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文化特點是什麼
美國文化特點是個人主義,是他們比較崇拜的。美國人的喜歡直率,坦誠相待,不喜歡彎抹角,要敢於說出自己的觀點。同時美國人不喜歡過分依賴他人。美國文化顯著特點有很多,主要體現在個人、社會、民族等方面,表現出文化的差異。
美國起源概況
1492年,在歐洲頂了十幾年老騙子帽子的哥倫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又一次開始了他的發現之旅。經過長時間的航行,終於他們到達了美洲,在碧空如洗的藍天下,他們振臂高呼,激情慶祝,馬上宣布這地方屬於西班牙帝國。只是多年後,直到我們偉大的哥倫布大爺逝世前,他還一直認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所以那些在美洲的土著居民,一直也被稱為印第安人。
Ⅱ 美國文化顯著特點
第一:尊重個人價值。就是說個人利益為主,自己奮斗,以求能夠實現。能夠調動個人積極性,才智和潛力可以實現,達到舉國振興和發展
第二:喜歡民主。美國是一個直接進入民主的國家,受到自由、平等思想的影響很大,所以特別喜歡自由,除了執法人員外,任何機關與個人不得侵犯
第三:崇尚開拓和競爭。美國特別喜歡開拓,不怕限額的挑戰,喜歡開發資源,促使和培育美國人敢打敢拼,不怕危險的性格;
第四:講求理性和實用。立足於現實生活和經驗,信念微根本出發點,採取興東當作主要手段,獲得效益和成功;
第五:崇拜性。美國的成就在於追求,誘惑人的前進動力,相信價值等於事業,事業有成就是英雄
Ⅲ 美國文化的特徵有哪些
美國的特色文化
1、不拘禮節
美國人以不拘禮節著稱於世。在寫字樓里,人們常常能看到「白領」不穿外套、不系領帶坐在辦公室里工作。有電話交談時,他們會朝椅背一靠,把雙足往桌子上擱,悠哉悠哉地在電話里「侃」上個半天。在大學校園里,美國教授身穿牛仔褲、足蹬耐克鞋進教室上課。更有甚者,美國教授講到勁頭,會一屁股往講台上一坐,神采飛揚地滔滔不絕一番,不分年齡,不分性別。更常見的情形,是美國父子之間、母女之間的隨和、輕松關系。無論是在電影里,還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以常看見美國長輩與幼輩互拍肩膀、無拘無束的鏡頭。所有這一切都源於美國人不拘禮節(informality)的習性。
2、頭銜與稱呼
由於美國人強調平等,他們的社會等級觀念相對而言比較淡薄,所以他們沒有家庭世襲的頭銜。相反,美國人喜歡用職業的名銜作為稱呼,因為它靠自己「掙得」的,而不是世襲相傳的。試舉例如下:哈利法官(Judge Harley)、史密斯參議員(Senator Smith)、克拉克將軍(General Clark)、布朗醫生(Dr. Brown)、格林教授(Professor Green)、懷特神父(Father White)、科恩老師(Rabbi Cohen,對猶太人的尊敬用語)、格雷主教(Bishop Gray)等。從事其他行業的人,美國人以「先生」、「小姐」、「太太」相稱。
Ⅳ 相對於歐洲文化,美國文化有哪些特點
美國:
美國文化集中表現在美國人的性格、特點與行為方式上。要適應美國文化,自然就要了解美國人的性格、特點與行為方式。在美國留學,無法不與美國人打交導,總要一起學習、一起工作。因此,要走出中國留學生的小圈子,多與美國人接觸,了解他們的性格和特點,熟悉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這樣就可盡快適應美國文化。以下以比較的方式,大略介紹美國人的一些性格特點。
個人獨立性:與中國人相比,美國人具有強烈的個人獨立性。美國人一般都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個人,其重要性超乎其他價值之上。在美國,家庭和集體也重要,但個人獨立性和個人權利則至高無尚。這與中國人的觀念差別很大,中國人往往將家庭、集體和國家的重要性置於個人之上。美國人的強烈個人獨立性,與從小的培養和鍛煉密切相關。美國小孩出生六個月後,一般就與父母分開單獨睡覺,父母親也從小教育和培養孩子自我獨立和倚靠自己的特性。絕大多數美國人長大之後,都是自己選擇生活道路,自己選擇主修專業,自己選擇工作生涯,自己選擇婚姻對象。總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依附父母或社會之命。
這種強烈的個人獨立性,往往使美國人凡事以自己為考慮的中心點,自私的味道頗濃。但美國人的個人獨立性,主要建立在倚靠自己奮斗和個人能力基礎之上。而且,強調個人獨立性的態度,也使美國人一般能尊重他人,相信所有人應是平等的。
