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陵寢文化
中國帝王的墳墓,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類型。現代對革命領袖的墳墓也稱陵,如中山陵
中國古代慣用土葬,中國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後,在陰間仍然過著類似陽間的生活,對待死者應該「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從新石器時代起,墓葬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坑墓,有的距地表深達10餘米,並有大量奴隸殉葬和車、馬等隨葬。到了後來,帝王的陵墓-地下寢宮裝飾得越來越華麗,隨葬各種奇珍異寶,其建築規模對後世陵墓影響很大。唐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一個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築,氣勢雄偉。
由於帝王拜謁陵墓的需要,在陵園內設立了祭享殿堂,稱為上宮,陵區內置陪葬墓,安葬諸王、公主、嬪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將、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獸、闕樓等。
明代是中國陵墓建築史上另一高潮,明代除了太祖孝陵在江蘇省南京外,其餘各帝陵在北京昌平縣天壽山,總稱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整個陵區前都設置總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紅門、石牌坊等,造成肅穆庄嚴的氣氛。其中定陵已經考古發掘,地下寢宮分前殿、中殿、後殿和左右二配殿,全部用石材構築。
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遼寧新賓,福陵、昭陵在沈陽,其餘陵墓建於河北遵化和易縣,分別稱為清東陵和清西陵。建築布局和形制因襲明陵,建築的雕飾風格更為華麗。
中國陵墓是建築、雕刻、繪畫、自然環境融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其布局可概括為三種形式:
①以陵山為主體的布局方式,可以秦始皇陵為代表。其周圍建城垣,背襯驪山,輪廓簡潔,氣象巍峨,創造出紀念性氣氛。
②以神道貫串全局的軸線布局方式。這種布局重點強調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為陵山主體,前面布置闕門、石象生、碑刻、華表等組成神道,襯托陵墓建築的宏偉氣魄。
③建築群組的布局方式。明清的陵墓都是選擇群山環繞的封閉性環境作為陵區,將各帝陵協調地布置在一處。在神道上增設牌坊、大紅門、碑亭等,建築與環境密切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庄嚴肅穆的環境。
㈡ 墳墓屬於什麼文化受法規保護嗎
墳墓屬於什麼文化?是古墓嗎?如果是古墓則是考古古跡,受文物法保護
如果一般墳墓就不是什麼文化了,僅僅指的是對死者的尊重及折射到亡人親屬身上的精神利益
㈢ 土家族殯葬文化有哪些
土家先民曾實行火葬、岩墓葬、懸棺葬,他們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擊鼓踏厲而歌,叫嘯以興哀;而後受漢族喪葬習俗的影響,逐漸採用土葬,但他們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喪、歌喪來哀悼死者,慰藉生者。�
土家族最古老的葬谷是火葬。現今猶存的許多土家地區的地名,諸如「箱子岩」、「仙人洞」、「蠻王墳」、「棺木岩」等,都是對土家先民曾有過岩墓葬、懸棺葬習俗的追述。�
土家族保存到現今的古老葬谷是「繞棺」和「跳喪」。�
「繞棺」,又名「打繞棺」,或名「穿花」,廣泛地流傳於湘鄂西及川東部分土家族地區。老人去世,停靈樞於堂中,請巫師行法事祭祀,「繞棺」時,靈堂紅燭高照,香爐香煙裊裊,棺木右角點「長明燈」一盞;巫師將法咒一念,昭告亡靈,「繞棺」就開始了。「繞棺」活動,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數跳唱。跳唱,由土老司擔任領頭,現今,以年長者出任,其他人跟後,圍繞棺木,不能出離靈堂,故稱「繞棺」。歌詞內容廣泛,可唱亡人生平,可唱神話傳說,曲調多變,伴之以鼓、鑼、鑔、鈸等打擊樂,氣氛歡悅而熱鬧,鄉土生活氣息濃郁,承襲了古代「繞屍而歌」之傳統。�
「跳喪」,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鄂西長陽、五峰、巴東等縣流行的「打喪鼓」,又稱「跳仗鼓」;一類是湘西鳳凰、瀘溪地區流行的「打廩」,又稱「跳牌」「跳流落」。「跳喪鼓」與「繞棺」一樣,是一種喪葬性的歌舞活動。在土家山寨,一旦哪家老人終壽,不問男女、名望、尊卑、皆是「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為死者「跳喪」。
