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化"二字的甲骨文怎麼寫
"文化"二字的甲骨文
② 甲骨文的「文化」怎麼寫
沒必要,不要萬事都去想甲骨文,你寫出來也沒幾個人認識,而且,甲骨文里不一定有對應的字。而且直到殷商時期,我過的文字還沒有徹底定型,所以有一個字對應有很多字型,到漢朝古隸盛行之後,漢字才基本逐漸定型了。
另外,甲骨文由於是刻的字,所以斧鑿的痕跡很明顯,不圓滑,也不大適合現代的審美觀。
③ 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甲骨文資料寫下來
除夕的由來
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春節的由來
「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陳初生《金文常用詞典》)「禾」是穀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徵著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著沉甸甸的穀子的樣子。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