競爭的意識:與個人獨立性密切相連,美國人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相互間經常處於競爭狀態。在美國,到處可見到友好或不太友好的競爭,處處反映出美國人的競爭意識。美國人對體育的狂熱,與他們的強烈競爭意識一脈相承。由於強烈的競爭意識,美國人非常崇拜運動場和生意場上的破記錄成就,甚至日常一些不足道的成就也為他們所迷戀。有時競爭意識對美國人誤導很大,如對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他們往往不是以內容的如何,而是以能否成為暢銷書或多少票房價值來衡量其成就。在大學里,學生則非常重視表面的學習成績和評分等級,或平均積分達到多少等。
相反,中國人一向推崇「和為貴」,行為准則講究謙虛謹慎,四平八穩,走路要一步三搖,做事要三思後行。這與美國人的處處講競爭有很大不同,所以中國人往往一下子很難適應美國人的激烈競爭心態。因此,留學生要想適應在美國的生活,就必需改變中國人的傳統習慣,要有闖勁,要有競爭精神,要記住在美國講謙虛謹慎,機會就會擦肩爾過;講四平八穩,成功就將失之交臂。不過,中國留學生在強化自己競爭意識的同時,還要看到美國人雖熱中競爭,但也重視工作中的協作配合與合作精神,而且一般不會把相互競爭變成個人之間的敵對。相反,中國人重「和」輕「爭」,一旦競爭起來,不是把合作精神破壞無遺,就是相互之間敵對起來。
坦承與直率:中國人有講「面子」的文化傳統,對人對事比較婉轉曲折,深怕傷了自己和別人的面子,有時甚至會作出「寧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事來。相反,美國人坦承和直率,舉指言談直言不諱,不善於轉彎抹角。對他們來說,問題的實質和利益的所在,遠比保全「面子」更重要。在交談中,美國人願意很快言歸正傳,不希望用太多時間客套寒喧,也常會提出使人尷尬為難,甚至冒犯唐突的話題。美國人的坦承與直率,也表現在願意發表自己意見上,如課堂上相當主動發表意見和提問,即使文不對題,甚至漏洞百出,也不在乎,沒有什麼丟面子的心理約束。中國學生努力、勤奮、素質不低,但課堂上卻較少主動發言,主要是怕英文不行,怕講得不對,說到底就是怕丟面子。
對美國人直截了當、不諱分歧、不講面子的性格,中國人開始會不很習慣,需要一段適應的時間。但要記住,在美國一定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有話一定要說,否則將會為了面子,為了不傷和氣,使自己的利益受損。而且,美國是個多元化社會,大多數人已養成「對事不對人」的態度,有意見大聲說出來,即使不正確也沒有什麼關系。不過,這說來容易,做來難。中國人要克服講面子、怕丟臉的習慣,還需下點功夫。尤其來美留學的中國人,一些在國內已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要把面子放下來,也就更難些。但在美國留學,無論如何也得放下架子,該學就學,該干就干,該問就問。
時間的觀念:美國社會由於競爭激烈,充滿了運動和變化,人們始終處於奔忙之中,結果也就養成了美國人的緊張時間觀。大多數美國人都有一個時間登記表,每天的事情安排得滿滿的,非常緊張。在外國留學生的眼中,美國人似乎總是生活在匆忙之中。由於緊張的生活節奏,美國人常給人一種不注重禮貌和缺乏耐心的印象,不是彬彬有禮而常顯得有些粗魯。他們做事一般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件之後,又迅速轉向別的事情。
美國人緊張時間觀的最大好處,是作事效率高。確實一天到晚總是在奔跑,怎能沒有效率!相比而言,中國人的時間觀很長,做事動輒以天來計算,而不像美國人以小時來計算,效率自然要差。美國人的緊張時間觀,也使他們約會一般非常准時。相反,不少中國人沒有時間觀念,約會經常遲到,甚至遲到數小時。這種習慣在美國很難被人接受。在缺陷方面,美國人的緊張時間觀,除對事物和歷史缺乏深刻認識外,就是與實利主義密切相連。美國人的緊張工作,就是為了成功,而成功的衡量標准,最容易表現在賺錢多少上。
守法與公德:在許多中國留學生心目中,美國人與人交往常常不拘禮節,即使與年齡和社會背景非常不同的人來往也是如此,如學生對老師以名字直呼。但比較而言,絕大多數美國人不僅非常守法,而且公德心也很強。美國人處處以法為先,強調按法律辦事,做事大都有合約,雙方簽字,依法行事,如違反則按規定處理,沒有什麼情面可講。這與中國人重情,法中講情很是不同。所以簽署任何文件時,務必弄清其中規定,如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弄明白再簽字,或拒絕簽字;一旦簽了字,就要依約行事,違反就要受罰,不可不慎。
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有很強的公德心性格,在一舉手一投足的行為中都能表現出來。如進入室開門時身後有人緊隨,美國人一般都會將門扶住等後面人接手,以免門關上時撞到後人身上。如果你替別人扶住門,他也一定會說一聲謝謝。再如美國人很少隨手扔垃圾,隨地亂吐痰,做事遇到人多時也能按先來後到很有秩序地排隊。相反,中國人在國內缺乏這種習慣,往往注意不到這些小事細節。這在中國也許無所謂,但在美國學習與工作,與人相處必需注意公德心。這不僅是基本的處世禮貌,平日如能多加註意,也會得到別人的善意回應。
