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鼓書非物質文化在哪裡

鼓書非物質文化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02 01:23:45

Ⅰ 不同地方的鼓(鼓名和地方)

  1. 鳳陽花鼓,又稱雙條鼓、打花鼓、花鼓小鑼,是安徽地區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漢族民間表演藝術,流行於明清時期,最初表現形式為姑嫂二人,一人擊鼓,一人擊鑼,口唱小調,鼓鑼間敲。「音節凄婉,令人神醉」(《揚州畫舫錄》),內容多是「狀家室流離之苦」(《清稗類鈔》)。

  2.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參加了國慶六十周年天安門廣場的群眾遊行演出。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絕之一。

  3. 齊天聖鼓,藝人模仿孫悟空的擊鼓姿態和鼓點節奏,節目極富鼓舞性、趣味性、幽默性。是靈寶市陽平鎮蘇南村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堪稱中原一絕。06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4. 韓城行鼓,俗稱「挎鼓子」,在韓城傳布極廣。是陝西省渭南市所屬縣級市韓城的一種漢族音樂舞蹈。歷史上,幾乎大一點的村莊都有自己的鑼鼓隊,不論逢年過節,還是求神祈雨,總能聽到激昂的鑼鼓聲。

  5. 長鼓: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兩杖鼓。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
    朝鮮族鼓為兩面鼓,其兩端音高不同,女性長鼓舞風格優雅,男性長鼓舞活潑瀟灑。打擊樂器之一。一般由兩端綳緊皮面的空心圓筒構成,以一根或一對木槌敲擊時發出深沉的咚咚聲。近百餘年來,杖鼓在中國中原逐漸銷聲匿跡,而在朝鮮族人民中廣為流傳,遂改名為長鼓。

  6. 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是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所以俗稱為「威風鑼鼓」。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集會遊行,便會出現在民間。威風鑼鼓是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據傳,這種鑼鼓演奏形式開始於堯、舜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7. 絳州大鼓,又稱絳州鼓樂,泛指山西省新絳縣漢族民間流行的鑼鼓樂和吹打樂。絳州是山西鑼鼓音樂的一方寶地。花慶鼓、汾南車鼓、穿相鑼鼓,皆在此誕生。新絳縣有三大區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鑼鼓、汾南片以車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稱。

  8. 東北大鼓是流行於中國東北地區(黑,吉,遼)的漢族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民間傳播的歷史悠久,並一度盛行於沈陽,而沈陽於清末曾設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稱。

  9. 法鼓是天津民間的一種音樂舞蹈藝術,以老會或聖會的表演形式出現。2008年6月,國務院批准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掛甲寺慶音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劉園祥音法鼓為代表的津門法鼓名列其中。法鼓是天津漢族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娛樂活動。法鼓一詞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時專用的鼓。法鼓起源於僧、道作法時演奏的音樂,後傳入民間,鼓牌子都是群眾自己創造的,富有地方色彩。

  10. 象腳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間樂器,因鼓身似象腳而得名,廣泛用於歌舞和傣戲伴奏。象腳鼓還受到景頗、佤、傈傈、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愛,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樂器。算雲南?

  11. 木鼓,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樂器和報警器具,更是佤族的象徵,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木鼓,是佤、高山、苗、侗等族敲擊體鳴樂器。歷史久遠,形制古樸、發音低沉,應用廣泛 。流行於雲南、貴州、台灣等地。

  12. 太陽鼓舞即大鼓舞。每年的2月6日—8日「特懋克」節,是基諾族最盛大的節日,在這一天,村裡最高長老卓巴率領村民們面對著大鼓祭神靈和祖先,然後圍繞大鼓翩翩起舞,基諾語稱「司吐國」,譯為大鼓舞。大鼓的四周鑲嵌著形似太陽光芒的木楔,所以大鼓被稱作「太陽鼓」。

  13. 銅鼓是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特有的一種打擊樂器,多在節日或某些隆重的場合使用。銅鼓體如圓墩,平面曲腰,中空無底,兩旁有耳,花紋奇異。銅鼓也是西南少數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物.自從漢代伏波馬援將軍征戰駱越獲得駱越銅鼓以後,西南地區屢有銅鼓出土,文獻對銅鼓的記載也不絕

