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吳姓的傳統文化
四言通用宗祠楹聯世家第一
至德讓三 全聯典自春秋吳泰伯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長子,讓位於弟季歷及季歷子昌(文王)。孔子稱其有「至德」,《史記》列為世家第一延陵世澤
梅里家聲 全聯典自春秋·吳公子季札,封於延陵(今江蘇省武進)稱「延陵季子」。泰伯讓位而避於吳,住今江蘇省無錫梅里延陵望族
廷尉名官 上聯典出春秋·吳季札。下聯典出西漢·吳公,文帝時為河南太守,征為廷尉。嘗薦賈誼於文帝,文帝召賈誼為博士治平稱最
明體達用 上聯典自西漢·吳公,公正廉明,治平為天下第一。下聯典自清·吳廷棟治學以明體達用為主治平稱最
讓德留芳 上聯典指西漢吳公。下聯典指吳氏的來歷宮女列陣
簫鸞成仙 上聯典出春秋·孫武以《兵法》教吳王宮女列戰陣以顯治軍之能。下聯典出唐·文簫與仙女吳彩鸞結為夫婦,雙雙成仙而去清操絕俗
畫聖留名 上聯典出西晉·吳隱之任職各地,均著清操。下聯典出唐·吳道子為著名畫家,世人譽為「畫聖」鷹揚虎視
劍氣玉光 上聯典自三國·吳質,曹操贊其「鷹揚其體,虎視鳳觀」。下聯典自明·吳伯宗,人稱「玉光劍氣,殆不可掩」五言通用宗祠楹聯八閩孝子裔
三讓帝王家 典用台灣省台南市吳氏大宗祠聯六言通用宗祠楹聯三讓兩家天下
一劍萬世千秋 上聯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下聯典用季札掛劍徐君之墓樹的典故孫子能教宮女
文簫幸遇仙姝 上聯黃指春秋吳王闔閭用孫武操練宮女事,下聯典指唐·吳彩鸞遇書生文簫事七言通用宗祠楹聯渤海家風千古興延陵世澤萬載隆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季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稱公子札,是一位與江陰歷史淵源有關的古代賢人百年丕振延陵緒三讓猶存泰伯心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泰伯。權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雲「周太王子泰伯、鍾雍封吳,子孫以國為氏」(泰伯亦作太伯)樓危明月芭蕉翠水漲白帆楊柳青上聯典指南宋詞人吳文英,工詞。下聯典指明代小說家吳承恩人稱祖師號畫聖我恨王郎曰頻香上聯典出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被譽「畫聖」,民間繪塑藝人奉為「祖師」。下聯典出清代女祠人吳藻,字頻香吏部文章昭日月將軍功業炳山川典用佚名集吳天發碑字帖聯七言以上通用宗祠楹聯秘義煙涵,瑰詞雨散;文章綺合,藻思羅開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饒遷石里,派衍東山胄繼縉紳,高出延陵鼎族;政務寬厚,早標太守芳名志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功同開辟,一抔萬古江南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持議剛方,坐席正講官之體;風裁峻厲,飛帛書御史之名至德啟雲礽,三讓兩家天下;大宗綿雪堰,千秋一脈江南始國憶江蘇,碑前遂得追根志; 遷台榮栗邑,海外還存慕祖心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風,芬流蘭谷;派衍綺里,緬當時儒術,望重草廬渤海延陵分兩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讓傳家,實二千餘年來共稱鼻祖;閩派瓊支聚一堂,歡聯異域,最喜四方觀禮,在數萬幾里外大振家風 以上宗祠楹聯資料來源於:中華萬家姓 