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哪個省份
大汶口遺址屬於新石器中早期。大汶口位於山東,但是,相同的文化類型的遺址都可以稱之為大汶口文化。這個分布在山東,河北,安徽。江蘇。面積非常廣。
Ⅱ 大汶口文化位於哪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山東泰安市岱嶽區南部,大汶河北岸,距東岳泰山60華里,是馳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發祥地和歷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鎮。 中國黃河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發現於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東省及江蘇省淮北地區。包括北辛文化和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區是山東、蘇北、皖北和豫東的汶河、泗河、沂河、淄河、淮河下游的廣大地區。是本區新石器時代中期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文化。已發掘的典型遺址有泰安大汶口、滕縣崗上、曲阜西夏侯、鄒縣野店、兗州王因、邳縣劉林、大墩子、諸城縣呈子、日照縣東海峪和膠縣三里河等遺址。 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約公元前4040—前224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和遺物特徵,可以區分為早、中、晚3期。有泥質、加砂陶,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並出現白陶、蛋殼陶。手制為主,晚期發展為輪制陶器,燒成溫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單耳杯、觚形杯、高領罐、背水壺等。許多陶器表面膜光,紋飾有劃紋、弦紋、籃紋、圓圈紋、三角印紋、鏤孔等。彩陶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紅、黑、白三種,紋樣有圈點、幾何、花葉等。 大汶口文化於1959年首次發現,大汶口文化是分布於我國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區的一種原始文化。1959年在山東泰安、寧陽兩縣交界的大汶口、堡頭遺址..
Ⅲ 大汶口文化分布於哪些地區
大汶口文化是在公元前4300年至前2500年的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以發現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南部大汶口的文化遺址為代表。其范圍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帶,河南省也有少量大汶口文化遺存。
Ⅳ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哪裡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總面積約82.5萬平方米,是約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
大汶口遺址共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跡100餘處,並出土了大量生產生活用具,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了貧富分化現象,說明私有制已經出現。
大汶口遺址的發現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時期當地居民的埋葬形態,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為研究黃淮流域及山東、浙江沿海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歷史文化:
大汶口文化於1959年首次發現(大汶口遺址),考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考古學界即將大汶口遺址及其相類同的文化遺存命名為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帶,河南省也有少部分這類遺存的發現。
Ⅳ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省
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我國山東省。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總面積約82.5萬平方米,是約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
汶口遺址平面范圍略呈東南-西北方向的圓角長方形,大汶河從中部自東向西穿過,將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岸面積約25萬平方米,南岸約20萬平方米,總體地勢北高南低。大汶口遺址包含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三個階段的文化遺存,尤以大汶口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 。
大汶口遺址與大汶口文化的發現,是新中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這支文化主要分布於山東和蘇皖兩省鄰近山東的地區,其年代大致在前四十四世紀至前二十四世紀之間。由於它的發現,使這個地區的史前歷史,從龍山時期上推了大約兩千年 。
大汶口遺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時期當地居民的埋葬形態,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為研究黃淮流域及山東、浙江沿海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Ⅵ 大汶口遺址在我國哪裡