跳喪,先跳什麼,後跳什麼,都有一定儀式程序。一般分為七項程式:
一、 待師,跳者為表謙虛客氣,邊跳邊等待師傅臨場指導;
二、 跳喪;
三、 搖喪;
四、 跩喪;
五、 穿喪;
六、 退喪;
七、 哭喪。
哭喪,只在與漢區臨界地區方有。這七項跳喪儀程,都由掌鼓者指揮,跳喪人跟著鼓點的變換而變換儀程。歌詞的內容豐富多樣,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農桑魚獵的;有唱風土人情的;有唱男女愛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謂「長歌為哭」,「以樂致哀」,慰死者英靈,為家屬「散憂」、「解愁」驅逐死者家裡天災人禍,賜降吉祥瑞氣,獨具民族性。�
「打喪歌」,又名「唱喪堂歌」,或叫「坐喪」,也是遠古「鼙鼓以道哀」的一種葬俗傳至今日。這種「打喪歌」,鄂西、湘西、川東土家族地區,直至現今,還相當盛行。「打喪歌」分兩種形式:一種是一人擊鼓,領唱,眾人相和。另一種是不只擊鼓,還要鼓鑼鈸笛嗩吶齊備,「打圍鼓」,唱戲曲,這也很別致。聽唱觀看的人很多,「坐喪」「打喪歌」成了群眾一種娛樂活動了,將「憂愁」、「悲痛」驅逐於九霄雲外了。
㈣ 葬禮「瓦罐墳」到底是一種什麼墳是如何產生的
我國古代封建社會里,人們對葬禮很重視,所以有千奇百怪葬禮方式,因為民族文化,信仰不同,所以葬禮方式也不同。
我國考古隊也是在整理各個時期文獻時期才發現,這個瓦罐墳是一種多麼殘忍葬禮方式。
這個瓦罐墳有個傳聞,沒有據實考證,據說楊家將裡面楊四郎被大遼強勢招為駙馬,楊四郎很想念母親。
考古學家們發現這些瓦罐墳大多數都是在偏遠山區裡面,很多時候是直接在一個角落裡面。
瓦罐墳是古代封建社會里流行葬禮方式,因為當時社會最底層百姓根本沒有能力維持生技,只能保住勞動力和小孩子,老人只能被淘汰。
老人是被他們視為失去勞動力,沒有貢獻,所以只能淘汰。而老人也沒有反抗能力,只能配合,乖乖進入瓦罐墳裡面等死。
㈤ 河南平墳潮,墳墓在中國文化中有什麼意思嗎
墳墓,它給了人們一種歸宿感。人生存時要有歸宿感,死後也要有歸宿感。而中國歷來以農業立國,重土地,表現為生時留戀鄉土,死後則歸葬祖墳,此為人生之最後歸宿,因而後世也就有"入土為安"之說。第二,滿足了人對永恆的需求。墳墓是重偶像的產物,保存遺體,似乎自己就並未徹底消失,而在重偶像崇拜的中國又尤投入,奢望以此"不朽"。第三,維系代際聯系和教化人心。在宗法制的中國古代,祖墳起到了維系代際聯系和教化人心的作用。祖墳是本家族的源頭、最高偶像物,乃至賴以興旺發達的寄託所在,因而,人們將自己死後能體面地進入祖墳視為一個完滿的人生,並通過對祖墳四時祭祀維系整個家族。歷來,不準埋入祖墳都是對死者的嚴厲懲罰。由於祖墳如此重要,故中國久有死於外地者,親人扶靈柩歸鄉(葬於祖墳)的習俗,即所謂"落葉歸根"。扶靈柩還鄉畢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故後世壯烈之士反其道而行之,提出"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民間則有"何處黃土不埋人"之說。這也算是中國古代人埋葬觀念的一大變革。第四,顯示社會等級,炫耀社會地位。墳墓是死亡文化中最能顯示社會等級、炫耀社會地位的一類形式。中國古代國家歷來以此顯尊卑,獎功勛,以國家為社會之中心、官吏為天下之楷模的政治格局和價值導向。中國人心靈中深藏著一種奇特的濃烈的"依戀祖墳"的心理情結。但從工業革命以來,和平時期的政治家們以"發展經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類的口號來吸引和安撫民眾,並以歷年本國社會經濟增長的百分比來證明自己的執政是成功的。
今年以來,河南省持續開展大規模「平墳運動」,各市縣被鏟平的墳墓數以百萬計。我們認為,這是一起嚴重侵犯信仰自由、破壞中國文化、傷害民眾情感的野蠻行徑,必須立即停止,並妥當做好善後工作。
首先,祖先崇拜是國人最為重要的信仰,「平墳運動」嚴重侵犯了國民之信仰自由。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古往今來,中國人堅信「祖有功,宗有德」,主張「敬天法祖,報本反始」。故在親人去世後必禮葬封墳、四時追祭,所謂「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是也。中國人還堅信,死後可與先人在另一個世界相見並和樂融融,同樣,子孫後代也會常來祭奠自己,與自己相見,所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也。此一祖先崇拜信仰有效解決了國人生死焦慮問題,並賦予世間短暫生命以永恆意義,實為中國人最樸素、最廣泛、最深厚、最強大的天然信仰。
作為安葬祖先的場所,墳墓正是這一信仰的重要物質載體。河南野蠻的「平墳運動」,無視中國人綿延數千年、最為自然而又最為廣泛的信仰,嚴重侵犯和剝奪了國民之信仰自由權。人神共憤,法理不容!
