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一、充分了解建設與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真正意義
談及到基層群眾們的文化活動,我們必須要知道國家為了更好的進行在社會主義下的精神文明建設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國經濟在不斷的進步,網路信息科技也在不斷的向前發展,群眾文化的各類需求也就顯得非常豐富,我們要知道群眾的文化活動是一種無界限、無范圍,面向所有人民群眾的大眾性質的文化活動,活動包含著容納性與傳承性。群眾文化在內容上豐富多彩,在目的上謳歌現實社會、反映現時精神。在新時期發展的大背景下積極發展群眾文化,做到寓教於樂,這本身就具有優秀的社會效應。
(一)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很容易看出活動具有鮮明的凝聚力,將人與人的距離拉近,做到心與心的溝通,使社會各階層成員在內心形成一種奇妙的歸屬感。
(二)基層群眾所展開的文化活動是具有非常強大的吸引力與傳播力的,它能夠有效地引導群眾的行動方向與行為方式,讓群眾的行為與思想的發展方向趨於一致化。更好的追隨中國共產黨的腳步,提高自我的思想覺悟,成為思想進步、能力出眾的中國好群眾。
(三)基層群眾所開展的文化活動是提高思想教育、政治發展的有效載體,活動是基於群眾們喜聞樂見、膾炙人口的的文藝表現形式,將黨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方針等,以一個健康流行的宣傳方式進行傳播,讓群眾在開心歡樂的氣氛里更好的得到知識的學習。
(四)在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活動本身能夠提供較大的學習、鍛煉的空間。通過活動本身讓群眾自我提高文化知識、身心素質,而且還能在群眾活動中發掘文藝人才,為社會與國家做出文化上的貢獻。
二、積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具體措施
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國家或者社會要充分的重視群眾與人才的培養,讓他們發揮真正的作用。在活動開始的階段要加強群眾隊伍與專家們的積極作用,從根本上認識群眾活動對於社會、對於國家的積極影響。而具體的發展措施在於:
(一)利用國家性的重大節日,由群眾自我組織開展不同的文化活動
在群眾文化活動這一領域,我們能夠舉辦一些中小型的或者大型的,讓群眾有興趣參加的文化活動。活動要符合群眾的內心,盡量包含不同層次的人們,讓群眾都能參與屬於自己的文藝活動,使更多的群眾在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活動中享受文藝的魅力。例如:藉助節日的機會積極開展特色性活動,像「重陽節賽詩會」、「中秋賞月大型文藝晚會」、「喜迎春節、大型群眾聯歡晚會」等。
(二)積極開展不一樣的主題性群眾活動,在活動中傳遞愛國情懷
中國共產黨讓人民群眾走出苦難,愛國情懷一直縈繞百姓心中。所以基層群眾的文化發展自然不能缺少同愛國主題相關的文藝活動。身為人民群眾中的一員,我們可以組織經常性的、有著文化底蘊的,同時歌頌我們祖國的愛國活動,切實培養人民群眾的愛國情懷。如:在喜迎建黨93周年之際,可以舉行「我愛我黨、我愛我國」的大型主題晚會,讓群眾切實參加到其中,形成一股濃郁的愛國愛黨的高尚氛圍。
(三)大量開展社區性活動,充分吸引群眾的參與興趣
社區活動的開展較為方便,容易利用最短的時間、最節省的開支開展一次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社區活動可以有效的激起群眾的參與熱情,為了滿足不同群眾的不同需求,在社區里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如:社區內舉行的「群眾歌手大賽」、「生活藝術節」等社區活動。讓群眾能夠樂於參與,樂在其中。
(四)加強文藝表演團隊的演出質量,進行高質量的文化演出
文體藝術團的演出,是最能提高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的活動。近年來,文體藝術團的演出越來越突破場地、時間、人員等限制,逐漸走入社區、鄉村、城鎮的大街小巷,直接為基層群眾進行藝術演出,從而更好的提高群眾的文化水平。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有藝術團的參加能夠更好的將人民群眾聚集在一起,讓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更加具有文化韻味。因此,文藝表演團應該積極的排練屬於自己的高水準的藝術活動,為百姓、群眾奉獻高質量的文藝表演,讓群眾能夠真正的了解文化的樂趣與內涵。
結 語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下的精神文明建設已經得到了迅猛發展,整體的文化建設中最不能忽視的就是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發展直接關繫到我國的文化發展整體面貌,要想有效的進行基層文化活動建設就要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每個人都應該積極的參與到基層文化活動當中,不斷的創新自我思路,拓展群眾文化的活動空間與范圍。組織各種形式各異、豐富多彩且又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的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貢獻力量,爭取早日建設成全民娛樂、文化全民的和諧景象。
B. 如何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一、進一步加大文化發展經費投入
必要的文化發展經費投入是加快文化發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保障。一是市、鎮兩級財政要按照《中共恩平市委、恩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文化名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要求,把文化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確保不低於財政總支出的1%,且隨著經濟發展逐年增加,穩步增長。二是針對恩平農村文化建設滯後的情況,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專門用於援助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三是建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的多元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通過出資、出力等方式參與恩平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工作,促進形成全社會辦文化的良好氛圍。
