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質量文化,怎麼建設質量文化
質量文化
作為一個解釋當代質量實踐活動的基本概念,「質量文化」的涵義是指「以近、現代以來的工業化進程為基礎,以特定的民族文化為背景,群體或民族在質量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物質基礎、技術知識、管理思想、行為模式、法律制度與道德規范等因素及其總和」。
質量文化概念天然地體現著二十世紀以來工業文明的特徵,它繼承了當代質量實踐活動的主流價值觀念——TQM思想的絕大多數精髓,並突破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廣泛關注與研究的企業文化的界限。
可以認為,質量文化是當代文化學研究的最新課題,也是國家或地區藉助於文化力量振興其經濟競爭力的強大武器。值得說明的是,由於質量文化思想還處在初創階段,存在著將質量文化概念與企業文化概念混同的現象。
質量文化建設如下:
首先,厚植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質量文化。中國的製造業從低附加值的加工製造向更注重高技術、高質量、高品質的「中國創造」轉變依賴於質量文化的提級。
質量理念、質量價值觀、質量道德觀、質量行為准則的全面升級不僅反映了經營策略,更是展現了企業的價值系統、哲學理念和變成企業基因的文化,即「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的產品符號。以中國高鐵為代表的中國製造在高端化、標准化方面取得可喜成績,以港珠澳大橋為代表的中國建造在智能化、工業化方面也邁出堅實步伐。
發揮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引領作用,推動質量文化的精神、行為、制度和物質四個方面的積極演變,促進「中國製造」完成「品質革命」。
其次,提倡質量創新和標准創造,提升質量供給。質量創新是質量強國的根本動力。加大製造業企業質量技術改造支持、引導力度,支持企業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利用政策引導和市場機製作用,充分發揮國內健全的供應鏈,完整的產業鏈的創新生態優勢來提升質量,塑造品牌。特別是要倡導工業產品生態設計,引領企業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提升創新開發能力和管理水平,培育產品和品牌影響力,促進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
積極推進標准國際化戰略,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制修訂,推動標准提供機構的市場化,以中國標準的國際化帶動中國高質量的產品、服務「走出去」。
再次,加強質量監管和品牌保護,提高質量收益。一方面要嚴格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准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
嚴格執行重大質量事故報告及應急處理制度,健全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切實履行產品「三包」、缺陷產品強制召回等質量安全責任,依法承擔質量損害賠償責任,建立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
加強質量安全風險研判和防範,建立產品傷害監測體系,使質優價高成為市場競爭常態,形成質量品牌優勝劣汰效應。另一方面,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完善品牌保護的法律法規,強化品牌維權機制,健全品牌創新的激勵機制。制定品牌評價國際標准,推動建立國際互認的品牌評價體系。
(1)下列哪些是質量文化的物質文化層的內容擴展閱讀
企業質量文化
從涵義上看,企業文化通常是指企業內大多數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它體現為企業全體員工所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理想追求、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
而質量文化是指群體或民族在質量實踐中所形成的技術知識、行為模式、制度與道德規范等因素及其總和,兩者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
從范疇上看,企業文化研究的重點是塑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念,它可能是質量取向的,也可能是非質量取向的,其著眼點是組織層次,而質量文化研究的重點是國家或地區范圍內的質量文化建設,其著眼點包括組織層次、地區經濟層次或國家經濟層次。
毫無疑問,質量文化涉及的范圍更寬、包含的層次更多、產生的影響更大。因此,將質量文化界定為某種特定涵義的企業文化是一種基本的認識誤區。圖1展示了質量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不難看出,當前有些學者所謂的「質量文化」或「品質文化」,可以理解為「企業質量文化」,它是從組織層面研究企業的質量實踐活動的,既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子范疇,也是質量文化的一個子范疇。
參考資料:網路-質量文化 人民網-理論-以工匠精神構築質量文化
Ⅱ 企業質量文化有哪四部分構成
企業質量文化的構成:1、質量物質文化;2、質量行為文化;3、質量制度文化;4、質量精神文化。企業質量文化的核心內容是質量理念、質量價值觀、質量道德觀、質量行為准則。
企業質量文化
企業質量文化分為物質、行為、制度及道德四個層面的內容,質量文化就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實踐中,由企業管理層特別是主要領導倡導、職工普遍認同的逐步形成並相對固化的群體質量意識、質量價值觀、質量方針、質量目標、采標原則、檢測手段、檢驗方法、質量獎懲制度的總和。
1、質量物質文化,這一文化指的是產品和服務的外在表現,包括質量工作環境、產品加工技術、設備能力、資產的數量、質量與結構,科學與技術水平,人力資源狀況等等。
2、質量行為文化,包括質量管理活動、宣傳教育活動、員工人際關系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從企業人員的結構看,包括領導幹部的領導行為文化、企業員工的群體行為文化,質量隊伍的專業行為文化。
