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蠶絲之鄉在哪
震澤古鎮於眾多的江南古鎮中屬沉默者。相比在文人騷客筆下出鏡率較高的西塘、周庄、烏鎮等,她婉若一個娉婷的江南女子般靜好。可也正因如此,這里至今保留著原生態的古鎮特色,是不少學者感受古鎮文化的絕佳之地。所謂看盡蠶的一生,感悟「春蠶到死」的無盡奉獻之地。震澤古鎮地處蘇州的吳江區,默默無聞的她養育了世界籃球巨星姚明。據悉,這個籃球巨人小時候可是在這里住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震澤古鎮另一個可稱贊之處是她被譽為「絲綢重鎮」,「蠶桑絲之鄉」。一千多年以前,唐代詩人陸龜蒙就寫道,「盡趁晴明修網架,每和煙雨棹繅車」,這句詩充分展現了震澤人民的耕織生活。至今,這里都還沿用古法養蠶、匠心製造。古鎮人民每年的三月份就開始忙碌,女人們開始趁著河水清洗養蠶的器具,而男人們則修正蠶房,為蠶寶寶的一生而精心准備著。古時養蠶,養蠶人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跟時間去滿足蠶寶寶的生存條件。養蠶先要孵蟻,沒有可控溫度的實驗室的他們都是靠人工孵化,身穿棉襖,將蠶種焐在胸口,靠自己體溫孵化蠶種,這一過程稱為「暖種」。遇上反常的極冷天氣,蠶民們可能還需要給它們捂上一層棉被。蠶需經過卵、幼蟲、蛹、蛾四個不同的發育階段,前三個階段的蠶對溫度的要求很高,必須控制在27攝氏度左右的恆溫狀態。可是要知道,農村要保持在27度的恆溫是非常困難的。可是勞動人民永遠有他們的獨特智慧,蟻蠶孵出後,他們在蠶室內掛起幃帳,房間里再點上火盆,把養蠶房變成了一個適宜蠶寶寶生長的溫室。長大後的蠶寶寶食量大增,不僅如此,以桑葉為生的它們對桑葉的要求也很高。就像前不久登頂微博熱搜的一條微博所說,喂養不及時,喂養的桑葉沾水,蠶寶寶就分分鍾死給你看。天不亮就去桑田裡採桑葉,凌晨起來喂蠶,這都是蠶農們的日常工作。蠶農們的辛勤勞作換來的是蠶絲、絲綢等製品,這不僅是當地人的生活來源,更成就了震澤的蠶絲產業。一代又一代的震澤人將之繼承發展,現如今,當地已有了很多家絲綢企業。在2018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上,來自震澤的14家絲綢企業帶著她們的創新創意產品,讓來自全球的客商一睹絲綢國粹的現代風采。今天的震澤古鎮除了師儉堂、慈雲寺塔、文昌閣等著名的景點外,太湖雪蠶桑文化園也成了遊客的必游之地。文化園展示了震澤人的古法養蠶技術,也讓來訪者觀賞到了蠶的創新藝術品。新一代的震澤人用蠶繭作畫、配飾,他們用創意將蠶鄉的文化傳遞給新一代的震澤人,傳播至大江南北。
2. 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古人對蠶桑的重視
絲綢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發明之一,它與中國古代文明中的四大發明一樣,都產生過世界性的影響,但是它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程度以及流傳之久遠,卻又為四大發明所不及。
在江蘇蘇州盛澤鎮,有一座建於1827年的先蠶祠,是僅存的一座祭祀蠶桑文化的祠廟。這也說明,至少在清代晚期,中國都還仍然有祭祀先蠶祠的遺風。
另外,在中國的很多養蠶區,也都能看到一些跟先蠶祠近似的蠶神廟,也供奉著「先蠶」嫘祖。比如在蘇州的祥符寺巷有一座嫘祖廟,是蘇州絲織業祭奠祖師軒轅黃帝的地方。
中國古代留下的大量遺物表明,古人對養蠶、植桑非常重視。從殷墟中的大量甲骨文中,發現了很多有關蠶、桑、絲、帛等方面的象形文字。
此外,從甲骨文中還可看到,當時已設有專門管理蠶事的官職,即女蠶,因此,養蠶在社會生活中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了。當時,官府請群眾中精通養蠶技術的人介紹經驗,並給予黃金和免除兵役的獎勵。
其實,蠶繭的利用以及家蠶的養殖和絲綢的生產,從全國各地發現的古代實物來看,早在距今大約10000年前至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了。
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一處遺址中,發現了一顆被割掉了一半的絲質繭殼,雖然已經部分腐蝕,但仍有光澤,而且繭殼的切割面極為平直,其時代距今約6000年左右。
據研究,古人切割蠶繭的目的可能是要吃裡面的蠶蛹。所以,推測這時的蠶繭尚未被人們認識到可以抽絲織衣。
而在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了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一個盅形雕器。在這件文物上刻有4條蠶紋,彷彿4條蠶還在向前蜿蜒爬行,頭部和身軀上的橫節紋也非常清晰,這應是一種野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