全國吳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楊繼盛編纂,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氏宗支世系圖不分卷,著者待考,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王壽夢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圖不分卷,吳如勝編纂,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吳嗚鳳撰,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吳氏宗譜三十六卷,首兩卷,(民國)吳傳篪等編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蘭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馮墅分宗譜十卷,末一卷,(民國)吳越材等纂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宗譜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詒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世譜三十卷,首一卷,(民國)吳治埔主修、吳治鳩編纂,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讓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宗譜續刻十卷,末一卷,(民國)吳莘耕纂輯,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至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賀宗譜五十二卷,(民國)吳人鏡七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吳氏歷代及德慶廣公派下遷西族譜一卷,(民國)吳冠凡編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轂城縣圖書館。
湖南省
渤海吳姓湖南醴陵分支字派為:(21世紀以來已到了「定」字輩)
廉讓開祥遠,友恭發慶長,亨嘉逢康泰,運會際明昌。
傳家宜忠厚,立品尚端方,自從名永定,勛業振綱常。
繼先貴務本,耀祖重安邦,循法顯道哲,守信添誼良。
華藻蘊繁士,英才紹宗光,言功建樹偉,奇志賢聲揚。
湘中吳姓自宋代(1260年)由木兜公攜族弟木裕公由贛遷湘,木字派至興字派均同,興字派以下各宗自修族譜,自立字派。新化縣分支字派為:(21世紀以來已到了「成」字輩,泰伯第103世)
紹式成添共景木;學啟齊家助國興;文懷達;
耀德永以守;駿甸自振上;開基崇厚貽;謀永繼名成;
篤生逢泰運;綉錦茂芳春;仰源追祖德;敦本樹先聲;
治際昇平會;恩敷億兆寧;清芬存禮讓;南楚育奇英。
安徽桐城、樅陽
高甸吳:
分為保慶和榮華兩股。 保慶股的祠堂是崇本堂,字輩是: 世承宗德,忠厚純良,光崇先志,景運宏昌。(作者吳光祖是20世) 自21世起,兩股同取以下十六字: 宣昭(22世)義問,自求多福,於萬斯年,孝思維則。
2011年高甸吳榮華堂成功修譜,續字輩:
宣昭(22世)義問,自求多福,於萬斯年,孝思維則。鴻學開元,友信長傳。大成懷興,祖澤其綿。
麻溪吳:
詒厥孫謀,聿懷多(22世)福,繩其祖武,永言孝思。
豸嶺吳(馬埠吳):
一正賢學,元世光昌。家法可遵,禮(22世)義文章。昭茲來許,福祿爾康。聿修厥德,長發其祥。安徽桐城、樅陽三支吳姓曾於清末民國時期相繼修譜,其字輩四字一句均一字不差地取自詩經《大雅》之《文王之什》中的詞句。
貴州省
貴州畢節大方吳姓良弼—公榮枝字派為:良公番曰有,威作學國耀,尚善紹枝芳,世永賢儒起,
曾元培德昌 ,建政修齊道,崇文立本昂,育材承聖訓,禮義廣宣揚,恩周思顯祖,明哲以書香,克孝傳家久,寬厚惠澤長,年同堯舜時,應守可為綱,中心觀必大,延齡益壽康,泰基謙山讓,秦晉漢豫章,亮寅丕振寧,南華慶錦堂,雲礽著績偉,金鸞來鳳翔,居庭松翠照,蓂秀繼輝煌......
貴州正安吳姓字派為:世傳萬古,嚴漢承宗,太廷忠興,典型的有正安縣市坪鄉刀塘苗寨4000餘人,全部為苗族吳姓。
貴州省都勻市基場鄉山西移居部分字輩:順啟富發祥,文龍邦永進,得賢千萬寶
四川省
川西都江堰(灌縣)吳家大冬水吳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啟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鵬征星宇開,福利壽喜旺,榮華富貴祥。」
四川都江堰大觀、街子交界處沒頭河吳氏一脈世系排行:(九十一世起:)來元應芳升,伯肇永維興,國家光玉(裕)澤,文士慶庭登。
廣東省
潮州府潮陽縣賀隴(河隴)吳氏(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統......