其次,奉行孝道是中國文化最為重要的傳統,「平墳運動」嚴重顛覆了孝道傳統,破壞了中國文化。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遠古時期,人死則棄之荒野溝壑,禽獸食之,蠅蟲嗡之。孝子賢孫漸不忍心,故棺之、埋之,後又封墳樹木,供子孫後代拜祭和掃墓,孝道在於是,親親而仁民之道在於是。進而言之,孝道是仁義禮智、忠孝廉恥等中國文明保持強韌生命力之一切優美價值的根源,所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也。事實上,「死有所葬,入土為安」,乃是中國人所能設想的生命之最終歸宿和最後訴求。封墳樹木、安葬祖先,則是中國人奉行孝道的終極體現和最基本要求,故千里奔喪、賣身葬親的現象史不絕書、廣為流傳。
野蠻的「平墳運動」是對孝道的惡意破壞,摧毀中國人綿延數千年的健全生活方式,抽空仁義禮智、忠孝廉恥等中國核心價值的根基。斯文掃地,國將不國!
第三,封墳護墓是中國政治悠久優美的傳統,「平墳運動」嚴重傷害了民眾情感,破壞了社會和諧。
根據歷史記載:周文王出遊,見路邊枯骨而命人掩葬起冢;周武王克商,不下車即命人封比干之墓。文武仁德能澤及枯骨死者,況生民百姓乎?故天下民心歸周,而有周獨傳世八百年,為中國歷史之最。自此,「封墳護墓」成為儒家王道思想和仁政觀念的重要內容,蔚為中國源遠流長的優良政治傳統。歷朝歷代除了對歷史名人墳墓善加保護、定時祭祀外,還制定「發墓者誅」和「竊墓者刑」等法律措施,嚴懲毀壞墳墓行為。此所謂「慎終追遠」,而有「民德歸厚」之效。中國傳統社會風俗之美,端賴於此。
根據媒體報道,「平墳運動」中,有關部門以工作崗位要挾公職人員,迫使其在祖先之墓與現實利益之間做出選擇,此舉公開鼓勵人們為了眼前的物質利益而放棄自己的祖先信仰,放棄這個信仰背後的價值。同時,「平墳運動」人為激化官民矛盾,民眾敢怒而不敢言。不識大體,無知無恥!
可笑的是,此次河南「平墳運動」還冠冕堂皇地抬出一個「擴大耕地」的荒唐理由。據官方媒體稱,在周口市今年開展的「平墳復耕」運動中,農民已「平遷」200多萬座墳墓,復種耕地3萬畝。區區3萬畝,僅為目前周口全市1281.15萬畝耕地面積之0.2%,有何經濟意義?即便有一丁點經濟意義,如此抵消此舉所造成的廣泛而深遠的文化、社會乃至政治損失?
痛心的是,過去六十多年來,中國曾發起多次「平墳運動」。由此而有今日國中之亂象:從懷疑鬼神到批判聖賢,從顛覆道德到罔顧法律,從挑戰人倫到蔑視生命;人心澆薄,風俗敗壞;貪官污吏有之,奸商惡霸有之,圍觀傷溺者有之,以子弒父者有之。追根溯源,「平墳運動」罪莫大焉。祖先崇拜是國人最為重要而普遍的信仰,奉行孝道是中國文化最為重要的傳統,封墳護墓是中國政治悠久優美的傳統,「平墳運動」將其一網打盡、連根拔起,幾乎全盤摧毀了中國價值的基礎!
幸運的是,在經歷了太多的焦慮、迷惘、混亂之後,社會各界普遍認識到復興中國文化、重建中國價值之對於民眾幸福生活、社會秩序穩定的重大意義。執政黨也宣布「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並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自任。尤其是確定清明節為法定假日,表明執政黨已意識到,祖先崇拜、奉行孝道、封墳護墓不僅是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而且是中國精神信仰和價值觀念之根源與基礎,當在堅持和弘揚之列。然而,墳墓已平,清明法定為節日又有何意義?