權利與義務:美國人的一大特點,是權利與義務分明。美國人講權利是有名的,口中整天掛著「這是我的權利,那是我的權利」的話語。對美國人而言,該享有的權利決不會放棄,如遇受損必據理力爭,即使好朋友也不行,該上法院時決不會憂豫。如租房按規定在多少度以下必需供應暖氣,如房東未照規定,應立即交涉,通知房東照辦;如房子有損壞,房東應修理完善供房客居住。大多數美國人都知道遵守規定,只要按照規定,維護應有權利,美國人一般都會照辦。所以,中國留學生如遇權利受損,就要據理力爭,不可忍氣吞聲,以為留個情面,套個交情,以後事情好做。但美國人是只講規定,不講交情。
不像權利,美國人嘴裡很少講義務。但他們對該負的義務很清楚,尤其對他人該負的義務更清楚。同以租房而論,住戶和房主的義務訂得很清楚,然後按規定行事;如大家合住,每個住戶都有維護房間整潔,保持住所安靜的義務。如果某人未盡義務,合住的其他人就會出來糾正。一般來說,美國人只要認為有人未盡義務就會管,甚至告到警察局去。這與中國人「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傳統非常不同,留學生初到美國往往會覺得不能適應。總之,美國人的權利與義務講得分明,一切按照規定來,自然相安無事,而且更可相互尊重,容易相處。
歐洲:
德國人
和德國人初交,他們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顯得呆板而沉重。接觸長了,你就會覺得德國人待人接物雖然嚴肅拘謹,但態度誠懇坦率。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國人問路,他會熱情、耐心地為你指點迷津。如果他也不知道,他會替你去問別人,或不辭勞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到你明白為止。
在公共社交場合,德國人顯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長幽默。他們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謹慎小心,一切按規矩和制度行事。不過德國人十分喜歡熱鬧的場面,也會利用一切機會舉行娛樂活動,但還是人一種沉重的感覺,缺少真正的放鬆。德國人辦事認真仔細,責任心極強,對工作不能有一點敷衍了事,一旦馬虎失職,那隻有請你另謀高就。德國有句俗話「公務是公務,燒酒歸燒酒」,私下煙酒不分的朋友,辦起公事卻公私分明,不講一點兒私情。
一)講究秩序的民族
德意志民族是一個講究秩序的民族。接觸過德國人、或是去德國觀光訪問過的人對此都有深刻的印象。在德國大到空間、地、建築物,小到家庭主婦外出購物都被事先安排得井井有條。維持秩序的標志牌和禁令牌隨處可見,事無巨細都有明文規定,並要求人們嚴格遵守,等等。如商店的營業時間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店員早7時左右上班,擦拭門窗、整理貨物,8時開門營業,中午不休息直到下午6時關門。從星期六下午2時起,各商店停止營業,星期天關門休息。這一營業時間各商店都要嚴格遵守,不得超時營業。
在德國有著嚴格的交通法規,路上各種各樣的路標清晰醒目。高速公路旁的藍色路標夜間在路燈的反射下,很遠就可見到。標志地鐵的藍色大型字母U(U-Bahn)的標志牌高懸空中,百米之外便一目瞭然。不誇張地說,對於一個外國人,只要識得各種交通標志牌,不用張口說一句德語,即可游遍德國各個城市。這些標志牌已成為維護德國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德國的公共交通以守時著稱,不光是飛機,火車也以安全正點聞名於世,就是公共汽車也有自己的運行時刻表,必須按點行駛。居民只需在家查准時刻表,按時到站上車,不需提前到站候車。汽車即便提前到達,也會等到正點發車。德國汽車司機可稱得上是遵時守刻的模範,作為乘客也必須按規定購票乘車,如果違反,將受到嚴厲的罰款懲處。德國汽車都為無人售票車,乘客要按汽車交通圖上指示的票價在自動售票機上買票。買票時,你一定要弄准所乘車的票價,否則一不留心,在自動檢票機上少打一個票孔,一經查出,一律要交數十馬克的罰款。德國人對於法規執行起來說一不二,其原則性是最強的,講不得半點情面。德國人有一樣東西總是隨身攜帶的,那就是記事本。德國人凡事都記錄在本上,他們的一個習慣性動作就是伸手掏記事本,一個習慣用語就是:請稍候,讓我看看記事本。記事本人人都有,大到公司經理,小到中學生、家庭主婦,人手一本。在德國辦事務必提前預約,方可成行。德國人做事必先制訂計劃,就是家庭主婦外出購物也都是先列張購物單。一對夫婦如打算出國旅遊,那麼他們可能早在一年前就開始制訂旅遊計劃了。他們會先打電話向各旅遊局詢問報價、服務項目、.游覽日程等情況,然後進行比較。選擇好委託的旅行社後,還要親赴該旅行社詳談,直至一切准確無誤,旅行計劃輸入電腦。接下來還要就所去.國家的人文地理、語言等做一番了解。這樣一個一年後才付諸實行的旅遊計劃早早就被安排得井井有序。由此可見德國人辦事的計劃性及嚴格認真的態度。
