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海南本土特色文化有哪些

海南本土特色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04 00:07:12

① 海南省有哪些特色文化

木偶戲、瓊戲、竹竿舞、搓米舞、黎族織布、軍坡節、以及各種拜神節。你說的是什麼特色文化?海南人連吃都講究文化

② 海南本土文化是什麼

1、流放文化
海南開發很早,早在公元前214秦始皇便在海南設郡,然而,由於秦代統治時間短暫,海南島並沒有完全進入秦的控制之下。直到漢代時海南才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據史料記載,自漢代在海南設郡之後,曾向該地流徙過罪人,但這些人姓氏均已無考。可以考知姓氏的第一人是隋代的楊綸,從此之後海南島成為著名的流放之地,開始有大量罪人流入。
2、本地民族文化
宋代以來,海南人才輩出,其代表人物有宋代的畫家、書法家、詩人白玉蟾;元代的紡織革新家黃道婆;明代名醫、經濟思想家丘浚,著名清官海端;清代探花布政使張岳崧;著名的辛亥革命活動家林文英,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者宋慶齡。在現代史上海南出了一百多位將軍,著名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張雲逸、上將周仕第、中將莊田等;海南革命領導人楊善集、王文明、馮白駒和黎族領袖王國興等。
3、黎族文化
海南的黎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世界絕無僅有,其文化魅力無與倫比。但它又深藏於五指山腹地,世人知之甚少。它披著神秘的面紗,若隱若現,偶露崢嶸,世人為之驚嘆叫絕。黎族人民能歌善舞,其音樂讓人聽了心曠神怡,歌聲聽了能讓人陶醉,舞蹈更是豪放激揚。
4、苗族文化
海南苗族文化也有其鮮明特色,底蘊深厚。苗族婦女也善於紡織、挑花、染綉、制陶、雕刻、編織。苗族織錦花紋如青山紋、松樹紋、歡樂紋等圖案工藝精巧,莊重美觀。其工藝珍品有婚禮裝、首飾、腰帶、頭巾、花邊等。苗族民歌內容豐富多彩,藝術價值很高。

③ 海南傳統文化

民俗風情海南島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 民族風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於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據歷史記載,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遠古時代,黎族同胞就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民族風情質朴、敦厚,長久以來就以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絢麗的織錦工藝著稱於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區地勢較平的山麓或臨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錯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嚴嚴實實的椰子樹與檳椰樹間,樹的空隙間用竹籬笆圍成小塊菜地,各色蔬菜嬌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過房前,讓人有「走進山間別墅」的感覺。檳椰是黎胞走親訪友的貴重禮物,以數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伸手給哥咬個印,越咬越見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跡,見那牙痕如見人。」 這是流傳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謠。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一種獨特方式。每逢節假日,特別是三月初三,在檳榔樹下,芒果林中,小河溪邊,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動聽的歌曲,抒發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願,尋求自己的意中人。咬手定情後,他們便各自拿出最心愛的手信,如戒指、耳環、竹笠、腰簍之類的禮品,互相贈送,作為定情物,以示終生相伴。 特色活動 海南民俗節慶活動: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們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及西南部,現有人口130餘萬。黎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黎語支,文化特徵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又分杞、孝、潤、賽和美孚五個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於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歷「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 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海南島換花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節(原稱軍坡節)。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它是融旅遊、文化、民俗、體育、經貿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島歡樂節」。 另外海南的節日還有:萬寧文燈節、南山長壽文化節、海南熱帶雨林節、三亞國際啤酒節、三亞國際廣告電視藝術節、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保亭七仙溫泉嬉水節等。 海南島重要賽事有: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世界小姐、世界先生等。 土特產品 椰子食品:椰子糖果、椰絲、椰花、椰子糖角、椰子糕、椰子醬等。 民族工藝品:牛角雕、藤器、海南紅豆、木畫、木雕、根雕系列產品 金飾品和珠寶:條紋珠、金剛珠、佛珠、星月珠、瓊珠、海水珍珠、天然水晶 熱帶果脯及鮮果:咖啡、胡椒、牛肉乾、鹿製品、海產干品、特色茶、芭蕉、菠蘿、菠蘿蜜、橙子、番荔枝、番石榴、海南柚子、紅毛丹、黃皮、荔枝、青椰、糖棕、紅椰、榴槤、龍眼、芒果、人參果、木瓜、香蕉、馬來葡萄、楊桃、腰果、山竹、雞蛋果、檸檬、酸豆、蛋黃果、猴麵包、西番蓮、神秘果、橄欖、檳榔 傳統名菜