鑒上,我們特緊急發出以下呼籲:
一、河南省/政/府必須立即停止野蠻的「平墳運動」,聽任民眾以自己習慣的方式自由安葬親人,妥當做好包括允許並補償民眾「復墳」活動在內的各種善後工作。
二、中央/政/府務必盡快乾預河南粗暴的「平墳運動」,並追究相關部門及官員有關責任,同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各地再度發生類似的「平墳運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認識到祖先崇拜是國民之基本信仰,尊重人民此一信仰自由。
希望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及媒體,反思河南「平墳運動」,維護中國民眾信仰自由和社會風俗習慣,呵護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推動「文化中國」、「禮樂中國」之重!
㈥ 中國古文化中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
在中華民族的記憶中,先夏時期中國有四部非常著名的著作,它們分別被稱為《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有楚靈王稱贊左史倚相說:「良史也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歷代注家都說是「古書名」,賈逵說:「三墳,三皇之書;五典,五帝之典;八索,八王之法;九丘,九州亡國之戒。」鄭玄說,「三墳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書」。楚靈王說這話的「昭公十二年」是公元前530年。可否由「能讀」,推斷「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前代的文字讀物。據說是孔子撰寫的《尚書序》則稱:「伏犧(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問題是,為什麼三皇時代的書稱為「墳」、五帝時代的書稱為「典」、伏羲時代的書稱為「索」、帝禹時代的書稱為「丘」?《尚書序》的回答是「墳」有大的意思,「典」有常的意思,「索」有求的意思,「丘」有聚的意思。據說是孔子撰寫的《尚書序》則稱:「伏犧(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是故歷代寶之,以為大訓。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問題是,為什麼三皇時代的書稱為「墳」、五帝時代的書稱為「典」、伏羲時代的書稱為「索」、帝禹時代的書稱為「丘」?《尚書序》的回答是「墳」有大的意思,「典」有常的意思,「索」有求的意思,「丘」有聚的意思。顯然,這是從上述用字的含義上來解釋的,並沒有涉及這些遠古典籍所使用的載體是什麼材質。
在相當一段時間里,筆者都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尚書序》的說法,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去追究這種說法是否合理,更不用說去探討是否還有其它的解釋了。然而,隨著對符號學的深入思考(參閱筆者所著《符號之謎》一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特別是1997年以來對《山海經》的考證,以及對帝禹時代繪制《山海圖》可能採用的信息載體的思索(目的是在今天重新繪制山海經藝術地理復原圖,這項工作已完成,包括42平方米的《帝禹山河圖》),筆者開始意識到「墳」、 「典」、「索」、「丘」可能是指不同的圖書符號載體。
眾所周知,「墳」的正體字由土和賁構成,異體字由土和文構成。根據《辭海》,它有多種含義:墓,土之高者,水涯,大,順貌,土松而起貌,書籍的一種。因此,《尚書序》將《三墳》的墳字解釋為大,頗為勉強。在筆者看來,《三墳》里的「墳」字,其實是指當時的圖書載體和文字載體是用土製成的,它可能是一種類似兩河流域的泥版,也可能是陶版(包括陶制器皿)。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土也包括石頭,因此《三墳》之書,也可能採用石板載體。事實上,人類很早就在泥土上和石頭上作畫寫字了,例如,直接在泥地上刻畫(中國文字的發明,就曾受到鳥獸足跡的啟發),在洞穴上和岩石上作畫,在卵石上寫字(這種有字的石頭,被稱為會說話的石頭),而古希臘人所說的象形文字的本意是指埃及人刻在石頭上的聖字,摩西在西奈山從上帝那裡獲得的《十戒》,也是刻寫在石板上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漢字的墳,也可以解釋為有文字的泥版。