(二)嚴肅沉穩不尚浮誇
和德國人初交,他們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顯得呆板而沉重。接觸長了,你就會覺得德國人待人接物雖嚴肅拘謹,但態度誠懇坦直。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國人問路,他會熱情地、不厭其煩地為你指點迷律。如果他也不知道,他會替你去問別人,或不辭勞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至你明白為止。在公共社交場合,德國人顯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長幽默。他們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謹慎小心,一切按規矩和制度行事。但在私人交際圈中,德國人也會無拘無束地與朋友聚會,他們可以丟開自己經理、官員的身份,用小名稱呼朋友,與朋友坦率地談論生活中的煩惱。德國人十分喜愛歡樂場面,也利用一切機會舉行娛樂活動,但此時還是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缺少真正的放鬆。德國人辦事認真仔細,責任心極強,對工作不能有一點兒敷衍塞責,一旦出現馬虎失職,那隻有請你另謀高就。德國有句俗話"公務是公務,燒酒歸燒酒",私下煙酒不分的朋友,辦起公事來卻公私分明,不講一點兒私情。德國人工作起來一絲不苟、不徇私情,就像一部機器,嚴格而冷峻。德國人具有強烈的"實事求是"的意識,注重實際、不尚浮誇。德國人的住室朴實無華,整齊大方。各種生活用品,如門、鎖、開關、衣架、玻璃、燈罩等都牢固結實,注重實用,寧肯失之笨重,決不虛有其表。對一座建築、一件傢具、一套設備似乎都講究百年大計,講究內在質量,就如同德國人辦事一樣注重腳踏實地、絕不誇誇其談。
(三)勤勞整潔的德國人
德國人具有勤勞整潔的生活習慣,一般人家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起居室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塵不染。德國的家庭主婦愛潔成癖,她們早晨送走丈夫和孩子之後,便換上工作服,開始一天最有意義的工作:清潔宅院。她們會跪在地上,將每一個旮旯角落都擦洗一新,即使請清潔工和花匠幫忙,主婦們也往往跟班勞動,直干到窗明幾凈、一塵不染,方心滿意足。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美觀、清潔的家,這是每一個德自主婦的最大願望。德意志民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走在德國的鄉村、城鎮,美麗的花園小別墅隨處可見。德國人對住房的要求極高,擁有一套單獨宅院的住房是普通德國人畢生奮斗的理想。人們平日辛勤工作,積攢錢蓋房,為自己和子孫後代營造一處寬敞、體面、舒適的住房被視為人生完美充實的標志。德國人勤奮工作、埋頭苦乾的精神不僅體現在受雇於人的職員身上,就是高級官員和大企業家也不例外。德國式嚴格的學校和家庭教育也決定了他們和散漫作風格格不入。有一位美國教師對德國進行長期觀察後,在他的調查報告中對美德兒童作了這樣的比較:在一個雨過天晴、陽光明媚的日子,一位美國小姑娘會被明媚的陽光所吸引,在外面玩上一會兒再讀書;而一位德國小姑娘則會在做完作業之後,再出去玩。先工作,後娛樂,這就是德國教育。人們只有在辛勤勞動之後,才有權力享受生活。
(四)遵紀守法的民族
有一個笑話:在半夜12時開車,看見紅燈還停車的,全世界只有德國人。這一方面說明德國人在遵紀守法方面具有很強的自覺性,同時也說明德國是一個執法嚴格的國家。在德國,人們視遵紀守法為最高倫理原則,人們普遍存在著求穩怕亂、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的心理。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歷史淵源的。縱觀德國的發展歷史,歷次改革或革命可以說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從俾斯麥以"鐵血政策"統一德意志到獨裁者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極權和獨裁導致下層百姓普遍存在著一種"順從精神"或稱"臣僕意識"。盲目服從、馴服地跟隨統治者,就像德國歷史劇中描寫的"官吏們既已作出決定,皇上也已首肯,服從就是我們的天職。貫徹帝王聖旨,想必無上榮耀。"戰後德國在西方大國的推動下,走上了資產階級議會民主的道路,德國人的民主意識得到了加強。