廣東省葫峰吳氏一支家譜字派 :立定揚明聖、家聲克振興、繼承榮耀祖、奕世顯朝廷、宏開善述作、衍慶展文英、應樹鴻偉志、永期更日新、愛國忠良勇、安幫賢豪卿、成名標史冊、晉祿正廉清、讓德崇先烈、友遜紹綸珍、禮儀相傳習、信義乃本根、敦宗舉孝道、和睦發祥禎、謙光能受益、修齊典模稱、萬年懷同緒、億兆享平升。
廣東省普寧市船埔鎮種德堂吳氏字輩(當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紀常名鼎,奕季聯芳。
2001年續排增十六字輩:毓仁貽衍,德讓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華。其中「用」字輩相當於全國吳氏第101
代。
河南省
河南省商城縣一支家譜字派(一百零一世起):
聞學傳宗,忠孝允從。世承先志,家慶國封。德為仁積,道以義隆。貽謀祖澤,紹業天功。長開佑啟,遠裕寬宏。迎祥保太,本懋枝榮。芳名百代,光耀大同。顯揚輝蔭,景際雲龍。良善登科第,英才著玉京。聖賢帛統緒,倫紀守和平。克信詩書禮,源尋雅頌聲。延陵陪宇宙,渤海滿懷瀛。
江蘇省
邳州吳姓,明洪武年間,先祖官居古下邳,分傳四支:掌祖支、秀祖支、回祖支、貴祖支。
邳城吳氏,117世起四支統一字排:
仁愛忠孝嗣續長,鼎盛昌隆煜華章,法治國泰呈祥瑞,清正廉明民富康。
其它
吳氏思源堂一支字輩:「國士登來世文章啟今時德原澤宜遠材高功應奇英倫光前列敘余炳忠夷家庭修法則為政樹鴻猷一本樂昌順封賜記岐周」。
吳氏三讓堂一支字輩:「忠厚傳家遠行親繼澤長衣冠登相位黼黻發榮光」。
吳氏一支字輩:「傅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吳氏三在堂一支字輩:乾坤多清淑、鍾毓挺英奇、崇仁敦善本、秉義啟宏基、榮先綿厚澤、濟世應昌期、傳之億萬載、統緒昭創垂。
乾派:「宗伯文仲起汝邦大德與祈天錫瑞裔耀裕慶家聲秉禮遵和睦懷仁啟顯榮同期崇克讓祖□永為程」;
坤派:「丹桂碧蘭香秀連清芝芳英貞榮翟淑婉毓琳琅孟傳名訓正湛著今儀良宜室賢相助□成家義有方」;
吳氏一支字輩:「傳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㈡ 吳姓的由來和歷史
吳姓最早起源於黃帝姬姓,發源地是河南新鄭,河南商丘市虞城縣。古代吳姓主要分布於:陳留郡(今河南開封市陳留鎮),濮陽郡(今河南濮陽市),延陵郡(今江蘇常州)。
吳姓在中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大約占吳姓總人口34%,其次分布於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安徽八省,又集中了41%。
吳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據2018年國家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大陸地區吳姓人口總數約為2880萬人,排名第10位。
(2)吳姓有什麼文化擴展閱讀:
吳字作為漢字:
吳,中國東部江浙地區文化的統稱,位於浙北、蘇南的環太湖地區及上海全境,此地區長期位於同一行政單位內(會稽郡、江南東道、兩浙路),語言為吳語;
到明清才分屬浙江,江蘇,上海三省市,文化、習俗、語言較為接近。先秦時期,吳屬百越之地,被中原稱為「勾吳」,生活著眾古越族。
吳語、吳文化也可說成吳越語、吳越文化。
㈢ 吳姓的起源和歷史是什麼
起源:
源於姜姓,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吳部落勇敢剽悍,善於狩獵,首領叫吳權,是炎帝的大臣。吳部落在姜水(今陝西隴縣隴山東)活動,他們居住的地方叫吳山。
吳權的後裔中有個叫吳樞的女子,嫁給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黃帝。夏朝時,吳部落遷徙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夏王少康時期,吳部落有個人叫吳賀,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後羿比射。這個姜姓吳部落的人,後來就以吳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歷史:
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吳姓子孫不僅在祖國內陸遷徙,還遠播國外。早期吳姓主要遷往鄰國越南、日本、朝鮮,後來又陸續遷往南洋諸島繁衍生息。吳國王室的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陸王朝,並鄭重表明: 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後裔。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吳姓大約有17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2%,排在王、李、張、趙、劉、陳、楊7大姓之後,為宋朝第8大姓。吳姓第1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吳姓總人口的13%,占江西總人口的2.8%。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吳姓大約有23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5%,為明朝第7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吳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吳姓人口總增加率為35%,凈增加了60萬。