「典」字的含義有:常規,法典,典章,主其事也,質物(典當),姓(太昊娶少典氏),典籍(原特指五帝之書,我們今天知道其內容的只有堯典和舜典)。那麼,這種被稱為「典」的書,到底是一種什麼模樣呢?這就要從典字的象形來追溯了。在漢字里,典、共、供、具、兵、其、六等字,以及冀、黃、翼和異的原形正體字,都有一種共同的符號,即一橫下面加兩個支撐狀的點,這種符號的象形含義乃是一個陳列架或陳列物品的有腿的桌幾;當然,這不是普通的桌幾,而是用於陳列重要物品的器具,通常都用於重大儀式或宗教巫術儀式上。
因此,「典」的原義是指一種陳列或安置在桌幾上的具有重要意義的文書,它的作用相當於公告牌、公約板、神諭碑、法規文書和行為規范告示。它可能是從契約演化來的,即把小巧的便於收藏的契約大型化、公開化、庄嚴化,其材質可以是木板、竹板、石板,也可能是皮革、絲帛(附著在硬質材料上)。典這種文書的發明者,應當就是少典氏部落。典的進一步演化就是冊,史載殷先人「有典有冊」,冊就是後來的竹簡或木簡,它們是由典的不斷小型化、輕便化、折疊化、捲曲化而形成的。
「索」字的含義有:大繩,絞,法,獨,盡,搜求,牽引,願欲,須要,涕流貌。但是,索作為一種文書或信息載體,應當是指結繩紀事符號體系,或許還包括以絲帛或其它編織物為載體的文書(在絲帛上寫字繪畫,或者編織出能夠傳遞信息的圖案符號)。事實上,中國人最先發明了養蠶和絲帛,因此也就有條件用絲帛作為信息載體;類似的例子是,由於中國製造出了又細又長又輕又結實的繩子,以及又輕又薄又結實的絲綢和紙,因此中國人才能率先發明風箏。從這個角度來說,八卦原名八索,也就順理成章了。所謂《八索》就是絲帛文書,它源於結繩紀事和結繩占卜(卦的字形含義原指測時,結繩符號的功能之一也是計時);這就是《尚書序》稱「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的由來。
「丘」字的含義有:阜,山,土之高者(或曰,四方高,中央低為丘),墟,大冢,墓,空,大,聚,區域(四邑為丘)。從字形來說,丘指有平緩坡度的地形地貌。問題是,兵字為什麼也要用丘字元呢?其實,兵字實際上是斤和陳列桌幾的合形,即把「斤」這種兵器(斤就是斧,具有斜面形狀)陳列在桌幾上,相傳這是由蚩尤最先發明的,所謂「蚩尤作兵」即蚩尤部落最先把兵器作為神器來供奉。
那麼,《九丘》這部書,為什麼偏偏要選擇用丘字來形容或指稱呢?《尚書序》取其「聚」的含義,應當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並不完全。這是因為,丘還有山川的意思、區域的意思、龐大的意思、空墟的意思和大冢(通常都有豐富的隨葬品)的意思。有趣的是,上述含義綜合起來,很像是一種模擬的實物地圖,即在不同模擬區域上有著象徵該地理方位的物產,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在社稷壇的五色土上陳列著相應方位的物產。更深一層地說,「丘」字在《九丘》中的使用,還表示中央的統治權力遍布天下東西南北中的所有區域。
有鑒於此,《尚書序》所謂「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實際上正是《山海經。五藏山經》的另一種說法,或者是《五藏山經》的另一種版本。根據筆者對《山海經》二十餘年的研究,認識到《山海經》一書系由帝禹時代《五藏山經》、夏代《海外四經》、商代《大荒四經》、周代《海內五經》合輯而成,時在春秋末年,編輯改寫者為公元前516年追隨王子朝攜周室典籍奔楚的原周王室圖書檔案館的學者或其後裔。而且《五藏山經》具有地理實測和國土資源考察基礎,其地理方位基本可尋,其地形地貌基本符合4200年前的中國景觀,實乃中華文明與文化第一歷史寶典,亦為人類文明的共同文化遺產。
因此,《九丘》是一部實物地圖地理書,它平鋪在一處聖潔的地面上(不需要桌幾或支架),有點象今天的模型沙盤,也可能是一幅巨畫,畫有五區九州的山川地貌和物產,以及那裡的人文景觀。或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吧,1999年9月9日,筆者和夫人孫曉琴歷時多年,終於創作完成42平方米的巨畫《帝禹山河圖》,將《五藏山經》所記載的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的447座山,以及河流258處、地望348處、礦物673處、植物525處、動物473處(其中許多神奇的動物都是由人裝扮的)、人文活動場景95處等等內容全部繪出。為此,筆者曾欣然作詩曰:「功成洪水退,帝禹定九州,踏勘海內外,千古一圖收。」大禹若有靈,當驚圖復出矣!
