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屢受質疑的散文大家余秋雨,他的真實水平究竟如何
余秋雨的知識水平應該是非常高的,余秋雨是我們現在非常出名的一位散文學家,余秋雨的作品實際上是非常有深度的,需要我們有一定的這是儲備量之後才能讀懂他的作品。綜上所述,余秋雨的真實水平實際上是非常高的,如果我們想要讀懂他的書,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提升自己。
B. 余秋雨因《文化苦旅》而紅,這部作品到底為何能火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之所以能夠這么火,是因為這本書深刻的記載了他在旅程中的感悟,傳遞出了一路上他對於文明,對於世界的思考。
綜上所述,余秋雨的作品之所以能這么火,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內涵非常的豐富,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作品,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C. 讀完文化苦旅你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喜歡讀余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余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松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跡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跡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憑借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里。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跡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著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洩著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著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D.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究竟寫的什麼
傷感文化的衰落,憑吊歷史的輝煌。
E.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怎麼樣
一千個讀者就一千個哈母雷特。還是一個口味與品味的問題。個人很推薦老余的《文化苦旅》和《行者無疆》。一種對中國及中庸文化的精神糧食和解剖觀,值得一看。
F. 文化苦旅 這本小書怎麼樣
我以為《文化苦旅》似乎一人,一個平易而不淺顯,時興而不輕浮,深摯而不尖刻的人。第一次接觸,寥寥數語,便會樂於其中,再次接觸時,則要促膝長談而深陷其中了。在此又要聲名,我並不是搞余秋雨的小我崇敬主義,所以我以為如許的評價是有其客觀性的,因為就《文化苦旅》自身而言不只要很高的文學價值,而更多的它仍是對中國文化精神的一種追溯,一種反問和思考,有著一種對文化傳承的任務感,而這恰是我們所需求的。
在全書中,作者一直以山水風景為載體,不竭地探索著文化的魂靈和人生的秘諦,但作者的高超之處就在《文化苦旅》書評於雖寫山水,但卻對山水勝景的面貌鮮有描繪,而是在點瞭然某地之後就當即凝造出濃厚而深摯的人文圖景,接著就是直接的詠嘆,揮灑著對中國文化的各種遐想和議論,以一種喧鬧而不艱澀,有著深摯文化底蘊的言語污染著讀者,使讀者不知不覺中接收余秋雨的文化思慮和心路進程。就是在如許的一種喧鬧之中,讀者跟從著余秋雨師長教員的足跡,從蕭瑟的西北大漠到安好澹泊的江南小城,從窮山惡水到貧賤都會,處處都在深思著中華文化。於是,在《文化苦旅》中,風景勝景曾經不再是風景勝景,而是如余秋雨師長教員所說的是一種「人文山水」。在山水之中包括著風土著土偶情,包括著中國文化的殘肢碎片,而這些恰是在《文化苦旅》中取得了疏浚與整合,給讀者一種文化的啟迪和沖擊,修建出一種與先人在統一空間點上思慮文化的氣氛,就像余秋雨所說:我站在先人肯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長輩們差不多的黑眸子打量著很少會有轉變的自然景觀,靜聽著與千百年前沒有涓滴不同的風聲鳥聲。」這種奇特的思想體例和寫作手法吸收著有數的讀者,使文化這一艱澀的話題變得緊張而不失嚴肅,天但是不失高尚,勝利地將讀者引向了對文化的思慮和深思,而這也恰是《文化苦旅》的特性和勝利之地點。
就如許,在《文化苦旅》中,我們沿著文化、文人的足跡古往今來一路走來,不論是大漠荒荒仍是唐煙宋風,在雨雪中,在風波中,在文墨中……我們對中國的文化思想有了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思慮和不一樣的感悟。
在此,祈願我們在讀了余秋雨師長教員的《文化苦旅》之後,能有一種甜蜜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意,冥思後的抓緊,衰老後的年青。也祈願會有更多的如是的作品去深思,去發掘我們的文化,去映照我們這個陳腐但卻還年青的民族的影子……