人們主動參與政治生活,自由發表個人見解,那種順從的臣僕意識雖已被擺脫,但長期歷史沿襲下的一些心理仍存在於德國人的性格與意識中。在企業里,下級絕對服從上級,一切按規章辦事,缺少靈活性和主動性;職工們以服從為天職,而領導者則以是否服從命令、遵紀守法作為衡量職工好壞的標准。這也是形成德國人拘泥、呆板性格的原因之一。德國人受地形、氣候的影響,各個地區的人們在性格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比如北德人就比較開放,特別是漢堡人地處港口城市,見多識廣,但也有些排外,對外地人或外國人顯得不那麼熱情好客。相反,南德人,特別是巴伐利亞人地處內陸山區,思想較為保守,但為人朴質、熱情、樂於助人。從總體上說,德意志民族是一個團結守紀律的民族,他們在公共場合禮讓老弱婦孺,不打鬧喧嘩,講究公共衛生,對別人也不喜歡在背後說長道短。德國人很維護國家的聲譽,盡管在大選時,各政黨間相互攻擊、揭短,但對外很少發表對本國的不滿之詞。
在德國,習慣上結婚之後丈夫的姓便成了夫妻雙方共同的姓,即妻子婚後改用夫姓。如英格·施萊爾小姐同保羅·韋貝爾先生結婚,女方便隨夫姓,被稱為英格·韋貝爾。不過德國的法律規定夫婦雙方可自行決定姓從哪方,可姓丈夫的姓,也可姓妻子的姓,而且在選用對方姓的同時,也可把自己的姓置於雙方共同姓之前,如上面提到的那對夫妻,妻子可改英格·施萊爾-韋貝爾,或丈夫改用保羅·韋貝爾-施萊爾。
Ⅳ 美國的文化特點
美國文化有三大特點:1)多樣性,種族多樣、宗教多樣;2)前瞻性,美國還是英國殖民地時,就擔心其前途,所以宣布獨立;3)規則性,美國立憲會議第一天,討論的是立憲規則,即使在美國內戰與二戰時期,選舉照樣進行。
Ⅵ 美國文化五大特徵
美國文化五大象徵: No.1 自由女神像 (statue of Liberty )
位於美國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的自由島(Liberty Island,New York Harbor),作為法國送給美國象徵著法美友誼的禮物,其建築者是法國的著名藝術家巴托爾迪(Bartholdi)。巴托爾迪用自己母親飽經風霜而又堅韌不屈的面龐,以及妻子美輪美奐的身軀作「女兒」自由女神像的靈感來源,終於在10年後即1871年完成巨作。
對於由大西洋輪渡而來尋求自由的人們來說,位於必經之港,站在美國金色自由大門之口的自由女神像,曾喚起過多少顆心靈中的溫存與激盪。
http://ke..com/view/7678.htm
No.2 芭比娃娃 (Barbie Dolls)
和你一樣,我也未曾想到,這個世界頭號強國的五大文化象徵之一,竟是一個公主般華麗高貴的小娃娃。
她的問世要歸功於漢德勒(Handler)一家。漢德勒夫妻(Eloit&Ruth)受女兒芭芭拉(barara)的啟發,在自家的馬特爾玩具公司(Mattel Toy Compony)開始了芭比娃娃的生產,無意之中,塑造了美國的一大著名文化。
http://ke..com/view/96366.htm
No.3 美國哥特式 (American Gothic)
無論我們見過與否,它就毋庸置疑的是美國眾多畫作中唯一的一個成為文化標簽的。 其主要原因是,畫中農民夫妻二人的表情深刻的體現了美國人民的民族精神----勇於探索,堅強不屈!!
作者: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
時間:1930年
http://ke..com/view/567860.htm
No.4 野牛鎳幣 (Buffalo Nickel)
1911年,由美國著名藝術家詹姆斯 厄爾 弗雷澤(James Earl Fraser)設計,1913-1938年間成產的一種硬幣。
美國傳統硬幣上刻畫的主要是歷屆總統。
野牛鎳幣,沒有循規蹈矩,而是將在美國西進運動中遭破壞幾近滅絕的兩種形象----美國野牛以及土著印第安人的形象印為紀念。
右圖為硬幣的一面,另一面可有三個印第安人頭像。
http://www.money.org/AM/Template.cfm?Section=Search&Template=/Search/SearchDisplay.cfm
No.5 山姆大叔 (Uncle Sam)
山姆大叔,山繆爾·威爾遜(Samuel Wilson),真實人物!!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出現的名人,14歲離家投向前線,23歲創辦軍需肉品加工公司,後與人合作負責檢驗美國軍隊肉食。
山姆大叔的名氣來源於一個小玩笑。據說一次美國政府官員視察工廠,發現每個裝有肉品的木桶上都因有一個「EA-US」,就問及US的意思,一個機智的員工就回答說是Uncle Sam的縮寫(實際是United States美國的縮寫),於是山姆大叔的名氣流傳開來。加之戰後美國盛行的政治漫畫對山姆大叔的形象宣傳,久之,山姆大叔就成為了美國的代名詞。
Ⅶ 美國文化特點是什麼
1. 美國文化特點
美國文化特點 美國的文化特徵?
