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華有哪些風景名勝,特產,歷史名人
著名人物
金華市區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
橫店影視城
護區、諸葛八卦村、仙源湖旅遊度假區、東陽花都-屏岩、湯溪九峰山等,或為山奇,或為水秀,可謂各擅勝場。金華的文物古跡與奇山秀水交相輝映,有國家級文保單位10處,省級文保單位37處,縣(市)級文保單位300多處,館藏文物達3萬多件。各處古跡遺址如顆顆明珠,點綴於八婺大地。太平天國侍王府、宋代名剎天寧寺、八詠樓、五峰書院等勝跡及諸葛八卦村、俞源太極村等神秘村落以及東陽盧宅等令遊客流連忘返。傳統與現代交融、人稱東方好萊塢的橫店影視城也已成為廣大影視工作者和遊客心中的福地。
主要景點
金華:中國婺劇院、金華市體育中心、中國茶花文化園、金華市文化藝術中心、黃賓虹公園、婺州公園、金華建築藝術公園、五百灘公園、市民廣場、人民廣場、施光南音樂廣場、金華動物園、清風公園、艾青公園等。
義烏:綉湖廣場、義烏江濱主題公園、義烏海洋世界、義烏梅湖體育中心、稠州公園、長城公園、雪峰公園等。
2. 金華地方有什麼文化歷史嗎
金華古稱婺州,因其「地處金星與婺女兩星爭華之處」得名,具有1800多年的歷史和燦爛文化。現轄婺城區、蘭溪市、義烏市、東陽市、永康市、和金華縣、武義縣、浦江縣、磐安縣,總面積為10917平方公里,總人口為440多萬。
金華是一座人文薈萃,教育鼎盛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山川秀麗,環境優雅的旅遊勝地;是一個生態環境良好,整潔亮綠,文明有序,居住舒適的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
金華建置久遠,古屬越國地,秦人會稽郡。自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始名東陽。後歷名金華、婺州,或設郡、州、路、府、道,或設專區和地區。1985年金華撤地設市。
金華山川秀絕,人傑地靈,金華市區的地勢是兩山夾一川。即位於北山(金華山)和南山(仙霞嶺余脈)中間這塊「金衢盆地」中部最富饒的土地上。金華北山雙龍現為國家級風景區,層巒迭嶂,林木參天,岩洞奇特,有水石、風霧和洞天奇觀。尤以「一水穿開岩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的雙龍洞、「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飛」的冰壺洞和「洞落千尋通地脈,光生一線透天門」的朝真洞最為著名。景區內還有港澳台胞熟知的黃大仙祖宮。
金華的奇秀山水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登八詠樓賦詞:「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易安居士的慷慨之歌堪稱八詠樓之絕唱。袁吉《登金華山》,以「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步步前登清漢近,時時回首白雲低」來描述當年北山風光。陳了昂的《登金華觀》、孟浩然的《寄赤松道士》、蘇軾的《卧羊山》、王安石的《山橋》等,更為金華之山光水色增輝添彩。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游金華山記》中生動地描述了北山三洞諸景。及至近代,郁達夫的《金華北山》、葉聖陶的《記金華的兩個岩洞》,寫得娓娓動人,饒有情趣。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朱德、宋慶齡、彭德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後到過雙龍。1996年12月,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費孝通登八詠樓欣然賦詩:「婺水悠悠江上樓,易安飄泊不勝愁,萬里江水今勝昔,八詠聲韻傾神州。」
金華文化燦爛古跡遍布。金華山是道教名山,雙龍洞有「三十六洞天」之稱,還是在香港、東南亞、北美等地香火有極的黃大仙出生、修道之仙地,現有黃大仙祖宮。太平天國侍王府,是我國目前保持原貌最完整、壁畫藝術最豐富、建築規模最大的太平天國遺跡。還有天寧寺大殿、八詠樓、法隆寺經幢,明月樓、城隍廟、古城牆、一覽亭等一批歷史文化遺跡。市域有5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0多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華物寶天華,名人輩出。如:駱賓王、貫休、宗澤、呂祖謙、陳亮、朱丹溪、宋濂、李漁。近現代,有黃賓虹、張書旗、吳茀之,張振擇、邵飄萍、何炳松、陳望道、馮雪峰、吳晗、潘漠華、艾青、朗靜山、嚴濟慈、蔡希陶等。他們的功績、成就,彪炳於史,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財富。
崇文重教,人才搖籃。金華人民崇尚教育,重視人才資本的投入,以「書香門第」,「耕讀家風」為榮。新中國成立後,金華教育事業獲得迅速發展。近幾年錄取高校、中專的考生每年達五、六千人,錄取人數、比例均居全省榜首。數以萬計的學生學業有成,散布於海內外。東陽市「百名博士匯一市、千名教授同故鄉」,傳為佳話。人才是金華的一大優勢,通過實施「科教興市」的發展戰略,將有助於實現科教興經濟的相互結合與促進。
金華富有悠久的歷史潮流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教育底蘊,又有地方個性,詩詞戲曲,輩出傑作;文章書畫,代有名家。金華戲曲源遠流長,有400多年歷史的婺劇是金華文化藝術中的奇葩,具有渾朴粗獷、唱腔獨特、鼓樂豐富、武功見長的藝術特色。1962年,浙江婺劇進京演出的《斷橋》,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天下第一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