《道士塔》,追想了敦煌文物的喪失,表瞭然作者對文化喪失的惋惜。「他太低微,太纖細,太智慧,最大的傾注只是對牛撫琴,換得一個默然的神色。讓他這具蒙昧的軀體全然肩負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感受太無聊。」這是余秋雨在《道士塔》中的一段感傷,這是對中國近代文化浩劫的惋惜,更是一種深思,中國文化在近代走向一種悲痛之路,啟事何在?僅僅就是一兩個敦煌道士的蒙昧,僅僅就是幾個智慧人的過失選擇?若是是如斯作者也就不會在設想中攔下裝載著中華文化精華的車隊卻又停在大漠之中,然後大哭一場了。《陽關雪》、《憶江南》、《風雨天一閣》、《孤獨天柱山》又讓我們感應了歷史的蕭瑟,感遭到了江南的婉約和安好,感遭到了文化人的良知。「有如許的地,天賦叫天;有如許的天,地才叫地。在如許的六合間獨個兒行走,偉人也釀成了偉人;在如許的六合間獨個兒行走,偉人也釀成了偉人。」作者單獨一人行走在陽關的漫天大雪中,感應感染著古疆場的凄清和廣袤,在這種吞天吐地的氣焰中,又若何能不激起作者的感傷呢?在這種卑劣的情況中還要「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王維讓作者感遭到了唐人的放達和豪放。於是唐人就是在這種恬然豪放之中把中華文化推向了山頂顛峰。可是他們卻沒有把屬於藝術家的自傲繼續久遠,於是,陽關的風雪沒有了王維的放達,剩下的只是更加的凄迷。《上海人》中作者睿智而深上天分析了上海人的人格結構和他們的優過失過失,充溢了對都會文化的深思。「一部歪曲的歷史限制了他們,也塑造了他們;一個特別的方位開釋了他們也限制了他們。」作者面臨著這座失蹤的鄉村,卻在由衷地呼叫招呼著:「失蹤了上海的中國就失蹤了一個時期,失蹤了上海文化是全民族的悲痛。」……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陳腐的民族,中華文化作為世界文化的先行者之一也是至今僅存的陳腐文化,在經歷了現代的幾經周折和光耀光耀之後,到了近代卻因為炮火的培植墮入了悲痛之中,而這悲痛之後緊跟著就是失蹤和悵惘。我們的文化理應走向何方?理應若何去走?我們不竭在探索,卻不竭在蒼茫。而《文化苦旅》恰是以其特有的體例給了中國文化的底蘊和人文精神一個全新的注釋。
其次,在形式上,作者固然不竭變換著鏡頭,不竭地變換著地址和人物,這其中有蕭瑟、大河、幽徑、廢墟、僧侶、詩人……但一直沒有改動一個主題:對中華文化的探索和深思。
既然是書評就要評書,但按理說以我輩之學問是不敢妄自評論巨匠之言的,但我既是知名之輩,卻也但說無妨了,不會影響什麼大局。
首先,《文化苦旅》的成文在方式和構想上到達了一種令人著迷的拙劣。
《文化苦旅》的出現是一種肯定,也更是一種需求。現代中國文化固然曾經走出了悲痛,但照舊處於蒼茫與寂靜之中,這種蒼茫是全民族的文化蒼茫,這種寂靜是全民族的文化寂靜。啟事就在於貧乏了這些文化思慮的領軍作品……
G. 文化苦旅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獲得首獎,全書的主題是憑借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選入人教版中學教材)《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發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里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干凈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終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盡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隕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余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於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游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H. 《文化苦旅》是怎麼樣的,好看么
還是很多年前看的,余秋雨的散文集,文筆很好,很多思考當時也覺得讓人深思,主要是關於歷史文化方面的,對這些方面感興趣可以看一看。
I.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究竟「苦」在哪裡
《文化苦旅》是一本很好的作品,而文章中的“苦”也是余秋雨想要重點表達的內容。這個“苦”的可悲的之處在於,他眼睜睜的看著我們中華優秀的文化,就那樣子慢慢的被摧毀了。文明得不到傳承,有些人試過珍寶的東西,卻被人當做垃圾,這對於學者來說是件非常令人傷心的事。
三、“苦”在於人生的本位
從古至今許多的文人受到以民為本思想的影響,就算是不理世事,但是仍然心繫百姓。那些人就讓自己處在艱難困苦中不被人理解,但是仍然保留著文人最珍貴的品格。文人本身就是灑脫不羈的,雖然被封建思想影響,但是仍然擁有超脫凡俗的精神,影響著如今的眾人。
J. 分析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藝術特色、語言特點以及思想價值。
《文化苦旅》的對比藝術賞析 余秋雨先生作為文化學者、散文作家,他把學者的淵博與作家的才華融於一爐,讓情感挾裹著獨到的見識在「人文山水」間遨遊,使哲理感悟充滿了睿智的光芒。因此,他的《文化苦旅》也便構成了中國當代文學一道特有的風景。翻開書本,撲面而來的是那濃郁芳馥的文化氛圍,作家站在時代的高度,用批判的眼光,感悟大千世界,認識人類自身,從而使作品顯示出非凡的魅力。而對比藝術的運用,不能不說是起到了強有力的推波助瀾、烘托渲染的作用。 一、對比手法的運用,顯示了作家機智的文化感悟。 散文是抒情藝術,不能不與作者主體意識聯系起來。它在表現客觀世界的同時,更側重於表現作者的『自我』情感,主體精神世界。每一篇散文作品都是作者個性的張揚,學習、精神、情操等最真實、最具體的展示。在《文化苦旅》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作家的足跡遍及祖國大地,更重要的是我們感受到了余秋雨先生主體精神的流露,對祖國山水超人的文化感悟,而這種流露和感悟又往往給人以啟迪、震撼,使讀者不得不佩服作家獨到的見識。 這里以《都江堰》的第一部分為例。在這一部分里,作家把長城和都江堰進行了美輪美奐地對比。對比之前,余秋雨匠心獨運,不僅沒有貶低長城,反而把長城歌頌到了一個至高至上的境地。 「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長城,已不能從地域上來界定了,它不只屬於中國,它是世界文明的象徵。說長城「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古老的長城,還是歷史的見證。中華民族所有的屈辱與苦難、成就與輝煌,它都歷歷在目。沒有了長城,到哪裡去找這樣公正剛直的巍巍證人。 先褒後比,難度增加了,但惟有這樣跌宕回環的文勢,才越能顯示作家機敏的才華,獨特的感悟和非凡的技巧。你看他不慌不忙地來一個「但是」,引出下文氣勢非凡地對比。 