「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是一種優質育肥雞,因產於海南省文昌而得名。據傳,文昌雞最早出自當地潭牛鎮天賜村,此村盛長榕樹,樹籽富含營養,家雞啄食,體質極佳。文昌雞的特點是個體不大,重約1.5千克左右,毛色鮮艷,翅短腳矮,身圓股平,皮薄滑爽,肉質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雞,傳統的吃法是白斬(也叫「白切」),最能體現文昌雞鮮美嫩滑的原質原味。同時配以雞油、雞湯精煮的米飯,俗稱「雞飯」。海南人稱「吃雞飯」即包含白斬雞在內。白斬文昌雞在海南不論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場。在香港、東南亞一帶備受推崇,名氣頗盛。 「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最早在瓊海市加積鎮養殖繁衍,而又以該鎮加祥街一戶丁姓居民飼養的番鴨最為出名。其養鴨方法特別講究:先是給小鴨餵食淡水小魚蝦或蚯蚓、蟑螂,約二個月後,小鴨羽毛初上時,再以小圈圈養,縮小其活動范圍,並用米飯、米磣摻和捏成小團塊填喂,20天後便長成肉鴨。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加積鴨的烹制方法有多種,但以「白斬」(又稱「白切」)最能體現原質原味,因此最為有名。 「四大名菜」之一的「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以甲殼堅硬、 肉肥膏滿著稱,與文昌雞、與積鴨、東山羊並列為海南四大名產。「和樂蟹」的烹調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 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四大名菜」之一的海南東山羊地方風味萊。用特產萬寧東山嶺的東山羊肉,配以各種香料、味料,經過滾、炸、紋、蒸、扣等多種烹調法精製而成。 另外「曲口海鮮」產於東寨港,「石山羊」產地海口市瓊山區羊山地區,「臨高乳豬」產地臨高,「海南粉」產地海口市靈山鎮,「抱羅粉」產地文昌抱羅鎮,「後安粉」產地萬寧後安鎮,「清補涼」等都是海南特色美食。