  14. 八合鼓,湘西苗族武術鼓的開山之作,「八合鼓」作為湘西苗族武術鼓的開山之鼓,伴著剛柔相濟的音律跳盪,鼓手們於勾拉手、推拉掌、弓馬步、騰轉身中身走龍蛇,盡展苗族人民敢愛敢恨、熱情奔放之態。

  15. 手鼓,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混合擊膜鳴樂器。流行於新疆地區。

  16. 扁鼓,是蒙古、藏、朝鮮、滿、納西、彝、苗、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蒙古語稱恆格勒格,藏語稱額阿、額窮、當木窮,朝鮮族、滿族稱架鼓,苗語稱嗯鐸,漢族稱跨鼓,鼓身扁圓形。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西藏、青海、甘肅、雲南、廣西和中國北方等省區。

  17. 人皮鼓,藏族人信仰佛教,藏密中一種特殊法器---人皮手鼓,這類法器只有少數活佛、法師才可擁有,用於密宗的修煉、驅魔治病等慈悲用途。

  18. 天水旋鼓是原流行於武山縣灘歌、龍泉鄉一帶的漢族民間舞蹈,俗稱「羊皮鼓」、「點高山」。旋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其以鐵圈為箍,鼓面為精製的羊皮做成,外形如一面大葵扇,扇面直徑一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僅1毫米。鼓面上繪有花紋圖案,下置一柄,柄端綴以鐵環或小銅鑔,用藤條做的鼓鞭敲擊鼓面時,震動鐵環與小銅鑔頻頻作響。旋鼓表演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壯年為主。表演時,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敲鼓心,或敲鼓邊,邊敲邊舞,鼓點變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技巧復雜,旋轉自如,隊形縱橫穿插自如,形如風,聲如雷,充分顯示出天水兒女剛健豪邁、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19. 嘭嘭鼓又稱「牡丹花調」,屬蓮花落的一個分支,是一種獨具風韻的曲藝形式。主要流行於福建閩東的福鼎、霞浦、寧德、壽寧等縣。

  20. 廣東獅鼓是單面鼓,內含鼓膽八個,這是它最大的特色。材質以較硬的牛皮為鼓面。 廣東獅鼓的打法種類及變化,要較其它獅種的鼓法來得多,基本上配合基本舞獅的動作,也可略分為幾個基本鼓法:三拜獅鼓、高獅鼓、低獅鼓、三拋獅鼓。 獅子舞什麼動作,就打什麼鼓音;相對的,獅子聽到什麼樣的鼓音,就舞什麼動作;獅與鼓之間必須配合的天衣無縫。

  21. 河南盤鼓是河南地區的一種民俗表演劇目,它是河南傳統民間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也享有很高的聲譽。開封盤鼓,又名大鼓,武陟盤鼓是豫北盤鼓的縮影

  22. 八角鼓,又名「八旗鼓」,因伴奏樂器八角鼓而得名。最初八角鼓是滿清軍營中的「軍歌」,盛行於滿清貴族中,後漸漸形成一種說唱藝術形式。八角鼓在山東流傳之久遠。已知山東濟南、濟寧、聊城、萊陽、膠州、淄博、青州、臨沂等地,均有流傳,通稱山東八角鼓。

  23. 水鼓舞是一種在德昂族與苗族中流傳的,以祭祀祖先、祈求風調雨順、村寨平安的水、鼓、舞相結合的群眾舞蹈,但德昂族與苗族的跳法有些不同。

  24. 湖北大鼓是一種流行於孝感、黃岡和武漢一帶的說唱藝術,原名「鼓書」,又稱「打鼓說書」、「打鼓京腔」等。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後,在湖北省內廣泛流傳。

  25. 羊皮鼓是青海民間老師傅或法師做道場或跳biangbiang時使用的一種擊打器具,用鼓跳擊打發出響亮的聲音,音似biangbiang的聲音,因而把法師在村廟中作的道場稱之為「biangbiang會」。

  26. 廣西漁鼓,鼓曲類道情分類曲種。又名桂林漁鼓。是廣西代表性民間說唱藝術形式之一。由道情演變而來。受湖南漁鼓影響頗深。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是在本世紀50年代初,以藝人王仁和自編自唱的現代曲目《王老頭子學文化》為代表作。