美國的文化特徵:
1、尊重個人的價值觀。
個人至上、追求個人利益,強調通過個人奮斗、個人自我設計,追求個人價值的最終實現。這種刻意塑造自我,追求個性化的個人主義有其積極的意義,它調動了個人的積極性,使許多人的智慧和潛力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促進整個民族與國家的振興和發展。
2、追求民主自由。
美國是一個沒有經歷封建社會的國家,受移民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的影響很深,所以逐步形成一個崇尚自由的社會。除執法機關與執法人員外,任何機關與個人不得非法侵犯他人自由。
3、崇尚開拓和競爭。
美國人的格言是:不冒險就不會有大的成功,膽小鬼永遠不會有所作為,不創新即死亡。移民美國的開拓者,面對險惡的自然環境和待開發的豐富資源,促使和培育了美國人頑強拼搏、艱苦奮斗、敢冒風險的性格。
4、講求理性和實用。
美國人在開發這片富庶處女地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有用、有效、有利就是真理"的理念。他們立足於現實生活和經驗,把確定的信念作為出發點,把採取行動當作主要手段,把獲得效率當作最高目的,一切為了效益和成功。
5、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積淀。
個人成就是所有美國人價值觀中評價最高的價值之一。美國人有很強的成就(或成功)意識。成功是所有美國人的追求,是誘人的前景,前進的動力。他們堅信,一個人的價值就等於他在事業上的成就。一些事業有成的企業家、科學家、藝術家和各類明星,成了新時代的英雄。
(7)美國有什麼文化特點擴展閱讀
美國是流動性很大的社會。這種流動體現在兩個方面:地域性流動和社會性流動。
美國相對的開放自由、發達的交通和冒險好動的傳統使許多美國人從鄉村流到城市,又從市中心流向郊區;從北方流到南方陽光地帶,從一個城市流到另一個城市。美國社會階級不像歐洲國家那樣固定,加上公共教育的普及,使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流動成為可能。
許多生活在美國的人,無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還是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外國移民,都有一個夢,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這就是人們常津津樂道的「美國夢」。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美國文化
誰能介紹一下美國有哪些文化特色
美國飲食文化。
美國式飲食文化是不講究精細,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華,比較大眾化。一日三餐都比較隨便,有可能都把時間放在工作上了。
美國的特殊文化背景對烹飪菜餚的影響,要想了解美國的飲食文化必須先淺談一些美國的歷史。 美國體育運動文化。
美國體育,與其它國家一樣,體育在美國是民族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美國體育與其它地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美國人喜歡一些特別在美國流行的體育項目,例如與美式橄欖球、棒球、籃球和冰球相比,足球在美國是一個比較冷門的體育項目,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少年從事這項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足球亦被認為是在美國最有潛力發展的運動。此外美國體育的組織也與許多其它地區不同。
在美國學校和大學在體育方面擁有重要的作用。 美國社交文化。
美國鼓勵每個人為自己發聲,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堂參與度是會被計分的,課堂演講也是每個學生必不可少的功課。
無論英文水平高低,只有多去表達,才會更快的融入美國。 美國人很看重 *** all talk,比如在電梯中,學校走廊遇到同學和朋友,如何禮貌的簡短交流是很重要的社交技能。
誰能介紹一下美國有哪些文化特色
嗎美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強調個人價值,崇尚開拓和競爭,講求理性和實用,其核心是個人中心主義:個人至上、追求個人利益和個人享受,強調通過個人奮斗、個人自我設計,追求個人價值的最終實現。這種刻意塑造自我,追求個性化的個人主義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它調動了個人的積極性,使許多人的智慧和潛力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促進整個民族與國家的振興和發展。然而,人人以我為中心,人際關系就難以融洽,整個社會也會缺乏凝聚力。
美國公眾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積淀。個人成就是所有美國人價值觀中評價最高的價值之一。美國人有很強的成就(或成功)意識。成功是所有美國人的追求,是誘人的前景,前進的動力。他們堅信,一個人的價值就等於他在事業上的成就。一些事業有成的企業家、科學家、藝術家和各類明星,成了新時代的英雄。他們個人奮斗的過程和結果,成了社會文化價值取向的參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美國是流動性很大的社會。這種流動體現在兩個方面:地域性流動和社會性流動。美國相對的開放自由、發達的交通和冒險好動的傳統使許多美國人從鄉村流到城市,又從市中心流向郊區;從北方流到南方陽光地帶,從一個城市流到另一個城市。美國社會階級不像歐洲國家那樣固定,加上公共教育的普及,使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流動成為可能。許多生活在美國的人,無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還是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外國移民,都有一個夢,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這就是人們常津津樂道的「美國夢」。
各國的文化特點