根據2006年《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結果,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為全國第十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92%。根據2018年公安部統計,吳姓排第9,約有2780萬人。
㈣ 從吳氏圖騰看吳氏文化,吳家人快來看
吳氏圖騰如下:
圖騰含義:吳姓圖騰:一隻句芒玄鳥表示吉祥、富貴。
一 吳是吳族的族稱。吳是以句(讀音勾)芒玄鳥為圖騰。吳由太陽和玄鳥組成。句芒是太昊的長子,是專門測量春分點的上古東方氏族,是太昊的助手。句芒是鳥圖騰,吳也就是鳥圖騰。吳權、吳回、吳樞、虞、周古公長子太伯,皆吳姓祖。
二 圖騰由「太陽」和「鴨頭人身像」兩部分組成。表明吳人是太陽崇拜者,同時「鴨頭人身像」彷彿說明一個故事的真實性:烏鴉是吳人的「護魂官」(巫教)。東北出土的「鴨頭\人身」陶像,也說明吳姓是頭人。吳姓因最早馴養鴨子而得名,在「二十七、二十八宿」中屬「畢宿」。姓氏中為吳姓。姬水氏。
句(gōu)芒,中國古代民間神話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樹木的發芽生長,少昊的後代,名重,輔佐伏羲氏。太陽每天早上從扶桑上升起,神樹扶桑歸句芒管,太陽升起的那片地方也歸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要祭祀。它的本來面目是鳥,但鳥身人面,乘兩龍。多年後這種祭祀沒有了。可是,我們能在祭祀儀式和年畫中見到它:它變成了春天騎牛的牧童,頭有雙髻,手執柳鞭,亦稱芒童。
三 吳字的象形意義
從吳字的兩個構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個人在奔跑時不時地回頭反顧。這兩個構件結合,組成「吳」。它的原始意義,就是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當狩獵者發現大野獸時,一邊奔跑,一邊呼喊,一邊不時回頭看。這種大喊大叫的動作就叫吳。
吳氏圖騰
四 吳字的原始象形
吳姓之吳,繁體漢字作「吳」,日本簡化漢字寫成「吳」。《說文解字》作,甲骨文和金文寫作(《殷墟書契前編》四二九四)、(吳方彝)、(牆盤)、《(戰國印、陳、(吳季子之逞劍)等形。
此外,吳國之吳金文又寫作(宜侯矢)、 (攻漁太子姑發劍)、毓 (吳主夫差劍)、 (吳王夫差劍)。此四個字形,前者是吳字的派生字,後三者是同音通假字。
吳,上古音是疑母魚部,讀習a;,中古音五乎切卜屬疑母模部,合口,一等韻;平聲,遇攝;現代漢語讀無(wú)。
吳——奔跑、回頭、高聲喊叫
「吳」是:一個會意字,由「矢」和「口」兩個構件組成。大約到東漢以後,漢字規范化。「矢」部已開始改成「天」。東漢時期有一個學者叫吳平,他和袁康寫了一部著名的書叫《越絕書》,他在書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隱語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書中說.:「文屬辭定,自於邦賢。邦賢以口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與之同名。」今天的吳姓人在向初見面的人介紹自己的姓時,往往也都說姓吳——「口天吳」。
《說文解字》:「吳,:大言也。從矢口。」《詩經•絲衣》「不吳不敖」,漢毛亨《傳》和鄭玄《箋》都解釋說:「吳,嘩也」。從經典語言學看。「吳」的本義是大聲喊叫。那麼,遠古先人把它作為自己的姓氏i又說明了什麼呢?如果我們對吳字進行更深層的解剖和透視,就會恍然大悟。
從吳字的兩個構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象一個人在奔跑時不時地回頭反顧。兩個構件結合組成「吳」,它的原始意義就是表示一個入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這種情形對於當代的我們應該並不陌生,在原始壁畫中甚至是一種世界性的主題,因為它描繪的其實就是一幅人類童年時代狩獵生活的圖畫。當狩獵者發現大野獸時,一邊奔跑,一邊呼喊,一邊不時回頭看。這種大喊大叫的動作就叫吳,這種人叫吳人。原始人類狩獵時常身披虎皮,這從當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獵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滸》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們也曾看到過這種身披虎皮的狩獵者。所以,古代「吳」字又常加「(此字為虎去幾部)」首,作「虞」,吳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獻中常有虞人,是指專門掌管田獵的官吏。
原始狩獵者的召喚
那麼,後來自,稱「吳」(或「虞」)的這一狩獵民族為何會把自己的生存形式的圖畫作為自己族人的姓氏——一種表明血緣關系、親屬關系和婚姻關系的社會學標志的呢?
