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漢字的重要作用和文化意義
漢字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當前留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語言都使用漢字作為共同書寫體系。在古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群島,以及位於婆羅洲的蘭芳共和國,漢字都曾是該國正式文書的唯一系統,因而漢字在歷史上對文明的傳播分享有著重要作用。
漢字從創造以來開始,一直推動著中華文化的發展,而且還對世界的文化也起到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漢字是我國中華文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不但繼承了我國千年的歷史,而且也是從古至今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必要手段。在我國由漢字衍生出來的各種書法藝術更是我國文明的魂寶。
由於漢字和發聲的聯系不是非常密切,比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都曾經有過不會說漢語,單純用漢字書寫的歷史階段。漢字的這個特點對於維系一個文化圈—一個充滿各種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體的民族——發揮了主要的作用。
漢字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共同使用漢字的漢字文化圈,在日本、越南和朝鮮半島、琉球群島,漢字被融合成它們語言的文字。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漢字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是漢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
(1)為什麼漢字是文化基礎擴展閱讀:
漢字成為系統化的文字是在公元前1600多年的時候。在商超的早期時間里,中國的文明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相當高水平的文明了,其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甲骨文的出現。
甲骨文是一種非常成熟而系統化的文字,為後世的漢字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在這以後,漢字又經歷了銅銘文,也就是所謂的金文,後來又是小篆、隸屬『楷書等形式,並且一直沿用到了今日。
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其實就是漢字在字形與字體上的逐步規范化,穩定化的一個過程。小篆使得每一個漢字的筆劃數量固定了下來,而隸屬這是構建了新的筆形系統,字體的形狀逐漸成為扁方形。到了楷書誕生後,漢字的字形體便就穩定了下來。
⑵ 文字與文化的關系
漢字是文化自信的偉大基石。
1、沒有漢字,就沒有中華文化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和智慧的結晶,「在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中,漢字作為漢語的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作為記錄漢語信息的載體和傳媒,在漢民族和以漢民族為中心的整個中華民族的政治、文化、經濟生活中,一直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漢字是維系祖國統一的文化基因
作為記錄中華文化的載體與媒介,漢字一直是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支柱。漢字是形、音、義「三位一體」的圖形符號。從漢朝到現在,不管歷朝各地如何讀音,漢字的構形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在宋代印刷術發達以後,漢字的字形基本固定下來,成為中華文化的基因,是維護國家統一之最恆久、最深刻、最強大的力量。
(2)為什麼漢字是文化基礎擴展閱讀:
漢字既古老又現代:
中國漢字巨大的優勢就是高度凝練和緊湊,這從翻譯聯合國憲章中可見一斑,中文本比其他語言的文本短很多,中文可以做到字數少且「信雅達」。今天,小小的手機什麼都能做,而同樣的事情用歐洲語言寫起來就冗長繁復。
我們今天能在世界范圍內引領移動互聯網浪潮,和中國文字的這個特點有關,過去曾有人質疑漢字難以適應現代化,現在漢語不僅適應了現代化,而且還展示出其獨特的優勢,看來是歐洲語言應該與時俱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