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
道法自然、以民為本、大同。
「道法自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理念。道法自然理念來源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要求人們在認識世界和處理事情的時候,一切都要順其自然。在今天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的背景下,道法自然更凸顯其思想價值,值得深入研究。
「以民為本」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政治思想的核心內容。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民本思想的國家,早在西周時期就產生了以民為本理念,並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成熟。中國歷史上,以民為本理念在抑制君主專制、穩定社會秩序、保障民眾安居樂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再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另一個核心理念「大同」。在大同社會中,社會財富是大家共同享有的,育幼、養老等都有妥善安排,大家相愛和平地生活。中國古代的大同理想主要源於儒家,同時吸取了墨家和道家的某些思想,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於未來美好社會的追求。
(1)核心文化理念的理解怎麼寫擴展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連續性文明,五千年的連續發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徵。
歷史學家認為,中華文明具有如此長久的連續性,證明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必有一偉大的力量寓於其中。這個力量就是我們的中華優秀文化和它所滋養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它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我們今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大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努力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㈡ 如何理解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
近幾年來,草原文化研究在我國學術界異軍突起,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開創性的研究成果,產生了重要而廣泛的影響。隨著研究的深入,十分需要進一步挖掘和闡述草原文化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建構草原文化的觀念與范疇體系。提出和探討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就是這種有益的探索,就是草原文化研究深化的標志之一。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草原文化的核心觀念在價值取向上的集中體現,是對草原文化的基本內容、基本精神和價值取向的本質概括,是草原文化形成、發展及對外擴大影響的內在動力。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作為一種認識形態,是草原民族對自然、社會及其發展基本態度的集中體現,是民族性與區域性認同的統一、歷史與現實認同的統一,在草原文化體系中居於統領的地位,體現了草原文化地域、民族和時代的特色。草原文化在長期積淀中,孕育出許多富有生命力的觀念和思想,諸如開拓進取、包容並蓄、自由開放、崇信重義、英雄樂觀、天人相諧等,形成獨具特色的草原文化觀念體系。最近,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烏蘭在我區第五屆草原文化研討會暨第三屆紅山文化國際高峰論壇的講話中,提出並闡述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把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概括為「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這樣三句話。這是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又一個新的成果。
㈢ 如何理解企業文化核心理念
企業文化對於非專業人員來說,如果全面分析的話,是很復雜的。
簡單一些說吧。
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說白了就是企業提倡什麼?反對什麼?
專業一些就是:
美國學者威廉.詹姆斯這樣說過:「人的思想是萬物之因。你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獲一種行為;你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你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獲一種性格;你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獲一種命運。總之,一切都始於你的觀念。」這一觀點同樣適應於企業的生存發展。同任何生命體一樣,企業也有自身的生命周期,有的壽命長一些,成為百年老店;有的短一些,如曇花一現,其共同點可以套用列夫·托爾斯泰的一句話,成功的企業都是一樣的,失敗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幸。
從成功企業的實踐看,他們之所以能持續生存發展,一個共同特點是信守核心價值觀,在企業經營發展全過程中滲透,並內化為員工的心靈深處,外化為員工的集體行為、習慣和性格,固化為規劃、制度和機制,從而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基石,是所有成功企業的文化基因。
以核心價值觀塑造企業的行為。企業核心價值觀明確告訴員工什麼是我們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對員工起著一種非正式的控制系統的作用。而統一的集體行為是實現企業目標的基石,是圍繞企業目標有效運作的重要保證。潛移默化的文化氛圍,長期積累的文化底蘊,以能為本的人文關懷,能夠使員工形成與核心價值理念相一致的集體行為。據此有專家稱,衡量企業凝聚力大小的標準是,集體行為的統一程度、運作強度、持續韌度。實踐證明,那些成功企業的文化建設之所以能夠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企業文化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能夠使企業價值觀深植於員工的內心,變成員工的行為和崗位實踐。特別是擁有強大集體行為的企業,實現目標的力度越大,就越需要統一的核心價值觀規范員工的行為,使個人行為與企業行為統一起來,變制度規范為行為規范,變外在約束為內在約束,變多元文化為一元文化。科龍集團曾專門實施了「萬龍耕心」工程,統一員工行為方式。因此,要從加強企業文化管理入手,在全員共同認知和實踐核心價值觀上下功夫,形成符合企業價值觀要求的員工共同的「做事方式」,營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顧客需求的企業運行環境。
以核心價值觀塑造企業的性格。性格是企業集體個性的集中體現。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統一的個性,企業對市場和環境便無法適應,企業就沒有競爭優勢,就不能持續生存和發展。適應性、個性是企業生命力和活力的集中表現。企業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個性化是塑造企業性格的集中體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家文化,有什麼樣的領導人就有什麼樣的企業文化,企業領導人的素質決定企業文化的優劣;企業家不僅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培育獨特的的企業價值觀的關鍵所在。同樣,企業領導人作為企業的「精神領袖」,其自身的特質和人格魅力決定了企業的性格。如華為的狼式文化體現了任正非的獨特價值觀,海爾文化體現了張瑞敏的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GE文化體現了韋爾奇追求「速度、簡單和自信」的思想。微軟公司在比爾·蓋茨領導下,以其不息的創新精神、傑出的開發和管理才能,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精英朝覲的聖殿。可見,每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都深深打下了企業家的鮮明思想烙印,尤其是企業創始人的思想和作風對於企業文化的形成起重要的奠基作用。同時企業的集體性格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幾代企業家漚心瀝血精心打造的結晶,更是全員團隊精神的凝聚。因此,企業家既是企業文化的第一推動者,又是企業文化的「播種機」、「傳教士」,闡明企業價值觀是卓越領導人的重要標志,而實踐價值觀和塑造有個性的企業文化是全員的共同責任。