大汶口遺址 在山東泰安大汶口一帶,有一處原始農耕文化遺址.約6000年-4000年以前,一些原始居民在這里種植粟,飼養豬牛和羊,製作陶器,過著原始農耕生活. 在大汶口一帶,有許多古老的墓葬.從已發掘的墓葬看來,早期墓葬彼此差別不大,而晚期的墓葬,無論規模還是隨葬物,差別都十分明顯.當時,人們喜歡用豬頭骨作隨葬物.有一座老年婦女的墓葬,墓穴很大,墓中有很多豬頭骨,還有漂亮的項鏈,玉戒指和玉臂環,精緻的象牙梳,潔凈的白陶鋥亮的黑陶和彩陶等,大大小小100多件.而在同一墓地上,有的墓穴很小,剛剛能放下屍體,豬頭骨和其他的隨葬物很少,有的墓甚至一件隨葬物也沒有.這一現象已引起考古學家的注意,在最近幾年也有許多考古學家在這里發現一些有價值的
Ⅶ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裡
大汶口位於泰安市岱嶽區南部,大汶河北岸,距東岳泰山60華里,是馳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發祥地和歷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鎮。大汶口屬自古有名的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的「汶陽田」,地下資源豐富,104國道、京滬鐵路穿境而過,處於山東省「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熱線上。大汶口名勝古跡眾多: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汶口文化遺址;有縣級以上文物景點3處(明石橋、清山西會館、文姜城遺址);有遠近聞名的自然景觀汶河古渡口、文亭山等多處。
說起大汶口旅遊資源當首推大汶口文化遺址。大汶口文化遺址是四海皆知的中華文明發祥地,是新石器時期的典型文化遺存,與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共稱中華民族的文明起源。開發利用大汶口文化遺址,是保護和搶救大汶口文化的需要,也是研究我國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要求。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文化遺址仍未得到開發利用。大汶口鎮有著良好的交通、人文、資源三大優勢,文化開發工程得到各級旅遊、文化等部門的高度重視,已被列入了開發計劃。
在大汶口文化開發的同時,大汶口鎮還將開發其他人文、自然景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西會館距今26O多年,年久失修,破壞嚴重。已成為大汶口古老昌盛見證的明代石橋,粗獷雄偉、牢固耐用,但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兩者都亟待修繕。齊魯會諸侯的宮城舊城——文姜城遺址,只留下一片高台廢墟,也可整修開放;還有大汶河古渡口開發,藉助大汶河河壩的改造,使之成為水上樂園;利用鎮北部的雲亭山,建立人工狩獵場,人工養殖獸禽,營造狩獵氛圍。
大汶口鎮近年來積極開發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大汶口是彩陶的故鄉,通過對古老陶藝的研究,現開發出具有濃厚大汶口文化特色的陶器工藝品;對大汶河三葉蟲化石進行開挖,製作出聞名華夏的三葉蟲石硯。該鎮還開發了具有大汶口民間傳統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元宵燈會和農歷七月十五河燈競放大會,每年一屆,極大地豐富了文化旅遊項目。該鎮還有著淳樸善良的民風和現代化的干凈整潔的鎮容村貌,大力開發民俗旅遊,現已有2O多批來自新加坡、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前來參觀。根據整體開發規劃,近幾年大汶口還將開發建設大汶口博物館、陶藝館和大汶河綠色公園等旅遊項目。
大汶口鎮政通人和,經濟迅猛發展,文化資源開發任重而道遠。開發大汶口旅遊文化資源不僅可以吸引大量的海內外遊客而且還能促進海峽兩岸和世界華人的學術交流。大汶口尋根將與泰山懷古、孔府朝聖成為天下華人的共識。
Ⅷ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布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基本處於古籍中記載的少昊氏文化地區。另外該文化類型的遺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發現。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後得出數據,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約6500—450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和遺物特徵,可以區分為早、中、晚3期。
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變形以及拔牙。陶器多見夾砂或泥質的紅陶,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發展為輪制陶器,出現了硬質白陶,紋飾常見鏤孔、劃紋、附加堆紋、籃紋,還有彩陶和朱繪;彩陶較少但富有特色。石器磨製精美,中期以後更出現了製作精良的玉器。此外,還發掘出了各種骨制、牙制的工具和裝飾品。他們從事著以種植粟為主的原始農業生產,飼養豬、狗、牛、雞等家畜,同時漁獵經濟也是其重要的生產部門。
在已發掘的遺址中,在安徽蒙城尉遲寺遺址發現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遺址。它由成排分布的紅燒土排房建築構成,這些排房多則六間一排,少則兩間相連,布局嚴謹,顯示了較高的建築技術。
大汶口人死後的葬式一般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等,另外還發現部分折頭葬、折肢葬等較為特殊的葬式。中晚期以後發現有木質葬具,在有的成人墓的隨葬品和兒童瓮棺的葬具中還使用了帶有各種陶文的大口尊。出現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帶小孩的合葬,它標志著母系社會的結束,開始或已經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
Ⅸ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山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