④ 什麼是海南的本土文化

作者:矢弓 張藝謀團隊打造的《印象海南島》不景氣,由此不得不轉讓了。由此引發了《印象海南島》沒有海南的本土文化之說。確實,張藝謀演繹的《印象海南島》,如果抽去了「紅色娘子軍」和「椰子」,可以放到任何一座濱海城市,大而化之的「印象」,自然就沒有印象。況且那「紅色娘子軍」一段來得有些突兀,場面有些詭異,「椰子」則又和高爾夫牽扯在一起,人們自然就不買賬了。 但是,則又是見仁見智。一夥文人捋了捋海南的本土文化,居然也得不到一個權威而且公認的結論。 有人說,老爸茶是海南的本土文化。老爸茶的精髓是彰顯了海南島的慢生活,便宜而且大眾。一壺茶,幾個朋友,可以打發南國難耐的白天。這不同於大陸的茶藝館、星巴克。那裡是商人和小資去的地方,唯獨海南的老爸茶是勞苦大眾的場地。在這里可以說聯合國的現狀,可以談鄰居家的短長。幾個億的生意在這里不當回事,一杯茶的茶錢最後還可能是AA制。如果發掘老爸茶的深厚文化內涵,保不定就是海南的深刻亮點。 反對者說,老爸茶集中了海南熱帶生活的種種弊端,懶散,嘈雜,還有些不衛生。喝一天喝不出茶的文化,談一天談不到任何結果。縱然算著文化范疇,也算不得先進文化,值不得發揚光大。 有人說,吃公期是海南的本土文化。公期有點和大陸江南一帶的請春客類似,只不過海南的公期范圍更廣,內容更寬泛。江南一帶的請春客,時間局限於春天,范圍僅限於熟人,海南的公期則是敞開大門,認識的不認識的,來的都是客,吃完就走人。公期體現了海南人民的好客與豪放,正符合國際旅遊島的開放精神,稍加整理,不失為海南的一大特色。 反對者說,公期體現的是海南鄉村大吃大喝的典型,是強加在海南農民頭上的沉重負擔。一頓公期,可以吃掉一個農戶一年的生產成本,可以成為一次傳染病的源頭。互相攀比的公期,屬於淘汰文化之列。 有人說,黎族婦女的紋身紋面屬於海南的本土文化。現在這種文化部,已經到了徹底消失的邊緣,僅保存在幾個黎族寨子,而且年齡都超過了60歲。如果不家裡引導和整理,可以肯定,黎族的紋身紋面將在我們這一代消失,我們的子孫後代就只能通過音像資料看到這種文化的遺留。 反對者說,60年沒有傳承的文化,正說明了這屬於沒落和腐朽的文化,和漢族的裹腳,非洲的割禮一樣,是對婦女身心健康的摧殘,是一種畸形文化。我們不能為了迎合遊客的獵奇,就違背黎族婦女的意願,阻止她們享受現代文明。 有人說,儋州的調聲算作海南的本土文化。儋州因為來過蘇東坡,蘇東坡給海南沉澱了厚重的文化因子。儋州調聲就是海南文化的載體。應該像廣西的山歌、海南的瓊劇一樣,加以整理,整出幾個叫響全國的節目來。現在我們老是為了迎合遊客,整一些不著邊際的什麼沖浪節,嬉水節,為什麼不整一些調聲節,婚慶節什麼的?那好歹也有點群眾基礎吧? 反對者說,儋州調聲只在儋州流行,連海南島都沒有推開,人為地搞節慶,不是勞民傷財么?況且蘇東坡來過海南,誰證明蘇東坡唱過調聲?莫說專門的調聲節了,就是即將開始的蘇東坡文化節,大概也沒調聲什麼事的。海南瓊劇都少有大陸觀眾,儋州調聲還是先自娛自樂吧。 人們還列舉了海南的冼夫人軍坡節,府城的換花節,還有以前的椰子節,現在的歡樂節等,以及海南端午的洗龍水,中秋的沙灘聚會等,都是點頭者有,搖頭者有。不過,無論點頭還是搖頭,人們都認為,有熟悉海南,熱愛海南的海南本土文化人,包括移居海南,在海南你居住多年的外來文化人,整理發掘海南文化,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爾夫不是海南文化,房地產更不是海南文化,比基尼少女是強加給海南的文化,在沙灘上曬太陽是模仿的歐洲文化。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嗎?連張藝謀這樣的大和尚都沒念好,我們還不自力更生,難道還要去請洋和尚嗎?

⑤ 海南最具特色的是哪個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土著民族,苗族也是海南的大族.

民族風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於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據歷史記載,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遠古時代,黎族同胞就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民族風情質朴、敦厚,長久以來就以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絢麗的織錦工藝著稱於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區地勢較平的山麓或臨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錯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嚴嚴實實的椰子樹與檳椰樹間,樹的空隙間用竹籬笆圍成小塊菜地,各色蔬菜嬌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過房前,讓人有「走進山間別墅」的感覺。檳椰是黎胞走親訪友的貴重禮物,以數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特色活動
海南民俗節慶活動: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們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及西南部,現有人口130餘萬。黎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黎語支,文化特徵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又分杞、孝、潤、賽和美孚五個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於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歷「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
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換花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軍坡節」。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它是融旅遊、文化、民俗、體育、經貿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歡樂節」。

⑥ 海南有什麼特色!!

景點特色包括蜈支洲島,天涯海角,亞龍灣熱帶森林,南山寺,呀諾達。飲食特色包括抱羅粉,清涼補,各類海鮮等。

⑦ 海南的文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有怎樣的特色

海南開發很早。秦始皇在公元前214年便在海南設郡,從此中原文化便開始在海南島紮根,與海南本地民族文化互相滋潤融匯,這是海南文化的主流。所以,海南的特色文化源遠流長。

海南的文化較有特色的有:中原文化、本地民族文化、流放文化、移民文化等。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海南這塊熱土,曾經活躍過一大批流放名人,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如吳賢秀、韋執誼、蘇東坡等。另外,還有黃道婆等,也將瓊州文化向各地發揚光大。