二、進一步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一是更加重視和支持市級重點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建設工作,確保市文化藝術中心、市華僑博物館等重點項目順利完成。二是要求各鎮(街)積極籌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重點文化基礎設施項目,逐步完善鄉鎮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結合文明村(鎮)建設,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共建共享,逐步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三、進一步開發利用豐富文化資源
恩平具有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華僑文化、航空文化、溫泉文化、儒學文化資源,是加快文化名市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有利因素。下一階段,要不斷挖掘和開發歷史文化、華僑文化、航空文化、溫泉文化、儒學文化資源,結合唱響恩平工程的實施,邀請專家學者來恩平建言獻策,圍繞歷史文化、華僑文化、航空文化、溫泉文化、儒學文化等題材進行文化建設和發展的研究策劃。要通過舉辦馮如文化節、馮如文化研討會、「馮如杯」全國航模比賽、溫泉文化研討會、舉人文化節、舉人文化研討會等途徑,著力打響馮如文化品牌、溫泉文化品牌、舉人文化品牌,提高本土文化對群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強群眾的文化自覺和自信。
四、進一步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只有文化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才能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奠定堅實的工作基礎。要採取有力措施,加強文化人才的培養,造就一支具有堅定社會主義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能夠以高尚的情操、真誠的態度和創造性的勞動贏得社會認可和群眾喜愛的人才隊伍。要落實人才培養制度,加大對高層次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基層文化骨幹、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等隊伍的培養力度;要實施人才引進制度,加大市場招聘力度,大膽引進文化高端人才,重點引進善於開拓文化新領域的領軍人物、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的專門人才、適應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國際化人才以及富有發展潛力、充滿創新活力的青年文化人才;要完善人才使用體制機制,落實機構編制、學習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健全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獎勵為主體的人才獎勵評價機制,對為恩平文化發展作出突出貢獻者以及重大文化成果進行獎勵,確保文化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活。此外,還要發展壯大文化志願者隊伍,鼓勵專業文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形成專兼結合的基層文化工作隊伍。
五、進一步調動群眾參與文化生活的積極性
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力量源泉,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做到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切實做好群眾性文化活動的宣傳,大力宣傳節慶文化活動、主題文化活動、廣場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區文化活動、企業文化活動、文化交流活動等,讓人民群眾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感受文化的樂趣和魅力,從而提高人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二是重視挖掘和培養基層文化人才,鼓勵和扶持紮根基層的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和文化活動積極分子,動員其參與基層文化建設,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作出積極貢獻。三是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以鎮(街)推動為主,結合各地傳統和特色,組織開展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和智慧,推動基層文化生活繁榮發展。
C. 如何讓基層群眾文化活起來
層群眾文化;文化設施;文化品牌;隊伍建設
一、各單位「一把手」要切實提高對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縱觀古今中外,哪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城市能夠留下來並被人們記住?能留下來的一定是有文化符號的一些東西。文化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靈魂,地位不可小視,作用不可低估。「一把手」對文化工作的態度直接決定一個地方群眾文化的繁榮與興衰,各基層組織應進一步提高對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意識到社區群眾文化是社區文明程度的象徵,具有宣傳、教育、協調等功能,具有廣泛性、群眾性、多樣性的特徵,是實現居民參與社區事務、增進社區交流、改善鄰里關系、凸顯文化創造力的重要載體。因此,要正視群眾的需求,滿足群眾的願望,切實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作為一項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民心工程」和滿足群眾需求的一件大事,把基層群眾的各類文化活動引導好、組織好、開展好。
二、加快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供陣地
基層文化基礎設施滯後極大地制約了基層文化事業的發展。因此,要將文化設施建設切實納入每年的財政預算,建立長效投入機制。同時,要拓寬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渠道,運用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等方法鼓勵社會力量和民營資本參與建設,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分期分批繼續建設和完善文化中心、文化廣場、圖書館、健身室、燈光球場,豐富內容,提高檔次,逐步改變群眾文化活動場地、設施、器材和現代傳媒、網路等硬體設施不足的狀態,不斷完善社區文化設施基礎條件。