【內容提要】歐洲一體化是集經濟一體化、政治一體化、社會規范化、文化均質化於一身的綜合性進程.歐洲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和深邃的理性構成了一體化廣闊的人文背景和基本要素.歐洲一體化既是同一性的,又是多樣性的,是「歐洲自性」和「民族自性」的結合.自歐洲一體化進程啟動以來,文化因素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深刻影響了歐洲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基本原則、法律體系、機構設置及其表決機制和程序,對正在實施的歐盟東擴的范圍選擇、標准要求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歐洲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文化的作用將會越來越突出和明顯. 【關鍵詞】歐洲一體化 歐洲文化 文化影響戰後歐洲一體化進程是自民族國家產生以來區域合作和區域一體化的最高成就,其發展到目前的程度不僅出乎世界各國的意料,也大大超越了歐洲各國政治家們的想像.歐洲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和地緣政治、經濟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歐洲一體化不僅意味著歐洲的經濟一體化和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同時也意味著歐洲文化的「均質化」.歐洲一體化始於經濟領域,外溢於政治、防務和社會領域,但將終結於文化領域.歐洲各國只有在文化上緊密融合在一起,建立一個統一的文化歐洲,歐洲一體化才算最終實現.實際上,自歐洲一體化進程啟動以來,文化因素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一體化的不斷深化和擴大,文化因素必將對整個進程產生更大的影響,甚至將直接決定一體化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結局.一、歐洲文化的內涵及特點所謂文化,是「一個社會中的價值觀、態度、信念、取向以及人們普遍持有的見解.」①美國人類文化學家克羅伯(A.L.Kroeber)和科拉克洪(Clydkluckholn)認為,文化「存在於各種內隱和外顯的模式中,藉助於符號的運用得以學習和傳播,並構成人類群體的特殊成就……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思想觀念和價值,其中尤以價值觀最為重要.」他們認為,文化可以分為內隱結構和外顯模式兩部分.文化的內隱結構由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方式構成,其核心是價值觀念,它是文化中最一般、也最持久的東西;文化的外顯模式由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構成,它取決於內隱部分,也是內隱結構的存在和表現方式.②而政治文化則構成了一切偉大文化的核心,古希臘文化的核心不是斷臂的維納斯,而是雅典民主政體.所謂政治文化,「就是一個民族關於政治生活的心理學」,「是一個民族在特定時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態度、信仰和感情.這個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歷史和現在社會、經濟、政治活動進程所形成.……政治文化影響各個擔任政治角色者的行為、他們的政治要求內容和對法律的反應.」 它同樣表現為內隱和外顯兩種形態.本文將主要從政治文化的角度來分析歐洲文化.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歐洲文化經歷了一個從近代到現代、從野蠻到文明的演變過程.建構主義理論家亞歷山大•溫特認為,以歐洲為中心的西方社會經歷了三種不同的文化形態: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霍布斯文化的道德基礎是所謂的「性惡論」和不容「異類」的觀念.他認為,人性是惡的,人人充滿了自私、貪婪和做壞事的慾望,「人對人象豺狼」,社會則處在「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戰爭」中.每個國家也都把別國看作「敵人」,在國家利益上都盡可能地「損人利己」,國際關系始終處在混亂、沖突甚至「無限」的戰爭中,「戰爭成了一種制度」.「殺戮和被殺是霍布斯文化下國家間關系的特徵.」 在普遍仇視的狀態中,「異類」是沒有生存和自由的權利的,對「異教」的「十字軍東征」正是這種文化的具體體現.在歐洲內部,這種文化還導致了「權力集中」和「建立帝國」.洛克文化的道德基礎是「生存和容許生存」,即「我活也讓別人活」.它把國際關系確定為一種競爭對手關系,從而使國際社會擺脫了戰爭的無限性和「國家的高死亡率」.自我剋制、「競爭與合作構成了洛克文化國際關系的特徵.」 而實現這一點的基本條件是約束人們和國家殺戮、作惡的法律和「法治」.因此,「性惡論」導致了歐洲法律體系的發達和歐洲人法制觀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制衡理論」、「均勢理論」及其相關機制的形成和發展,也導致了人權觀念、民主意識和民主制度的發展.秩序、法制、民主、容忍、共存等日益成為歐洲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然而,「洛克文化不是一種完全的法治體系」,實際不穩定的,因為「戰爭被認為是正常和合法的」. 而一旦約束戰爭的機制失靈,戰爭就可能再次無限化,從而回到霍布斯文化狀態.康德文化的道德基礎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其規范性基礎則是「法治」.它把國際關系定位為朋友關系,在此種關系中「非暴力和團隊行為已經成為規范」,「行為體之間的關系模式超越了競爭與合作,不僅不以對方為敵,而且將對方的利益內化為共同體的利益,並由此建立了新的合作觀念.」 溫特將這種結構稱之為「共同體」,認為共同體各成員建構了充分的、「群我」的集體認同.這是最高一級的文化形態.事實上,從邏輯順序而非時間順序上看,歐洲文化恰恰經歷了從霍布斯文化到康德文化的歷史演變.就目前來講,歐洲文化比較明顯地體現了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的某些特點,是二。
中華文化特徵是什麼
中華文化的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上溯殷周時期,下至明清時期,及至現代,中華文化從未間斷.原因:1.文字(漢子)的存在.漢子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為書寫中華文化發揮重大作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2.史書典籍.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國歷史上編撰的史書,其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僅有.3.包容性.中華文化求同存異,兼收並蓄.這種文化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博大精深】表現在:1.獨特性:既包括教育、歷史、哲學、道德,也包括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內容.2.地域性.各地區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不同區域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有各自特色.3.民族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必修5文化生活》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P62~66】……課本上不是有么?。
美國的文化特徵?