以核心價值觀塑造企業的習慣。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實踐證明,良好習慣是企業群體智慧的結晶,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牢不可破的無形力量。企業良好習慣的養成過程就是滲透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因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形成於企業家的自覺倡導和示範,形成於企業發展過程之中,產生於企業變革過程之中,落實在員工集體行為之中。「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企業核心價值觀要變成員工的良好習慣,並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體現在管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規章制度,使員工既有看不見的價值觀導向,又有看得見的制度化的規范、習慣和准則。理念的生命力就在於管理支持和制度的配套。如華為公司倡導員工學雷鋒,但不讓學雷鋒者吃虧,使自覺遵守「華為基本法」成為員工的習慣;在沃爾瑪的成功經驗中,有個著名的「10英尺規則」,即只要顧客在你周圍的10英尺之內,你就要笑臉相迎。另一方面企業習慣的形成重在養成,持之以恆,特別是通過反映企業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案例、經常性文化載體和宣傳教育活動來潛化。比如,民營企業、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注重格言管理,把企業價值觀格言化,在廠區牆上、樹叢中、辦公樓內隨處可見「蒙牛」格言。巨大的生產車間的玻璃窗上,找不到一個手印、一絲塵土的痕跡。細觀察,在每個玻璃窗的右下方,是一方美麗的「蒙牛」標簽,上面寫著包保本玻璃窗的管理員工的人名,這一細節體現了企業價值觀制度化與員工行為習慣的統一。又比如,海爾注重企業價值觀的活動化和案例化,開展「來自員工的畫與話」活動,鼓勵員工在業余時間里動腦子去畫漫畫,以漫畫的形式,來詮釋海爾理念,體現了海爾員工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同時,注意用案例促進員工觀念的轉變,如通過砸冰箱事件,建立起了全新的質量意識;通過「范萍事件」引發了海爾管理觀念大轉變;通過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達到了企業經營新境界。這種別開生面的員工自我教育活動,使海爾員工自覺實踐海爾價值觀成為一種習慣。
以核心價值觀鑄造企業的命運。企業的命運是由核心競爭力決定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長期積淀和升華的結果,鮮明地體現了無形資源的力量。2002年中國鐵路企業文化考察團訪美,據團長任喜貴發表的觀點,產品競爭是由技術競爭力決定的,技術競爭力是由制度競爭力決定的,而制度無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可以說理念才是第一競爭力,誰擁有正確的、不斷創新的理念,誰就具有最強的競爭力,而創新的理念來自於創新的、擁有活力的企業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說,GE之所以百年不衰,就是因為堅持不懈地推崇三種核心價值觀:堅持誠信、注重業績、渴望變革;海爾的成功也是其理念的成功,創新理念成為海爾生生不息的源泉。著名的海爾定律(斜坡球體論)形象地反映了其發展規律。「企業就像斜坡上的球體,市場競爭與員工惰性會形成下滑力,如果沒有一個止動力,球體就會下滑,這個止動力就是基礎管理;斜坡上的球體不會自行上升,如果有個向上的拉動力,企業才能發展,這個拉動力就是創新。」這個有趣的定律實際上向我們展示了企業競爭力的一大內容———無形資源優勢的力量。現在一個企業兼並另一個企業,所依賴的優勢不僅僅是技術,更重要的是管理模式或是企業理念,或是強勢品牌。目前我國之所以缺少百年企業,個中原因不言而喻。因此,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僅表現為經濟實力技術優勢問題,還體現在社會認同的富有鮮明價值觀的企業文化特色。這種企業文化特色不僅滲透於企業產品之中,融匯於企業員工行為規范之中,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反映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具體經營理念之中。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的本質在於全員共同認知的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建設始於核心價值觀的精心培育,終於核心價值觀的維護、延續和創新。這是成功企業不變的法則。企業要持續發展,實現基業長青,必須與時俱進,承優創新,培育和實踐別人難以復制和移植的「基因密碼」----核心價值觀。
㈣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
傳統倫理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中華文化,或稱中國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華夏文化、中華古文化、中國古代文化」、國學」(一般研究中華文化的外國人稱為「漢學家」,而中國人研究中華文化多稱亮碼「國學大師」),包含民俗、戲曲(主要是崑曲、豫劇和黃梅戲)、棋藝、茶道、中國傳統樂器、文人字畫等,是指以中原文化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華特有文化。
中華文化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知搏變,相傳經歷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到中國第一個國家夏朝建立發展,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
當前,中華文化正在通敬猛哪過網路等方式,傳播至世界各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十二個核心理念:
天人之學、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強不息、誠實守信、厚德載物、以民為本、仁者愛人、尊師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異、天下大同。
㈤ 中國傳統文化四大核心價值觀念
「仁、義、禮、智」。
先秦儒家提出了以「仁義」為核心的價值體系。孔子以「仁、義、禮」構建禮治秩序,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
西漢中期以後,新儒家雜糅了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兵家等各個學派,建構了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價值學說體系。董仲舒將孔孟的基本價值規范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為「五常」。
正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念有其歷史局限性,我們在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必須去除那些糟粕。比如,明朝以後,專制主義的發展破壞了仁義價值體系的均衡性,毀壞了價值關系的相互性。
三綱五常被極端片面化,將君臣關系提高到社會價值體系的最高層面,片面強調臣子對於君主的愚忠死節;父子關系從一種自然血親關系異化為無條件孝順服從;夫妻關系也從雙向互敬互愛變成了單方面的服從關系。
五常作為社會普遍價值規范被神聖化、教條化,異化為封建統治和壓迫的意識形態工具。現代社會,我們應當破除傳統仁義中的身份等級局限,在獨立人格的基礎上,建立起平等、相互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