三、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1.大力扶持組建各類文化藝術協會,充分發揮協會在公共文化陣地中的載體作用,大力繁榮小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廣場文化,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2.加大農業社區文化建設力度。農村文化工作是當前文化建設的一個薄弱環節,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幸福村居為契機,加大對農業社區文化建設的領導力度和投入力度,大力開展好農業社區節慶活動和文化下鄉活動,著力組建各農業社區文藝團體,讓農業居民逐步從「看戲者」向「唱戲者」的角色轉變,變「輸血」為「造血」,變「送文化」為「種文化」,從而提高農業職工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中不斷提高農業居民自身素質。
四、牢固樹立品牌意識,著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
充分挖掘基層具有濃厚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對傳統民族文化進行重新包裝、打造和展示,使之成為具有地方性、民間性和獨創性的特色文化活動,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從而起到寓教於樂、凝聚人心、塑造地方形象的良好作用。
五、整合資源,以點帶面,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中抓骨幹隊伍建設
群眾文化中的業余藝術骨幹是活躍於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中堅力量,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業余藝術骨幹隊伍的生命源泉和成長的沃土。業余藝術骨幹是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涌現的,他們的成長過程就是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過程,因此,群眾文化活動既是發現和培養藝術骨乾的途徑,也是業余骨幹提高和展示文化藝術水平的舞台。
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我們要"整合資源,以點帶面"。也就是說將這些藝術骨幹吸收到業余藝術團和各類協會團體,讓他們有培訓學習、觀摩、演出的機會。同時,安排文化中心專業人員對他們進行針對性強、見效快的輔導,幫助他們在文化藝術修養、素質、專業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提高。尤其是對一些熱心的、進步快的業余骨幹要重點輔導和培養,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法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展示他們的藝術作品,放手讓他們走向舞台,走向廣場,要讓他們成為舞台和廣場的主角,使得他們逐漸能在自己的社區、單位和各類文化活動中發揮領頭人的作用。
六、大力發文化產業,實現文化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休閑時間越來越多,廣大群眾對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文化消費更趨多元化、多樣性和自主選擇性。而目前許多公益性的文化事業還難以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有實力的人們依託地方特色和民間特色等文化優勢興辦文化活動實體,引導社區內從事各類群眾文化活動的人員和演出班子進行有效整合,開發文化產業項目,拓寬發展空間。
總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求,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是發展文化事業的根本目的。我們每一個基層群眾文化的工作者,都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地發展、創新,努力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大力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讓先進文化滋潤百姓心田,不斷滿足群眾越來越高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讓基層文化建設譜寫出新世紀更加和諧動人的美妙樂章。
D. 新時期應如何豐富群眾文化活動
一、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需要具備相關的能力和素養
在基層與群眾交流文化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具備的基本素養很多,首先,需要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的人員在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上需要充分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這樣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成為這一核心價值理念的宣講者。同時具備這種崇高的理念,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群眾文化工作之中,具備更為強列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與群眾打成一片,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其次,需要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在群眾文化活動交流中,工作人員應該組織一些有影響力、群眾參與性強、熱情高的活動。例如:舉辦京劇票友社和合唱團等培訓演出活動,讓群眾既學習到專業的藝術知識又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後,需要具備自學能力。因為文化活動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從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意識,文化出現變化的時候,需要及時掌握相關的技能,從而成為新文化活動的引導者,帶領社區文化活動。
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需要創新管理方式