第一,向錢看。
自從有錢之為物以來,人類社會罕有不向錢看者。即使在標榜以「清」為「高」的傳統的中國社會,也不免有「有錢能使鬼推磨」,「恭喜發財」一類的俗話,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類的不那麼俗的所謂哲言。
然而,美國社會的向錢看,要比任何其他社會更加徹底美國文化特徵之二,在於趨炎附勢,趨紅踩黑。用美國人自己的話來說,叫做「追隨贏家」(「Follow the winner.」)。
其他民族未見得就不如此,但在某些民族的文化中,至少在理論上和道德觀點上以趨炎附勢為非,因而但凡要做好人、做大人物者,即使不能平心靜氣安於貧賤,至少要表現為不是趨炎附勢的勢力小人。而一但身為趨炎附勢小人的真相暴露無遺,則立即會淪為被人遺棄的對象。
就個人修養而言,這種道德觀似乎無可指責。然而,就整個民族而言,卻未見其妙。
比如,某某人在競選時敗北,其擁戴者若不想被人指為趨炎附勢的勢力小人,就只有走繼續決支持這位失敗者的路。於是,競選雖然結束,勝負雙方的斗爭卻並不因此而休止。
無休止的派系之爭或黨派之爭顯然無助於權力的和平移交。美國人既然視「追隨贏家」為理所當然,某人一旦敗北,即如樹倒猢猻散,其支持者各奔前程,競選時的火氣立即消失。
轉而投靠獲勝者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無人以為非。比如,布希敗在里根手下之時,布希的競選經理貝克隨即遙身一變而為里根的總統辦公室主任。
布希在里根下任當選總統之後,貝克又隨即遙身一變而為布希的外交部長。如此這般趨走於兩位競爭對手之間,里根、布希、貝克本人皆不以為意,外人也未有以馮道目之,竊笑其趨炎附勢者,稱道和羨慕貝克為能人之聲倒是不絕於耳。
美國文化特徵之三,為向前看。美國人的向前看可以從如下三方面窺見一斑。
第一,事無巨細,一概提前計劃。私人生活瑣屑如一年一度的休假,重大如一生兩三回的結婚,無不早早定下日期。
大專院校錄取新生不待報名者中學畢業就已發榜,大型企業雇傭人員憑對一年甚至兩三年後的經濟預測而進行。下至公司的生意經,上自 *** 的國策,也都是在制訂伊始便計劃如何收拾敗局。
記得六十年代越南爭戰全面暴發伊始,從《參考消息》上看到美國 *** 有關部門研究輸了如何了結的報導,心中竊笑,以為美國人膽怯如此,必敗無疑。來美國後方才明白越戰雖的確以美國失敗告終,但預先研究如何收拾敗局卻同膽怯與否無關,而是向前看的一種表現。
前不久應公司的要求參加為期一周的「項目管理」訓練,每日上課的開始,講師必在課堂反復強調「項目管理」的幾條基本原則。其中第一條即為「項目開始之日便須計劃如何收拾敗局」,理由是「開始之日即可能是以失敗告終之日」。
美國文化的特徵之四,為獨裁。美國人所謂的民主是否為真正的民主選舉姑置勿論,這里所說的獨裁,不是指 *** 首腦產生的過程,而是指如下兩點。
第一, *** 首腦既經產生,其權力往往高於專制體制的元首所擁有的權力,往往是「一言堂」而絕不會是「集體領導」。這首先是因為 *** 各部門的領導都由總統一手挑選,用不著在黨內黨外尋找勢力平衡。
內閣部長人選雖須國會認可,如果國會在總統本黨的控制之下,則認可純粹是個表面形式,如果不是,也基本上是個表面形式。即使遭到國會的否決,換一個總統完全滿意的人選也是易如反掌。
此外,許多實際掌權的職位都非內閣成員,因而國會無權過問。比如,總統的顧問、助手、辦公室主任之流的實際權力往往在各部部長之上。
無論是須經國會通過的部長還是國會無權過問的非內閣而握實權者,總統都擁有唯一的和絕對的罷免權。因此,總統在 *** 之內絕無遭人掣肘之患,亦無令不行、禁不止之憂。
其次,國會雖然就理論而言可以否決總統的法令,但實際上但凡總統真想實施的法令極少會遭否決。這不僅是因為國會的否決須經參眾兩院以簡單多數通過,而且還因為總統有反否決權,而既經總統反否決之後,國會須有三分之二的多數才能否決總統的反否決。
參眾兩院人數眾多,人心難齊,湊足三分之二多數的可能性甚少。因此,總統基本上也無遭國會掣肘之憂。
美國制度號稱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權分立,但掌握憲法解釋權和司法的最後判決權的最高法院法官卻不由選舉產生而由總統任命,可見總統其實對司法的影響甚大,只是不幹預日常具體工作而已。此外,總統有特赦權,因此,如果總統有意干預司法,並非束手無策。
由此可見,美國總統實集行政和司法的大權於一手,雖其任期有限,然在任期之內若不稱之為獨裁,試問將何以名之?美國文化特徵之五,為殖民地心態十足。美國成立時的十三州本是英國殖民地,爾後通過吞並和收購納入美國版圖的其他各州也大都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美國獨立的歷史不過二百年有奇,這二百年來不斷有新移民從美國的前宗主國遷徙美國。
綜合這些因素來看,美國文化具有十足的殖民地心態並不足為怪,甚至可以視作理所當然,無足掛齒。只是一般中國人往往對此視而不見,故值得特別點明。
美國文化殖民地心態最顯而易見的一面,是但凡與高品味有關的觀念,諸如高尚、典雅、雍容、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