。河姆渡遺址人工栽培稻穀的發現說明農業不是哪個聖人發明的,而是人類自身進步的結果,從而有利人們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史觀和群眾觀念。
(2)干欄式建築: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范圍內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遺跡,特別是在第四文化層底部,分布面積最大,數量最多,遠遠望去,密密麻麻,蔚為壯觀。建築專家根據樁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層時至少有6幢建築,其中有幢建築長23米以上,進深6.4米,檐下還有1.3米寬的走廊。這種長屋裡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供一個大家庭住宿。清理出來的構件主要有木樁、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構件上帶有榫頭和卯口,約有幾百件,說明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地採用了榫卯技術。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梁、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席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通過與樁木綁扎的辦法樹立的。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人稱為干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濕多雨的地理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今天在我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村還可以見到此類建築。建造龐大的干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復雜,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專人策劃,計算後進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現場指揮,否則七高八低,彎彎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現代人一樣較高的智商。
(3)紡織、交通工具和髹漆技術的出現: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紡織工具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為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所罕見。數量最多的是紡輪,有300多件,質地以陶為主,還有石質和木質,形狀以扁圓形最常見,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狀。織的方面有經軸、分經木、繞紗棒、齒狀器、機刀、梭形器等,紡織專家認為這是原始踞織機的部件。縫紉用的是骨針,有90多件,最小的骨針長僅9厘米,徑大0.2厘米,針孔大0.1厘米,與今天大號鋼針差不多。從出土的葦編和器物上精緻的圖案看,當時織品為經緯線數量相同的人字紋和菱紋。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槳共8支,系用原木製作,形似後世的木槳,只是形體略小一些。有槳一定有船,推測河姆渡人已劃著獨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魚采菱,也可能用於氏族間交流時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單純用天然漆漆於木器表面,稍後在天然漆中摻和了紅色礦物質,使器物色彩更加鮮亮,第三文化層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4)發現以象牙雕刻為代表的原始藝術品:河姆渡遺址發現的原始藝術品可分為獨立存在的純藝術品和施刻於器表之上集實用和觀賞於一體的裝飾藝術兩大類,而以後一類數量居多,充分表現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興趣和文明程度。藝術品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件,該器長16厘米、寬5.9厘米、厚約1厘米,形似鳥窩。器物正中陰刻5個同心圓,外圓上部刻火焰紋,兩側各有一隻圓目利喙的鷙鳥向對而視。畫面布局嚴謹,線條虛實結合,圖畫寓意深刻,有人說它象徵太陽,另有人認為是鳥在孵蛋,象徵對生命、生殖的崇拜。說明該器物具有強烈的宗教意義,原始先民已有復雜的精神生活。

閱讀全文

與長江流域有哪些原始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7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9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