綜上所述,可知《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確實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典籍,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有必要從源頭抓起,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必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是為此文。
㈦ 為什麼說明朝的明是墳文化
政治上廢除千年丞相制,權分六部,置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中後期逐漸成長為內閣制,首席大學士即首輔,權力還是相當於宰相),並建立特務系統,分設東廠、西廠、內務廠,細作監控官民,這些直接對皇帝負責。所以明朝宦官擅權和黨爭問題在歷代中尤為突出,一直延續到明亡。
文化上主要就是大舉文字獄,興八股,加強思想禁錮。
㈧ 中國的殯葬文化是什麼,是怎麼產生的。
中國喪葬文化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死亡,可算是人生的最後歷程,但這並不是一切的終結,因為之後還有後人對其屍體的處理--殯葬。殯葬這一行業源遠流長。從考古資料來看、歐州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大約10-4萬年前莫斯特文化的創造者尼安德人已有了安葬死者的習俗,並且有一定的埋葬方式。大約1800年前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北京山頂洞人已有了喪葬習俗,山頂洞人洞穴的一側有一塊墓地,發現了三具人骨架,死者身上有一些石珠,鑽孔骨達,骨墜裝飾品,另有燧石石器。山頂洞人遺賅周圍撒有含赤鐵礦的紅色粉末。 遠古時期,葬地的形成或選擇往往與人們的生活環境關系密切。實行樹葬或者風葬的,多為生活於樹林中的民族;如我國古契丹人,將屍體懸持樹上,三年後焚燒屍骨;水居民族,如獨龍族村非正常死亡者,扔屍體於江河,任其飄流;中國西北的氏恙民族,因生活在高寒地區,火對於生活的重要性特別特出,影響到喪葬也盛行火葬。
以上文字謹作為緒論。以下將分為葬法篇禮裕篇,分別對中國的喪葬業加以簡述。
一、葬法篇
1.土葬
除漢族外,古代匈奴,突厥也多以土葬為主,土葬通常用棺木。漢族貴族的棺木有數重,外層叫「槨」,內層叫「棺」,製作很講究。有錢人家會在棺蓋雕刻精美的動物圖形。一般百姓的墳墓是很簡便的,他們選擇一塊「吉地」之後,就在那裡挖墓穴,埋葬死者,然後在上邊堆成圓錐或土堆兒。同一家族的人,埋在一個地區,形成一個墳區,俗稱祖墳地。每座墳頭都按家族輩份的大小,前後依次排序,以便後世能辨別清楚,哪個墳屬於哪一輩。人們把死後能埋入祖墳,看作一種禮遇,是做人的起碼條件之一。因為許多人不能入祖墳,如優伶、娼妓、暴病、凶死之人,有痼疾的人,未婚早矢者,漢族死在外鄉的人,一般也不能回鄉安葬,即使千里迢迢運回屍體,也只能在村外直接埋葬,所謂「野鬼不能見家神」。
漢代崇尚黃色,歷代帝皇都以黃色為顯貴之色,黃色實為土色。在陰陽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個最穩定、最可靠的基礎,因此,人死後葬於土中,被認為是使靈魂得到安息最好辦法。土葬符合漢族人民的生活習俗,以及「有地則生,無地則死」的傳統觀念,所以土葬千百年來一直是漢族人民的主要葬法。
2.火葬
火葬是我國最古老,並對現今社會影響最大的喪葬習俗,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就出現了火葬,火葬開始之時,首先在部分游牧民族中盛行,這在先秦之時就有記載。《墨子·節葬下》雲:「秦之西有儀渠國,其親戚死,聚薪柴則焚之, 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列子·楊朱》也曾記載曼平仲的話:「既死,豈其我哉,焚之亦可」,到了東漢後期,佛教也傳入我國,佛教徒實行火葬,漢族一般百姓實行火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元時期。《宋史·禮志二十二》說:今民人俗有所謂火化者,……河東地狹人眾,雖至親之喪悉皆焚棄。許多地方建有「化人亭」,《大元聖政國相典章》記有:北京路百姓父母身亡,往往置於柴薪之上,以火焚之,這一時期的火葬,往往與家境貧窮,無錢或無地埋葬有關。有的屬客死異鄉,路途遙遠,難以扶屍回鄉而火化;個別情況屬戰死沙場,軍情緊急,火焚了事。在民間,對部分傳染病死者,也採取火化方式,這時間,漢族火葬也曾受儒學干擾,宋大祖趙匡胤、南宋高宗趙構,都曾下詔禁止火葬。
3.崖葬