3、質量制度文化,它是約束員工質量行為的規範文化。包括質量領導體制、質量組織機構、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獎勵與管理制度等。
4、質量精神文化,它是質量文化的核心文化。包括質量文化理念、質量價值觀、質量道德觀、質量行為准則。
Ⅲ 質量文化內容通常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其中()位於最核心,是質量文化的精髓
1、質量文化:以客戶為中心的質量文化。
一切工作圍繞客戶需求開展(發現需求、創造需求、滿足需求),以客戶視角審視產品與服務,從產品的開發質量、零部件質量、製造質量、市場質量等產品實現與客戶運營全過程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引導全員參與,推動全價值鏈各崗位員工自覺自願的提升質量,形成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文化氛圍。
2、質量理念:以客戶滿意為宗旨,聚焦「兩個關注」,對質量問題進行源頭管理、過程式控制制、主動預防、快速響應,使陝汽品牌成為客戶的第一選擇。
以客戶滿意為宗旨,要求關注產品全生命周期、關注客戶運營全過程,深入挖掘客戶需求,從客戶需求與產品開發(車輛設計、供應鏈選擇等)源頭完善體系流程、完善作業文件,狠抓落實;生產系統扎實推進「三按、三檢、三不」等活動,培育員工愛崗敬業、精益求精、重視品質的工匠精神。質量管理以問題為導向,強化主動預防與快速響應,致力於將質量培育為立足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3、質量方針:以「三全」(全員參與、全過程式控制制、全系統管理)質量管理模式助力陝汽成為中國商用車第一品牌。
產品質量的提升,需要依靠全價值鏈的全員參與,第一次就將事情做對,從客戶需求識別、產品開發驗證、零部件采供、生產製造、物流配送、上裝委改、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進行精準管控。以客戶為中心,全系統各個領域(銷售、技術、采購、生產、質量、管理等)目標引領,創新驅動,以「2035」戰略為指引,助力陝汽成為中國商用車第一品牌。
鄧小平同志說過:「質量問題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素質」。
意思是,質量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是整個民族精神素養的表現形式。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開,胡錦濤同志在報告中十三次提到了「質量」一詞,涉及科學發展觀、小康社會、國民經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以及黨的建設等六大重點部分。特別是在報告的第五部分,明確提出了對「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的相關要求。
可見,質量之內涵,既通民之命脈,又系國之危重。
過去的幾年,各行業發生了諸多事件,能與「質量」字眼關聯者甚多,這使得數年前就被地列入學術課題的「質量文化」一詞,在輿論圈裡又被熱情地追捧起來。在此,中國青年策劃人、公益營銷踐行者魏濤先生從商家、消費雙方的角度,對質量文化進行了新的闡釋。
正確理解質量背後的精神支持
如今社會上有些人喜歡用這樣一句話表達自己的態度——「中國人到底怎麼了?」意思概是對社會問題「頓悟後的不可思議」。這說明現代人的責任感開始提高,已自覺地對社會問題展開深思性的關注。但是,將個人情緒強加予民族品格,卻是有點小題大做。
實際上,我們平時太缺乏對深處其中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也太少去包容地理解現代社會中的諸多問題。我們的思想總停留在沙灘上,整日盤算著、捉弄著潮汐給送來貝殼和小蝦,再不願費神地去深謀遠慮。我們總喜歡拿道德說事,總期待著問題的背後牽引出更大的「內幕」,總覺得問題的「深刻」不是深度而是「復雜程度」——其實,這只能說是娛樂化的心理,不是看待重大社會問題的科學態度。久之,卻成為民間的時代之風。
從經驗來看,重大質量事件發生後,社會輿論的主題都會集中到「監督管理體制」、「官員腐敗」、「企業經營道德」如此問題之上,認為問題的根本原由,皆在監管紕漏和經營違規兩個方面,已成為看待質量問題一貫性的立場和觀念。這些認知是有道理的,我們的某些官員、某些企業或某些利益集體,確實存在諸多違規行為。但我以為,這並不是問題的全部。我們對質量的認識和探索,也不能停留在這般水平上,否則問題永遠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我的觀點是,單純地把質量問題歸罪於道德問題和管理問題,是不全面的,也違背了理性。
在應對質量的問題上(多指生產領域的質量),我國逐步建立了各級監督、管理與執法部門,制定了標准化、檢驗、計量、統計等系統的控制流程,發展了各種輿論載體,完善了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近些年在國內、國際(特別是食品、玩具類產品)市場的突發性質量事件的處理上,已經顯現出這個體系的優勢,處理成果顯著。但同時,我們也深深地感覺到:惡性質量事件在短期內尚不能夠有效避免,存在的隱患遠大於防範措施。所以,就不單是監管和控制就能做到的了,還需要文化的力量去影響整個社會、整個民族,建立好全社會的質量文化,從根本上提高民族質量觀念的自覺性。過去,我們在這方面花的心思和開展的行動太少了。
自古而今,中國人的世界觀里,一直有幾種觀念沒有完好地建構,或者說沒有促成建構這些意識形態的物質條件。例如,質量觀念、形式化審美、公共空間意識等等,質量觀念是民族精神結構中尚未發育成熟的主要單元。質量意識發生,不一定發源於商品生產,但它主要是指對商品生產。嚴格地將,中華民族的質量觀,應當是我國出現社會化大生產之後,近百年內才真正發展起來的。從先秦諸子時代到鴉片戰爭前,中國古代哲學並沒有顯現出對質量意識萌生的啟發。古代中國的商業不發達,長期的農耕文明造就了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和生活方式,儒、釋、道三大思想體系嫁接到封建政治意識中,時刻制約著集中化、規模化商品生產的發生。在這樣一個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沒有龐大的內需,沒有長距離的流通,沒有大量的商品交換,甚至有些時期因戰爭而大大地降低了人的生存底線——連生命質量都難以保障,自然沒有質量觀念產生社會現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