首先需要確定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公益性質,這樣就需要落實從業人員的工資待遇和編制問題,使他們消除後顧之憂,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基層文化單位具有一般事業單位的基本問題,例如:如何實現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實現獎勵績效進一步激發工作人員激情,人事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編制和在崗人員不符的問題等,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拓展創新工作管理方式,從而激活群眾文化活動。其次,需要進一步改進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式方法[1]。進一步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實現群眾文化活動氛圍的進一步營造。比如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運用手機微信這一手段,實現與群眾的互動和溝通。
三、優化文化活動,符合群眾需要
文化是一個廣義概念,有很多的文化活動可能受眾不是很多,也有一些文化活動具有更強的群眾基礎,另外,不同地區的群眾在文化活動的偏愛方向上是有不同的,需要進一步拓展文化活動的群眾基礎,選擇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這樣才能實現更好的教育宣傳效果,因為我們從事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提升社會風氣,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提升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通過接地氣的文化活動將這些積極向上的理念和思想傳播給群眾,不斷教育群眾、實現先進性思想的宣講,選擇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就可以有效達到這樣的目的。例如:在東北地區,群眾文化活動更多的基於二人轉的形式,這是群眾最為常見的文化形式,將弘揚社會主義正能量的內容編排到二人轉的台詞中,可以實現更為突出的教育效果。在皖南、安慶地區,黃梅戲是當地男女老少都會哼唱的地方戲,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可以將反映社會主義時尚的內容編排到黃梅戲里,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提升群眾文化活動教育的實效性。
四、宣揚社會主義積極向上的能量
群眾文化宣傳的目的是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也是進一步通過這種正能量的文化形式,拓展群眾對社會主義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需要將相關的積極向上的內容貫穿到群眾文化活動之中。目前,人們在一些思想理念上還是缺失的。例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編入到歌曲、戲曲之中,讓群眾在傳唱這些歌詞和戲詞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得群眾進一步提升自我的人生價值觀,引導積極向上的社會主義正能量。
五、結語
群眾文化工作需要進一步明確工作目的和方向,為了宣傳社會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拓展從業人員的基本素養,需要創新我們工作管理的方式方法,從而優化群眾文化工作的效果。
E. 社區如何更好地豐富群眾文化精神生活
社區文化作為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社區居民的思想認識、生活方式、道德觀念等諸多方面所起的潛移默化作用日漸顯現。社區工作的實踐證明,積極開展社區文化活動對凝聚社區民心,構建和諧社會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一、引導多渠道投資。在以政府投資為主體的同時,廣泛吸納社會各界資金,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歡迎和引進各種資金各種形式的投入,確保各種文化活動設施不斷完善、更新,充實娛樂場所和文體活動設施,便於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小區居民的業餘生活,以此密切鄰里感情,協調人際關系,提高廣大居民的參與意識,促進安定團結和社會穩定。運用傳播文化和工具的設施,如影劇院、文化站、圖書館、社區報等,開展聯絡感情活動。組織各類體育比賽、舞會和文藝演出等,加強住戶之間的交往與聯系,培養群體活動與公民意識,增強友誼。 二、加強引導,打造社區文化活動精品。針對社區文化活動人員多、形式多、內容廣泛的特點,文化部門加強培訓,精心輔導,抓好專干、骨幹隊伍建設,在普及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從眾多的活動形式和節目中,選優拔秀,打造一批社區居民喜聞樂見的精品節目。建立藏書超萬冊的圖書館。成立書法、繪畫、攝影、戲曲、演唱等協會。 三、實施推動,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資源共享工程。社區文化建設離不開文化產業的支持,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選准項目,抓好創收,以文化產業的良好效益推動社區文化建設跨越新的平台。同時,積極實行資源共享,打破社區界限,廣泛交流,相互補充,最大限度地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制定住宅小區居民精神文明公約。居民要自覺遵守住宅小區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提倡居民鄰里互助、文明居住、文明行為、關心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創建文明單位,如文明家庭、文明樓、文明住宅小區活動,注重文明居住,鄰里團結互助,無糾紛,積極參加各項公益活動。 建設高雅的社區文化,培育健康的社區精神。「社區」是地域、社會互助和社會關系的綜合體,即一群人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系和社會服務體系的一種生活共同體。小區居民長期生活、學習、工作在同一空間,彼此之間相互交往、溝通和影響,造成了特定的社會關系,形成了一個小社會。「社區」精神,是住宅小區居民的精神狀態和思想行為的綜合反映。而社區文化則是社區精神的載體。住宅小區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應以靈活多樣適合居民特點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