讓我們在想像的山林中,掘好陷阱,裝好弩箭,等待著劍齒虎的來臨。而當兇猛的野獸出現時,與這個部落一起跑吧、叫吧,難道你感受不到純粹的人類力量的覺醒和朦朧的暢快的美好感覺嗎?此時。你一定會認定,作為這個狹小天地里的一族,確是沒有什麼比這一時刻更激動人心的了;於是,選擇「吳」之作為自己氏族的稱號自然再合適不過了。這一族就是吳(或虞)氏族。
此外,從讀音上看,吳字與「嗚」、「哇」、「喔」、「喂」等象聲詞相近,它極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獵時喊叫的聲音。到這里,我們彷彿聽到了原始狩獵者那大聲的喊叫,是因突然發現大野獸時的喜悅或驚恐,是招呼同伴作好准備的信號,還是期望以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嚇唬兇猛的動物?不管怎樣,「吳」字除了會意外,還是一個表聲的文字。
「吳」字作為語言的符號,雖然可與「虞」、「敵」、「敔」等字通就假,伹作為人們血緣出身標志即姓氏的「吳」,卻從來不與「竺」、「敔」等混用;西周以上,「吳」「虞」不分。自秦漢以後,「吳」、「虞」二姓始已分清楚,除極個別的如《隋書》中「吳卓」也寫作「虞綽」外,唐宋以來至今,「吳」、「虞」二字作為姓氏則更加涇渭分明,絕無混淆。
話說「天吳」
我國古代有一本記錄神仙、鬼住的奇書,叫《山海經》,其中《海外東經》記載說:「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大荒東經》中也有近似的記載。據書中描繪,這是一個有八隻頭、八隻腿、八條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龐然大怪獸。我們從上面轉錄自古本《山海經》的插圖可——一睹其神秘、怪異的風采。
這個半人半獸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獵氏族——吳人的圖騰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吳」,就就是偉大的吳。
「天吳」人面虎身,這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吳人以狩獵為生,而「虎為百獸之王」,因此,吳人崇拜一種似虎的動物,這種古動物可能在先秦時變得稀少而絕跡了,吳人便是以虞為圖騰,「天吳」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吳字解字中,我們曾指出,獵人常身披虎皮作為一種狩獵時偽裝和歡慶收獲獵物時的摸擬動物動作的舞蹈裝扮。所以,像吳常加「虞之上部」作「虞」一樣,「天吳」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稱在《南山經》和《大荒西經》中又稱作「天虞」。
吳人屬於炎黃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陝西一帶。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吳人在這一帶留下了許多以「吳」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吳山、虞山、虞城等。大約在炎黃之世,隨著炎帝族系和黃帝部族的向東擴展,吳人也被迫大規模東遷,到堯舜之世,吳人已有許多支系都遷徙到東南海濱長江三角洲一帶。這樣,吳人告別了茂林的原始森林和劍齒虎,而開始征服波滔滾滾的大海。那原來保佑子孫狩獵時多有所獲的族神「天吳」,這個時候當然就又得變成保護吳人子孫在與江湖大海打交道時平安、豐收的「水伯」了。也正因這一微妙的變化,中國文字的那些聰明透頂的創造者們,有時又將吳族的吳字,與魚掛起鉤來。在金文里,吳國的「吳」,就可通作「*」了。其至吳字有時也寫成「*」,括脫脫的就象一條魚。難怪衛聚賢先生在《吳越文化論叢》中,會誤把「吳」字解釋成象魚之形,把魚當作吳人的圖騰了,實在是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