Ⅱ 西河大鼓的介紹

西河大鼓是中國北方地區的鼓書暨鼓曲形式,漢族曲藝曲種之一。普遍流行於河北境內並流傳於周邊河南、山東、北京、天津、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在流傳過程中曾有過「大鼓書」、「梅花調」、「西河調」、「河間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稱,20世紀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為西河大鼓。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創始人一般認為是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起源時間約在清代道光、咸豐年間。早期,西河大鼓以說唱中、長篇書目為主,如《楊家將》、《呼家將》等。西河大鼓進入天津後,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著名藝人,產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以及20世紀40年代由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創立的專工短段的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紛呈,展現出多彩多姿的藝術風格。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為一人自擊銅板和書鼓說唱,另有專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簡潔蒼勁,風格似說似唱,韻味非常獨特。西河大鼓的傳統書目,有中長篇150餘部,小段370餘篇。內容大部分是歷代戰爭故事、歷史演義、民間故事、通俗小說、神話故事和寓言笑話等。其中不少書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情節曲折,語言生動,繼承了中國民間文學的優良傳統。2006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Ⅲ 還有哪些地方的特色鼓

一、象腳鼓

象腳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樂器。因鼓身似象腳而得名,廣泛。象腳鼓還受到克木人的喜愛,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二、傣族大鼓

傣族大鼓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組成。在怒江下游保山傣族地區稱之為「光弄」,西雙版納傣族地區稱之為「光邊」。另有「兩面鼓」、「雙筒皮鼓」之稱。

三、瑤族長鼓

因鼓身細長而得名。又稱花鼓。瑤族拍擊膜鳴樂器。瑤語稱郭咚郭、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及其湘、桂、粵毗鄰之廣大瑤族地區。

四、朝鮮長鼓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起源於印度的細腰鼓。公元4世紀時,細腰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中原,而後又東傳朝鮮。在我國朝鮮族人民中廣為流傳。

五、壯族蜂鼓

蜂鼓是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細腰鼓,其式樣和演奏方法與朝鮮族長鼓相似,兩者同出一源。為壯族的一種古老擊樂。常用於民間歌舞伴奏。

Ⅳ 山東文化遺產有哪些

山東的文化遺產:

1、曲阜三孔景區

位於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孔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延時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古墓群。曲阜孔府、孔廟、孔林的三孔作為祭祀孔子及孔子後裔生活和安葬的地方,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Ⅳ 國家非遺「膠東大鼓」,有什麼藝術特色

膠東大鼓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書鼓、鋼板(上為月牙形,下為長方形)。屬板腔結構體,七聲宮調式,主要板式有起腔、二板、平腔、落板等。另外有時還穿插[滿洲迷]、[茉莉花]、[娃娃調]等曲牌演唱,穿插京劇唱腔演唱者亦不少,所以也叫二黃大鼓。傳統書目豐富,有段兒書《田秀英圓夢》、《劉伶醉酒》等近70段,中長篇書《紫金鐲》、《雙蘭記》等20餘部。

膠東大鼓是膠東半島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它廣泛流傳於膠東半島二十幾個縣市區,是唯一在青島形成、並發展成為全國都有一定影響的曲種。

1923年,世界音樂大師克萊斯勒來到煙台,聽過膠東大鼓後,他創作了經典名曲《中國大鼓》,成為近百年來世界樂壇反映中國乃至亞洲之作。

Ⅵ 長子鼓書的介紹

長子鼓書是山西省的漢族說唱藝術。長子縣素稱「曲藝之鄉」,不僅曲種繁多,而且源遠流長。曲種有長子鼓書、長子道情、長子鋼板書、長子蓮花落、長子扇鼓、長子鼓兒詞等。12008年,山西省長子縣申報的長子鼓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Ⅶ 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黃梅戲保護區域是安徽省的安慶市和湖北省的黃梅縣。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地區的懷腔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一代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就是安徽省安慶人,黃梅戲與湖北省黃梅縣並無關聯,並且黃梅戲一直用安徽省安慶市地方方言歌唱,起源於安慶地方黃梅時節採茶歌曲,大部分黃梅戲演員都是安徽人,而湖北省方言與安徽方言差異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黃梅縣地名虛構起源歷史以爭奪黃梅戲文化遺產,黃梅戲在湖北並沒有太大知名度。