崖葬又名懸棺葬,是我國古代廣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種特殊葬俗,被認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跡。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縫或人工木樁把棺木懸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將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鑿成的岩洞之中,懸棺葬的葬地都是選在面臨江河的絕壁高岩上,其葬具多為船棺,長2-3米,寬約半米多,形體似一隻船,分為頭、尾和侖三部分,頭尾翹起,倉為棺樞,安放屍體。
廣義的懸葬又指在石崖上穿鑿洞穴作為墓室的一種具地方特色的墓葬結構形式。在四川三峽崖洞中,曾發現戰國時代此類崖墓,這一階段的崖墓室,距地面高一些,低者二三米,高者一二十米,有的業於緩坡崖上,有的開於懸崖峭壁之中。墓分為單室墓,夫妻合葬有雙室墓,家族合葬的多室墓三種,通常在墓室內外崖避上雕刻有各種圖案,有的還銘刻有銘文,死者姓氏及一些吉祥語。
4.天葬
天葬是我國青藏高原藏族人民採用的一種很特殊的埋葬方式。天葬有專門的場地,那裡地勢平垣、開闊,中心點上得有一塊平坦的石頭。送葬的家屬把死者抬到這里,就遠遠地避開。天葬場有專門的師傅。他先將屍體用繩索捆綁在石頭上,然後舉起鋒利無比的刀子,將屍體剖開,皮肉、內臟。骨骼各自分為一堆,一般分八大塊。骨骼(包括頭骨)必須用石頭,細細砸碎,拌上一些酥油糌粑。這些工作做完後,天葬師圍繞著那石頭,點燃一堆堆柴禾,並在火上灑上酥油。這時,整個天葬場煙霧滾滾,酥油的氣味四下飄,不一會兒,大批的禿鷲就從四面八方飛來。性急的擁在火堆旁邊,性悠的展開巨大的雙翅在空中盤旋。當天葬師估計這些天葬使者足以一次解決問題後,便揚起雙臂,向天空「嗚嘎!嗚嘎!」地呼喚。還不等天葬師退離葬場,成百隻鷲鳥就從天上、地下一齊撲上屍堆。整個葬場你爭我奪,殘煙繚繞。一片啄食吞咽的聲浪令人驚心動魄。再過半小時,天葬場留下幾絲血污,使四野空空了。藏族人認為屍體不被吃凈,死者不會升天,是不吉利的,因此總是等禿鷹餓時才舉行。 送葬的人在遠處目睹這個場景,心裡是平靜安寧的。他們認為死者已被鷲鳥帶上藍天,他的靈魂安然無恙地回到佛祖身邊去了。他們心安理得地返回家園,路上沒有一個人抽泣和號哭(外族人及藏族女性禁示參加天葬)。
5.二次葬
二次葬是在採取埋葬、火葬、風葬等等方式後,對屍體作二次或以上的處理。我國南方地區台灣、福建、廣東和廣西的漢族和壯藏,自古以來比較流行二次葬。人死後即棺殮土埋葬。待三五年後屍體腐爛後再擇吉日,發 開棺,檢取骨殖,將骨頭擦洗干凈、晾乾。再按照次序分頭、頸、胸腰、下肢裝入特製的陶瓮。俗稱「金塔」。這種二次葬又稱二次洗骨葬或二次撿骨葬,至今在福建、廣東、廣西的女村地區還保留此種葬俗。 6.現代葬俗
解放以後,國家為了節約土地,杜絕疾病蔓延,規定除部分少數民族外,其餘一律採用火葬。人死後,被送往殯儀館停放,屍體赤裸冰凍存放。為了延長保存時間,殯葬人員會在死者腳板底扎一個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屍體送到殯儀館後,一般三天內舉殯,舉殯分遺體告別儀式和追悼會兩部分。遺體告別儀式時設置「靈堂」,靈堂四周排滿花圈,花圈上掛滿親朋戚友的輓聯。告別儀式開始先播放一段哀樂,悼念者默哀三分鍾,之後向死者三鞠躬,最後繞遺體一周,瞻仰死者遺容。長子手捧死者遺照領悼念者去小禮堂開追悼會。追悼會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跡,因過於形式及勞民傷財,現已基本取消。遺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燒瓷相」,以示永久存。
舉殯後「靈車」--現稱「專用車」把遺體送到火葬場--俗稱「大煙囪」,經大火焚燒後屍體化為灰。親人可根據情況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樹等。
二、禮俗篇
漢族人喪葬禮俗繁復,此處僅舉幾例以饗讀者。
1.慎終追遠閏月年
在閏年、閏月「慎終追元」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重要的事情。其主要做法是在閏年、閏月給老人做壽衣壽材,取閏余成歲,增福添壽之意。
關於壽衣(也稱殮衣、老衣),有許多風俗禁忌。做壽衣的料子,一般是棉的或綢子的。有洋字的不用。因為「洋」、「陽」同音,壽衣要穿到陰間去,所以不用。做壽衣一律不用緞子,因緞子與「斷子」同音,是忌諱斷子絕孫之意。壽衣也不能用皮、毛料製作,否則,死者來世會轉生為獸類。壽衣一般都不釘扣子,不論內衣還是外衣,一律釘原衣料縫成的帶子,據說是不要結仇疙瘩(古代衣服扣是用衣料或布頭兒打的算盤疙瘩),且有後繼有人之意。至於壽衣的數量,一般都是單數,三、五、七、九件不等,忌諱雙數,恐怕死亡的凶禍再次降臨。