⑧ 海南有什麼民間藝術它具有什麼特點

這個問我就對了,專業級別的回答
1、海南瓊劇
瓊劇,又稱瓊州劇、海南戲,是中國海南省的民間戲曲藝術。瓊劇是南方戲劇的其中一個支系,主要以海南話為戲曲語言,因此流行地域亦僅限於海南島及兩廣之間。瓊劇是當地的本土文化象徵之一,大概有300多年的歷史。
瓊劇亦稱「瓊州戲」、「海南戲」,與粵劇、潮劇和漢劇同稱為嶺南四大劇種。瓊劇歷史悠久,是流行於海南省、廣東雷州、高州和廣西合浦一帶的地方劇種,由潮劇、閩南梨園戲吸收當地人民的歌謠曲調發展而來。
http://ke..com/link?url=0BTMtwT4dUsAwksDSW_4TjvulAz4G817YolF0sVKQdLpSW6H_zmrNvoEkQ8OKQq7
2、儋州調聲
儋州調聲是僅流傳於海南省儋州一地並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民間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感情熱烈,可歌可舞,被譽為"南國藝苑奇葩"。儋州調聲主要特色是男女集體對唱,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是民間文化優秀遺產。
http://ke..com/view/478875.htm
3、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種之一,流行在三亞、樂東黃流及古崖州屬地。古老的崖州民歌,至今仍在傳唱。沒有任何花哨的修飾,民歌歌手將熱情的曲調注入吟唱中,把對生活的熱愛用質朴的語言淋漓暢快地一一釋放
http://ke..com/view/901145.htm
4、臨高木偶戲
臨高木偶戲是人偶同台演出的木偶戲。它主要流傳於海南島西北部的臨高、儋州、澄邁地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http://ke..com/view/648770.htm
5、黎族、苗族民歌
民歌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差不多男女老幼都會唱,特別在喜慶的日子裡,唱歌是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平日的生產勞動中,也會即興而引吭高歌。民歌的內容以情歌占最多數,如《抗婚歌》就是一首敘事長歌。還有勞動歌、婚禮歌、盛典歌、「做鬼」歌等。 黎族民歌按其表現形式分為用黎語唱的傳統古老民歌和用漢語海南方言唱的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民歌。黎歌有一套優美的曲調,類似唱腔,如瓊中、保亭兩縣的「羅哩調」,瓊中縣的「水滿調」等
http://ke..com/view/264113.htm
6、黎族、苗族舞蹈
黎族的舞蹈有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在結婚、蓋新房、歡慶佳節或農閑娛樂時,都要成群結隊地跳起民間舞。在許多的舞蹈中,大致可以分為祖先舞、生活舞和生產舞三種。前者有捉鬼舞(即「驅鬼舞」)、招福舞(即「招魂舞」)、年舞(即「平安舞」)、打碗舞(即「跳娘舞」)等;生活舞有打柴舞(即「跳竹竿)、鑼鼓舞、逗娘舞、錢鈴雙刀舞、錢串領舞等;生產舞有舂米舞等。
http://ke..com/view/732854.htm
7、儋州山歌
澹州自古就有詩鄉歌海之美稱,公元前111年(西漢元鼎六年),澹州置郡前後,民歌就開始流行了,尤其是在唐、宋年代更為盛行。 澹州民歌是人民群眾的口頭文學,幾乎都是順手拈來,隨口而出。「一人歌起眾人應,一人歌止眾聲停」。(澹州志)載:「春則鞦韆,會鄰峋男女,妝飾來游,攜手並肩
8、臨高哩哩美
臨高漁歌,是流傳於海南省臨高縣漁民中的一種民歌種類。因其多用襯詞「哩哩美」和相關傳說,也稱「哩哩美」、「哩哩妹」。在中國民歌中非常突出,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滲透著濃郁的新盈港一帶的鄉土氣息,它不僅是海南民間歌謠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最具藝術魅力的首屈一指的漁歌,甚至連一些外國的漁歌藝術也只能望其項背。列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9、海南鼻簫
海南鼻簫是海南黎族喜愛的古老樂器之一,是用五指區特產的白竹製用而成。簫管約60厘米長,兩端各有一小圓孔,距兩端約10厘米處也各有一小圓孔,共有4個小孔,可以奏出7個音節,為適應鼻孔運氣吹奏,簫身很細,直徑只1厘米左右。鼻簫音質很好,曲調優美,別具一格。邊棱音氣鳴樂器,簫用鼻吹故稱。吹孔設於管端節隔中央,流行海南島黎族,黎族語也稱「雖勞」、「屯卡」、「拉里各丹」。歷史久遠,一千多年前已在我國海南島民間流傳。
10、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樂是海南主要的本土器樂,因採用八大類樂器演奏而得名。八大類樂器為:弦、琴、笛、管、簫、鑼、鼓、鈸。海南俗稱的八音樂既包括樂器、樂曲,也包括樂隊。海南八音樂曲豐富,按習慣分為大吹打、鑼鼓清音、清音和戲鼓四類,目前收錄有歷史遺傳下來的樂曲達500多首。有漢唐以來我國古音樂的遺韻,有很高的音樂研究價值。它植根在群眾之中,鄉土氣息濃郁,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形式,是農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11、剪紙
民間剪紙在海南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和傳統,1996年11月,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因民間剪紙的普及和成就,曾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近年來,我省的剪紙作品多次到島外國外展出和比賽,把椰風海韻以民間剪紙藝術形式廣為傳播。可以說,海南民間剪紙藝術是有著很好的歷史傳承和群眾基礎的,應該有更大的作為。
12、黎族織錦
海南島黎族民間織錦。有悠久的歷史。產於海南島的黎族居住區,《峒溪纖志》載:「黎人取中國彩帛,拆取色絲和吉貝,織之成錦。」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記載的「黎單」,「黎幕」宋代已遠銷大陸,「桂林人悉買以為卧具」。
http://ke..com/link?url=e9evnee_n4e7mMyq
13、東方軍歌
軍歌,乍一看字眼,很容易被人誤解為部隊里士兵們常唱的那鏗鏘有力、豪情萬丈之歌,其實不然,此「軍歌」非彼軍歌。「軍歌」,是海南民歌中的一種,是海南省西南沿海三市一縣以漢九龍縣地(今東方市羅帶、八所為中心區域)的10多萬軍語人口地區廣為傳唱的民間歌謠,是用軍話演唱的傳統民歌。