黃梅戲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從孕育、成形、發展、壯大,至今已走過兩百年的時光。但是,對於這一重要的地方戲曲劇種的起源,一直眾說紛紜。最近安徽省專家通過田野考察和資料研究,提出了新說法,認為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此說推翻了流傳較廣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的傳統說法。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兩級宣傳部門的支持下,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以《黃梅戲的起源與發展》作為學術課題,聘請多位多年從事黃梅戲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對黃梅戲起源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調查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通過7個月的田野調查,對民歌、時調、鼓書、燈戲、佛道音樂、青陽腔、高腔、彈腔等音樂進行調查和取樣錄制,調查地域涉及安徽、湖北、江西、江蘇、陝西五個省區,采訪對象達413人,收集民歌3000餘首,錄制音像達900多分鍾。

參與此項調查的安徽黃梅戲研究者王秋貴說,黃梅戲的語言以安慶方言為基礎,聲腔以安慶民歌為基調,黃梅戲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黃梅戲誕生之前就已經在安慶地區流行。此次田野調查的一個重要發現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陝西省南部商洛地區,居住著許多清朝康、雍、乾時期從安慶各縣遷過去的移民。他們早就失去了與家鄉的聯系,直到近年各家族才陸續尋宗認祖。盡管遠隔千里,但他們至今還操持著安慶方言,還傳唱著200多年前從老家帶過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已經成為黃梅戲的聲腔。比如商南《十二時會姐歌》無論是音樂還是唱詞與安慶的《探姐》如出一轍。此外,商南的《偷情歌》與安慶的《玉美郎》,商南的《姐的心思娘難猜》與安慶的《手拉槐樹望郎來》等也存在明顯的對應關系。王秋貴說,這說明黃梅戲的聲腔不是外來的,而是起源於安慶本地。

據課題組成員介紹,通過調查,他們發現黃梅戲的音樂95%來自安慶地區已經流傳的民歌、花鼓戲、道情、彈詞、高腔和徽調,而安慶地區當時又是民間戲曲的中心,這也佐證了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

此外,課題組通過對安慶方言與黃梅戲音樂的關系進行考察也發現,安慶方言與湖北黃梅方言的平仄關系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也直接反映到唱腔之中。課題組在報告中認為,安慶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語音平緩,很少出現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因此決定了黃梅戲唱腔的波紋形狀流暢,黃梅戲被觀眾稱道的特色:易懂、易學、易唱,和安慶方言存在因果關系。

此前戲曲學術界一般都認為黃梅戲是清末湖北黃梅縣水災難民在流浪過程中帶入安慶地區的,災民傳唱的湖北採茶調與安慶民間小調和其他戲曲形式融合形成了黃梅戲。但安徽戲曲研究者在查閱目前可見的所有關於黃梅戲的文史資料和田野調查中,都沒有發現有關湖北採茶調在安慶傳播的過程和事件。在調查報告中,安徽學者認為,湖北黃梅縣發大水的時候,地處下游、地勢更為低窪的安慶地區也是汪洋一片,難民想經過皖河流域各縣進入安慶城內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災民沿途傳播採茶音樂的路線圖不能成立。

也有專家指出,當前能夠證明黃梅戲起源的文獻證據還很缺乏,此次調研中能找到的最早的記載黃梅戲的資料是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報》上的一則報道,證明在1879年之前,在安慶北門集賢關一帶每年都有「黃梅調小戲」上演。戲曲史專家廖奔說,缺乏文獻記載是地方戲曲普遍面臨的共性問題,因此建議下一步要擴大文獻的搜尋范圍。

安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愛軍表示,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一張文化名片,弄清楚黃梅戲的起源對於更好地研究地方戲曲的誕生、發展的規律,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這一民族藝術瑰寶都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日報《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起源於安慶地區》

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起源於安慶地區

Ⅷ 國家非遺「膠東大鼓」,它的由來是什麼

山東的民間藝術根底深厚,海陽的大秧歌成為奧運會開幕式的表演節目,讓山東人感到驕傲,而首批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膠東大鼓也在全國有很大的影響力。膠東大鼓是膠東半島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它廣泛流傳於膠東半島二十幾個縣市區,是唯一在青島形成、並發展成為全國都有一定影響的曲種。