首先從時間上對比。「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這跟後文的「一查履歷,長城還是它的後輩」遙相呼應。形象地印證了都江堰領先於長城。其次從規模上對比。「長城宏大」,都江堰「造福千年」,「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都江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兩者比較,不相上下。第三從社會功用上對比。長城因「早已廢弛」應該自嘆弗如,而都江堰「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使「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又「沉著地」為「有了重大災難」的我們民族提供庇護和濡養」惟其這樣,「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才有了一個比較安定的後方」。都江堰,實實在在地是「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啊。功勛卓著、流芳千古的都江堰,豈是長城比得了的?最後從意義價值上對比。都江堰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是「靈動的生活」的文明,它「卑處一隅」「絕不炫耀、毫無所求」,有鄉間母親般的胸襟。哪像半是排場半是膽怯的長城擺出一副「僵硬的雕塑」的姿態,等著人們的修繕呢。都江堰,一個鮮活的流動的只知奉獻、不知索取的精靈,長城,能比得了嗎? 長城和都江堰都是我國兩個著名的工程,本來毫無人氣、靈氣可言,但作家卓爾不群的文化感悟加上反復地對比,使得都江堰盡顯了古老而又年輕的颯爽英姿、風流本色。 其實,《文化苦旅》中每篇精美散文都有這樣的感悟,諸如《洞庭一湖》里的貶官文化,《莫高窟》聖潔、玄秘的底蘊,《貴州儺》里令人神往的儺祭儺戲等等,連人們司空見慣的夜雨在作家的筆下也顯出了恢弘的蘊涵和無限的魅力。(見《文化苦旅·夜雨詩意》) 二對比手法的運用,顯示了作家鮮明的情感體驗。 讀者看散文,除了能看到作家的文化感悟外,還可以透過作品看出作家的情感體驗。書中這樣的對比並不鮮見。《風雨天一閣》中藏書家范欽和其侄子范大澈的對比,范欽跟書法大師豐坊的比較,就表露出余秋雨對范欽的發自肺腑的敬佩與驚嘆;《西湖夢》里有一段圍繞著生命主題美的對比,「蘇東坡把美衍化成了詩文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託於梅花和白鶴,而蘇小小,則一直把美熨貼著自己的本體生命」,這兒流淌的是作家對三位古人由衷的贊美。《華語情結》中一個又一個叫得出姓名跟叫不出姓名的華裔後人的描寫,也無一不是傾注著作家飽滿真誠的摯愛和欽敬。 《道士塔》中,通過對比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更多的情感體驗應該是對民族屈辱歷史的感嘆,對祖國輝煌燦爛文化的被毀的切膚痛心。 我們還是把目光退回到1900年5月26日清晨。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早起清除積沙,突然,他發現了滿滿實實一洞的寶物。當時中國的官員是如何對待這些絕世珍寶的呢?「王道士撿了幾個經卷給縣長看,順便說說這樁奇事。縣長稍稍掂出了分量。甘肅學台、金石學家的葉熾昌建議藩台把文物運到省城保管,但是運費不低,官僚們又猶豫了。」當中國官員的客廳里「茶香縷縷」的時候, 「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卻不遠萬里,風餐露宿,朝敦煌趕來。他們願意變賣掉自己的全部財產,充作偷運一兩件文物回去的路費。他們願意吃苦,願意冒著葬身沙漠的危險,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殺的准備,朝這個剛剛打開的洞窟趕來。」 珍藏的寶物,精明的外國人趨之若鶩,而中國官員全然不當一回事,沒能形成一張最最基本的保護網。於是,「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車,又一大車,都裝好了,扎緊了。吁—一車隊出發了。」「……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更可恨的是那該死的「王道士頻頻點頭,深深鞠躬,還送出一程。」 強烈地對比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不僅是讀者,只要稍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拍案而起,余秋雨先生寫到這兒,當然憤慨了,激怒了,他痛心疾首、義憤填膺:「諾大的中國,競存不下幾卷經文。」但事實已經發生,作家只得無奈地悲愴:「我好恨」。 「我好恨」,三個字單獨成行,力透紙背。作家恨什麼?恨王道士為了幾塊銀元而拱手送寶,恨中國官員目光短淺,恨外國冒險家廉價掠奪我國珍藏,恨自己未能早生幾百年……雖然恨的內容作家並沒有直接寫出,但作家鮮明的個體愛憎,讀者是能透徹地體悟到的。這,就是對比藝術的效果。 《文化苦旅》讀後感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余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一路上,余秋雨引領著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著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說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為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著。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蘊藏著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為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說「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