「軍歌」,顧名思義,就是用軍話演唱的民間傳統民歌。「軍話」是古時候,從大陸流落來海南的軍族、仕宦所留下的語言,他們繁衍生息,世世代代流傳至今。當地群眾在唱民歌的時候,習慣用軍話,以軍話語音為准。

軍歌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逐漸形成海南民歌的品種之一,它同黎族民歌、儋州歌匯成海南「歌海」三支主流,互相影響,互相促進。「軍歌」不但有訴軍謠,還有傳統的演唱時節。據《昌化志》記載:「春則鞦韆,鄰峒男女,妝飾來游,攜手並肩,同唱軍歌,歡歌互答,應付如流……」。由此可見,古時「軍歌」已普遍出現青年男女對歌的場面。
http://www.haihainan.com/city/html/200901/509.html

還有類似叮咚、巴烏,竹竿舞、牛角樂器等等藝術形式,還有很多,總之海南民間文藝形式多樣、豐富,但大多處在保護的邊緣。

⑨ 海南有哪些風俗特色

海南島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民族風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於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美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據歷史記載,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遠古時代,黎族同胞就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民族風情質朴、敦厚,長久以來就以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絢麗的織錦工藝著稱於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區地勢較平的山麓或臨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錯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嚴嚴實實的椰子樹與檳椰樹間,樹的空隙間用竹籬笆圍成小塊菜地,各色蔬菜嬌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過房前,讓人有「走進山間別墅」的感覺。檳椰是黎胞走親訪友的貴重禮物,以數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伸手給哥咬個印,越咬越見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跡,見那牙痕如見人。」 這是流傳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謠。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一種獨特方式。每逢節假日,特別是三月初三,在檳榔樹下,芒果林中,小河溪邊,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動聽的歌曲,抒發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願,尋求自己的意中人。咬手定情後,他們便各自拿出最心愛的手信,如戒指、耳環、竹笠、腰簍之類的禮品,互相贈送,作為定情物,以示終生相伴。 特色活動 </B>海南民俗節慶活動: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們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及西南部,現有人口130餘萬。黎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黎語支,文化特徵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又分杞、孝、潤、賽和美孚五個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於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歷「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 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海南島換花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節(原稱軍坡節)。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它是融旅遊、文化、民俗、體育、經貿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島歡樂節」。 另外海南的節日還有:萬寧文燈節、南山長壽文化節、海南熱帶雨林節、三亞國際啤酒節、三亞國際廣告電視藝術節、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保亭七仙溫泉嬉水節等。

閱讀全文

與海南本土特色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