膠東大鼓還是產生過世界影響的一種曲種。人們可以從膠東大鼓「申遺書」上看到,由於膠東大鼓所具有的韻味比較獨特,1923年,世界音樂大師克萊斯勒來到煙台,耳濡目染了膠東大鼓的神韻,同時也激發了他創作的靈感,隨後,他創作的世界經典名曲《中國大鼓》,成為近百年來世界樂壇反映中國乃至亞洲的經典之作,讓世人感受到了「最具民族性才最具世界性」的真正含義。

膠東大鼓在膠東民間民俗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是豐富多彩的膠東民間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所以發掘、搶救和保護膠東大鼓勢在必行。

Ⅸ 九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瑞昌剪紙、瑞昌竹編、湖口草龍、修水全豐花燈和星子金星硯,以及技藝精湛的九江三聲腔、湖口青陽腔、星子西河戲、武寧打鼓歌和德安潘公戲,這些都是九江文化內涵的珍貴記錄和歷史見證。

瑞昌剪紙

瑞昌剪紙是一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瑞昌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極大地影響了瑞昌剪紙的風格:既有南方的陰柔之麗,精巧秀美,又具北方的陽剛之美,古樸豪放。

瑞昌竹編

德安潘公戲(布帳儺)源於唐末宋初,以「請神」、「驅鬼」、「捉蛇」、「尋醫」、「關公打大刀」、「豎楊樹樁」、「單、雙杠翻杠」、「倒立表演」、「拜天拜地」等表演形式,於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分白天游春和晚上表演兩項,演出內容主要是祈神保佑、驅鬼逐魔、消禍滅災、保佑合家平安、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增延福壽,並雜有農事生活、四季時調娛樂,亦有一定的宗教禮儀、雜技表演色彩。

Ⅹ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上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55項。

1、江南絲竹

中國民間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辛亥革命以後,在上海地區得到較大的發展,相繼成立了「鈞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國樂研究社」等組織。2006年5月20日,由江蘇蘇州太倉市和上海市聯合申報的江南絲竹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鑼鼓書

舊稱「太保書」,「太保」是由上海郊縣農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動「太卜」衍化而成,是在上海地區流傳民間曲藝之一,因演出時由演員自擊鑼鼓演唱故事,民間亦稱之為「堂鑼書」、「神鼓書」。新中國成立後,合其名稱為「鑼鼓書」。鑼鼓書有著極廣泛的群眾基礎,堪稱曲藝的傑出代表。在當地家喻戶曉,影響甚廣。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十錦細鑼鼓

是上海泗涇地區的吹打藝人們吸收了崑腔藝術特色的基礎上,在長期的演奏過程中不斷打磨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音樂,距今已近300年的歷史。於2008年6月成為國務院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項目。

4、上海道教音樂

是一個各樂種成分相互融匯、並具有江南地區獨特的音樂風格和豐富道教色彩的音樂。它伴隨著上海道教浩繁的齋醮科儀的進行,靈活巧妙地在各種場合穿插運用,有時鼓聲震天,氣勢磅礴,以示召神遣將、鎮邪驅魔;有時絲竹雅奏,餘音繞梁,使人身心清靜,如入縹緲之境。

5、上海龍華廟會

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華東地區歷史悠久並沿襲至今的傳統廟會之一,它是商品集市、民間信仰和民間娛樂三者相結合的綜合性廟會,是獨特的海派廟會。它不僅對上海地區,而且對長三角地區曾經發生過深遠的影響。

6、嘉定竹刻

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以刀代筆,以書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點和傳統技藝。嘉定竹刻藝人以刀代筆,將書、畫、詩、文、印諸種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獲得了書卷之氣和金石品味,風雅絕俗,成為歷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徐行草編

徐行古鎮是江南著名的草編之鄉,黃草草編是上海嘉定徐行的傳統手工藝品,上海嘉定區勞動人民利用黃草桿莖編織成玲瓏精緻的生活用品,綴以色彩鮮艷的花紋圖案,精細美觀,輕巧方便,成為一方名產,其黃草編織歷史悠久,飲譽中外。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上海市徐匯區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棉麻紡織品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唐代手工棉紡織技藝得到明顯提高,清代達到繁盛時代。2006年5月20日,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閱讀全文

與鼓書非物質文化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