關於壽材(棺材),棺材的用料有陶、木、石、金、銅等。春秋以後以木為主。漢族習尚以松柏製作,因為松柏象徵長壽。一般不用柳木,因為柳樹不結籽,唯恐有絕後之患。
2.停屍儀式
整個儀式包括為垂死之人沐浴,穿好壽衣,移上靈床、送終、買水、飯含等步驟。 所謂買水,是因為民間所取用的洗屍水往往都是買的,俗稱「買水」。「買水」是以投錢入水來加以體現的,即將「陽水」變成「陰水」。買水所用的錢主要是陰錢、燒香、化紙,即紙錢。
飯含指地死者口中放入米貝、玉貝及米飯之米,是指在死者嘴上放入珠玉等物。右人舉行「飯含」的含義是不讓死者張著空嘴,餓著肚子到陰間去受罪,成為餓死鬼。古代飯含作了嚴格的等級限制。明代規定五品以上飯稷含珠,九品以上飯梁含小珠,庶人飯梁含錢。
3.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即穿孝服的俗稱,所謂「成服」就是指此而言。古時家裡有了喪事,所有家庭成員按照自身與死者的關系,遵舊禮成服。
一般說來,男女孝屬均身穿粗白布長袍,俗稱「孝袍子」。子女孝屬不縫底襟、腰間繫上麻繩或麻縷,謂之「披麻戴孝」。只有姑爺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漢人大都戴口袋頂的孝帽,上邊釘有小銅錢,還有棉球。長子釘一個,次子釘兩個,三子釘三個,其他類推。孫子輩的在孝帽上釘紅棉球,長孫釘一個,次孫釘兩個,余者類推。重孫輩的在孝帽上釘粉紅色棉球。無論男女,一律把青布鞋蒙上白布。如雙親均已去世,則可蒙嚴,若有一親健在,就不能蒙嚴,露著黑色後跟,孫子、孫女則蒙紅後跟。
4.起杠
起杠,就是將棺木栓好後往起。出堂時用小杠,抬到大街時換大杠和大罩。貧戶則一直是小杠到底。杠的種類,皇杠為120名杠夫,以下有64人大杠、48人大杠、32人大杠、24人、16人、8人、甚至4人、2人的穿心杠等。《道咸以來朝野雜記》里說,前清時,皇家、王爺、貝勒用80人大杠,一品大員用64人杠,次者48人,再次者32人……,可見用杠也是根據官品等級的。
富貴人家出殯,換最後一次大杠,大罩為正式起杠。貧戶不換杠、換罩。起杠時,富戶燒「陰宅」(紙制房屋),一般戶只燒一堆紙。多數人家在這時連靈花、剩餘的「亡人香」,也一並焚化。亡人生前用的枕頭要拆開,把裡面的蕎麥皮倒出,連同枕頭套一起,放在門外大街上,由留在家裡的人(未去送殯者)燒掉。
5.摔盆、打幡 與起杠同時,跪在棺前打幡的長子還要有摔盆之舉,這個盆是一個底下帶窟窿眼兒的瓦盆。摔的時候,父死用左手摔,母死用手摔,摔不碎者,忌摔二回。如果兒子太小,需大人幫助完成動作。
在漢族的許多地方,杠幡的孝子們還要拿著一根「哭喪棒」(南方有些地方稱「孝子棍」,有些地方叫「孝喪棒」),哭喪棒多為木條,裹上白紙即可。據說哭喪棒的來源是因為孝子一般都哀傷,有的更會因此身體不支,於是用拐杖助走動。後來大椴發現用拐杖足以表明哀傷之深,於是形成例規,凡孝子均需柱一根拐杖,就是哭喪棒。
㈨ 怎樣理解墳山文化的出現呢
墓葬的從埋入地下,到「封土為墳」,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在原先,氏族內部也有分工,也有首領與一般氏族成員之分,但死後都一律平等地埋入地下。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少有一部分人不願再這樣做了,他們打破了歷來的常規,開始「封土為墳」,讓自己死後能高高在上、出人頭地。這表明,當時已經出現了特權階層。墳是一種死後的特殊享受,這種特殊享受反映著死者生前的特殊地位。
㈩ 在歷史中,墳、墓、冢、陵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
自古以來,入土為安就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就已經證明了早在舊石器時期,這片大地上已經有了將死者埋葬在地下的習俗了。而在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中,墓葬文化也隨著時間不斷演變。
光是用來描述安葬死者的地方就有墳、墓、冢、陵等好幾個漢字。在漢語中,每個漢字都是獨一無二的,哪怕是意思相近的字也會自己獨特的含義,那麼墳、墓、冢、陵這四個字在含義上有什麼區別呢?
結語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墳、墓、冢、陵這四個漢字中便可見一斑,這四者的區別所代表的墓葬文化亦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考古學家們研究歷史的重要途徑。不過現在國家已經禁止破壞性發掘古墓,只針對意外被破壞的古墓進行保護性發掘,這既是為了保護文物,也是為了不打擾死者的安眠吧。